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林业领域自然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探讨

2022-03-09 07:37赵安琪
国土绿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志愿队伍志愿者

赵安琪

我国早期的自然教育主要是通过倡导呼吁民众热爱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儿童和中小学生间通过课程教育、户外实践等方式进行。2012年以来,我国的自然教育机构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林业领域,自然教育机构利用各类森林资源,包括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园等开展各类自然教育活动。随着自然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志愿者逐渐成为各类自然教育机构的中坚力量。他们在组织自然教育活动过程中,充当自然讲解员、安全管理员、引导员和活动助教等多重角色,极大地提升了自然教育的效果,保障了课程的安全进行。因此,加强自然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志愿者服务团队,对推动自然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自然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志愿者队伍建设是自然教育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当前,青少年是我国自然教育行业的主要受众群体,带领青少年群体开展自然教育活动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专业服务人员。《2018 自然教育行业调查报告》显示,当前,我国自然教育行业内从业机构普遍存在发展资金不足、人才匮乏、运营成本过高等问题。因此,许多自然教育机构开始从相关高校招募各类专业的在校生作为志愿者,参与到自然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由于自然教育对青年学生有独特的吸引力,因此他们对参加志愿服务也富有极大的热情,对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速度快,能很快成为自然教育的重要力量。北京林学会的实践证明,志愿者的加入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自然教育人力和资金不足的压力,更重要的是,青年志愿者的加入使得自然教育活动更增添了青春活力,有效提升了自然教育活动的质量。

志愿者队伍建设是自然教育全民属性的必然要求。为解决现阶段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自然缺失症”,自然教育应运而生。自然教育活动旨在将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受众,让人们在体验自然四季的变化中建立人与大自然的联结,让参与者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使得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因此,自然教育是一项面向全民的大众化事业,对社会大众具有极高的普适价值。通过引导青年学生自愿投身于自然教育志愿工作,使 “受教人”转化为“施教人”,不仅能够扩大自然教育的影响范围,更能使自然教育的成果更加巩固。

志愿者队伍建设有助于提升志愿者自身素质。自然教育志愿服务是一种新的志愿服务形式,区别于一般的社会志愿服务。它是以自然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着眼于参与者的精神建设。参加自然教育志愿活动对参与者,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综合素质提升大有裨益。一是参与志愿活动有利于青少年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完善知识结构。自然教育活动以大自然为课堂,发掘参与者探索自然之精神,志愿者在参与服务活动的同时能够接触到新的自然知识,极大地丰富青少年志愿者的知识领域。二是参与志愿活动有利于青少年提高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自然教育志愿服务为青少年提供了很好的社会实践平台,通过参与志愿活动,志愿者能够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家长、老师和伙伴,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志愿活动,可使志愿者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交往能力,为步入社会奠定重要的心理基础和提升基本的社交技能。三是参与自然教育志愿活动有利于青少年志愿者完善人格,培养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精神品质。志愿者是自然教育活动的直接受众,培育人们的自然保护意识、传递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理念,是自然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自然教育活动

林业领域对自然教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不仅能够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宝贵的木材和原材料,还能够为人类经济生活提供多种必需品,更重要的是森林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止和减轻旱涝、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同时还有净化空气、消除噪音等功能。森林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可以借助森林中浑然天成的自然资源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各种自然教育活动,提升对大自然的认知,培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二、北京林学会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实例分析

自2014年起,北京林学会开始探索组建自然教育志愿者队伍,面向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农职院等高校招募青年志愿者,并对青年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技能培训。截至2021年底,已经有上千人参与了志愿服务培训,2400 多人次参与了志愿服务,服务总时长超过8000 小时。除高校志愿者外,北京林学会也为社会公众和中小学生提供了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700 人次参与了各类自然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经过几年的发展,北京林学会自然教育志愿者服务培训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对于自然教育志愿者的招募、管理、培训、机制初步形成。志愿者的参与使北京林学会的自然教育活动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也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1.自然教育志愿者队伍的管理

志愿者招募。为保证志愿者队伍相对稳定,北京林学会与高校志愿者服务社团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本着自主自愿的原则,招募自然教育志愿者。通过校内报名和审核通过后,由学会统一向志愿者下发志愿者服务证书,这一做法不仅确保了自然教育活动中志愿者队伍的稳定,也极大地方便了志愿者队伍管理。

志愿者培训合影

志愿服务管理。按照工作计划,北京林学会每年都会举办森林音乐会、“悦”读森林、森林大篷车、海培计划、“森林与人”大众长走等森林文化品牌系列活动。在每次活动举办前,由学会根据活动规模制定志愿者服务计划和分工安排,并通过微信平台线上发布志愿者服务信息。一般而言,在组织大型的森林文化和自然教育活动时,由学会统一安排志愿者通勤并提供餐费补贴。

志愿者激励机制。在每一个自然年年末,北京林学会都要对当年志愿者服务进行总结、表彰,评选出年度优秀志愿者团队和优秀志愿服务个人。对于参与志愿活动无故迟到早退或在活动中干扰教学秩序的志愿者,学会将酌情予以清退或警告。此外,学会还把志愿者个人服务时长和次数,提供至北京志愿服务平台记录在案,并根据需要为他们提供申请校内奖学金或实践项目的证明材料。

2.自然教育志愿者队伍的培训

从2015年起,北京林学会每年组织春、秋两次志愿者培训。在完成新的志愿者招募工作后,围绕服务于学会当年举办的森林文化和自然教育活动内容,对志愿者进行理论培训和实操培训。

理论培训主要围绕什么是志愿服务、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如何对待自己的团队、如何对待服务对象、志愿服务的态度以及专业基础知识等几个方面开展。通过理论培训,使志愿者充分了解志愿活动的服务内容、服务对象,从而树立良好的志愿服务意识,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参与志愿活动。

实操培训方面,一是活动内容培训,培训志愿者了解自然教育活动的内容,了解各个活动的特色和岗位需求。二是户外工作安全培训,培养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的风险意识、发生突发事件时的风险评估能力、志愿服务中需要的基本急救意识和操作。三是服务技能培训,培养志愿者的团队协作精神,开展岗位技能演练,学习基础园林知识等。通过系列培训,志愿者对自然教育志愿服务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志愿团队的整体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自然教育发展新形势下志愿者的诉求分析

随着自然教育的发展,自然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逐渐丰富,对参与自然教育志愿活动的志愿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我们注意到,志愿者对自然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的态度和诉求也发生了改变。为此,我们利用线上沟通、问卷调查以及线下访谈等方式,与北京林业大学等6 所高校的志愿者们,就自然教育发展新形势下志愿者的诉求问题进行了调研。

关于志愿者参与自然教育活动的动机。根据被调查者的问卷情况统计,接受调查的志愿者中有50%是本科生,30%是研究生,20%是专职院校的学生。关于参与自然教育志愿活动的动机,20%的志愿者希望通过志愿活动结识新的朋友;80%的志愿希望通过志愿活动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30%的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是为了充实自己的生活;有超过90%的志愿者是出于希望贡献自身的力量去参与保护环境。这意味着当代大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已经有了较高层次的认识,并且对环境保护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于志愿者的需求。95%的被调查者期望得到专业的志愿服务技能培训。这说明青年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活动的同时,希望通过参加专业培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74%的志愿者认为,参加志愿活动应该得到相应的交通、餐费补助。由于自然教育活动的举办地点距离各大高校都比较远,考虑到通勤时间和安全性问题,自然教育机构应当给予志愿者适当的补助。在服务时长方面,几乎100%的志愿者都选择了应增加对志愿北京的服务时长。因此,作为自然教育机构,应该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积极利用好高校志愿者服务团体这一平台,尽量做好为志愿者的服务。

在对志愿者进行访谈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志愿者对自然教育活动和森林文化活动有很高的参与热情,他们认为参与此类活动能够给自己带来很多全新的人生体验,能使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四、加强自然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建议

根据当前自然教育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北京林学会在自然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特别是自然教育志愿者的一些普遍诉求和期望,对加强自然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充分发挥高校志愿者团体的纽带作用。与高校志愿者团体展开长期、深度合作,是解决志愿者招募困难问题的有效手段。一方面,高等院校对当代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时长要有一定的要求;另一方面,高校志愿者团体是连结大学生志愿者的纽带和桥梁。通过这一平台,为志愿者招募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疏通了在校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渠道,实现了自然教育机构和志愿者的双赢。

努力为志愿者提供良好的业务技能培训。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实地现场培训的方法,聘请开展自然教育经验丰富的机构、老师和优秀志愿者,对新招聘的志愿者开展行业知识、服务技能等全方位的培训,建立长期稳定高效的学习和培训机制。

多方集资努力缓解志愿者团队活动经费不足。招聘自然教育志愿者参与自然教育活动,是一项公益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有一定的经费做保证。除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投入外,还要面向社会,广泛争取愿意为公益事业做奉献的企业、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给予支持。广泛筹集资金关键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宣传鼓动能力,项目策划、筹备以及执行、落实能力。

制定完善科学的志愿者管理机制。要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完善志愿者管理机制,稳定自然教育志愿者队伍。重点要做好执勤管理、志愿者信息管理、志愿者权利与义务管理、考核以及撤销资格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建立适当的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

面向社会拓宽志愿者招聘渠道。随着自然教育事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必将成为支撑其发展的主要力量,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应更多地面向社会,从社会各层、各界人士中进行招聘。如已经退休但身体健康又热心社会公益的专业技术人员,关注环保、关注自然教育的社会自由职业者,以及广大的教师等。他们在文化知识水平、综合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时间充裕且生活压力较低,这类人群对自然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补充力量。

猜你喜欢
志愿队伍志愿者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我是志愿者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