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热活检钳电灼术治疗胃微小息肉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2-03-11 01:28王苏莉胡炳根
当代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激素水平息肉复发率

王苏莉,胡炳根

(抚州市职工医疗保险门诊部,江西 抚州 344000)

胃微小息肉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是由上皮、间质组织增生形成的微小肉芽,早期无特异性症状表现,可表现出呕吐、腹胀等,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消瘦等症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且部分息肉有癌变的可能,因此,早期检出并治疗对患者健康至关重要[1-4]。随着内镜技术的成熟,胃微小息肉检出率逐渐升高,目前处理胃部息肉以内镜治疗为主,具有微创、安全的优势,包括内镜下电切术、内镜下射频、内镜下电凝术、内镜下热活检钳电灼术等,均能达到一定治疗目的,各有优劣[5]。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63例胃微小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内镜下热活检钳电灼术治疗胃微小息肉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9月于本院采取内镜下电切术治疗的31 例胃微小息肉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采取内镜下热活检钳电灼术治疗的32 例为研究组。研究组男21例,女11 例;年龄35~76 岁,平均(54.12±8.51)岁;息肉直径12~50 mm,平均(30.26±8.01)mm。对照 组 男 19 例 ,女 12 例 ;年 龄 36~78 岁 ,平 均(56.87±9.03)岁 ;息肉直径 15~50 mm,平均(32.43±7.61)mm。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患者主诉腹痛,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经胃镜、病理检查确诊为胃微小息肉(<50 mm),有手术治疗指征;②临床资料完整;③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②伴有胃潴留、幽门梗阻、上消化道大出血、胃黏膜下病变者;③较大息肉、遗传性息肉者;④合并免疫系统、呼吸系统、凝血功能障碍者;⑤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⑥合并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前3 d 进食易消化食物(软饭、稀饭等),禁食粗纤维类食物,保证患者术前空腹时间>12 h,手术前一晚8:00 后禁食,术前4 h 服用50 g 的25%硫酸镁(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4948)溶液,30 min 后口服 500 ml 葡萄糖水,清洁胃肠道,最后排出大便为清水样或黄水不带粪渣方可检查,术前10 min 肌注0.5 mg 阿托品(成都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2767)。

1.3.1 研究组 采取内镜下热活检钳电灼术治疗,使用奥林巴斯CV260SL 电子胃镜、高频电发生器(ERBE-ICC-200 型)、RadialJaw4Hot 2.8 mm 热活检钳进行内镜常规检查,经口腔进镜,患者做吞咽动作,待咽部张开,顺势送入内镜,观察息肉部位、大小、粒数、分布状况、息肉状态等,使用热活检钳钳夹,在进行电灼术前适当提拉息肉,设置输出电压为35~45 V,电灼时间为5~10 s,观察内镜下电灼部位形态,以病灶萎缩、变白为佳,可直接采取电灼止血处理。术后嘱患者禁食1 d,进食流质食物3 d,之后予以半流质食物,2周后恢复正常饮食。

1.3.2 对照组 采取内镜下电切术治疗,由同一团队进行手术操作,根据息肉形态进行处理,常规胃镜进入胃部后观察息肉情况,对于无蒂小息肉使用活检钳钳取,直接电切术切除,有蒂小息肉,在基底部圈套住息肉后收紧圈套器,抬起镜端,使圈套住的息肉远离胃镜,然后切除。术后干预同研究组。

1.4 观察指标 ①手术成功率。②胃激素水平,于术前、术后 1 d 抽取患者 5 ml 静脉血,15 cm 半径,4 000 r/min 离心12 min,取上清液冷藏待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OT)水平,操作程序严格按照对应说明书进行。③并发症(穿孔、活动性出血、肠痉挛)发生情况。④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息肉复发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 两组均成功切除胃微小息肉,成功率为100%,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胃激素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血清GAS、MO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d,研究组血清GAS、MO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胃激素水平比较(,pg/ml)Table 1 Comparison of gastric hormon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g/ml)

表1 两组胃激素水平比较(,pg/ml)Table 1 Comparison of gastric hormon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g/ml)

注:GAS,胃泌素;MOT,胃动素。与本组术前比较,aP<0.05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GAS MOT术后1 d 244.36±18.78a 230.13±19.67a 2.938 0.005例数32 31术前156.01±16.15 152.27±19.01 0.842 0.403术后1 d 128.57±17.13a 114.09±18.24a 3.249 0.002术前263.45±9.54 260.11±10.27 1.338 0.186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19.35%(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4 两组术后息肉复发率比较 术后1、3、6个月,两组息肉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息肉复发率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polyp recurrence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低纤维饮食、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遗传等因素均可能造成胃微小息肉的发生,其可分布于胃黏膜各处,有癌变风险,尽早治疗对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治疗以内镜为主,包括电切、电灼、电凝等多种方法[6-8]。

内镜下电切术是借助高频电压及电流对增生组织进行分离,将高频电流(高电流密度)聚集,直接切除与有效电极尖端接触的组织,当高频电刀温度上升至足够使细胞中蛋白质变性时,便可凝血,但有术后活动性出血的可能[9-10]。而内镜下热活检钳电灼术在有效切除病灶基础上对剩余身体组织电灼后结构紧凑,高频输出头与人体组织接近至一定距离时,便可产生放电火花(温度高达100~3 000 ℃),利用高频电灼效应能将患者组织赘生物气化,病变部位变性坏死,且此热效应仅对局部起作用,可有效避免胃穿孔等发生[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息肉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内镜下电切术、内镜下热活检钳电灼术均可达到治疗胃微小息肉的效果。此外,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内镜下热活检钳电灼术治疗胃微小息肉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胃黏膜壁较薄,电切术虽然创伤小,但对患者胃部组织切除后刺激性较大,可能会损伤胃黏膜,破坏胃肠系统平衡,而热活检钳电灼术的高频输出头与胃微小息肉接近到一定程度便可有效切除,不会灼伤胃黏膜,对胃肠刺激小,仅对局部病灶起效,且操作简单,相对于电切术更加安全。

GAS 主要表达于胃部,是由G 细胞合成,具有广泛消化系统生物学效应,能增强胃肠道分泌功能,促进胃体收缩,增强肠道蠕动与胃黏膜修复功能;而MOT可刺激消化间期肌电活动Ⅲ相,以增强胃肠收缩能力,加速肠胃蠕动,血清GAS、MOT 水平可反映手术创伤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1 d,研究组血清GAS、MOT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内镜下热活检钳电灼术治疗胃微小息肉,对患者胃激素水平影响较小,内镜下电切术对胃部组织电切后损伤相对较大,患者激素水平波动大,而内镜下热活检钳电灼术安全性较高,损伤小,利于胃肠道功能恢复。同时,在进行内镜下热活检钳电灼术时注意术前清洁胃肠道,把控电灼时间(取决于病灶萎缩、变白程度)。

综上所述,内镜下热活检钳电灼术治疗胃微小息肉,手术成功率高,复发率低,且对患者胃激素水平影响较小,还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激素水平息肉复发率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
肠息肉为何不切净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