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的话语标记功能及其形成

2022-03-13 16:50黄光毅
关键词:副词语料库短语

程 璐,黄光毅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话语标记一般有以下特点:(1)语音上具有可识别性,可以通过停顿、语气词等来识别;(2)句法上具有独立性,经常出现在句首,不与相邻成分构成任何语法单位,删除它们不会导致句子不合语法;(3)语义上具有非真值条件性,即话语标记的有无不影响我们对句子的理解,但不排除它是理解句子的重要线索;(4)功能上具有连接性[1]。学界对言说类(尤其是“说”)话语标记非常关注,多集中在语用功能、语篇位置、形成过程等方面。李明认为,言说类动词普遍具有“言说义>认为义(非叙实)>以为义(反叙实)”的演化规律[2]356;陈丽君指出言说义动词的演变往往带有主观化倾向,表示说话人对某人或某事的评价,所以“言说义的词语往往容易发展成为话语标记”[3]。李宗江、王慧兰的《汉语新虚词》把“不能不说”看作语篇关联语(和语用标记类似),解释为“上文指出了一种说法或一种结果,下文表示虽然不赞成这一说法或结果,但承认其有合理性”[4]122。亓文香以“可以说”为例探讨了汉语“情态动词+说”的话语标记化[5]。

“不得不说”作为动词“说”参与构成的短语,也演变出话语标记功能,笔者先鉴定“不得不说”的话语标记性质,再分析其具体功能,最后探讨该功能形成过程(1)文中语料主要来自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2)、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国传媒大学MLC媒体语料库、瀚堂典藏数据库以及中国基本古籍库。。

一、“不得不说”话语标记性质的鉴定

“不得不”表示“客观情况迫使这样做”[6]156。张谊生把“不得不”看作评注性副词中的“将就态”副词,“将就态是指由于某种原因或条件的限制,致使主观意愿不能完全实现而形成的凑合、容忍而略感遗憾的情态”[7]61。“不得不说”作为副词“不得不”与言说动词“说”组成的短语,表示“在某种客观压力下必须说出某些话”。如:

(1)简短地汇报完工作后,大家准备四散而去、各就各位。但这一次,张定宇破例要求大家留下,似有话说。……“兄弟姐妹们,事到如今,我不得不说。再不说,可能要耽误大事。”(李春雷,沈亦伶《铁人张定宇》)

在使用中,“不得不说”演变出新的意义和功能,即在没有客观环境的逼迫下引出或者强调说话人的评价。如:

(2)倒是一些完全不知名的,各种奇特行业的网友文笔一个赛着一个好。不得不说,在新浪开通的博客里,著名作家们的文笔是几乎最差的。(CCL语料库)

例(2)中,“不得不说”不再作为短语表示客观压力的言语行为,而是结构已经相对凝固,引出说话人的评价。具体来说,“不得不说”在句中相对独立,与前后成分基本没有句法上的联系,其有无并不影响句子的基本意思,在语音上可以用停顿来识别。因此,“不得不说”可以看作一个话语标记。

二、“不得不说”话语标记的具体功能

“不得不说”话语标记的核心功能是基于客观事理,引出说话人对事物的评价或看法。我们参考陈家隽对话语标记功能的分类[8]58-69,分析话语标记“不得不说”的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一)人际功能

1.回应对方观点

在对方交谈中,“不得不说”所引出的内容虽然是说话人带有主观性的评价,但这种评价并非完全随心所欲,而是经常基于某种双方都承认的客观事实,体现为对对方观点表示肯定、强调、理解等。这使得说话人的评价可以照顾对方的感受,促进交际的正常进行。如:

(3)背景:讨论城市特色的消失。

杨早:这我很奇怪,从南到北到夜市就那么几样,什么烤生蚝、烤鱼烤什么东西,反正都是一模一样,当时觉得很诧异,心想你们的特色到哪里去了,没有,每到一个城市都一模一样。

窦文涛:他说的非常地道……我们在很多地方会看到,大声喧嚣之后,实际上商店里卖的没什么东西。我不得不说气氛是很有人气、很旺的,可是我们一个个乡镇城市之间越来越像……(MLC语料库)

例(3)窦文涛承认夜市有气氛很重要,但同时又指出各乡镇、城市逐渐趋同,这样的评价应和了杨早的观点,促进交际持续进行。

2.直接评价对方

作为话语标记,“不得不说”引出的评价一般要基于客观事理,由于对话具有现场性,客观事理是交际双方都知道的,所以说话人可以直接根据现场发生的事情做出评价、引出新的话题。如:

(4)背景:两人正观赏B刚修的图。

A:不得不说,你的调色真的很棒,你考虑一下搞摄影吧。

B:可以考虑。(BCC语料库)

例(4)中,由于双方的交谈具有现场性,所以发话者在欣赏对方的作品时直接用“不得不说”引出对对方的称赞。

(二)语篇功能

1.转换话题开启下文

与在对话互动中可以直接引出新话题不同,因为某些语篇不具有现场性,所以“不得不说”引出的评价所依托的背景需要先说出来以供读者知晓。因此“不得不说”一般不会单独用在语篇开头,而是经常放在语篇中间开启或者引出一个与之前话题有关系的新话题开启下文。如:

(5)日前,广州市教育局发布文件,要求将劳动教育提上日程。不久前,上海一所小学还将做家务列入学生家庭作业,……校长表示,这么做是想鼓励学生学会一些劳动技能。不得不说,如今的中小学生已经很少主动承担家务。久而久之,劳动教育在全社会的教育观念中也逐渐被忽视和边缘化。(《人民日报》2019-05-30)

(6)有高校校医院的医生反映,现在大学生身体抗病能力差,一遇到降温天气,就会有很多学生因为感冒来校医院就诊,校医院的抗感冒、抗感染、抗病毒类药需求量很大,大学生身体素质着实让人担忧。不得不说,繁重的学业、就业和读研等各方面的压力,以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都让大学生缺少运动的动力和时间。(MLC语料库)

例(5)先介绍了劳动教育被提上日程的背景,再用“不得不说”开启当今中小学生承担家务和劳动教育现状的新话题。例(6)先介绍了大学生身体素质让人担忧的背景,再用“不得不说”引出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

2.针对话题作出评价

话语标记“不得不说”可以对之前的话题做进一步评价。如:

(7)背景:讨论自行车丢失问题。

罗兵:您的车丢过吗?

王建邦:我骑自行车去公众场合,或者一些商场的时候不太多,我骑自行车一个是锻炼,另外是点对点,单位到家,所以我自行车丢的概率极低。

罗兵:不得不说您那边的安保工作做得非常好,我住的地方老丢,而且买过两三辆都丢了。(MLC语料库)

例(7)中,罗兵接过话题,用“不得不说”引出了“对方所在地的安保工作做得很好”的评价,该评价针对之前提出的“对方是否丢过车”这一话题。

三、“不得不说”话语标记功能的形成

李思旭指出:“不同类型的话语标记有不同的来源。”[9]董秀芳认为:“话语标记是就语言形式的功能而言的,与语类并不具有对应关系,副词、连词、感叹词和一些插入语性质的短语等都可以具有话语标记的功能。”[10]“不得不说”的话语标记功能是由短语发展而来的。我们先梳理话语标记“不得不说”大致的历时形成过程,再探讨其形成过程中表现出的功能变化。

(一)“不得不说”话语标记功能的历时形成

“不得不说”由双重否定形式“不得不”与言说义动词“说”组成。我们需要先说明“不得不”成词的情况。《汉语大词典》收录“不得不”,释义为“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11]443,从所举例证看,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不得不”应该已经成词,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详细讨论“不得不”的词汇化。语料显示,最晚在南北朝时期,“不得不说”作为短语表示“在某种客观压力下必须说出某些话”就已经出现。如:

(8)一者,初夏至日昼眠,内外怪责,不得不说;二者,断不食脯肉,亦被怪,不得不说;三者,与师共辞请雨,真旨令改朱用墨,此不得不说;四者,师得停召,真旨令告知,此不得不说。(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记》)

例(8)所言是周子良“不得不说”的四件事:在夏至日之初因为白天睡觉而受到内外责怪,所以不得不说;决定不吃肉而受到责怪,也不得不说;与师傅一同作文求雨时,真人命令改朱为墨,也不得不说;师傅被停受上天感召,真人让告知,也不得不说。可以看出,“不得不说”有明显的外在压力。

大致在清代至民国时期,“不得不说”发展出与其短语形式不同的功能。如:

(9)盖世的才子,倒娶了个嫫母的对头?这个也罢了,不得不说是前缘宿世了。(清·心远主人《二刻醒世恒言》)

(10)足不离生地,差不多没有见过山岳,恐怕数时间能达到的海滨也没有去过的这位无精神的哲学者居然谈世界的地理,好像身历其境似的能够引起听众的兴趣,不得不说是一件奇事。(民国《新时代》1923-06-15)

(11)平伯的本意原是好的,以为欲对外必先对内,不料口吻乃竟与敌报相类。这不得不说他言语太不谨慎了。(民国《语丝》1925-08-10)

上述例子中的“不得不说”不再表示客观逼迫下的言语动作,而是引出说话人的评价和看法,删除后虽然可能会影响句子的通顺程度和情态意义,但不影响真值语义,已经具有话语标记的某些特点。

那么这种从客观到主观的评价用法是怎样产生的呢?沈家煊谈到,“说话人和听话人在语用原则支配下的‘在线’(on-line)交谈是语义演变最重要的动因,语用推理和推导义的‘固化’是语义演变的最主要的机制”,当“特殊隐涵义”不再依赖语境,就会变成“一般隐涵义”,再进一步发展为新的“固有义”[12]。当说话人使用“不得不说”时,为了使交际成功,听话人必须做出以下推理:

“不得不说”本来表示在强烈的外在压迫下必须说出某些话(客观性较强),可是在交际环境中并不存在客观压迫,可能最多只存在某些需要某一方或者双方都承认的客观事实,说话人受到的“客观压迫”变成了客观事实,其使用“不得不说”是想基于客观事实做出某些评价,即“我不是随便想说,而是有理由这样说”(客观性减弱,主观性增强)。

语用推理产生的此种会话含义在频繁使用中逐渐固定,最后听话人不再需要繁琐的推导便能反应过来:说话人是想借助“不得不说”表达个人的主观想法。“不得不说”也就完成了由消极被动向积极主动的转变,成为言者自愿表达的评价性话语标记。此外,因为说话人使用“不得不说”做出的评价并不是完全主观的,而是基于一定的、甚至双方可能都认可的客观事理,所以这样既使评价具有可信度,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听话人的感受。简而言之,话语标记“不得不说”遵循了“礼貌原则”,满足了对方的“面子需求”。

(二)从短语到话语标记的功能变化

话语标记的特点涉及语义、句法、分布、语音等方面,因此分析话语标记形成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前后功能差别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我们主要关注“不得不说”从短语向话语标记演变过程中情态、语义、结构、分布的变化。

1.情态从客观到主观

彭利贞指出:“‘不得不’的道义情态来源于客观环境,带有客观情态的性质。”[13]因此,“不得不说”最初作为“不得不”与言说义动词构成的动词性短语,表示不得已的言语行为,具有客观性、被动性。如:

(12)张千得病身死,单单剩得李万,只得到尼姑庵来拜求闻氏道:“小的情极,不得不说了……”(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例(12)中,李万在危急情况下只得来见闻氏,告知沈襄未死但已出逃的事实,只有求闻氏去州府求情,才能免自己一死,这是客观的外在压力让他做出的言语行为。

在之后的演变中,“不得不说”所在的语境中并不存在明显的客观压力。如:

(13)由上所述,可知中菲商订友好条约,已经过多少次的磨折与考验,现在终算克服难关商有成议,不得不说是中菲人民良智的胜利。(民国《申报》1947-04-14)

例(13)的语境中并不存在客观逼迫,“不得不说”之后的内容是说话人主动提出的观点,体现出比较强的主观性。

2.语义从真值到弱真值义

“不得不说”起初表示外在压力下的言语行为,此时的“说”是带有真值意义的“言说义”动词。如:

(14)翠翘把眼四周一看,都是一家骨肉,道:“爹妈,你女孩儿有一心事,欲言之父母,其实含羞。欲待不言,又恐负了那人德意。事到其间,也顾不得羞耻,不得不说了。”(清·青心才人《金云翘传》)

例(14)中,“事到其间”,翠翘不得不把她的心事告诉父母。这里的“说”是具体的言语动作,此时“不得不说”不能删除。

“说”的意义可以发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喻,体现为从言语行为的“口说义”到认知行为的“认为义”,最后再到提出话题;发生转喻的认知心理基础在于人类所言即内心所想,与其他动词相比,“说”的拓展具有语义优先性[5]。当“不得不说”用作话语标记时,所引出的内容为说话人的评价和判断。如:

(15)设使我们以绘画的方向来视它,而以视觉的真实为中心,那末,不得不说它是视觉的写实性了。(民国《申报》1947-06-13)

例(15)中,“不得不说”标记说话人的言语意图,它所表示的真值意义弱化,删除以后不影响句子的真值意义,只是少了强调的意味。

3.结构从松散到凝固

“不得不说”作为短语时结构比较松散,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后接补语、“了”等其他成分;“说”可以重叠;“不得不”和“说”之间可以添加其他成分等。例如:

(16)乳峰这里亦有一件事,不得不说与诸人。(东山湛照《宝觉禅师语录》)

(17)“勿忘,勿助长”,自是孟子论养气到这里,不得不恁地说。(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18)老叟道:“郎君有何痛苦?说与老汉知道,或者可以分忧一二。”黄生道:“到此地位,不得不说了。”(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19)但是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将来总得有个着落,不得不说说明白。(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例(16)中的“不得不说与诸人”可以切分为“不得不/说与诸人”,即“说”后接介宾短语引出对象;例(17)中,“不得不”与“说”之间插入了“恁地”,表示“不得不这样(那样)说”;例(18)中“不得不说”后接语气词“了”,表示“将要或准备说出来”;例(19)中,“说”重叠了,且“说”后接补语“明白”。

“不得不说”作为话语标记时具有较强的凝固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不得不说”不再后接补语或虚词“了”等其他成分;“说”也不能重叠;“不得不”和“说”之间一般不添加其他成分。如:

(20)无论组合员底多数加入共产党与否,都不得不说俄国底劳动组合运动,是被共产主义底精神所指导的。(民国《新青年》1921-01-01)

例(20)中的“不得不说”如果后接补语或“了”,或者“说”重叠,句子就会不通顺。

4.分布从句法层面到话语层面

“不得不说”作为短语时,其分布属于句法层面,即它与前后成分有句法上的联系。如:

(21)又唤张父子至,问曰:“汝何人?”曰:“吾乃先朝皇子朱慈焕,原封定王,事至今日,不得不说实情。”(清·徐珂《清稗类钞》)

(22)青钿道:“是何缘故,倒要请教。”巧文道:“既是姐姐谆谆下问,我也不得不说了。”(清·李汝珍《镜花缘》)

例(21)中,“不得不说实情”应该切分为“不得不/说实情”,“实情”是“说”的宾语;例(22)中,“不得不说”作“我”的谓语,“我不得不说了”是一个小句。需要指出的是,“不得不说”在发展为比较成熟的话语标记功能之前,还存在一个相当于评价性副词短语的阶段,此时的“不得不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词汇化了。上文所举例(9)就是如此。又如:

(23)这样的意见,实在不得不说是错误的。(民国《晨报副刊》1922-06-26)

例(23)中,“不得不说”置于主语“这样的意见”和谓语“是错误的”之间,此时的“不得不说”相当于具有评价性的“饰谓副词”,其辖域(修饰范围)是其后的谓语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不得不说”并没有明显的停顿。

之后,“不得不说”可以置于小句之前,相当于“饰句副词”,此时辖域扩大至其后的整个小句。如:

(24)近年来是袁世凯和德皇威廉,虽是无恶不作,可也不得不说他们是个好汉。(民国《申报》1919-06-10)

例(24)中,“不得不说”辖域是其后整个小句“他们是个好汉”,此时的“不得不说”有比较明显的停顿。

从主谓小句之中到小句之前的位置变化是“不得不说”发展为话语标记的一个关键步骤。Traugott 和Dasher指出,如果一个语言的话语标记具有副词性的多义模式,那么一种压倒性的倾向是,这种多义模式一定来自“小句内副词/谓语副词>句子副词>话语标记”[14]170这样的演变过程。李思旭也强调:“句首位置对话语标记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5]董秀芳在讨论话语标记形成过程的共性时提到,汉语话语标记从其原始位置上看可分两大类,“一类是由最初处于小句句首的成分演变而来的”,“由于处于小句首的成分当前面有其他小句时,正好处于句与句之间,正适合标志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所以容易发展为话语标记”[10]。“从内部构成来看,汉语话语标记很多都来源于包含动词性成分的结构”,“如果其初始位置是在句首,那么其中的动词一般都是及物性的,其后可以带宾语,当所带宾语为句子形式时,就有了变为话语标记的句法条件”[10]。“不得不说”就是如此,当其后接小句作为宾语,且前面有小句时,有利于向话语标记转变。又如:

(25)我们要了解山西,我们不得不说,这也是我们首应了解的对象之一。(民国《申报》1937-06-19)

例(25)中,“我们不得不说”有语音停顿,真值义变弱,整体删去并不影响句子的基本意义,此时“不得不说”的位置分布属于话语层面。随着“不得不说”的话语标记功能不断成熟,其所处位置也灵活多变,既可位于句首,也可位于小句之中,还可位于小句末尾,限于篇幅,不再举例。需要注意的是,话语标记在形式上可以存在变体[10],增加人称代词是常见变体形式,如话语标记“别说”的变体有“你别说”“您别说”等,例(25)的“我们不得不说”就可以看作“不得不说”的变体之一。

结 语

本文探讨了言说类话语标记“不得不说”的功能及其形成。“不得不说”话语标记的核心功能是基于客观事理,引出说话人对事物的评价或看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对方的感受,具体功能又可分为回应对方观点、直接评价对方的人际功能和转换话题开启下文、延续话题作出评价的语篇功能。“不得不说”的话语标记功能是由短语发展而来的,中间还有一个评价性副词短语阶段;整个形成过程是先词汇化,然后语法化。“不得不说”作为短语表示“迫于外部压力必须要说的言说行为”不晚于南北朝时期,最晚在清末至民国时期发展为比较成熟的话语标记。“不得不说”的话语标记功能的形成机制是语用推理及推导义的固化,从短语到话语标记的功能变化体现在:情态从客观到主观;语义从真值到弱真值义;结构从松散到凝固;分布从句法层面到话语层面。

猜你喜欢
副词语料库短语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健民短语》一则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