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到人化:教育思想的革新之道

2022-03-12 14:10谢良梅
师道 2022年1期
关键词:育人教育学生

谢良梅

“双减”发文至今已近半年,一切看似尘埃落定,喧嚣不再。不过,站在不同的角度、立场,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对“双减”体悟并不尽相同,若要问成效,大概除了教培机构的大门纷纷关闭的直观印象外,就是学校办学又多了一道紧箍咒,提醒从教者,工作不逾越不踩雷。笔者理解“双减”背后教育发展理念以及育人使命的回归,然而,令人颇为困惑的是,中考选拔性功能仍在,甚至比高考更“惨烈”,既然如此,初中教学又该如何去做学科教学的减法?毕竟,除了9大传统科目外,体育中考的难度在加大、分量在加重,甚至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也对加入中考的应试体系有着按捺不住的兴趣与冲动,若再联想到2021年广东中考数学曾把学生考崩溃的事实,教育的焦虑不仅一点没有减少反而进一步加大了。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业负担是否能够减轻或者真的减轻,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且现实的教育观察也暗示了路径依赖的顽固性。“双减”背后的诸多矛盾与困境,再次证明了教育问题的复杂性,教育改革需要系统性安排。既然引发教育焦虑的因素未有消除,对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的评价标准未见多大改观,我们的“双减”前路如何?

讨论“教育去哪里”不妨问问“教育从哪里来”。事实上,我们的教育一直在育人,只是这么多年来,我们的育人导向确实有失偏颇,存在人的“物化”问题。表现在,第一,学生在应试教育体系下被视为“工具”,即学习、考试的机器,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集体人”;第二,我们对教育的许多认知仍然停留在工业革命时代,专注于通过教育去驯化出物质人、技术人、有用的人,因此,教育的标准化、应试化、技能化就在所难免;第三,我们一直依赖于用宏大立论来确定教育的意义,由此,我们就把学生认作为需要时时灌输大道理的对象,致使一个思维最活跃的年龄却过早地被模式化,既忽视了个体成长背景的多样性,以及性格的复杂性与丰富性,也掩盖了个体价值和个人诉求,不可避免削弱了创新氛围的营造。

这么多年来,正是凭借一系列漂亮的数字,我们的教育呈现出野蛮增长的态势,进而遮盖了教育中诸多深层次问题。然而,我们又不得不直面学生体力与视力下降以及24.6%的抑郁检出率(2020年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的事实,而时不时出现的学生自杀事件也不断刺激大家的神经,以至于不少班主任工作中的重心,就是忙碌于抑郁症学生的早发现、早报告、早记录。此种教育与管理困境昭示着家庭、学校教育的问题以及教育问题的周而复始。不过,学生身心受损是否一定要校外教辅机构来买单是值得商榷的,但是“双减”无疑给了学校一个重新审视自身的机会,一个重置教育意义的机会,那就是,信息文明时代,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

现代信息革命以来,人工智能、电子工业、通信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深海等科技成就正在颠覆人类现有的生存状态,这就意味着,大国竞争的大格局下,人的创新素养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育要上升到教育战略的高度,植根于农耕文明、服务于工业文明的教育理念与行为要适应时代发展而转型升级,就显得尤为迫切。同时,立足于社会现象看,“社畜”“内卷”“躺平”等热词正随着网络延伸而获得相当多人的认同,这本质上是E时代人在大时代下的失落与无助,是残酷的社会现实对学生时代接受的鸡汤文化消解的结果。换言之,教育大众化下,家庭资源和关注的全部倾注以及学生在时间与精力方面的全力投入,也可能是“投入产出比”的严重失衡。“985废物”“海归废物”并不能简单看作为戏谑之言,“学历贬值”和“学历高消费”吸引人们的注意,也就是20来年的光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们的教育与时代节奏某种程度上的不合拍。以此观之,学生尚不成熟的义务教育阶段,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家庭育人观,带有强烈功利导向的“应试教育”以及不分场合、不管个体差异的育人方法是否就能带给孩子“想象中”的光明前景?相信没人能得出肯定的答案。概而论之,在当下技术环境、物质基础、人文空间等都发生相当大变化的情况下,我们的教育不能再仅局限于把学生培育成教育工业机器下的一颗颗螺丝钉而忽视学生的思想与灵魂的感受,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意识的唤醒。当然,我們会说,教育并不缺理论、概念、愿景,道理我们都懂,但就是做不到。因此说,改变教育思想远比批评应试教育来得艰难、来得重要,教育要从物化转到人化,从宏大立论转向微观叙事,进而在教育者中达成一定的价值共识,从而重塑现有的教育教学生态,教育才能真正回归“育人”的本色。立足于对传统教育路径的批判反思及拨乱反正,教育思想的革新要从“四个去除”做起,从而摆正人在教育中的位置,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教育要去“正确化”。喜好于宏大立论的预设,臆想着孩子的学习、生活能够“秩序井然”,却忽略了我们面对的个体总是充满难以规范的混乱、不测以及千万种可能性。从常理来说,教育本为人的不足而存在,因为人是一张白纸来到世上,人的天性与社会性肯定会产生冲突乃至于对立,犯“社会性”错误才是人的基本常态,如此,我们才需要教育。现实情况却是,我们很多的教育行为是在恐惧、规避一切错误,甚至通过机械灌输、技术救赎去堵住一切问题发生,结果,这种“堵漏”式的思维向教育渗透就导致人在教育中的主体性逐渐弱化,最终思想与灵魂脱离,人只是社会机器运转中的一个零部件罢了。社会的异化带来的必然是教育的异质,放置在真实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我们有时不得不直面“教育正确”“教学正确”带来的刚性要求。客观说来,以“知识与应试”为导向,以高强度的“时间剥削”为特征,以规训为手段,并借助于工业化生产方式来呈现学校的教育价值的教育行为,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必然会受到极大的抑制。学生在规训下的“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死记硬背”“刷题做题”“思维僵化”等现象确实令人极度不安,也在很大程度上指向错误的方向。就如有些小学为了预防和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给自己少惹麻烦,竟然出台规定,禁止小学生课间活动时追逐打闹,这本不是这个年龄段该有的状态。因此,我们才说,教育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孩子的生命节奏,正视孩子的成长需求,在此情况下,我们才应该搭建一个鼓励孩子怀疑正确、挑战权威的人性化育人环境,并在开放、质疑、思辨、价值协商中达成个性化教育叙事。

教育要去工业化。工业化的本质就是标准化、模式化、数字化、知识化。这么多年来,我們从工业化中获得了实际利好,也乐意用工业化思维去管理教育,进而推动教育的产业化。如此一来,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思维,重能力轻素养,重结果轻过程,重物化轻人化等问题,突出表现在教育的标准化冲动,比如教学模式强调规范管理、整齐划一,教学路径强调教材、教参、教辅、考试一条龙,又如为追求学生发型、着装、言行上的标准统一而设法弱化学生的个性表达。有趣的是,很多学校管理者还对诸如“造星工厂、高考工厂”等称呼乐此不疲,以为教育的最高褒奖。在这种理念主导下,教师大概就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学生则被看作为没有思想、灵魂、个性的产品,只需要服从流水线上的规则与安排,并通过考试来检测出优品、次品、残品。显然,工具化、物化人本身的结果就是教育中的“目中无人”,是人的“主体性”的缺失,长此以往,我们培育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的教育目标相距甚远。老师们私下总会抱怨,有些学生越来越不懂得尊重与感恩,与老师也没有太多情感共鸣,只是把老师看作为可以“提分升学”的工具,其实就是这种教育反噬的结果。

教育要去功利化。随着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思潮的泛滥,学校“教书育人”的使命变得不再纯粹,而不科学的管理方式又进一步助长了教育的功利化导向。一方面,假若管理者把学校看作工厂,把老师视为工人,并愿意用绩效制度、利益刺激等工厂管理办法来调动老师的“积极性”,达到“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管理效应,比如以各种指标的达成来算奖励、讲绩效,评优评先,将难免会给学生造成一个印象,以为自己是老师“捞名获利”的工具,双方之间只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这种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对教师的观感。假若老师也秉持绩效观来看待自己的工作,那么课堂内容就有了会考还是不会考的功利性区分,以及学生有用还是没用的“工具性”对待。另一方面,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期望隆高,而高度完美的师德叙事却与教师的日常表现有着一定的距离,这将在无形中陷学校与教师的形象于更大危机中,影响了师生、家校之间的互信,一旦学校出现“舆情”,社会舆论往往是“群情汹涌”。教育要去功利化,一要正确认识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教书育人的神圣性,为未来而教的使命性;二要淡化绩效驱动,优化评价体系,推崇教师荣誉,尤其要克制教育工作者制造教育泡沫的冲动。

教育要去精英化。不可否认的是,从历史到现实,从社会到学校,从教科书书写到教育叙事都有着浓厚的精英情结。人们都想成为“人上之人”,自然就希望教育能批量生产各界精英。教育培育精英,难免造成我们对优秀的关注,忽视了教育的普惠性、公平性、发展性。同时,我们又总是喜欢站在精英立场上理解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改革,较少从微观叙事层面去关注普罗大众与非精英个体的现实取向,教育难免与整体社会需求相脱节。在这样认知背景下,人的发展自然就脱离了教育者的教育视野。去精英化,首先,要改变传统的“优秀”叙事,发展多元并举的育人理念;其次,要秉持人道主义精神,重视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关注人的主体性地位,关注平凡人的幸福。

德国启蒙先哲康德就为幸福命题提出了“人非工具”的哲学思考,指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人的幸福是建立在内在价值的追求而非外在事物诱惑或利用,人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福祉,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价值取向。教育的存在是为了提升生命的质量,人的幸福感是生命质量的标杆,教育的成败与否并不取决于数字的观感、物化的程度,即使这是个客观存在的现实,而应着眼于人的快乐指数及未来幸福的存在感,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和谐、进步发展,人们才能真正拥有理想追求、人文精神、历史眼光、道德素养、良知体系、审美能力、生活态度,人格水平等良好品质。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李 淳

猜你喜欢
育人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题解教育『三问』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