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2022-03-13 22:11山东青岛市崂山区合肥路小学266101金红蕾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33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动手科学

山东青岛市崂山区合肥路小学(266101) 金红蕾

新课程改革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小学科学课程通过科学实践指导,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促使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理性思维能力获得良好的发展;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切身感受,把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以生动形象的实验展现出来,从而获得深刻的知识记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借助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动手实践意识

小学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小学科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当中。因此,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借助学生常见的生活实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并对该问题产生探索欲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意识。这样可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动手实践操作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例如,教学《声音的秘密》时,为了让学生直观感知声音现象,加深学生对声音传播知识的理解,教师从学生熟知的三个生活实例入手:一是充分利用教室里的课桌,先让一个学生将自己的耳朵紧贴在课桌的一端,然后让另一个学生在另一端用笔摩擦桌面,此时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物体传声现象,随后让其相互交换角色,增强学生对声音现象的体会。二是为学生准备纸杯、细棉线等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中制作“土电话”。待制作完毕后,让大家用“土电话”进行交流,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固体传声现象,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三是先让学生把调好的闹钟用塑料袋包装好,再将闹钟放进盛满水的水盆之中,并向学生提出“我们还能听到水中的闹钟声吗”等问题,引发学生的大胆猜想,然后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验证学生的猜想,使学生明白物体在水中也可以传声,从而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上述教学,教师借助生活实例,让学生在亲自操作、大胆尝试中,感受到发现与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意识,有效培养了其动手实践能力。

二、注重科学引导,教授学生动手实践方法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合理设计教学问题与悬念,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之中来。为此,教师在以问题开启课堂教学时,应基于学生主体的角度,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学习基础等方面,注重科学引导,对问题答案展开合理预设,教授适当的动手实践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长久地吸引在课堂之中。这样就把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转变成课堂学习兴趣,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通过亲身体验、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进而真正享受动手实践的过程。

例如,教学《浮和沉》时,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教师让学生观看大屏幕,并提出问题:“图片中的人正在做什么运动?”学生回答:“正在游泳。”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游泳时不仅能沉入水中,还能漂浮在水面上。由此,请大家思考一下,物体在水中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呢?”与此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对学生展开科学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学生组内讨论交流的过程,也是他们相互之间交换想法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从而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认知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缺少必要的实践经验,对于实践的认知也往往并不准。这时教师可继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如有的学生回答:“我认为物体在水中应该浮上来,就像我们看到的小鸭子在水面上一样。”也有的学生回答:“我认为物体在水中应该沉下去,因为我把石头扔到河里,石头很快就沉下去,看不见了。”当所有的学生都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引导:“同学们刚刚列举的常见现象及对现象的思考都非常棒。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物体在水中既能漂浮又能下沉?我课前为同学们准备好实验道具,请同学们把不同的物体放在水中认真观察,看一看实验结果是否和自己的猜想一致。”通过如此一步一步的问题引导,导入本课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与教师、与同学的互动交流中,从而碰撞出许多不同的思维火花。在对问题展开大胆猜想和预测的同时,也在检验自身认知是否准确,这样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和动手实践中,逐步强化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开展课外活动,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于事物的认知相对有限,要想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师就要确保各项教学活动合理有效,对实验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预案。同时,因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的实验任务并不现实。这就需要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课外活动,将部分实验“带进”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对科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滑轮》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定滑轮与动滑轮,教师利用实验课程前后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课内,教师先利用动画演示的方式,为学生展现日常升国旗的情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定滑轮与动滑轮;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原则,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学习小组的“实力”基本一致。然后,教师让每个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活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升国旗的模拟实验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定滑轮的制作需要哪些工具?”有的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说出需要用到钩码、滑轮等工具。此时,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明确此次课外活动的目标:“请同学们根据事先设想好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索,并在小组实验探索中做好相应的过程性记录。特别是要了解,我们用定向滑轮提升物体时需要向哪个方向用力?这里用定滑轮的作用是什么?”带着上述问题,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的开展中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高科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在所有小组均完成课外活动后,教师要求每个学习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本小组的活动成果。有的小组认为:“合理利用滑轮进行物品传输,能够节省一部分的力气。”也有的小组认为:“滑轮两边放上钩码后也十分省力。”……通过组织适当的课外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准确的学科知识体系,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

可以说,实验活动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但容易出现活动效率低下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实验目标的设计不是十分明确,且学生也不十分了解实验流程。这就需要教师积极组织适当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加深对实验工具的了解并详细记录活动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升

合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现动态化的信息教学资源,构建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有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性的特点,通过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具体、形象、生动的呈现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等多种感官,让学生始终保持活跃的学习状态,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真正实现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为主动”的转变,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例如,教学《金属》时,教师围绕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精心设计“金属热胀冷缩”的教学活动。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电子白板,为学生呈现金属材料遇冷遇热时的不同现象的科学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对电子白板中呈现的内容展开深入细致的观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深化学生的理解与认知。教师对学生展开如下的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气体和液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热胀冷缩现象。那么,对于金属而言,是否也有此特性呢?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电子白板中的内容,看一看加热后的金属或者冷却后的金属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下面,我们就来观察该实验。”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呈现实验过程,能够为学生较为直观地展现出本课的科学实验,能够实现小学科学课堂由传统封闭式向现代开放式的转变,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本节课的实验活动之中。在观看完本实验活动后,教师又让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对该科学实验加以小结,以培养并逐步强化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如有的学生指出:“通过观察视频中金属加热的现象,我发现金属也具备热胀冷缩的性质。”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以现代信息技术展现科学实验,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探究兴趣。在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后,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加以肯定:“通过刚才的发言,可以看出大家的总结概括十分准确,猜想也十分丰富,让我们给自己鼓鼓掌!刚刚我们也都看到了金属会出现热胀冷缩的情况,接下来就让我们观察20厘米长的钢条加热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意在验证学生的猜想是否准确)?”此时,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展开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规范要求,在给予学生动态学习资源的同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想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需要全面了解教材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要明确教学重、难点,要清楚地知道哪些教学内容是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以辅助教学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难以完全掌握,但是作为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其中的2~3种技校,如演示文档设计等。尽管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中此项为基础内容,但是熟练掌握,能够确保教学课件具有实用性、可行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需要持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让动手实践、合作探索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方式。同时,教师要不断发挥自身的引导与促进作用,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促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有所收获,形成热爱科学的正确价值观念。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时,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实例,加强科学引导,组织课外活动,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动手科学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点击科学
动手画一画
科学大爆炸
动手演示找错因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科学拔牙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