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雕刻技术在传统龙泉青瓷瓷塑的应用

2022-03-10 14:31陈小波
河北画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龙泉青瓷雕刻

陈小波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在我们的认知当中,数字雕刻与传统雕塑有着一定的区别,概念里是不能归属于雕塑范畴的。随着数字雕刻软件的迭代,VI虚拟仿真技术的成熟和加工设备精度的不断发展进步,会使两者间的界限越发模糊,直至消失。数字雕刻技术无论是现实的造型还是虚拟的造型,都能通过Mbrush、Maya、3DMAX、C4D、Blender等软件运用压感笔雕刻出来。数字雕刻的目标不是取代传统雕塑,而是让艺术家有更大创作的艺术发挥空间,颠覆了过去的工作模式,同时使得艺术家的思维更加开阔,效率大幅提高,告别传统瓷塑时间周期长和制作程序繁杂的局限。依靠计算机模拟现实雕刻工具的性能,通过设置参数进行数字雕刻模型,保留艺术家的创作思想,依托传统雕塑工具使用的习惯,进行更加精细的创作。无论模型的分辨率高低,无论雕刻动作简单与否,都能得到快速回应,开启了2D与3D之间的融合,能够让艺术家快速上手操作软件,作为一种新的技术种类,它有着强大的功能和无限的魅力。

一、传统青瓷瓷塑的特殊性

中国瓷器发源地在浙江,是青瓷的故乡,浙江的陶瓷史一半在龙泉。“龙泉窑兴起于五代,明代中叶衰落,清代中叶终烧。它以烧造青瓷闻名于世。”[1]龙泉青瓷从古至今,无论在器物的造型、装饰的手法,还是在烧制工艺和审美情趣上都在不断进步,在契合时代需求的同时也为世界创造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传统龙泉青瓷瓷塑是雕塑与烧制技艺高度融合的艺术,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基础造型以泥为基础。黏土的可塑性很强,通过捏塑、模范压印、模印贴花、浮雕等结合的成型方式,并结合塑、捏、印、贴、雕等装饰艺术技法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瓷塑的最终成型是通过800℃中温素烧后再通体或局部施釉,历经1350℃高温烧制完成,是运用瓷泥转化为陶坯,陶坯施釉再转化为瓷的过程。釉面光泽柔和,从而获得丰满优雅、有如美玉一样的外观,有着一定的技术特殊性和独特性(见图1和图2)。

图1 元代龙泉窑瓷塑观音像,现藏浙江省龙泉市博物馆

图2 南宋龙泉窑道教人物瓷塑,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正是青瓷造型的特殊性,青瓷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态,更是从多角度、多层面向人们展示瓷器之美。正如周武所言:“陶艺创作的迷人之处在于成型的过程伴随着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在机缘巧合下劳作着的手和眼会捕捉到点亮知觉的火星,这是一个自我心理不断完善、修复的过程,每一件陶瓷手作的背后都隐藏着许多鲜活的故事。”[2]

二、数字雕刻对传统青瓷瓷塑表现的适应性

传统的青瓷瓷塑成型工艺主要是依靠手进行塑形,这在创作过程及实践生产过程中具有很高的技术门槛和不确定因素。数字雕刻技术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把原本数字化的东西快速实体化,这也是青瓷雕刻最基本的要求。传统龙泉青瓷也借助“印坯成型”来制作瓷塑作品,利用模具达到批量生产并满足市场的需求,这种技术一直沿用到今天,这是技术带动生产的体现,也是“模块化”概念的智慧显现。数字雕刻是运用工具将原本虚拟的造型打造成模具的母模,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数字雕刻与传统雕刻性质相同,区别点在于雕刻的方法和工具。

通过数字雕刻来进行龙泉青瓷瓷塑创作,能够准确地将创作者的设计构思和造型表现直接在计算机中生成数字模型,并且快速地将设计的三视平面图输入电脑,运用数位板和压感笔模拟现实雕刻的工作流程,快速建立数字模型,利用软件的渲染功能可以更加直观地进行多角度、多维度解读和修改数字模型。这个创作过程不仅可以节省创作的时间,降低创作和生产实践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数字雕刻加上3D打印可以保证青瓷瓷塑的准确性和高精确度,极大地提升创作的效率和成功率,达到批量生产的目的。从虚拟到现实,龙泉青瓷瓷塑与数字雕刻技术两者都是空间造型艺术。

三、数字雕刻对传统青瓷瓷塑的积极影响

(一)改变了单一的龙泉青瓷瓷塑创作手段

龙泉青瓷瓷塑中,传统的手塑成型工艺是一种技术型很强的成型方法,不仅制作过程复杂、耗时、费力,而且与创作者的造型能力、实践经验和审美情趣都息息相关。除此以外,还受到后期烧制工艺或者天气因素的约束,导致最终呈现的青瓷作品成型并不能表达最初的创作意图,这对许多青瓷艺术家来说都是精力和材料的极大浪费。对于许多有创作能力但实践经验欠缺的年轻青瓷艺术家来说,更像是横亘在他们青瓷艺术道路上的一座高峰(见图3)。

图3 运用数字雕刻技术呈现的青瓷瓷塑

数字雕刻技术的应用,就可以改变这一局面。艺术家只要完成作品的图纸设计和立体模型构建,借助高精度的SLA光固化3D打印机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规格需求,这种创作手段不仅能快速地呈现瓷塑设计最终成型的视觉效果,还方便创作者根据打印后实体模型的呈现,进行数字模型的存储和无限次的创作和设计改良。

(二)丰富了龙泉青瓷瓷塑作品的形式

传统的青瓷瓷塑作品常见有瓶、罐、盘、杯、碟、壶、碗、洗、盆等器物造型,人物和动物形象的青瓷作品鲜见。特别是随着老一辈青瓷瓷塑艺术家的老去,手工瓷塑技艺正在逐渐地消弭。年轻一辈青瓷艺术家,受限于手工瓷塑技艺的经验累积,加上手工瓷塑的生产效率和效益与创作投入不成正比,以至于少有人深耕青瓷人物和动物类瓷塑造型作品的创作(见图4)。

图4 数字雕刻模型

但是随着数字雕刻技术在瓷塑领域的应用,使得更多的人能参与到青瓷瓷塑作品的创作中,极大地拓宽了青瓷艺术家们的创作思路,很多手工不能完成的外观造型通过数字雕刻软件能轻松完成,相信数字雕刻技术在青瓷造型领域的应用,能让更多青瓷艺术家投入到瓷塑造型设计作品中,进一步丰富他们的创作手段和作品形式,也使青瓷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

四、数字雕刻技术应用对于青瓷艺术的局限性

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快速增材制造方法,无需机械加工或者模具的技术运行原理,对传统青瓷瓷塑艺术创作的制造方式和生产模式存在着颠覆性的革新。技术革新的同时,也会给传统青瓷瓷塑艺术创作带来一些局限性,具体主要表现在知识产权专利保护、复杂造型艺术创作、文化和艺术价值的认知等方面。

首先,应用泥浆为材料进行3D打印的设备已经在行业中出现,但是打印的精度没有树脂材料的高,仍然无法完全满足对复杂造型艺术创作的需求,还有个别追求商业利益的从业者只要拿到数字作品的原文件,一模一样的盗版作品可以很容易做到,还可以利用数字扫描和数字雕刻技术打印复制和剽窃原创艺术家作品。

其次,3D打印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加工成型工艺的迭代,瓷塑的核心还是创作者的造型能力和审美境界。

最后,3D打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满足了前期创意呈现的过程和模具(模种)的前期制作,因此与传统的青瓷烧制技艺方式有着一定的差异。这种结合了现代应用科学和传统文化技艺的艺术产品,也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价值发起了挑战。

五、结语

总而言之,科技的不断革新进步是对传统艺术创作工具的迭代更新。对于传统龙泉青瓷瓷塑来说,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可能,为我们守正创新的传承传统文化艺术开辟了一个方向,传统青瓷瓷塑艺术则应借助着新兴技术重新规划发展路线,制定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发展战略。传统雕塑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是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而数字雕刻的高效性、可复制性、确定性也为其带来了极高的工艺价值。现代技术的革新也必然为文化艺术的创作进行赋能,两者相互融合发展,取得技术与艺术的价值平衡,这或许会成为传统龙泉青瓷瓷塑家最终探寻的道路。守正以传承,创新以发展,技术的发展不断赋予传统龙泉青瓷瓷塑新的生命。

猜你喜欢
龙泉青瓷雕刻
六朝青瓷工艺的革新与影响
夺得千峰翠色来——王玮的青瓷艺术
龙泉青瓷
常州龙泉印泥:昔日贡品 今日精粹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在龙泉,有一种温度叫暖心
龙泉汤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雕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