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黄芩资源分布及其生长环境调研

2022-03-11 01:36
西北园艺(综合) 2022年2期
关键词:定西植物学黄芩

张 悦

黄芩为唇形科、 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甘肃定西道地药材之一。其药用价值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黄芩中的黄芩苷、黄芩素具有抗氧化、美白、防晒功效。 其根为圆柱形, 肉质, 直径2 cm, 长30 cm, 有分枝。 茎直立, 高30~120 cm, 基径2.5~5 mm,钝四棱形,具细条纹,近无毛或被上曲至开展的微柔毛,绿色或带紫色,自基部多分枝。

定西黄芩主产于漳县、陇西、岷县、通渭、安定和渭源等地。 随着市场对道地中药材需求的不断增加,黄芩的栽培面积也在逐年增加。据统计,定西黄芩栽培面积已经达到5 万亩之多。受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 不同地理环境下栽培的黄芩品质和产量有所不同。 分析产地环境对黄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对精准制定黄芩产业发展规划、创建绿色生产管理技术体系有重要作用。

两年来, 我们对定西六县一区黄芩生产状况进行了统计调查, 总结了黄芩生长习性和适宜的地理气候环境, 为不同产地黄芩的植物学性状特征的不同提供了相对准确的科学依据,明确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山区阳坡地, 土壤质地比较疏松、 耕作层较厚的黄绵土中生长的黄芩产量高且品质优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19 年6—9 月和2020 年6—9月,在甘肃定西安定区、陇西县、岷县和漳县24个乡镇进行了调查和实地采集,共采集24 个产地的黄芩标本作为研究样本。

1.2 方法 采集的黄芩样本分布于东经103°52′~105°13′、北纬34°26′~35°35′之间, 海拔高度1 750~2 100 m。 详细记录了黄芩的生长习性、生长区域和生态环境等特点,测量植物学性状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布范围与地理气候特点 定西市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2 080 m,最高处为西南部高峰乡城门寨,海拔2 577.3 m;最低处为北部关川河谷地,海拔1 671.3 m。 为暖温带半湿润区,为道地药材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在调查的24 个乡镇中,漳县的三岔镇位于漳县东南部,海拔2 037 m,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该区域土壤肥沃、结构良好、养分全面,且重金属含量和农残指标均符合有机中药材生产要求,最适宜于黄芩的生长和发育,而且产量相对较高。 具体调查情况见表1。

表1 定西24 个黄芩产地及其海拔与气候条件

影响定西黄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气温、年降水量、生态环境和土壤湿度等(表2)。 定西黄芩主要分布于年均温6~13 ℃、 年降水量400~500 mm区域;喜欢生长在向阳且相对比较干燥的地方。

表2 黄芩的产地及生长环境与伴生植物

2.2 黄芩的植物学特征和性状 定西黄芩一般在每年的4 月中旬按照株行距10 cm×15 cm定植, 在雨水相对较好年份7 月进入开花期,9月上旬进入种子成熟期,可收获种子。不同产地黄芩的植物学性状详见表3。

表3 不同产地黄芩的植物学性状

3 小结

在甘肃定西产区, 南北不同区域栽培的黄芩植物学性状有差异。 黄芩在北部半山腰阳坡地栽培表现(生长势、商品性、产量)优于阴坡地,也优于南部海拔较高、土壤湿度较大地区。调查结果表明, 黄芩的分布和生长直接受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 由于气候条件和环境条件不同, 导致不同地区生产出的黄芩药材品质有所不同。了解黄芩适宜的生态条件、区域分布情况,有利于充分利用优良种质资源,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 促进定西道地药材产地黄芩产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定西植物学黄芩
山西晋城启动黄芩示范项目
四川发现兰科植物新种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相约定西
咱们定西
关于“植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洋芋”成定西农民脱贫致富“金蛋蛋”
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初探与实践
黄芩悬浮细胞培养过程中黄芩苷含量与POD活性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