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妇女发展的内涵探析

2022-03-11 19:24冯晓琳刘丽红
关键词:资本主义妇女家庭

冯晓琳,李 静,刘丽红

(1.青岛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2.青岛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

对妇女发展内涵的探讨是确立妇女发展道路、推进妇女发展事业的前提,只有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才能正确理解妇女发展的真实含义。从历史发展看,妇女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展具有高度同步性,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确立,为世界妇女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提出要讲好中国妇女发展道路、展现中国形象,这是马克思主义妇女发展内涵在当今世界的具体体现。

一、马克思主义内蕴着妇女发展的维度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妇女,其解放程度和发展①水平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总体发展状况。马克思指出,“男人对妇女的关系”是判断“人的整个文化教养程度”的重要标志[1]184。因此,马克思主义必然蕴涵着妇女解放的维度。唯物史观的创立,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物质生产实践对社会历史的决定性作用,而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类历史发展表明,在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由于女性在采集等获取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繁衍后代的人类自身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曾一度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进入农业社会,在主要依靠人力改造自然、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定居时期,与男性相比,广大妇女受生理条件的限制,生产能力较弱,长期以来社会地位普遍较低。

资本主义的机器大生产极大地解放了人力,男性在改造世界方面的体力优势逐渐减少,广大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生产中,对性别平等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一方面,为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本积累初期,雇佣大量的女工和童工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相比于男工,女工和童工往往工作时间更长、工作环境更加恶劣,资本家对女工和童工的剥削程度更高,按照资本追逐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原则,作为劳动力的妇女和儿童能够降低更多的成本。尽管资本主义制度相对于传统社会极大地促进了生产进步,但并未蕴涵着发展妇女的客观诉求,广大妇女不过是通过自身劳动的再生产和人口的再生产,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资产者是把自己的妻子看做单纯的生产工具的”[2]49,这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女性追求性别平等和社会解放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获得了普遍形式,其等价交换原则催生了平等、自由、民主等观念[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给予封建等级观念以巨大冲击,资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和平等、自由等价值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从未实现真正的平等和自由,广大妇女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在资本生产逻辑下,需要不断地争取权利的平等和真正的自由。自由、平等的观念和现实生存状况的巨大反差,是妇女解放和发展自我的客观原因,真正的性别平等在阶级对立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无产阶级作为被统治阶级的资本主义社会,广大妇女仍然受到阶级压迫和剥削,只有以批判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才真正蕴涵着妇女发展的理论维度和现实旨趣,即妇女发展必然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联系在一起。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发展是三重批判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生产、阶级统治和意识形态的实质进行了无情地批判,目的是要使人民从受压迫、受奴役的状况中解放出来,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发展是资本批判、社会批判和形而上学批判的统一。

1.资本批判

妇女发展首先是资本批判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建立在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阐明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规律。从人类历史发展看,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与社会化大生产趋势相悖;从资本主义生产看,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与人全面发展的目标相左。而生产的社会化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彰显妇女力量、推动妇女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化生产弱化了家庭功能,传统社会将妇女束缚在家庭中的生产基础逐步瓦解。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传统社会是“人的依赖性”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如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奴隶社会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封建社会的庄园或家族等。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理因素成为女性从属男性的直接原因,家庭成为妇女活动的主阵地。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现代社会,女性所受的压迫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加重了。一方面,妇女在家庭领域所担负的责任没有减少;另一方面,妇女社会角色的获得也逐渐成为自身受压迫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创造了广大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的条件,但又将其置于“物”——商品、货币、资本的统治之下。妇女如果不参加生产劳动就没有自由可言,因为在现代社会只有人们推动资本增殖才能获得自身的独立性。由于女性在传统社会的从属地位根深蒂固,这使得她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不能获得与男性的平等权利,与男性同工同酬的待遇亦难以实现。不仅如此,资本逻辑与妇女担负的人类自身生产也是矛盾的。资本主义希望通过妇女的生育为其源源不断地输送劳动力,而妇女的生育行为直接影响到剩余价值的生产,孕育和抚养孩子的过程与剩余价值生产冲突,这成为妇女权利不能得到保障的重要原因。如果说传统社会女性的从属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原因的影响,而现代社会的资本生产则是利用妇女的这一从属地位为资本家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流通公式(G—W—G′)至少在形式上坚持了资本主义的等价交换原则,在社会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方面对妇女赤裸裸的剥削和奴役表明,资本主义已经置自身标榜的自由、平等原则于不顾,直接将掩盖之下的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公之于众,资本主义对待妇女的态度是其本质的直接体现。恩格斯肯定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对资本主义制度对妇女的统治,并第一个表述了在任何社会,“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的思想[4]276。

与社会主义的女权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批判需要成为改变妇女生存状况的现实力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仍可容纳生产力的发展。符合资本逻辑的生产模式仍统治着现代社会,“资本增殖的逻辑”是“整个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式”,社会主义社会也无法脱离这一根本性的社会发展方式[5]。那么,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妇女发展是否只是一句空话?广大妇女能否获得资本逻辑下的平等权利?揭露资本这一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需要资本主义进行“尘世的批判”“法的批判”和“政治的批判”,即社会批判,并且“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

2.社会批判

资本不断增殖的逻辑形成人类社会永恒发展的历史观,但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在一定自然资源和社会关系中实现的。马克思指出:“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6]922。任何时代的人都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妇女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女性的自然生理因素和社会关系内容,资本逻辑主导下广大妇女仍然受到来自这两方面的奴役。从自然生理方面看,妇女发展要求根据妇女的生理特点,在孕期、哺乳期给予女性更多的关怀和照顾。但事实却往往相反,联合国妇女署在2018年发布的《将承诺付诸行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性别平等》报告中,对89个国家的数据统计显示,每一百人中,每天的生活费不足1.9美元的女性比男性多4个人,并且这样的性别差异在生育期尤为显著。从社会关系方面看,妇女发展需要实现自身本质的生成。恩格斯也多次强调,参加社会劳动对妇女发展的重要性。“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的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7]181。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基于生理因素对女性的歧视依然存在;同时,妇女在社会生产劳动领域所受的统治和奴役更具隐蔽性,女性争取性别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社会公共领域,妇女在教育、政治法律生活、就业等方面所遭受的歧视依然明显。

马克思主义指出,资本积累必然带来两极分化,全球贫富差距的拉大也直接影响到妇女的生存状况。即使是在发达国家,妇女依然难以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联合国“法律和实践中的歧视妇女问题工作组”对美国的调查显示,在以自由为荣的美国,广大妇女在公共和政治领域的任职率、经济和社会权利及其健康和安全保护的国际标准方面仍处于落后地位。美国妇女的劳动参与率为57.0%,构成美国将近一半的劳动力,而妇女的劳动参与并未伴有与之相当的经济机会,对孕妇、产后母亲和承担护理工作者在工作场所的住宿条件并没有设定国际人权法所要求的标准。恩格斯指出,现代家庭夫妻双方只有在法律和事实上完全平等时,才能实现真正的妇女发展。黑格尔也在《法哲学原理》中正确地论证了法是自由的定在和起点的观点,作为抽象的法只是形式平等的体现。资本主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式上的平等尚未达到,实质的平等也就无从谈及。美国两性之间的收入差距为21%,并且过去十年中,在缩小差距方面并未有所提高。教育提高了妇女的收入,但并未消除差距,那些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收入差距却是最大的。

在家庭领域,联合国妇女署的报告显示,在照顾孩子、打扫卫生等“无报酬工作”家务劳动中,女性数量为男性的2.6倍,而社会普遍不认为这类工作具有价值,也不会被计入一国的GDP。这表明妇女在社会劳动中占据了半边天,但家务劳动并没有伴随着妇女参与生产劳动而相应减少,并且针对妇女的不平等现象往往与妇女的贫困结合在一起。在社会文化和心理领域,现代社会妇女遭受的奴役往往体现为消费文化的代言人。资本不断增殖的本性直接导致了自然的绝对客体化,凸显了消费在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人们的消费行为从表面看是自主的,女性范例在消费领域中不断扩张增强了其消费者的功能,而实际上女性“被提升为消费者也就意味着他们彻底从属于自己的奴隶命运”,并通过自己的异化性消费活动,“撑起了今天国民计算的美丽天空”。不仅如此,女性的身体在消费社会成了消费品。“无论在何种文化中,身体关系的组织模式都反映了事物关系的组织模式及社会关系的组织模式”[8]99。马克思更加深刻地指出:“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1]186。在资本逻辑下,“表面上解放了的女性被混同于自己的身体”,“这种自恋式解放成功地抹煞了他们的真正解放”[8]107。妇女的身体也不再是可以自由支配的领域,必须遵循的是商品交换的逻辑,并按照广告(促进资本增殖的重要方式)的要求加以修饰和使用。由此,妇女能否获得尊重则是按照她们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取悦于男性而衡量,而这一判断的随意性表明,妇女并未真正获得出于“类”的“生而平等”的权利。

由此,在现代社会广大妇女对社会的不平等的理解更为深刻,也更具革命性。“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9]299。广大妇女仍然要为社会地位的提升不断努力,联合国妇女署呼吁要将《2030发展议程》中的性别平等目标付诸行动。揭露对妇女的隐蔽统治和奴役、实现妇女的“天赋”人权,这是马克思主义妇女发展的社会批判和革命要求。只有在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能实现妇女发展的社会条件,真正的妇女发展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天然地联系在一起。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后,提出妇女要获得彻底解放,“第一步要彻底铲除资本主义,建立苏维埃俄国,实现法律上的平等;第二步是废除土地和工厂的私有,实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10]315。只有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谋福利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将解放和发展妇女纳入其社会革命内容,并自觉地提出发展妇女的思想。

3.形而上学批判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建立其哲学本体论基础之上,只有“超越现代形而上学的批判性视域”,才能真正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11]。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形而上学批判奠基于人的感性物质活动——实践之上,资本逻辑造成了广大妇女的异化存在,妇女发展是广大妇女摆脱异化状态,克服片面发展、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的资本批判揭示了妇女在现代社会受奴役的根源,社会批判指明了妇女发展的方向,而形而上学批判则要阐明妇女发展的价值关怀。在“以物依赖性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女性的异化尤为显著;女性难以获得相应的独立性,往往成为资本统治和占有的对象。广大妇女发展与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同一个过程,从而“把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变为每个人的独立性和个性”[12]。

从人的发展而言,妇女发展是广大妇女向人的自由自觉本性的回归,是广大妇女主体性的实现和自主意识的确立。与动物的本能不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类特性,因此,“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1]46。而这一回归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妇女从资本抽象统治中解放出来的过程,是广大妇女不断追求自己的目的的活动过程,只要资本生产存在,这一过程就不会终结。同时,这一过程不能将妇女置身于资本绝对对立,而是在现有的社会存在条件下改变现实存在状况,提升妇女的生存质量、拓展生存空间。改变片面和不自由的发展状态的努力与行动即是向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推进,将自身置于社会绝对对立面的做法只能与妇女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

从两性关系发展而言,妇女发展能够构建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增进自身的职业和家庭幸福感。家庭关系中,恩格斯指出由于丈夫作为“挣钱的人,赚养家庭的人”,从而“占据一种无须任何特别的法律特权加以保证的统治地位。在家庭中,丈夫是资产者,妻子则相当于无产阶级”[4]87。现代心理学普遍认为,家庭生活的首要关系是夫妻关系,夫妻之间平等和谐需要男女双方的共同努力。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和基本单位,夫妻共同为家庭功能的发挥承担着责任,家庭内部只有分工的不同,夫妻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和谐的夫妻关系,男性和女性都没有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妇女发展也不是与男性绝对对立,而是要建立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形成和睦的家庭关系,男女双方在互相促进中实现发展。

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妇女发展的基本要求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妇女发展状况与社会发展阶段相一致,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没有包含妇女发展的客观诉求,形式各异的女权主义的兴起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点,资本主义下的两性关系只能是对抗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妇女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尽管目前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都是在经济社会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实现的,但是,无论是苏维埃还是中国的妇女解放和发展程度都要高于标榜了几百年自由、平等的资本主义社会。这充分表明妇女发展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同步性,优越的社会制度为妇女发展的提供了有力保障,从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主流价值观念到新中国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国的妇女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妇女发展要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依托性别特点,实现自我发展。

1.投身劳动实践,推动生产发展

恩格斯认为,回到公共事业中是妇女发展的第一个先决条件。新时代,妇女发展离不开广大妇女通过劳动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现代社会分工凸显了人们的职业角色,职业成就逐渐成为衡量个人发展的重要标准,广大妇女只有投身各行各业的劳动之中,才能获得社会认可和发展的平等机会。

投身劳动实践,是广大妇女实现自身发展、提高社会地位的直接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实践证明,推动妇女参加社会和经济活动,能有效提高妇女地位,也能极大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活力”[13]。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在劳动实践中,广大妇女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获得劳动成就感。《中国妇女百年发展报告(1921~2021)》指出,进入新时代,妇女的就业渠道更宽,越来越多的妇女能够平等分享家庭经济资源。通过参与社会劳动,广大妇女体验新的生活方式,形成新的思维方式,进而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挖掘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取得相应的职业认可,可以更好地提升社会地位。

投身劳动实践,是广大妇女获得存在感、提升幸福感的有效途径。妇女走出家门,通过参加劳动实践获得新的社会关系,创造自身的生存环境,获得更高的幸福体验。物质劳动实践丰富着广大妇女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劳动实践为妇女创造了不同于家庭生活的巨大空间,劳动实践是人的生命丰富性展开的前提,也是创造幸福感的来源。幸福是比较富裕的物质生活、比较充实的精神生活、比较和谐的社会生活对人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伦理需要的满足[14]。生产劳动为广大妇女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物质生活条件,不仅可以满足其生理需要,而且奠定了妇女相对独立性的经济基础。在物质生活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生产劳动还改变着妇女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丰富其精神世界,构建其社会关系。劳动实践使广大妇女不断走向自由自觉,通过推动生产发展,女性逐渐占有人的“类本性”,实现全面发展。

2.融入伟大事业,促进社会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广大妇女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同时也是我国妇女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妇女发展,首要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自觉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任务,紧紧围绕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妇女发展的基本方向,广大妇女应积极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是“实现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的正确道路”[15]。每个人的发展都不能离开自己所处的时代,正如黑格尔指出的那样,“妄想个人可以跳出他的时代”是不可能的。新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建功立业的机会,从家庭束缚中逐渐脱离出来的妇女需要不断提升政治意识和本领,自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融入新时代伟大建设事业之中。

广大妇女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梦想。新时代妇女发展要充分把握广大妇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在促进社会发展过程中更好地满足妇女的需要,实现其梦想。妇女的需要和梦想与新时代紧密相连,广大妇女通过参与伟大事业,感知自己的美好生活需要,深切体会妇女发展的具体要求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变妇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特别是激发贫困妇女的自主意识,推动妇女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有效提高妇女地位。

3.立足性别特点,实现自我发展

新时代的妇女发展是充分考虑妇女特殊性的发展。从社会层面看,妇女发展要不断消除由于男女两性生理差异带来的对女性在就业等社会参与方面的歧视,贯彻法律规定的平等权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不断创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保障妇女权益,增强妇女参与政治经济活动能力,保障妇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保女童的受教育权并发展面向妇女的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16]。妇女发展即是逐渐消除阻碍妇女发展的各种因素,不断改变不平等的现状。从家庭层面看,在保障妇女社会参与的基础上,重构妇女的家庭生活角色。《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出男女共担家庭责任、创造夫妻双方兼顾工作和家庭的条件等目标。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7]7,发挥妇女在家庭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并不是对立的,因为家庭仍然是家庭成员包括广大女性获取能量的基本场所。新时代的家庭建设需要发挥女性的智慧,以女性的修养、人格魅力和辩证智慧,维护家庭和睦、两性关系和谐。在妇女广泛参与社会活动的新时代,家庭和家务劳动不应成为束缚女性的代名词,而应该成为促进家庭成员发展和维系情感的场域,两性平等地参与家务劳动和家庭教育,在推动家庭发展中促进妇女发展。

①本文无意于探讨妇女解放、妇女运动和妇女发展之间的概念辨析,关于三者之间的概念辨析,可参考李静之的论文《论妇女解放、妇女发展和妇女运动》。本文认为,从宏观而言,妇女解放、妇女运动和妇女发展是同一个过程,妇女解放是妇女不断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不和谐关系中摆脱出来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直接体现为妇女运动,其最高目标是实现妇女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妇女家庭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当代妇女的工作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