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作业 不能成为“摸鱼大赏”

2022-03-13 10:40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集思广益摸鱼分工

新闻速递

每到期末,不少课程会采用小组作业等方法来进行考查。但许多学生对小组作业颇有微词,因为这种形式容易滋生“搭便车”现象——总有人在小组中不干活儿。这使得大部分的工作量都堆给了某个人,其他人只是最后掛个名。有人为了避免“沦”为小组“骨干”“领头羊”,还总结了在小组中科学“摸鱼”、全身而退的应对策略。

针对小组作业中的“摸鱼”现状,教师应该科学指导、考评,凸显出组员的不同贡献,小组内部成员也应该积极动员、合理分工,完善监督和奖惩机制。

观点一览

分工得当、团结一致完成小组作业,可以调动每个组员的特长和优势,取得“1+1>2”的效果,事半功倍地完成课堂任务;可若学生时常感到憋屈、难受,就要反思这种形式的弊端。有的学生干了很多,已经是“深度参与”,但有的学生却趁机偷懒“搭便车”,走走过场,到最后结果却是一样的,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无法科学反映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和实际贡献,更难以让学生集思广益,形成完成度高、创新性强的小组成果。只有将小组作业应用到合适的课程中,并在推行过程中克服人的自私与惰性,才能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猜你喜欢
集思广益摸鱼分工
摸鱼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稻田摸鱼记
Shirking 9 to 5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英语阅读课充满生命气息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和作文的教学质量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班主任工作中的三“心”两“宜”
施工图任务组织分工之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