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肝患者IL-26水平及与其他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2022-03-11 01:27张丽伟秦浩歌朱红欣
当代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细胞因子血浆

张丽伟,秦浩歌,朱红欣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消化内一科,辽宁 沈阳 110006)

慢性乙型肝炎主要是由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肝硬化,甚至肝癌,具有较高病死率。目前临床多认为炎症活动、免疫细胞功能紊乱是诱发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对于T 细胞,能够通过释放趋化因子、细胞因子,发挥抗病毒作用[1]。因此,密切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炎症因子、免疫细胞因子动态变化对评估病情及预后具有积极作用。IL-26 由活化Th17 细胞产生,可通过与细胞IL-10R2、IL-20R1 受体复合物结合,从而促使炎症因子产生[2]。替比夫定属于一种核苷类药物,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常用药,作用机制为阻碍HBV 复制[3]。为进一步探索IL-26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细胞来源,本研究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60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应用替比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26水平及与其他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为研究组,其中男36 例,女 24 例;年龄 21~53 岁,平均(31.08±1.19)岁。纳入标准:均已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4];且未实施免疫调节治疗及其他抗病毒治疗;无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其他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感染以及酒精性肝炎;合并心血管疾病者;存在恶性肿瘤疾病者。另选取同期入院接受健康体检者34 名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1~52岁,平均(30.76±1.05)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1.2.1 IL-26和IL-17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两组血浆IL-26浓度,测定前按照1∶1比例进行血浆样本稀释,分析检测IL-26浓度,严格按照所配套的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测定血浆IL-17浓度,采用IL-17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

1.2.2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HBV 病毒载量(HBV-DNA) 采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AST、ALT,荧光定量PCR 测定HBV-DNA。

1.2.3 CD4+T 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4+T细胞。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AST、ALT、HBV-DNA、IL-26、IL-17水平,分析IL-26与IL-17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AST、ALT、HBV-DNA水平比较 研究组AST、ALT、HBV-DNA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AST、ALT、HBV-DNA水平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AST,ALT and HBV-DNA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1 两组AST、ALT、HBV-DNA水平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AST,ALT and HBV-DNA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AST,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HBV-DNA,血清HBV病毒载量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HBV-DNA(拷贝/ml)3.70±0.58 0.08±0.03 36.281 0.000例数60 34 AST(U/L)121.99±10.63 15.23±2.04 57.832 0.000 ALT(U/L)136.52±5.80 16.11±2.28 115.865 0.000

2.2 研究组治疗期间血浆IL-26水平、HBV-DNA拷贝数比较 研究组替比夫定治疗12、24 周开始,血浆IL-26 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替比夫定治疗期间HBV-DNA呈下降趋势,见表2。

表2 研究组治疗期间血浆IL-26水平、HBV-DNA拷贝数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plasma IL-26 level and HBV-DNA copy number in the study group during treatment()

表2 研究组治疗期间血浆IL-26水平、HBV-DNA拷贝数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plasma IL-26 level and HBV-DNA copy number in the study group during treatment()

注:IL-26,白细胞介素-26;HBV-DNA,血清HBV病毒载量

治疗时间(周)0 12 24 36 52 HBV-DNA(拷贝/ml)9.25±1.02 6.19±0.08 4.33±0.05 3.51±0.04 3.01±0.04血浆IL-26水平(ng/ml)8.11±1.69 6.37±1.35 4.08±0.70 3.10±0.64 2.03±0.52

2.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中IL-26 与IL-17 相关性 IL-17 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炎症反应存在相关性,治疗0 周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17 水平高于对照组,随着治疗周期延长(12、24、36、52周),其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IL-26水平与IL-17水平无明显相关性,见图1。

图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中IL-26与IL-17相关性Figure 1 Correlation between IL-26 and IL-17 in plasma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2.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26 CD4细胞表达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IL-26+CD4+T 细胞频率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IL-26+CD4+T细胞比高于IL-26 IL-26+CD4-(P<0.05),见图2。

图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26、CD4细胞表达Figure 1 Expression of IL-26 and CD4 cell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主要病理表现为肝脏组织炎症改变、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等,疾病发展进程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HBV 可活化免疫细胞,且释放出大量促炎因子,从而诱发肝炎。经研究证实,IL-26 参与多种炎症疾病、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丙型肝炎、克罗恩病等[5-6]。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疗程推进,两者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另外,还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AST、ALT 水平高于健康对象,AST、ALT 异常患者的IL-26 水平也高于健康对象。目前尚未明确IL-26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促炎机制,但通过慢性丙型肝炎疾病发现,IL-26能提高NK细胞膜TNF凋亡诱导表达水平,从而对NK 细胞产生刺激作用,增强其对丙型肝炎病毒清除能力。此外,有研究[7]指出,肝脏病理变化并不是HBV 复制所造成的直接结果,而免疫应答可能才是对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与转归的直接影响,即HBV 感染是由细胞因子与免疫细胞共同作用的结果。

IL-26 能结合Toll 样受体9,从而诱导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分泌出干扰素,通过阻碍病毒复制以降低肝细胞受损程度[8]。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研究的不断进展,发现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中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具有重要作用。T细胞属于获得性免疫细胞,CD4+T细胞具有促进调节细胞、细胞因子分泌及免疫应答的作用,其中包括Th17。Th17 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Th17细胞可促使IL-17 产生,激活中性粒细胞后,能加速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进程,IL-17 能够释放B 淋巴细胞活化剂,继而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在治疗期间对肝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9]。Th17 细胞可分泌IL-26 细胞因子,具有促炎作用。可见,Th17 细胞属于炎症介质的一种,且能加重肝功能损伤及肝脏炎症。CD4+T细胞含量下降不但能激活杀伤细胞,还可造成Th1/Th2细胞比例失衡,进而导致细胞因子失衡,给病毒贮存提供有利条件。同时,CD4+T细胞未Ts细胞靶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应答作用,通常CD4+T 细胞比例正常,能有效维持免疫功能[10]。本研究结果提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浆IL-17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且随着疗程推进,其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IL-26水平与IL-17水平两者无明显相关性。通过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CD4+T、CD4-T 细胞中 IL-26 的 mRNA 水平 ,提示 CD4+T 细胞中可释放出IL-26,且发现IL-26 的mRNA 水平和RORγt 的 mRNA 水平相同,得出 RORγt+细胞是 IL-26+细胞的主要细胞,提示Th17细胞为IL-26的主源细胞,可促进IL-26释放,从而进一步参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炎症反应[11]。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AST、ALT、HBV-D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26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替比夫定治疗期间的IL-26 水平随治疗时间推移而呈下降趋势,血浆IL-26浓度与IL-17水平呈下降趋势。研究组IL-26+CD4+T 细胞比高于IL-26 IL-26+CD4(-P<0.05);IL-26 的CD4+T 细胞表达与 RORγt 的 mRNA 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提示,HBV 感染会导致人体肝功能与肝细胞受损,IL-26水平与肝功能具有相关性,可介导免疫损伤,从而导致肝脏炎症加重;HBV 感染所致肝功能损伤与辅助性T 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而出现的免疫应答密切相关;CD4+T细胞可直接影响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12]。

综上所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为IL-26的主源细胞,IL-26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与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细胞因子血浆
肝癌患者细胞因子和Treg细胞检测的临床价值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关系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miRNA-155、miRNA-21和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急、慢性布鲁菌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对付肿瘤的细胞因子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