“盲从与质疑”主题素材解读及运用

2022-03-08 04:00安徽省淮北市天一中学孟晓东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2年1期
关键词:趵突泉盲从华罗庚

安徽省淮北市天一中学 孟晓东

主题阐释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形象地道出了辟谣者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更何况,造谣者在当下不只有“一张嘴”,还加上了“一副键盘”,这让流言传播得更快更广。此外,很多流言还披上科学的外衣,这无疑又加大了辨别求证的难度。因此,对于芜杂的信息不能盲信盲从,应有科学的质疑精神。

南海东部石油勘探人变不可能为可能

流花16-2油田群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其高峰年产量可达420万立方米,是目前我国在南海开发产量最大的新油田群,可满足400多万辆家用汽车一年的汽油消耗。油田群的建成投产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技术体系,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注入新动力。但人们可能不知道,这里曾一度被一些专家认为不可能孕育规模性油田,是南海东部的勘探研究者们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试验”的教导,最终将一个个“不可能”变为了“可能”。勘探一所珠一西勘探室副主任吴静说:“我们科室负责的勘探目标在近两年获得了连续突破,在外方失利井的周边钻探成功,这得益于我们的大胆尝试和勘探思路的创新。”

解 读

质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并不全部掌握在科学权威的手中,对于横无际涯的科学之海,科学权威也存在着认知上的局限,所以,如果一味信奉学术权威,盲从学术权威,就可能犯下致命的错误。南海东部石油勘探人,就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在被一些专家一度认为不可能孕育规模性油田的地方,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将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变为了可能。他们用行动再次验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名言的正确性。

【适用话题】质疑精神 拒绝盲从 科学精神 理论与实践 不迷信权威

中学生对华罗庚的质疑再质疑

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次,他读唐诗《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发现了一些疑点。为此,他还专门询问了一些文化界的朋友,可大家都说这是流传千古的经典诗歌,从未听说有人对诗句产生过怀疑,华罗庚八成是“想太多”。华罗庚却还是不肯放弃,他索性写了一首质疑诗刊登在了《中国青年》上:“朔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读者纷纷赞叹华罗庚富有质疑精神,是真正的学者。可谁也没有想到,一位中学生居然对华罗庚进行“再质疑”。读过华罗庚的质疑诗后,他查阅大量资料,发现了“月黑雁飞高”的奥秘:塞外与内陆气候并不相同,塞外阴历八九月恰是北雁南归的时节,空中有大雁飞过很正常。另外,当时虽然一片漆黑,然而将士们可以从大雁发出的叫声大小远近推测其飞翔高度。孩子将这一研究结果写诗“胡天八月雪,大雁未必归。月黑不见影,寻声知高飞。今人论古事,岂可用意推”寄给了华罗庚。华罗庚看后特地询问了几位专家,证明孩子的观点是正确的,华罗庚忙刊发道歉启事,还特别感谢了那个敢于质疑的孩子。

解 读

面对数学权威的观点,中学生没有盲目信奉与崇拜,而是查阅资料深入探究,最终揭开了问题的真相,其不盲从权威,敢于质疑、挑战权威的精神着实令人赞叹。这也给我们的学校教育以有益的启示,即学校教育要重视质疑精神培养。要知道,质疑精神,是理性的科学精神,学校教育只有重视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科学精神的新一代,才能为国家未来科学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适用话题】勇气 质疑精神 挑战权威 初生牛犊不怕虎 少年强则国强

趵突泉曾遭网友质疑

深秋时节的“天下第一泉”趵突泉,三窟并发,声音清脆,呈现出文人墨客笔下的“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胜景。但总有好事者语出惊人,前些年的一个国庆节期间,就有一网友曾发微博质疑“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称在济南趵突泉边看到水泵和变电箱,质疑济南趵突泉的喷涌是人工造假,还称在园内听到了水泵的声音。该微博内容被不少人转发。随后,趵突泉景区工作人员及附近居民,纷纷“护泉”,表示“趵突泉喷涌属自然现象”,是有历史证据和科学依据的。景区方面回应称,“水泵主要是浇灌景区内的绿植以及对地面进行清洁。如此小功率的水泵,不可能形成那么高的水柱。”

解 读

无论权威还是普通民众,保持质疑精神会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学习与实践,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但是,绝不能把无知当成质疑精神。因此,在质疑前,不能不做调查研究就无端猜疑、质疑,否则,这样的质疑就让质疑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不是理性之举,更有违科学精神。

【适用话题】无端猜疑 主观臆断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不能听风就是雨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客户端、小程序上线

2020年8月29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客户端、小程序正式上线,为公众开通网络谣言查证开辟新渠道。据中央网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联合辟谣平台”客户端即日起在各大应用商店上架,小程序同步在微信、支付宝、百度、今日头条等多个平台上线,方便公众访问。该客户端和小程序具备网传谣言即时查证、疑似线索快捷举报、权威辟谣一键分享等功能。同时,还新增“网络谣言曝光台”,对全国范围内各类典型谣言实时曝光、集中辟谣。据悉,由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办、新华网承办的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于2018年8月29日上线运行。两年来,累计接到疑似谣言举报线索3万余条,通过联动中央部委、地方政府、行业专家等,发布权威辟谣文章9000余篇。据了解,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已拥有网站、客户端、强国号、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抖音号、新华号、头条号、百家号以及辟谣小程序等多个端口,提供全方位权威辟谣信息服务。

解 读

“科学流言”重在“识破”和“撕破”。谣言止于智者,这就需要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智者。怎样培养?自然要靠科普。通过科普,让民众成为有科学素养的人,让科学精神深入人心,如此才能筑起更为立体的抵御“科学流言”的屏障。因此,我们还要成立更多的辟谣平台,组织专家学者,对网络上的“科学流言”进行精准识别,不给“科学妖精”留下生存的缝隙。

【适用话题】理性 科学素养 科学留言 谣言止于智者

把活蚂蚁拖到公墓

许多人都知道,蚂蚁之间主要是通过气味保持联系的。当一窝蚂蚁中的某一只死了之后,其他蚂蚁会把它的尸体拖到公墓去。据此,有一位生物学家做了下面这个实验:他首先找到蚂蚁公墓,在那里收集了一些被太阳晒干了的死蚂蚁。然后,把它们揉搓成粉末状,将这些蚂蚁粉末装入一个喷射器里。最后,再将粉末喷射到正在蚁穴口走来走去的蚂蚁卫兵身上。过了几分钟,洞穴里的蚂蚁源源不断地爬出来,扑向卫兵,把它们强行拖到公墓去。为什么会把活蚂蚁拖到公墓里去呢?原来,千百年来,蚂蚁王国有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身上带有死蚂蚁气味的蚂蚁,就说明它已经死了,就必须把它送往公墓,除非其气味消失。美国管理学家约翰·伊凡赛维奇用这个实验说明,缺乏灵活性,任何规章制度都只不过是僵死的教条。他把这个思想更简洁地概括为:一切规章制度必须把稳定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管理学界将他的这个概括称之为“伊凡赛维奇原则”。

解 读

“教条主义害死人。”众蚂蚁将被喷了粉末的蚂蚁卫兵拖到公墓的故事,再次让人们感受到了教条主义的可怕。“事不凝滞,理贵变通。”尤其是在社会不断地发展,新情况不断出现的大背景之下,一味坚守显然是不合时宜的。那么,对于原先坚守的一些东西是否需要变通,怎样变通,将考验决策者的智慧与胆识。

【适用话题】教条主义 经验主义 本本主义 机械做事 学会变通 固守与变通

猜你喜欢
趵突泉盲从华罗庚
盲从
自学成才的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陈景润“弄斧”必到“班门”
盲从
新新人类
“海归”华罗庚的家国情怀
自学成才的数学大师——华罗庚
哲理思辨
趵突泉
神奇的趵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