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实启示

2022-03-12 14:07冉智浩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抗战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摘要:抗战时期,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与文化自信心,中国共产党坚持厚植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话语,丰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大众话语,在多样教育活动中巩固二者的融合成果,极大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增强了民族自尊与文化自信,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强大思想基础。研究抗战时期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规律,推动二者融合向广度与深度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D61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22.01.003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党在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总结出的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的历史经验。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完成一次次重大历史任务,就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内在特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规律的伟大创造,是具有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的理论创新,更是新时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必须深入研究的实践课题。探索抗战时期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本经验,对理清二者发展规律,扩宽两者结合的广度、深度与效度,构建具有强大引领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丰富意蕴。

一、抗战时期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因

抗战时期,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科学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激发民族自尊与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一个非常重要内容是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历史文化相结合,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抗战时期,经过长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大众普遍认可的指引中国革命的行动指南,但由于当时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经验不足,仍然存在教条化、经验化倾向,加之部分学者甚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属于相悖关系,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难以适宜中国文化环境,导致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及运用积极性不高。另外,当时我国民众总体文化水平不高,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也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范围及主体有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内涵,其中蕴含的大量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相通之处,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话语表达,帮助大众理解马克思主义,增强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利用传统文化中辩证思维、民本思想阐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唯物史观;利用大同思想阐述共产主义信念,对建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话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重要表现。因此,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酵母作用,利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成果承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维,增添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注入“中国基因”,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思想精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財富与情感依托。抗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社会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斥着两种极端倾向,即“历史虚无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社会萌生出强烈的文化焦虑感与自卑感。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鼓吹全盘西化。受西方工业文明的思想冲击,加之日本帝国主义的暴力奴役,使得部分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开始产生怀疑,甚至存在全盘否定的倾向。胡适、陈序经等人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孔孟之道,明确提出“全盘西化”的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直接否定,认为中国应快速进行西方现代化发展,实现全盘西化。虽然“全盘西化”主张的出发点在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对中华传统文化持一种全盘否定的态度,显现出历史虚无主义特性,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保守主义”脱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规律,倡导复兴儒学。部分文化保守主义者为抵御西方文化入侵,极力维护儒学正统地位,诞生现代新儒家思想流派,如冯友兰、贺麟等人,他们致力于西学与中学、科学与哲学、现实与传统的区分,“为传统的价值辩护,凸显儒家的道德学说与形而上学”。[2]不管是“历史虚无主义”还是“文化保守主义”,都是以一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对继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消极作用。为端正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打消历史虚无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误导,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其时代特色,以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激发民族自尊心与文化自信心的需要

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不仅对中国进行残酷的军事打压与政治干涉,还极力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灌输奴化思想,试图在民族心理、民族文化上彻底征服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与文化自信心面临着巨大挑战。面对拯救民族危亡的时代重任,为了提振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心与文化自信心,广泛凝聚革命力量投入抗战救亡的时代洪流,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到:“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根植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认同,是广泛凝聚中华儿女的情感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沧桑历史,熔铸了内涵丰富、薪火相传的文化基因,诞生了舍生取义、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锤炼了胸怀天下、尽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了大义凛然、忧国忧民、宁死不屈的革命斗争精神,对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为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凝聚抗战力量,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继承,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等内容,借助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榜样人物与典故来传播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大众的民族自尊心。同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误导,并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来阐述、论证马克思主义,激发中华儿女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信心,即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

二、抗战时期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本经验

抗战时期,党坚持领导人民深化理论创新,厚植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话语,丰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大众话语,在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中巩固融合成果,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厚植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话语

毛泽东曾指出:“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3]强调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又要立足中国实际。抗战时期,党积极引导广大学者深化理论创新,诞生了大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理论成果。

抗战时期党将中国古代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阴阳五行说、道德经、六相说等思想是中国古代辩证法的重要表现,与唯物辩证法有着理论话语与思想内核的联系。为广泛普及唯物辩证法思想,克服传统辩证法思想中存在的朴素、自发与唯心的不足,毛泽东将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观、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的具有中国古代哲学特色的理论成果,既《矛盾论》和《实践论》。在《矛盾论》中,毛泽东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天不变,道亦不变”“相反相成”等古代哲学术语来阐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思想,广泛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借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知行合一”等传统术语阐述唯物辩证法中实践与认识、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1939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孔子的哲学思想》一文给张闻天的信中从主观能动性、质量变换关系、唯物论、辩证法等角度对孔子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论述,并对《孔子的哲学思想》中的不足做了简单梳理,蕴含着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1939至194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延安等地发起“学术中国化”运动,强调要用唯物辩证法来整理中国传统文化,以帮助国人理性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建立起兼具民族特色与马克思主义作风的新文化。艾思奇利用《易经》《道德经》《论语》中的内容,如因果、鬼神等来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及其规律,诞生《大众哲学》这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典著作,构筑了中国古代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的又一典范。

抗战时期,党将传统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贵君轻”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具有价值立场上的耦合性,为传统民本思想与人民主体思想的融合奠定了基础。1937年至1945年间,毛泽东先后写了《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愚公移山》等著作,强调大众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4]号召共产党人要善于发动群众,激发人民力量。1944年9月,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引用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喻,强调共产党人要始终立足人民,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相结合。1945年,毛泽东作了《愚公移山》一文,文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为基础,剖析愚公及其子孙坚持不懈搬运大山的案例来讲述褒扬人民身上蕴含的强大力量,积极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中艰苦奋斗、踏实肯干、勤劳勇敢等优良传统,号召广大人民甘做愚公,万众一心搬除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两座大山,以实现民族独立。此外,还有《关于白区的党和群众工作》《略谈党与非党员群众的关系》等文章,都对人民主体性思想做了充分论述,强调党要联系群众、依托群众与服务群众,充分发掘人民蕴含的强大力量。

抗战时期,党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与中国传统修身思想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注重知行合一、内圣外王、亲身躬行、自我内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思想的重要表现,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马克思主义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是紧密相联的。毛泽东、刘少奇等人先后创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我的修养要则》《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一批理论著作,都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身思想为基础,集中探讨党员队伍应如何加强自身修养的问题,广泛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与思想方法,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广泛引用孔子、孟子的话语,强调即使“圣人”也不承认是天生的圣人,而共产党员面对改造旧世界的历史重任,更需要在革命实践中注重自己的修养。在如何加强自身修养问题上,刘少奇借助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如切如蹉,如琢如磨”“人皆可以为尧舜”等话语要求党员应时刻加强自我教育,坚持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主观世界,将理论学习与服务人民的实践锻炼相结合,培育勇于自我革命的优良品格,诞生了一部兼具民族特色与马克思主义作风的党性修养著作;毛泽东先后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中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等思想倾向作了严肃批判,号召广大党员、群众应加强批评与自我批评,善于立足实际,考察现实问题,主动学习马列主义,善于利用马列主义思想方法“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5]这也与传统文化中修身思想的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价值观念具有深度契合,渗透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相结合的价值取向。

此外,中国共产党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革命话语、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斗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结合,创作和提出了大批的经典理论著作与思想主张,极大丰富了二者结合的理论成果,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强大生命力。

●丰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大众话语

为提升大众的马克思主义水平,科学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党借助党报、党刊、杂志、文艺活动等多种形式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大众话语。

形式多样的报刊、杂志、标语口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重要载体。抗战时期,党先后办了《解放日报》《晋绥日报》《边区群众报》《共产党人》等大众报刊与党刊,用以传播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936年创办于湖南长沙的《力报》作为抗战时期文化宣传战线上的重要力量,先后刊发了大量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其中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例如《力报》先后刊发了《发动文化游击》《范仲淹賢相》《我敬文正公》等文章,以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人民主体思想对传统文化的家国观念、民族认同与革命意识等价值理念进行合理剖析,以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激发抗战热情。1941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中对宣传鼓动的方法、原则与内容都作了明确规定,指出党的宣传工作必须是“由具体到抽象,由近到远,由中国到外国。”[6]强调党的宣传工作不能脱离中国实际,更不能脱离群众的实际。标语口号也是抗战时期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载体之一。为达到广泛宣传教育的目的,党制定了形式多样的口号标语,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之”“兵民是胜利之本”“保家卫国”等,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与家国意识的同时,积极渗透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斗争理论与人民思想,激发大众的革命热情与主体意识。

通俗易懂的文艺活动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形式。抗战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作了许多兼具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色的文艺作品,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表现形式。1940年1月,张闻天在论述中华民族新文化运动的任务时要求中华民族新文化要克服传统文化中的消极成分,即“打破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的障碍”,[7]又要广泛宣传马列主义,即“尽量编译介绍马列主义的原著;使马列主义中国化,创造中国的马列主义作品”。[7]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对传统文化在文艺创作中的价值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创作的重要源泉,更是文艺作品经久不衰的重要支撑,“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5]毛泽东还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切革命者都应该学习的科学,文艺工作者不能是例外”,[5]即要在文艺创作中充分融合马克思主义对文学艺术创作的指导。1945年,由鲁迅艺术学院创作的戏剧《白毛女》依托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小调、创作手法、语言风格与人物形象,以“白毛仙姑”的神话传说为叙事背景,融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人民主体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艺进行有机结合。此外,还有《梁红玉》《屈原》《岳飞》等一批优秀戏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力图破除群众中的封建思想。红色歌谣是党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手段。[8]除戏剧作品外,党领导下的文艺组织还创作了大量兼具马克思主义作风与传统文化特色的歌曲、小说、寓言故事等文艺作品,如《钦差大臣》《歌八百壮士》《长城谣》,弘扬传统文化的艰苦奋斗、爱国情怀、天下为公等优秀品质,热情讴歌抗战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渗透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人生观。

●以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巩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成果

抗战时期,党依托学校教育、党内教育、社会教育等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成果,为二者相互结合与互相促进提供了行稳致远的传播载体。

利用党内教育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抗战时期,党开展了大量的党内教育活动,渗透着许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结合的内容,包括为什么融合以及如何融合等,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1938年10月,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3]这也指明了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即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予以批判继承。延安整风运动中,党中央强调党员队伍要善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要主动利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与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思想进行自我教育,反思不足,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教育方法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内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律”“修身”“慎独”等自我教育思想,这也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和唯物史观具有相通之处。此外,党中央要求广大党员应善于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5]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阐述了文学创作中党八股现象的主要表现、历史根源与阶级根源,先后对党八股的“八条罪状”、危害性及对策作了深刻剖析。《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典范,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各级党组织积极引导军队中的党员学习古代军事思想,并运用马克思主义革命斗争理论进行积极阐释,先后创作了《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著作,在党内教育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结合。

在丰富的社会教育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提升普通民众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与传统文化素养,党开展了大量文化教育活动,广泛渗透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容,扩宽了二者融合的范围。毛泽东曾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裂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3]他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具备中国特色、中国作风,通过一定民族形式来表现马克思主义。1939年4月,中共中央下发了《为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告全党书》,要求广大党员应善于利用多样教育内容对民众开展精神动员,引导国民对国家尽忠、对民族尽孝。1940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关于开展抗日民主地区的国民教育的指示》中对国民教育的形式与内容都作了规定,强调国民教育内容即新民主主义的教育,“这既是以马列主义的理论与方法为出发点的关于民族民主革命的教育与科学的教育”。[9]在党的组织领导下,全国各地成立了大量的文艺救亡协会、夜校、扫盲班等教育组织,利用标语口号、文艺汇演等形式向大众传递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如革命民主理论、人民主体思想,同时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民族精神融入其中,激发大众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意识,坚定抗战的信心与决心。除常规的教育组织外,党还借助《解放日报》《新华日报》《中国工人》等大众传媒载体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例如《解放日报》先后刊发了《教条和裤子》《杂文还废不得》《白毛女》等文章,利用传统文化中喜闻乐见的语言、案例与典型人物来阐述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为大众提供通俗易懂的理论文本,扩大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

在各级学校教育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抗战时期,党在各级学校中广泛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思想引领与行为指导,培养青年的民族意识、革命精神,启迪青年的革命意识。同时,党还利用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进行剖析,并借助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来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西北联合大学作为抗战时期的一所综合性高校,十分注重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先后制定了《本校学术讲演办法》《颁布文理法三学院共同必修科目训令》等文件,开设《中国逻辑思想史》《墨学与景教》《中国古代史》等课程,明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员的必修課程。西北联大在教学中,广泛利用马克思主义来剖析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将传统文化中的革命精神、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革命斗争理论相结合,以此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革命斗争精神。1940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关于抗日根据地内小学教育的指示》中要求“无论初小和高小教科书的取材,必须尽量采取乡土材料,但亦不是束缚在乡土范围,而是由近及远,并注意使之科学化”[9],强调教学内容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指导下立足中国实际。在各级学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中,积极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剖析传统文化的积极成分,如艰苦奋斗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并对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等封建思想予以批判,通过实践考察、文物展览等形式引导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进行自主分析,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三、抗战时期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实启示

●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应善于回应现实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10]抗战时期,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始终坚持服务于“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以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文化自信为着力点,有效提升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凝聚了强大革命力量。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同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历史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依旧存在残留,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活跃在社会方方面面,以学术研究的幌子力图消解大众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这就要求我们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不能忽视现实问题,更不能脱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空谈结合。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深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应时刻树立问题意识,自觉回应现实关切,立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痛点、难点与堵点,带领大众科学理清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相互关系,并着眼于现实需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凝聚与行为引领作用,消解历史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不良思潮的误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则应着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深入群众、扎根人民,了解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回应人民关心的现实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丰富成果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广泛筑牢全体中华儿女的思想防线,将二者的结合打上“美好生活向往”“民族复兴”的时代印记。

●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应立足多样载体

形式多样的话语表达是确保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够深、传播够广、时效够强的重要保障。抗战时期,党广泛借助报刊、杂志、戏曲、理论话语等载体承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成果,增加传播主体,扩大传播范围,为抗战胜利凝聚了强大精神动力。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性增强,需要文化工作者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表现形式,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首先,强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理论载体,巩固理论话语。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1]在复杂舆情下,理论工作者更要扎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深耕理论创新,持续挖掘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通、共融之处,创新话语表达,持续创作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理论著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提供理论支撑。其次,搭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网络载体,丰富网络话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12]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话语是提升理论吸引力与传播实效性的关键一招,也是扩宽理论传播场域的必然要求。理论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应树立互联网思维,主动探索互联网传播规律,善于借助网络技术、网络话语来承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理论成果,丰富话语表达形式,增强理论吸引力。同时,理论工作者还应积极向网络空间发声,拓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场域与声域,利用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自媒体传播,鼓励理论工作者扮演“网络红人”,向互联网要流量。最后,丰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大众载体,夯实生活话语。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更不能脱离生活,广大理论工作者应立足中国实际,立足大众需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案例、人物为载体,借助通俗易懂的话语表达承载融合成果,利用传统典故与生活话语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确保大众听得到、听得懂,避免闭门造车、高高在上,让二者的融合成果进入平常百姓家。

●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应着眼学校教育

抗战时期,党始终坚持对各类学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锤炼青年一代的马克思主义作风与传统文化素养,培育了一批思想素质硬、行为能力强的党员干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给青年一代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广阔舞台,也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切实深入学校、融入课堂,培养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提升青年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及传统文化情感。学校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要切实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善于引导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剖析中国传统文化,以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让传统文化发声、发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文化基因传承给青年一代。同时,教师在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时,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善于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去开展马克思主义教学,认识物质统一性、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等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提升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素养,积极培育学生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意识与能力,确保入脑、入心。此外,各级学校尤其是中小学要切实履行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入课堂教学的职责,积极开设相关课程,加强思政课育人与专业课育人、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校内育人与校外育人相协调,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提供人员、技术与教学内容的保障,着眼于培养马克思主义知识扎实、传统文化素养过硬的时代新人。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3]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充分涵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启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的必然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并非是“1+1=2”的简单糅杂,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二者发展规律,并在结合中探索,在探索中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基金项目

202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和领导能力现代化的百年历程和经验研究》(21&ZD045)阶段性成果;2020年暨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课中五步教学法研究》(JG202102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1-11-17.

[2]程霞.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M].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186.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708,707,533,534.

[4]赵云献.毛泽东建党学说论(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74.

[5]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7,860,852,797.

[6]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八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26.

[7]张闻天文集(三)[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55,57.

[8]冉智浩.抗战时期党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形式、经验、启示[J].世纪桥,2021,(7).

[9]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七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14,655.

[10]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_2.htm.

[11]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75.

[1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151.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作者简介

冉智浩,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抗战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从《电影与播音》回望抗战时期川渝电化教育的发展
抗战时期桂林音乐团体简介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