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英语对话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22-03-13 22:11江苏扬州市江都区真武镇杨庄小学225200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33期
关键词:句型交流情境

江苏扬州市江都区真武镇杨庄小学(225200) 褚 阳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英语课程内容,鼓励学生运用英语自主表达、互相交流、模拟对话,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词汇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形成丰富的对话交流经验与良好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要想高效地开展英语对话教学,就要创新对话教学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对话交流,促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对话学习体验,从而持续性地激发学生对话交流的欲望,提升对话教学的有效性。

一、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对话主题

提升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发掘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对话要素,明确对话背景,基于学生实际开展对话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对话交流中理解与掌握所学的英语知识。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的主要词汇与句型,引导学生模仿教材中人物交流的过程进行对话,从中感受英语词汇的运用,感知句型的表达特点,促进学生对英语词汇与句型知识的理解,从而顺利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以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的教学为例,学习的话题是“谈论周末”,课文围绕“What does Mike do at the weekends?”“What do Su Hai and Su Yang do at the weekends?”这两个问题展开一系列的对话。教师以教材中的对话内容为素材,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对话,让学生在模拟对话中逐渐加深对本课句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师:你们在周末都做些什么呢?

生:看书、学习、上辅导班、去公园……

师:阅读课文内容后,你们知道Mike与Helen在周末做了些什么吗?如何知道的?

生1:Mike做 了“play football”“fly a kite”“visit grandparents”等事。

生2:Helen做 了“go to the cinema”“play with Kitty the cat”“chat with grandparents on the Internet”等事。

师:你能够将自己看作是Mike或Helen,与同桌模仿完成这部分的对话吗?

……

[设计意图:借助课文对话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模仿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模仿过程中感知对话交流的方式,为之后开展自主对话、自由交流奠定基础。]

上述教学,教师借助课文内容的对话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对话活动,使学生在模仿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掌握对话的交流方式,从而降低对话交流的难度。课始,教师先让学生从简单的对话模仿入手,在学生掌握对话交流的方式后,再让他们进行自主对话。模仿对话可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提高课堂对话教学的有效性。

二、借助基本句型,交流日常生活

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基本句型作为学生对话交流的依据,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加强对句型的掌握,逐渐理解句型的运用。小学阶段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较低,教师要想开展有效的对话教学活动,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适合的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进行对话交流,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英语的基本句型。

仍以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的教学为例,教师根据“周末”这一主题设置语境,鼓励学生自主交流。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了Mike与Helen的周末生活,那你们自己的周末生活是怎样的呢?

生1:我上周末参观了水族馆。

师:根据基本句型“What do you do at weekends?I 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能利用“at weekends,grandparents,play with,very much,chat,Internet”等词汇,谈论你们自己的周末生活吗?

生2:Li Lei,What do you do at weekends?

生3:I always go to after-school classes at weekends.

生4:Wang Mei,What doyou do at weekends?

生5:I sometimes go to study dance,but last weekend Iwent tovisit theaquarium.

[设计意图:设置适合的交流语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对话经验,结合自己的周末生活,进行表达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师:请大家利用15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谈论一下自己上个周末的生活,并且将对话内容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进一步拓展语境,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经历阐述出来,形成生活化的对话过程。]

上述教学,教师借助课文中的基本句型为学生提供对话交流的依据,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展开课堂对话交流活动。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将真实的生活融入对话之中,让学生获得真实、直观的学习体验,从而深入理解本节课的英语知识,提升对话交流能力。

三、创设教学情境,引出真实对话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是了解对方信息、表达自身观点的重要介质。信息差,即信息不对称,是指持不同信息的双方通过交际手段交换信息,填补空白,从而完成交际任务。如果没有信息差,交际就会缺少动力和意义。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对话活动的主题,利用信息差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对话交流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对话交流活动。

以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 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的教学为例,教师明确告知学生本节课交流的主题是“如何去学校?”,并制作了多个怎么去学校的话题小标签,如“几点乘坐公交车?”“你每天乘坐几路公交车?”“乘坐私家车到校需要多长时间?”等,学生收到小标签之后需要做出回答。

师:5人为一组,分别上台抽签,根据抽到的问题或者内容,结合自己的真实生活情况做出回答。

生1:我抽到了“几点乘坐公交车?”,我的回答是“Take the bus at 6:00 every morning”。

生2:我抽到了“你如何去学校?”,我的回答是“Iwalk toschool”。

生3:我抽到了“你每天乘坐几路公交车?”,我的回答是“Itake the No.222 busevery day”。

……

[设计意图:通过内容信息差,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让学生在同一主题下面对不同的语境,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形成真实对话。]

师:根据类似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自由交流“How doyou come to school?”这一话题。

[设计意图:这是一种典型的“留白”手法,即通过不设限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对话可能,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思想,从而形成真实的对话过程。这样可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对话教学的有效性。]

这样教学,可有效改善学生死记硬背、一味模仿学习的情况,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具体地理解英语知识,增强对话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创设游戏情境,焕发对话活力

开展对话教学,教师可创设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情境,让形式单一的对话活动焕发出强大的活力。具体来讲,教师应结合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喜欢探索新鲜事物的天性,根据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及学生学情,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带领学生在欢快的游戏活动中自由地进行对话,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深入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步认识词汇、理解词义、丰富情感,在获得良好体验的基础上,真切地感受到对话是一个令人愉悦的过程。这样可调动学生对话的热情,使其在对话活动中提高表达能力,树立英语学习自信心。

以译林版英语教材四年级下册Unit 6 Whose dress is this?的教学为例,这是一个典型的询问式句型的教学单元,非常适合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在创设情境之前,教师先讲解“dress、trousers、party、gloves”等词汇和“Whose...is this/that?Whose...these/those?It’s/They’re...”等基本句型,然后带领学生阅读对话文本,鼓励他们在理解对话内容的基础上,与同桌通过相互询问的方式开展对话练习。这样教学,意在引导学生准确掌握与衣服相关的词汇及句型,懂得如何询问及应答,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随着对话教学的推进,学生在与同桌练习对话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词汇,掌握了相关句型的表达方式。教师趁热打铁,创设“Guessing(猜一猜)”的游戏情境,进一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在对话过程中学会英语的正确表达。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前制作好的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类型的衣服,并按照课本上的句式询问学生都出现了哪些衣服,引导学生理解与衣服相关的词汇。

如在上述对话中,教师提问:“这件衣服是谁的?看哪一个同学能够猜对,谁第一个猜对,谁就可以获得一朵小红花。”由于教师制作的课件中包含了多件衣服,所以这个游戏活动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对学生进行对话训练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词汇的含义及句型的表达方式。

在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创设游戏情境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英语对话教学充满活力、妙趣横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上同样的游戏不断重复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课程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等,创设多元化的游戏情境,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且欢快愉悦的游戏中感受对话的乐趣,激发对话的热情,从而养成与他人主动对话、深入交流的良好习惯。

五、设计对话任务,提高交际能力

对中国小学生而言,英语是一种非常陌生且较为奇怪的外来语言。它在发音、结构、拼写等方面均与汉语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英语学习难度陡增。如果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直接向学生讲解课本中的对话内容,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而且可能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因此,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计对话任务的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鼓励他们以任务为导向进行对话交流,使他们的交际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以译林版英语教材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的教学为例。课堂上,教师先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方法向学生讲解词汇及句型等知识,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四季的风景图片,要求学生在认真观察图片之后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任务1:根据图片显示的景色,判断这是哪一个季节。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观察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任务2:向大家讲述自己喜欢哪一个季节并给出具体理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Ilike...”“Why?”“Because It’s...”的连续应答中正确运用词汇、熟练表达句式,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水平。]

任务3:结合个人的季节喜好及老师提供的模板,设计一张卡片,或者写一篇小散文。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对学生加强对话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设计对话任务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每项任务都有其特定的意图和目标,要保证目标指向明确;二是设计的任务要具有普遍适用性,即适合全班学生;三是尊重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四是设计的任务难度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于简单,要保持难度适中;五是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设计难度不同的任务,让所有的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对话活动,让学生获得不同的对话学习体验。同时,教师要适当创新对话交流的内容与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真实的对话交流,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对话交流体验,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

猜你喜欢
句型交流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典型句型大聚会
护患情境会话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