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BMI、2 h PG、HbA1c水平的影响

2022-03-11 01:28张娜
当代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研究组胰岛素血糖

张娜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葫芦岛 125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率的增加,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们身心健康[1]。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最常见,且常伴随肥胖,临床以胰岛素和各种合成降糖药物为主要治疗措施,但血糖控制率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2]。随着胰岛β细胞功能的凋亡,多数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剂量逐渐增加,而随着剂量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也随之增加,导致患者体质量增加,肥胖又影响血糖控制,形成恶性循环[3-4]。因此,临床以控制血糖水平和代谢紊乱及改善微循环为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关键。艾塞那肽属于胰高糖素样多肽-1(GLP-1)受体激动剂,可通过葡萄糖依赖性促使分泌胰岛素,为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途径。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艾塞那肽在肥胖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 年9 月至2020 年9 月本院收治的肥胖2 型糖尿病患者92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6 例。对照组男27 例,女19 例;平均年龄(41.74±5.57)岁;平均糖尿病病程(5.13±1.42)年;平均体重指数(BMI)(29.75±2.88)kg/m2;平均腰围(105.62±8.87)cm。研究组男29 例,女17 例;平均年龄(41.89±5.62)岁;平均糖尿病病程(5.22±1.37)年;平均BM(I29.45±2.79)kg/m2;平均腰围(104.73±7.94)cm。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5]诊断标准;BMI>26.0 kg/m2;未使用任何降糖药物;糖化血红蛋白(HbA1c)>7%;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反应;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消化性溃疡等胃肠道疾病者;内分泌疾病、血液系统异常者;合并糖尿病严重并发症者;肝肾功能严重损伤者。

1.3 方法 给予两组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常规措施。对照组采用地特胰岛素注射液(Novo Nordisk A/S,国药准字J20140106,规格:3 ml∶300单位)于睡前皮下注射治疗,起始剂量为每天6~8 U,根据患者血糖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以4.4~6.1 mmol/L为空腹血糖标准,若血糖水平>6.1 mmol/L时,增加3 U;若血糖水平<4.4 mmol/L时,则减少3 U。研究组予以艾塞那肽注射液(AstraZeneca AB,批准文号H20140822,规格:10 μg)治疗,初始剂量每次5 μg,每天2次,于早餐、晚餐前60 min内皮下注射,两次给药间隔时间≥6 h,治疗1个月后根据患者病情将剂量增加至每次10 μg,每天2次。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以血糖水平达标(FPG<7.0 mmol/L)、体质量控制在正常范围为显效;以血糖水平降低(FPG<8.3 mmol/L)、体质量下降为有效;以血糖水平、体质量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血糖指标: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于清晨空腹及餐后2 h采集静脉血,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使用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③BMI: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重指数(BMI),BMI=体质量/身高(2kg/m2)。④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消化道不良反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血糖指标及BMI 比较 治疗前,两组FPG、2 h PG、HbAlc、BM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FPG、2 h PG、HbAlc、BMI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

表2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

注:FPG,空腹血糖;2 h PG,餐后2 h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BMI,体重指数

组别对照组(n=46)研究组(n=46)t值P值治疗后27.12±1.11 24.38±1.25 11.117 0.000 FPG(mmol/L)治疗前11.87±2.43 11.79±2.54 0.154 0.878治疗后8.13±1.22 6.58±1.17 6.219 0.000 2 h PG(mmol/L)治疗前21.26±3.34 22.57±4.28 1.637 0.105治疗后11.92±3.05 9.48±2.33 4.312 0.000 HbAlc(%)治疗前10.58±1.17 10.64±1.22 0.241 0.810治疗后8.41±1.35 6.78±1.23 6.053 0.000 BMI(kg/m2)治疗前29.75±2.88 29.45±2.79 0.507 0.613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4/46),消化道不良反应(腹胀、恶心、便秘)4 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2/46),消化道不良反应(恶心、便秘)2例;两组均未发生低血糖昏迷;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8,P=0.398)。

3 讨论

2 型糖尿病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肥胖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以进行性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衰竭为特征,会降低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进而形成不能控制的高血糖[6]。因此,对于肥胖2 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减轻体质量对于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价值。临床多采用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但血糖控制效果不佳,还会导致体质量增加、水肿、低血糖。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FPG、2 h PG、HbAlc、BMI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对肥胖2 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艾塞那肽,能够促使血糖水平达标的同时减轻体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刘意等[7]研究指出,艾塞那肽能降低2型糖尿病及肥胖患者体重指数,改善胰岛素抵抗,起到平稳降糖的作用,与本研究结果类似。地特胰岛素属于长效胰岛素类似物,通过与血浆中的白蛋白可逆的结合,使作用时间更久且无明显峰值,可减少低血糖。与常规胰岛素相比,地特胰岛素能减少白蛋白通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到达外周组织,延缓β 细胞功能衰竭,对体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但胰岛素难以使血糖水平达标,对于减轻体质量效果不佳。艾塞那肽作为肠促胰岛素激动药物,对GLP-1具有高度亲和力,主要通过葡萄糖依赖的方式与胰岛β 细胞受体结合,促使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使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可控制血糖,同时降低低血糖风险。HbAlc是血糖控制稳定性的指标,较低的HbAlc对于降低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风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8-9]。艾塞那肽通过葡萄糖依赖性的降糖作用,产生类似GLP-1的生理效应,使HbAlc水平降低,使血糖水平处于稳定状态,同时,能促使胰岛β细胞的增殖、再生,保护胰岛功能,以发挥长久控制血糖的效果。肥胖会使血糖升高、胰岛素抵抗加重,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血压等疾病,而体质量的下降对于改善血糖控制、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价值[10]。艾塞那肽通过作用于下丘脑饱食中枢,对患者餐后胃动力起到抑制作用,以减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可有效控制食欲,减轻体质量,降低心血管发生风险,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有限,对于艾塞那肽长期疗效及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艾塞那肽应用于肥胖2 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能积极改善血糖,降低体质量,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研究组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