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西西江少数民族服饰的绿色环保理念

2022-03-13 07:30黄玉立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西江款式服饰

黄玉立

(梧州学院 宝石与艺术设计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0)

1 当前大众的服饰消费现象

近年来,随着快销品牌的流行,服装更新淘汰速度的日益加快,快速的上新,快速的折旧,造成了这类快时尚品牌的库存积压,为了清库存,3~5 折的销售,又会造成新品的滞销,循环往复就产生大量库存。据调查,这些卖不掉的库存,最后的去向竟是废物处理或焚烧。虽然这类快销品牌店一般都有类似的旧衣回收项目,就是在该品牌店买了衣服,衣服穿旧了或不流行了,品牌公司会回收这些衣服,然后消费者会得到一定数额的折价券,用以购买新的衣服,但这对于绿色环保循环再利用往往是杯水车薪,以现有的生产速度,1000 t 的衣物生产出来只需很少的时间,几周甚至更短的几天,而让1000 t 旧衣物完全循环再利用却需要几年的时间。在回收的各类面辅料里,就棉料这种大类来说,也只有20%可以做新的产品,其他的材质要分类、分离出来,所耗费时间、人工、化学物质等都是不可小觑的,循环再利用的过程中会产生降级的原料,甚至废料,并不能100%完全再利用。

部分人对于环保再生产品也有一些不好的印象,觉得是二手的、廉价的,旧物翻新,想要大众完全接受还需一些时间。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进步,新面料、新版型、新设计、新技术都可能改变这种刻板印象。一些品牌已经推出了可持续时尚的产品,如以仙人掌、真菌、棉废料为原料的新型面料,制作出服饰、旅行包等。在款式方面,服装企业为减少污染,设计出的款式可以充分地利用面料,让款式的排料利用率达到100%,不让零碎的面料造成环境污染。随着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不断认识,消费者意识的提高,传统的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因无毒无公害,一直受到消费者喜爱,而随着很多环保材料成本的下降,竹纤维、大麻纤维、有机棉纤维、谷物纤维等大面积投入使用,这些环保原料都使得环保服装成为受欢迎的产品。

2 广西西江少数民族服饰分析

2.1 服饰理念

广西西江少数民族主要有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自身民族特色不断发展,共同形成了现在的服饰面貌。从服饰细节中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对于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是一种朴实、绿色环保、传统的服饰理念,不追求日新月异、频繁更替,日常的服饰大多朴实便于劳作,而在盛大的节日庆典、祭祀或婚礼喜事中可看到华美繁复的服饰,而这类盛装行头往往在人们的一生中只有一套或两套。

在传统节日庆典中,如壮族的三月三,年轻男女会穿着盛装对山歌,每家每户都会准备五彩饭,用植物汁液红兰草将糯米饭染成黑色,用紫蕃藤或紫蓝草将饭染成紫色,密蒙花或姜黄将饭染成黄色,枫树叶将饭染成红色,染饭的汁液也可以用来给布料上颜色,纯天然绿色环保,剩余的染料残渣撒在住家外墙角可以驱邪保平安。

节日庆典中体现的民族文化、民间习俗往往能真实地反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含义和审美情趣,很好地表达出人与自然的关系。西江少数民族服饰的款式、颜色、图案、纹样、质料等各方面都传递出当地文明与伦理道德上的自然和谐状态。

2.2 服饰色彩

西江少数民族服饰的主色有黑色、蓝色、暗紫红色、本白色等[1],本白色是没有经过染色的胚布颜色;黑色、蓝色布料是由蓝靛草叶提取的黑色素和蓝色素浸染而成,黑色、蓝色是沉稳的颜色,象征着庄重严肃;暗紫红色是经过多次的反复浸染蓝靛草汁液后,加染上薯莨或牛血而形成的颜色。其中侗族和苗族还有一种特有的亮布,它是在暗紫红色面料上选取一面涂上适量的鸡蛋清,反复使用木锤捶打,捶打的次数越多,光泽亮度越好(如图1 所示)。在整个布料的染整过程中,染色原料、染色工序、布料的后整理等方面都是自然环保的。蓝色、黑色、暗紫红色都是用蓝靛草上色,染色次数与后整理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颜色。黄色是用姜黄上色,红色是用胭脂花、苏木上色,工序、过程都是纯手工的,纯天然的。

图1 侗族亮布制作过程(来源于《锦绣广西》)

总体来说,西江少数民族服饰色彩鲜艳,配色大胆,在单色、纯色的衣服上装饰色彩纯度高的绣花图案,配色鲜艳明快,视觉冲击感强,让人感觉充满活力、充满生命力。

2.3 服饰面料

以棉、苎麻为原料的面料是西江少数民族服饰的主流面料,以桑蚕丝为原料的丝线、丝织品应用在织锦、平面绣、贴布绣和镶嵌绣上,另外蕉、葛、竹等较粗糙的纤维也会被纺织成面料。受手工纺织的限制,大多数传统面料和织锦幅宽在0.4~0.6 m 之间,织锦有壮锦、苗锦、侗锦、瑶锦,其中壮锦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壮锦的图案花样丰富、色彩鲜艳,主要以几何纹样为主,回字纹、水波纹、卍字纹等都是常见的底纹,植物、花卉、昆虫、动物、人物等纹样反映出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手工织锦的独特魅力符合现代人追求个性的心理,织锦的图案、颜色材质都可以根据需要来定制。

2.4 服饰款式

西江少数民族服饰的款式以传统的平面裁剪为主,对襟短衫和大襟短衫、窄袖,男子配裤装,女子配裤或配短裙,裙内穿裤子,款式简洁大方。通常在领口、袖口、衣摆、衣襟等地方装饰纹样,或印染,或刺绣。女子穿着的百褶裙如图2 所示,款式、长度、制作工艺、穿着风俗等在各个民族略有不同,如彝族,女子未婚时穿着由两节布料缝制成的小裙,在成年后举行换裙仪式,会穿着由三节布料缝制成的三节裙,表明女子进入婚恋期。

图2 花苗支系蜡染百褶裙(来源于《锦绣广西》)

在头饰上,日常生活中男女的包头布巾各有特色,单色的、织锦的、刺绣的……各民族各有不同,如壮族按地区划分,百色隆林沙梨、者浪、者保一带是白色头巾,头巾两端织或绣有细条花纹;而河池东兰一带的白头巾是白色提花织锦,通常选用大型花卉图案织造;崇左龙州一带选用纯白色头巾;在河池天峨一带是蓝色或蓝色方格头巾,是以经纱为白色,纬纱为青色织造而成,其他地区有黑头巾、青头巾,这些头巾通常都是由自己织造,自己染色、绣花而成。在节日、祭祀、庆典等活动中,华丽闪亮的银质头饰也是盛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5 装饰手法

西江少数民族服饰的装饰手法主要有染色、刺绣、镶边等。染色手法有扎染、蜡染、树汁染、糯米染等[2]。扎染是用线缝制,绳捆扎来防止染料对面料上色,拆除线绳后形成花纹图案。蜡染、树汁染、糯米染都是用笔或蜡刀等工具在面料上进行绘制形成图案,封住布料本色,再放入染液中进行染色,等上色后脱去布料上的封蜡、树汁或糯米糊。

刺绣手法主要有挑花绣、贴布绣、镶嵌绣、马尾绣、平绣等,平绣和挑花绣都是常见的绣花手法。贴布绣是将装饰用的布片剪成相应的花纹,黏贴到服饰的面料上,然后对着花纹进行锁边缝制;镶嵌绣,一般是将一小块面料折叠成三角形,再把一个个小三角以暗缝法装饰到服装的边饰中;马尾绣,是用丝线缠绕3~4 根马尾,形成较粗些的刺绣线,用于花纹图案的勾边装饰。纯手工的装饰手法是个性的,是独一无二的,最能表现制作者情感,一针一线都是天人合一的体现。

2.6 小结

西江少数民族服饰体现了崇尚自然,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质朴的价值观,它的色彩没有现代工业、现代科技所带来的缤纷多彩,它的面料成分是纯净的、可再生的,它的款式是简单的、经典的、耐穿的,它的装饰手法是纯手工的、纯天然的。工业新时代的到来为服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智能智造不断发展,很多重手工的产业被机械代替,色彩、面料、款式等多种多样,质量标准化、成品个性化等方面都趋于成熟,为定制个性化的民族服饰提供技术支撑。

吸取民族传统服饰生产、设计、制造的优势,如在面料方面,在保证服饰最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单一成分的面料,以方便循环再利用时分类回收;在辅料方面,如扣子可选用布、椰壳、木头、牛骨等纯天然可自然降解的材料;在款式方面,可设计成方便拆分零部件的款式,把使用磨损严重的部分降级回收,把较新的部分直接作为原料回用;在色彩方面,现今服饰生产中仅仅水洗这一种染整工序就会产生大量的化学污染、废水污染,所以选用无污染的染整原料和方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古朴的少数民族手工染整工艺是绿色环保的染整方法,可以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 建议

3.1 价值观导向

衣食住行这类生存的需要对于人们来说是必须得到满足的,但人们对于生存需要的追求必须是适度的,有所克制的,毫无克制地向大自然索取会造成很多环境问题,如冰川融化、全球变暖、出现各种极端气候现象等。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人们能优雅地生存奠定了物质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下,转换意识,形成传统,形成习惯,形成正能量的价值观是问题的关键。

追求精,追求更好的生活,生活质量不凑合、不马虎、不随遇而安[3],这样的价值观使得人们在选择服饰时,对质量、款式、面料、色彩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如人们在购买服饰时,除了查看颜色、面料成分、服饰款式等常规的方面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面料成分的原产地、服饰的生产地和生产方式都会有所关注;追求雅,追求生活的情趣,生活需要情调化、浪漫化,但情调和浪漫不等于奢侈浪费。追求新,追求生活的创意,个性的,自我的,适合自身的,不盲目跟随,理性选择,这样的价值观会使得人们在选择服饰时,不盲从、不一味地追逐流行。在一步步追求精、雅、新的过程中,形成正能量的价值观。

3.2 国家政策导向

在国家的“十四五”规划中,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新的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而服饰的可持续发展和消费观的实践也应跟上国家政策的脚步,加快推进,以便积极地应对全球的生态环境的变化。

国家已对相关产业有政策倾斜,如对智能智造、环保设计、新型环保面料、面料染整的绿色无污染化等大力发展,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工信部发布了几批绿色制造名单,一批批纺织服装企业获评“绿色工厂”,如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报喜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波司登羽绒服装有限公司等,一种种纺织服装产品获评“绿色设计产品”,如多种羊绒产品、再生涤纶、毛精纺产品等,还有数个纺织服装企业获评“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如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禾欣控股有限公司、上海依拓纺织有限公司等。

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已初见成效,但还应对现有的一些有碍于或有害于可持续发展的服装企业进行法制化、规范化的引导和有力调控,让服装企业可以广泛地协同纺织服装产业链,在绿色原材料、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销售、循环再利用等覆盖整个服饰生命周期的方方面面都可持续化和绿色化。从政策层面,引导价值观、引导消费,倡导节约型社会,以减少奢侈无度等社会现象。

4 结语

广西西江少数民服饰的色彩、面料、款式、装饰手法和服饰理念都蕴含着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这些灿烂的文化势在必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绿色环保理念不断地深入人心,应对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进行推广、宣传,将环保的民族服饰理念发扬光大、传承优化,转变人们现有不好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猜你喜欢
西江款式服饰
密闭取心技术在西江24-3油田的应用
局部加热服的款式设计及其舒适性评价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特大桥上部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Dream Bag
双城同唱西江魅
——粤桂手牵手
最火的单品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