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题须迅速 论据忌冗长

2022-03-09 00:47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论据过度态度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类在与大自然相处的漫长过程中构想、总结出许许多多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敬畏自然,探索自然,改造自然,顺应自然,等等。

作为一名中学生,一位未来的建设者,你认为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大自然?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材料中列舉了一系列在人类社会进程中,人们对大自然的不同态度,这当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有太过谦卑的,也有过于狂妄的;有值得推崇的,也有需要纠正的。写作时,可以抓住一种态度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指出其优劣;亦可将正误两种态度对比着写,彰显出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反馈自然的重要性。现实中各种各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选择、分析和评议。

原文在线

对自然应有的态度

(这则标题主题突出,但过于直白,难以让人眼前一亮,最好作“艺术化”处理。)

大自然,是生物栖息的家园。人类在这个家园中一天天进化、发展,并从各个物种间脱颖而出,渐渐拥有了能够影响和改变大自然的巨大力量。(开头很美,但切题稍慢。考场作文入题须快。)

在人类社会初期,人类的力量甚至还不足以给自己的生活(“生活”改为“温饱”更合适)提供足够的保障,所以他们唯一能做的便是顺应自然,臣服于自然。可是,当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时,他们的力量也将他们欲望的胃口越撑越大。为了满足自己越来越大的利益需求,他们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研究、探索、掠夺生之养之的大自然。(这一段分析了人类发展过程中对大自然态度的变化。一些词语运用不够精准,需要修改。)

改造自然,是为了让自然更加美好,如果“改造”自然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人类自身获得更多的利益,就一定要三思了。比如我们“改造自然”中最见“成效”的围湖造田之举就给大自然造成了巨大伤害。洞庭湖,原本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曾被历代的文人墨客所描摹、颂扬,然而在上个世纪中叶,人们为了获得更高的粮食产量去围湖造田,导致生态急剧恶化,洞庭湖渐渐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周边地区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洞庭湖也由此让出了“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宝座。(议论文中引用的事实论据应简短,不宜以叙代议。这里应压缩叙述语言,再列举几则相关的例子,使内容更充实。)

国外亦是如此。美洲的亚马逊热带雨林也曾被人们所“改造”,树木每年被成片成片地砍伐。由于环境气候的恶化,被砍伐的树木无法再生,导致热带雨林面积逐年萎缩。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整片热带雨林都有可能消失,这将对整个地球的气候造成灾难性影响。

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总会获得一些眼前利益,而这些眼前利益往往又驱动着人们的欲望向着纵深发展。于是,“征服自然”便成为许多人锁定的下一个目标,同时,“人定胜天”的思想也在渐渐萌发。

而这种对待自然的态度的转变,带来的是浮躁、蛮干和对自然越来越大的伤害。

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过度围湖造田导致气候干旱,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化,过度燃烧化学燃料导致空气污染……这些灾难性的事件都是人类轻慢自然的直接后果。(这样的概括性举例值得提倡,如能再具体些就更好了。)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如果只图眼前利益过度消耗自然,寅吃卯粮,我们能给后代留下什么?更何况我们不仅仅在向大自然无尽索取,我们还在污染、破坏自然生态,我们又如何能与大自然长期共存?

欲拯救自然,别无他法,唯有彻底矫正我们的错误观念,秉持敬畏自然的态度,合理开发大自然,与自然和平相处。如此,我们才能重新迎回绿水青山!(此处应提及今天人们对自然的态度的转变,展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前景。)

问题诊断

作者以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的态度变化为切入点,探讨了在此过程中一系列错误观念的形成原因、具体表现和巨大危害。总体上看,作文有理有据,论证具有说服力,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开头求美,而忽视了议论文入题要快的原则;二是中间论据偏少,叙述冗长;三是结尾处未能联系现实,从而凸显人类的纠偏意识以及对大自然美好前景的展望。

化蝶之作

大自然——母亲,还是奴婢?

(修改后的标题运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形象地展示了人类对待自然的正误两种态度。)

◎田桉熔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首先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往往决定了社会的发展状况——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社会发展亦会顺畅;人与自然关系恶化,则前进路上危机重重。(修改之后,开门见山,凸显主题;观点新颖,见解深刻。)

在人类社会初期,人类的力量还不足以给自己的生存提供基本的保障,所以,人类唯一能做的便是听天由命,完全臣服于自然。可是,当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时,欲望的胃口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利益需求,人们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究、探索,甚至掠夺如母亲一般养育我们的大自然,甚至将其视为自己的奴婢。(经过润色之后,这一段语言表达更为精准,同时点明了题目含义。)

改造自然,如果是为了将自然“改造”得更加美好,那没有错,但这种“改造”如果只是为了让人类获得更多的利益,就要三思了。比如我们“改造自然”中最见“成效”的围湖造田、毁草开荒之举就给大自然造成了巨大伤害。洞庭湖,原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曾被历代的文人墨客所描绘、颂扬,然而在上世纪中叶,人们为了获得产量更高的粮食去围湖造田,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我国东北和内蒙地区毁草开荒事件频发,导致一片片肥美的草原变成飞沙走石的荒漠。(修改之后,事例叙述更简练,压缩出的篇幅可以列举更多的例证。)

国外亦是如此。美洲的亚马逊热带雨林也曾被人们所“改造”,树木每年被成片成片地砍伐。由于环境气候的恶化,被砍伐的树木无法再生,导致热带雨林的面积逐年萎缩。恩格斯在100多年前就曾谴责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一些地区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砍光了森林,结果导致那些地方变成了不毛之地。这哪里是对自然的“改造”,分明是“戕害”!(修改之后,原有的论据得到压缩,并添补了新的例子,使论据更丰富充实。)

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总会获得一些眼前利益,而这些眼前利益往往又驱动着人类的欲望向着纵深发展,从而对自然造成越来越大的伤害。

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过度围湖造田导致气候干旱,过度放牧导致土壤沙化,过度燃烧化学燃料导致空气污染,过度砍伐林木导致水土流失……这些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都是人类伤害自然的直接后果。人类待自然若奴婢,自然待人类若寇仇!(加上最后一句议论,呼应文题。)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如果我们只图眼前利益,过度消耗自然,寅吃卯粮,我们能给后代留下什么?更何况我们不仅在向大自然无尽索取,我们还在污染、破坏自然生态,我们又如何能与大自然长期共存?

好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从各种人为的“自然灾害”中清醒过来,大家终于明白,欲拯救自然,别无他法,唯有彻底矫正我们的价值观与发展理念,视大自然为人类之母,怀着敬畏自然的态度,控制无尽的欲望,与自然和平相处,如此,我们才能重新迎回绿水青山!(修改之后,点明主题,照应标题,收束有力,给人以鼓舞。)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指导老师:王淦生】

升格总结

这篇作文经过修改润色,标题亮眼,首尾呼应;论据充实,论证有力;语言凝练,表达精准。标题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形象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以此贯穿全文,阐述了作者对这两种态度的褒贬。

【王淦生/供稿】

2331501705297

猜你喜欢
论据过度态度
画与理
Do you share too much online? 你是 “分享控”吗?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当下流行“过度病”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态度决定一切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