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下钙化特征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2-03-11 01:28黄士元
当代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密集容积良性

黄士元

(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彩超室,山东 枣庄 277599)

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较高,且短期内病死率较高。在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中,早期诊断恶性结节对于指导早期根治性切除甲状腺恶性结节具有重要作用[1-2]。临床实践表明,经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情况,可为早期评估甲状腺癌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超声检查可确定结节形态、分布情况等,有效鉴别良恶性结节[3-4]。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100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超声下钙化特征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3 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良恶性结节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每组50例。良性组 男 28 例 ,女 22 例 ;年 龄 31~67 岁 ,平 均 年 龄(45.12±4.23)岁。恶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30~66 岁,平均年龄(45.09±4.29)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学》中关于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的诊断标准[5];所有患者均通过穿刺术或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良性结节或恶性结节;均在患者知情同意下接受超声检查;依从性高。排除标准:既往有甲状腺手术史患者;伴头颈部其他疾病患者;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存在精神障碍或沟通交流障碍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伴严重血液性疾病或者感染性疾病患者;因自身原因中途退出研究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超声检查,取仰卧位,保持头低脚高的状态,充分暴露颈部,若患者颈部较短或肥胖,可用垫枕将头部垫高以便检查。检查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节诊断仪项目,如脉冲重复频率、总增益、频率、时间补偿增益、频率、深度、灰阶对比度及焦点位置等,扫描方式如下:将探头放在第5~7 颈椎水平位置,即颈前正中、甲状软骨下方。将探头放在颈前正中两侧,以纵断面的形式对甲状腺左右两侧叶长轴扫查,按照同一方向实施滑行扫查,由外向内或由内向外,对两侧叶分别实施横断面扫查,直至胸骨上窝水平,直至甲状腺下极不可见,从上至下进行扫查。仔细观察甲状腺结节钙化特征、位置、有无钙化灶、形态、境界、大小及内部结构等,做好记录工作。然后实施三维超声检查,将探头放于结节正上方,因三维容积探头接触面较大,故涂抹耦合剂时需足量,调节三维容积扫描角度、位置及框大小,实时观察二维图像,医嘱患者保持屏气状态,防止图像缺损或出现伪像,做好三维图像的记录工作,对每层内部结构进行仔细观察,记录最大钙化灶长径、钙化灶数目及钙化分布和形态。两组检查过程和结果均由专业医生完成。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结节钙化分布类型,钙化分布分为周边型、混合型及中央型。比较两组患者结节内钙化形态:①不规则形表现为钙化灶不能描述具体形态;②粗大钙化:其直径>2 cm,包含有短棒状钙化灶、短弧形钙化灶及斑块状钙化灶;③细小点状钙化为钙化后方并或不并声影,直径≤2 cm[6]。比较两组内钙化密集情况(稀疏和密集)。比较两组患者结节内钙化超声特征,主要包含有单位体积内平均钙化数、结节内钙化数和容积、钙化最大患者长径。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结节微钙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结节内钙化分布类型比较 恶性组中央型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组,周边型、混合型均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结节内钙化分布类型比较[n(%)]

2.2 两组钙化形态、密集情况及微钙化分布情况比较 恶性组细小点状钙化发生率、结节内钙化密集比例、微钙化阳性率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钙化形态、密集情况及微钙化分布情况比较[n(%)]

2.3 两组超声特征比较 恶性组单位体积内平均钙化数和结节内钙化数高于良性组,钙化最大者长径和容积均低于良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超声特征比较()

表3 两组超声特征比较()

注:与良性组比较,aP<0.05

指标单位体积内平均钙化数(枚/cm3)容积(cm3)钙化最大者长径(cm)结节内钙化数(枚)恶性组(n=50)52.28±12.34a 1.93±0.37a 0.19±0.01a 40.64±10.46a良性组(n=50)25.28±4.28 3.95±0.92 0.27±0.02 25.28±3.71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在任何年龄阶段均可发生,其中恶性结节发生率约为28.0%。临床研究发现,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和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一种恶性病变,即,目前在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检查诊断中最常用的方式是超声检查,经超声检查不仅可明确结节物理性质,同时可发现很多触诊不到的细小结节,相关文献报道表明,超声检查的灵敏性可达97.0%[7]。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三维超声显像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与传统二维超声检查技术比较,三维超声技术可快速组合及处理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二维灰阶图像信息、位置及相关的角度信息,以此获得更全面的三维立体图形;另外,三维成像结构显像也更加全面、形象及直观,所获得的病灶容积测量及空间定位更为准确,诊断准确率和敏感度均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恶性组结节内钙化中央型占比较高,良性组结节内钙化混合型、周边型占比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良性结节内钙化分布大部分为周边型,而恶性结节多为中央型,分析其原因可能为,良性结节中钙化发生的一个主要类型是营养不良性钙化,纤维组织增生易对组织血运产生影响,呈针尖样、片状或者和颗粒状包绕在结节附近,大部分呈不规则钙化。而恶性结节中癌细胞血供丰富且生长迅速,其中以中央区生长速度最快,导致肿瘤中纤维组织、血管组织增生处于过度状态,继而引起钙盐沉积。恶性组钙化密集比例高于良性组(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恶性组织快速生长,营养需求未得到满足,导致细胞破碎崩解或坏死,使得残留碎片变成钙化所需核心,继而引起钙盐沉积;另外,恶性肿瘤钙化大部分是多灶性,形成快速且分布较密集[8]。在超声检查下,微钙化成点状强回声,多表现为散装或簇状密集分布,其直径低于2 cm。无论是囊性结构,还是实性结构均会出现微钙化,其中良性结节出现微钙化的原因为胆固醇沉积及含铁血黄素沉积。有研究认为,恶性结节出现微钙化的原因可能为恶性组织生长速度较快,破坏了纤维组织和血管增生的平衡状态,继而造成乳头尖端出现局灶性梗死或进行性梗死,这些死亡的细胞出现钙盐沉积而引起微钙化[9]。有文献报道,超声检查所检测的微钙化和病理检查所发现的砂粒体密切相关[10]。本研究结果表明,良性组微钙化阳性发生率明显低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甲状腺结节实施超声检查,通过分析钙化特征可有效鉴别诊断结节良恶性,且恶性结节微钙化的发生率较高,在临床检查诊断时需特别注意。

猜你喜欢
密集容积良性
超声自动容积扫描系统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现状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怎样求酱油瓶的容积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密集恐惧症
良性甲状腺结节需要治疗吗?
Seeing Red
巧求容积
爷爷的输液瓶
做个Patty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