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历史街区沿街立面改造研究
——以运漕古镇沿河路为例

2022-03-13 10:22李林森李红燕李锡坤
巢湖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城市双修双修古镇

李林森 李红燕 李锡坤

(安徽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引言

运漕古镇作为安徽省重点建设中心城镇之一,在千年历史的积淀下,演化为富含地方特质的千年古镇,拥揽着丰富独特的资源,但由于现存年代久远、城市化进程过快、居民保护不善等诸多原因,也造成了古镇现面临着文化特色缺失、建筑质量不佳、街巷功能不足、街区活力欠缺等问题。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传统城镇街巷空间形态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旧城中各种“城市病”问题凸显,如人文历史缺失、街巷肌理弱化、建筑破损败破等。“城市双修”理念这一用以治疗当前城市问题的改造手法在此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由此我国城市更新开始向内涵式转变,其规划手法也由增量规划转变为存量规划。2015年在我国存量规划背景之下“城市双修”这一新型城市更新概念被首次提出,相较于过去传统的城市更新方式,其不论是在视野高度亦或覆盖广度层面,所涉及的范围都要更加全面;同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对城市设计的强化和倡导城市修补的具体更新要求;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表示“城市双修”是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转变的重要手段,即通过更新织补的设计手法对其城市景观风貌和环境设施加以修缮,重塑城市特质活力;至2022年在“城市双修”理念依据下,全国各大城市也即将迎来全面跟进发展。各地政府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下也积极响应着对历史街区街巷的更新提升,但目前较多历史街区在街巷立面改造中仍存有很多误区,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商业开发、废弃闲置等原因对古镇原有的建筑和文化造成了破坏,致使古镇原有历史文化特色缺失[1]。人们对于历史古镇的整体印象和氛围感知主要由其街道风格所决定,沿街立面的更新设计亦可以在高效经济的基础之上对建筑物和街道形象造成改变,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一种改造方法,也是古镇街景整治改造的主要考虑内容和改变城镇面貌、彰显古镇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途径[2]。当前“城市双修”理念虽已应用于我国多种类型城市片区的环境修复之中,但在历史古镇文化街区的更新领域中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和实践经验相对较少,如何有效解决古镇历史街区的自身发展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因此,以“城市双修”理念为基运用于运漕古镇滨河街巷立面的改造之中,恰能对古镇风貌的修复加以提升,并为此提供更多的创新途径。

一、“城市双修”与历史街区的互文关系

(一)“城市双修”概念

“城市双修”所指代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两个方面,其关键在于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修补城市功能,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与传统城市更新不同的是:其针对不同阶段的规划、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更具综合性、一体化的修补策略。如三亚市“城市双修”的实施,在生态修复方面以保护、修复自然为基,进而发展为“海绵城市”;在城市修补方面重点落于城市形态、建筑色彩肌理、商业店招、绿化景观等方面[3]。着眼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之余,藏匿其后的一系列“后遗症”也随之浮现。立于“城市双修”背景之下,值得深思的点有二:其一在于“新”“旧”城之间如何做到齐心协调发展;其二在于历史城镇基础建设完善、城镇风貌提升的同时,如何对历史文化遗产做到有效保护。街巷沿街立面作为构成街道空间的主要元素,在表达街道空间内容和印象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针对运漕古镇“城市双修”任务也将重点落足于“城市修补”方面。“城市修补”是指在旧城的保护和更新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文化建筑、保存城市文化肌理及保留地方和民族建筑特色。其反对大范围的兴建或拆除,主张小范围“织补”、小动作“嵌入”以及多元化“糅合”。

(二)历史街区概念

历史古镇作为建筑形态和人类生活的载体,承载着人类发展的历史脉络及文化的延续。历史街区由富含历史风貌的古迹、历史建筑、街巷空间、驳岸、溪流等元素组构,大都是其所在城市发展的起源与文化脉理,与人居环境、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傍水而筑的古建与水系之间和谐共生。“城市双修”的理念恰适用于古镇历史街区的更新。因其依水而生的地理位置,人们主要交通工具多为船舶,又因商品贸易多为日常用品,使其古镇空间街巷尺度较小,形成了前街后坊、上街下宅的空间特征。而后随时代发展,陆运、航运的出现逐渐替代了船运,失去交通方面的优势,也使得因水路而建的小镇失去了以往活力,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化[3]。如今过快的生活节奏使人们越发向往传统宁静的街巷生活,以求得到一些心灵上的舒缓释放,由此,历史街区的职能也由单一的居住功能向多元化转变,其历史文化、旅游及商业价值逐渐被挖掘开发。我国近年来也格外重视对其保护修缮,并建立了一系列保护城市历史街区的相关体系法规,但目前历史街区的呈现大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零散化,城市记忆仅由一些参差不同的历史碎片拼凑而成。而后随着中央出台发布的城市修补发展方针,各地方政府也逐渐对这种以小修小补为核心的微改造更新模式予以了高度重视。换位至历史古镇的保护更新中,其历史街区也具有良好的“城市修补”潜力。

(三)“城市双修”历史街区改造层面相关研究

“城市双修”理念虽发源于二十世纪初,但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真正用于老街区的更新中。此时的人类城市受现代主义简洁规整的新风格和严重破损的传统建筑夹击,诸多建筑师和领导者将千篇一律、方正规整的钢筋混凝土楼房代替了传统建筑和文化古城,使历史街区和文化建筑遭受破坏。但随着人们对这种呆板的现代建筑逐渐产生审美疲倦和邻里关系的疏淡,开始意识到具有乡土风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古香古色的历史建筑之重要。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取得优异成绩之时也产生了许多不可轻视的“城市病”。这种客观事实在古镇中有着更为严峻的存在,如受损的传统风貌、功能的缺失、文化的淡漠等。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2015年所提出的“城市双修”正是针对此类城市问题,寻求城市与环境建设的平衡发展转型,在新常态下也为古镇历史街区的更新提供了全新视角。城市的发展与古镇老街的保护之间并不矛盾,二者之间可以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存在。

如刘慧和莫日根[4]从街区环境切入,运用“城市双修”的活化手段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提供了全新的治理思路,有助于找寻街区缺失的文化印记,建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对话桥梁。严秋怡和张凯云[5]以“城市双修”为背景,在建筑保护与再设计层面依循“整体控制,积极保护,合理保护,局部改造,全面改善”的规划原则,指出在传承传统建筑的同时,更需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空间创新与整合,并构筑延续历史脉络的城市生态环境,是传统街区和现代城市发展彼此衔接的必由之路。陈奕源等[6]指出只有在城市总体发展中与历史街区的修补相融,发散其辐射力和活力,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激活点而非阻碍时,才能塑造出城市别致的特色风貌。文中对于庄河古镇“城市双修”实践是对其生活风情的重塑,并指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应是益寿延年的呈现而非返老还童,同时在对古镇原有肌理和街区风貌不造成破坏的基础上,加入适当的现代化设施,既可以满足古镇内居民对现代化生活的需求和对城市的认同感,也能提升古镇形象和文化气质。具体案例如南京汤山废旧矿场“城”的修复中对汤山古镇、古泉社区、汤山老街、寺庙等所在地的主要历史文化建筑进行维补、更新设计,使人们不仅能欣赏到汤山美景,也能体验到古镇街区的传统文化风情。

综上所述,“城市双修”理念对于现代社会具有明显历史文化属性的片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修补,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策略完善。在对研究对象——运漕古镇历史街区沿河路立面的更新实践中可立于“城市双修”视角,在解读运漕古镇历史街区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内在特征加以深入剖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改造原则和对策,以探求当前我国历史街区历史与现代并行、保护与发展并进的整体性方法。

二、运漕古镇历史背景与现状

运漕古镇拥有丰富的人文地理环境,其依漕河而建,地处裕溪河之滨,坐落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城南40公里处,自东汉至今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裕溪河从东上接巢湖,下至裕溪口连接长江,周边与和县、无为接壤[7]。在历史上于明清时期商铺、码头交易达到鼎盛,为安徽江北八大重镇之首,现今于2014年被确立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属安徽省重点建设中心城镇之一。作为古徽州保存下来的古建筑群,运漕72条巷和36条街道中的青砖瓦片马头墙与台、庙、楼、阁、坊等建筑之间遥相映照,古镇在其地理环境优势和曾经繁华商贸的带动下,促使当地形成了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徽派建筑风格是运漕古镇的主要建筑风格,江淮水韵是其独特的人文风貌。现今,在国家政策和当地政府的牵动下,运漕古镇被打造为由旅游、度假、生态三者相连的文化生态休闲景区,扬起了开发千年古镇的篇章。

随着时代变迁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当地传统居民为追求高品质的城镇生活选择移居别的城市,致使人口减少形于空巢化,自然对古镇的修复关注鲜少。传统民居已满足不了人们诸多的生活需求,因超过规定使用年限和设施落后等系列问题,许多房屋设施出现严重的破损、腐朽乃至弃置。当地或者外来者没有经过合理的设计规划,对部分建筑进行随意扩建、修缮和改建,尤其在上大街、下大街、沿河路等沿街地带,原有建筑与街巷肌理被钢筋混凝土所覆盖,使运漕古镇街巷空间文脉缺失严重,建筑风格糅杂,传统民居风格的整体性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8]。作为安徽省“861”行动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政府虽已对运漕的古街进行了部分投入改造,但在修复过程中,忽视了原有居民的生活需求,过于强调商业旅游化,同时现有宅基地与住房大都属于私人财产,因产权受限,遂使古镇整体的保护和更新也遭到延缓。漕运码头作为曾经给运漕带来商贸繁荣的重要枢纽,政府已于2021年12月正式作为沿河路重点古迹建筑投入改造修复。

三、运漕古镇滨河街巷立面现存问题

本次更新改造的研究范围为运漕古镇沿河路街区,整治内容包括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街道公共空间升级。项目主要位于运漕古镇景区南部,于西南方向与唐湾路、东南方向与省道相连,为滨水码头必经之路,是整个景区游览、商贸核心区域(见图1)。但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街区沿街建筑立面及街道公共空间等方面存有较多问题有待更新修缮,运漕历史文化特征也有待递进提升。现沿河路街巷主要问题集中于:沿街建筑类型多样、沿街建筑元素繁杂、滨河驳岸景观缺失三个方面。

图1 古镇与老街平面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一)沿街建筑类型多样,建筑表皮老化

沿河路街段结构清晰简单,沿街历史建筑、商铺、民居等建筑立面及空间形态被部分现代建筑、荒废建筑混于其中,使整体立面形式、尺度及色调不相协调。通过对沿河路现状实地深入调研,其现存建筑类型具体可分为三种:历史类建筑、公共类建筑、住宅类建筑。

历史类建筑上徽派元素及砖木石结构显著凸显,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可为历史文物保护单位起到有效的古韵氛围补充;但也有部分建筑因年代久远,外观存在不同程度破损和脱落,现代元素的添加与古韵风格相背,建筑上有随意搭建的构筑物且与道路和工程管线缠绕,使得街道形象的安全和舒适性得不到保证。公共类建筑现有沿河客栈、中国海事、渔民管理委员会等,因建设年代较近,结构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栏杆、窗栏等运用钢铝材质,整体质量比部分古建筑稍好。另有部分建筑存在外立面处理不一的现象,有的建筑墙面、护栏等材质损坏严重,或只作白石灰粉刷;有的建造较为完整,楼层建设较高,与街道风格形成了反差。住宅类建筑以多层住宅为主,部分建筑富含斜坡屋顶、马头墙等徽派元素,整体风格介于古今之间。但同时这类建筑表皮破旧,栏杆锈迹可见,多层住宅与个体住宅质量相差较大,且有样式不同的外部搭建构筑物,其外观既不与古建筑风味相近,也没有现代建筑的时尚完整。

总体来说,沿河路的建筑由于时间跨度长,既有老旧破损的建筑,也有部分在建工程,一条街上有着不同年代、不同风格、不同颜色造型的各类建筑,建筑立面风格杂乱,外立面材料好坏参差,与整个古镇大环境不相协调,这些形态元素过多造成了建筑主立面整体性缺失。有的建筑屋顶仍保留山墙、小青瓦等徽派建筑元素,而有的则使用着现代瓷砖和砖瓦。屋檐部分有作檐角呈平直或斜直的翼状,也有屋顶自发建造栏杆或砖石砌筑的低矮围墙(见图2)。针对此种现象,应分类、分级的对不同建筑形态选以适用、协调的改造手法。

图2 沿河路不同建筑现状(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二)沿街建筑元素繁杂,街巷空间混乱

当前沿河路街巷空间建筑立面附属设施整体呈无序状态,主要存在细部管理缺失、广告店招形式散乱以及色彩和材质肌理参差的问题。建筑细部由沿街建筑立面中的阳台、门窗、栏杆、空调挂机、女儿墙等组成,是形成沿街建筑立面形象的重要元素[9]。因当地气候多雨湿润,许多居民自发在门口上方安装了蓝色的遮雨棚,部分外界构筑物随意搭建在建筑之上,市政电线、空调机位及晾衣架等设施也由居民任意安置。这些附属设施与主建筑之间形成冲突,虽方便了生活,但有损街道整体形象,遮挡游客视线,安全隐患问题也藏隐其中,使得整体建筑立面散乱无序,缺乏逻辑。

商业门头的广告和招牌虽在一定意义上为街道的氛围和形象增添了活力,但若没有经过有序安置,反而会使人们在视觉和心理上感到混乱和烦躁。当依附于建筑物的广告和招牌面积或数量上超过其规定范围时,定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街巷空间的形象和立面环境的美感[10]。反观运漕古镇街巷的门店招牌,也存在着面积过大、颜色各异和破损闲置及安放位置不统一等诸多问题。商家为追求彰显自身店招,通过重新装修或违章加大来增加辨识度,并未考虑其与建筑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否协调,这无疑会影响街道美观及沿街立面环境的整体效果(见图3)。

图3 店面招牌形式各异(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建筑可以利用有效的色彩设计来打破呆板单调的立面格局,达到体量形态丰富且完整的立面效果。沿河路的沿街建筑立面缺乏对主体色彩的整体规划,街道两侧的建筑墙体之间风格迥异,色彩、材质、肌理纷杂。在色彩方面,部分建筑因年代久远而导致色彩退化严重;另有一些单体建筑颜色过于鲜艳,于周边建筑及大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兀。在材质方面,存在多种不同材质装饰建筑立面的现象,如水泥、石灰、小面砖等其他材质凌乱的出现在各户建筑之上。一部分建筑墙体依照居民个人喜好进行了粉刷处理,另一部分建筑墙体依旧破损裸露在外,且表皮都已脱落。建筑与建筑之间在色彩和材质方面相差甚大,对街道容貌和色调的统一感影响颇深,这些沿街建筑的立面色彩环境、装饰材料都需做进一步的统一规划和处理(见图4)。

图4 违规搭建、材质色彩相异(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三)滨河驳岸景观缺失,文化内涵削弱

裕溪河作为运漕水源、航运的载体,现其功能已淡化,其独特的滨河文化及场所精神也逐渐削弱,失去了昔日光辉,河道水体污浊严重,沿岸杂草遍布。沿河路两侧绿化缺乏整体感,大都是居民自发栽植或野生的绿化,有攀爬在墙壁上的植物,也有覆盖围墙、院门的垂直绿化盘踞在沿街两侧。设计中应整体增加古镇绿化率,同时对历史建筑周边的名木古树给予保护,新增绿化部分鼓励选以运漕当地乡土植物;针对居民自发种植的绿化植物,应妥善沟通后再做统一处理。街道环境中的从属物作为沿街建筑空间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反观沿河路古街中的环境小品存在严重缺失现象,沿街两侧缺少垃圾桶、座椅、照明灯等基础设施,未能解决行人的实际需求,在后期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中应统筹考虑,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需将文化元素与之紧密相连。

四、“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历史街区沿街立面改造原则及对策

街道空间是历史街区生活空间中最常见和熟悉的承载物,认知历史街区街巷空间尤为重要,由形式上来说,它能够对不同街巷空间从某种程度上进行区分。犹如当今社会热议的“千城一面”“千街一道”的问题,“城市双修”理念引导下的城镇设计是整体性的空间设计,是以形态空间、文化艺术共同组构生成发展而成,是三位一体的设计,其设计思维是兼顾文化、艺术及审美合一特质思维,并反对以大拆大建的暴力手法进行改造,倡以小尺度的更新方式,着重强调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故应通过梳理挖掘古镇文脉,遵循“城市双修”理念和改造原则,紧扣古镇休闲旅游主题,强化运漕标识度与特色,依照保护和改造双行的理念,力求发扬和延续运漕传统,用前进、发展的眼光看待街巷空间的重塑和建筑的更新修补。

(一)改造原则

街道风貌的形成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而来,其发展不仅具有延续性,更是由不同历史阶段的街道形态叠加所成,与其所在城市的历史发展更是休戚相关。沿河路是运漕古镇重要的历史街道之一,尚有大量历史遗存,且文化底蕴深厚。依据“城市双修”指导下的历史街区沿街立面更新原则,可赋予旧街区新的空间面貌,给予旧建筑新的风格特征和使用功能。在沿街立面具体改造中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整体性原则、历史延续原则、适宜改造原则、审美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城镇街道空间作为主要载体呈现,不仅承载着公共空间和生活,也是城镇整体历史文化风貌及形象的体现[12]。城市规划开发的不合理,以及扩张和更新过快等诸多等因素,使得城镇整体风貌与街道发展风格出现相异的现象。在古镇沿街立面的改造设计上,需分类分级、由上而下的进行控规,要站在规划一体的大局角度,全面看待问题,使街道立面与整体街巷,至历史街区、整个古镇的风格相融,避免出现断层。

2.历史延续原则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已把文化建设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镇的发展史更是由整条街上不同年代的建筑加以反映。历史真实性是运漕古镇的最大价值,所以在对沿河环境立面进行改造时必须做到有迹可循,不应破坏街道原始纹理和改变建筑物的原始风格,在设计中挖掘运用古镇历经数年的文化积淀,继承古镇历史构件的同时与新元素结合,在建筑细节上增添地域文化,使整体外观与古镇融为一体,达到延续古街历史和保持街道风貌的可持续性。

3.适宜改造原则

适宜改造原则是通过部分必要的整治改造手段,使沿街环境立面在视觉上显得协调、美观。如对沿街建筑立面表皮脱落现象进行针对性设计,在原有立面保留的基础上,对旧有立面进行综合治理。对老建筑不同程度的改造,需精准把握定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分类处理,做到修旧如旧和修补更新提升。现状保留较好的以清洗规整为主,陈旧的以粉刷更新为主,损坏严重则以恢复原貌为主,完全塌陷不宜居住需重建的类型,需做到与原有周边建筑相协调[3]。

4.审美原则

街道建设是为人所服务,在设计中整体建筑风貌和细节以及街道从属物都要做到实用且富含吸引力。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提升,建筑改造设计中的“实用、有效、美观”等相应标准已不能满足人们的主体需求,所以在如今发展之下,对于古镇中建筑及沿街环境立面改造应更加注重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表达,不能仅局限在满足功能和形式美感上,更需符合当今的审美趣味。井然有序的街景能够给人以良好印象,故街道立面构成与色彩整齐有序当之为首要任务[13]。

(二)改造对策

根据运漕古镇沿河路现状问题,结合“城市双修”引导下的改造原则,得出以下对策运用于沿河路立面改造实践中(见图5)。基于整体性原则,得出立面统筹把握的对策。在运漕古镇沿河路立面改造中要根据建筑特点采取分区定位,实行不同的等级改造,提升其改造效率,使该区域改造的辨识度、美观度达到提升。

图5 基于“城市双修”理念得出相应改造对策(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基于历史延续原则,得出对传统元素提炼的对策,运漕古镇建筑的一大特色是具有典型徽派特征的天井、马头墙、门罩和“美人靠”等元素。通过对以上文化元素及符号的提炼附于建筑立面和重要景观节点的改造中,并着重考量建筑细部的塑造,对檐口和基础部分细致刻画,街巷路灯及绿化提升,以及变电箱增设遮挡并与空地结合设置景观小品等,做到传承地方文化与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协调。

基于适宜改造原则,得出对材料与技术准确定位的对策,选用可持续、自然且原生的地方材料不仅在取材造价上带来切实便利,对地域文化及建筑景观在质地、色彩、肌理上的着现也发挥着显著作用。运漕古镇沿河路较多建筑外墙表皮墙面脱落严重,装饰物材料也可见斑驳,在改造中,应合理延续运漕文脉,尽量保留材料的原有特色,选用砖瓦、木竹、石等现代材料或地方性材料,达到原有建筑立面形象的改变和良好视觉呈现。技术选择上,采取更换饰面材料、外包立面等方式,或重新组织窗套、纹理墙面腰线等改变外部造型的方式,调整建筑尺度,改变原有立面形象。

基于审美原则,得出色彩与材质选择相协调的对策。徽派建筑多以木构架为主,以石、木、砖为原材料,搭配古街原有木门、青砖黛瓦、石板路等元素。在改造中仍选以传统建筑材料与当地建造工艺,如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材料:青瓦片、青砖、老木头等;色彩搭配上仍以灰白为主,原木色、黑、深灰为辅,使色彩与环境相融。

五、“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历史街区沿街立面改造手法

通过挖掘运漕古镇历史文脉与现状资源调研结合,选以渐次更新的改造手法促进整体有机更新,具体改造手法主要可分为:改造类型、建筑元素改造、建筑色彩与材料控制以及滨河景观塑造四个方面。以期实现建筑分类更新、建筑风貌修补、街区肌理完善,切实有效的使街区物质空间环境及绿化景观品质有所提升,同时对运漕古镇历史文化做到保护和传承并进,引导其有机持续生长。

(一)设计定位

在沿街立面更新过程中,设计定位依据“城市双修”理念营造舒适、独特的城镇街道空间,可将街道根据功能划分为交通性和生活性两种,不同街道性质对立面环境设计的要求不同。在原有街巷建筑结构、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对建筑表皮进行更新的过程与建筑“外观双修”这一说法基本等同。通过墙体饰面材料的更换、统一增加构筑物等方式对沿街建筑外立面进行改造,极为适合沿河路建筑立面改造的实际情况,不仅造价低、工期短,可行性也较强[14],同时对沿河路生态景观风貌进行重塑,发挥裕溪河生态、文化双作用。

(二)改造类型

立足“城市双修”理念,在古镇沿街建筑立面改造中对建筑现状进行分类梳理,采取循序渐进原则对建筑规模以及影响力等因素进行评估预判,运用立面统筹把握、传统元素提炼的改造对策对其进行更新设计。针对建筑类型可分为三种改造形式:可保留型、可改建型、拆除重建型。对于可保留型的建筑加强对其部分文物或办公单位的保护,如中国海事、渔民管理委员会等政府单位,在原本面貌维持的基础上进行修缮;针对质量较好的新建建筑,如民居、酒店等,因与周边建筑环境不够协调,选择适当在外观上增添徽派元素或造旧处理。在可改建型的建筑中,对现质量及外观一般的建筑中的安全性和功能结构进行加固,墙体依旧选择小青砖砌马头墙,外墙面统一选用灰色为主色调,门窗结合空调外机统一整改更新,外搭雨棚及晾衣架等装置也统一更换,丰富其立面肌理。针对拆除重建型的建筑中小部分安全性差、结构损坏严重、不宜改造或整改可行性较小的建筑建议拆除或重建。

(三)建筑元素改造

1.屋顶墙面修缮

建筑元素的改造选以立面统筹把握、传统元素提炼、材料与技术定位及色彩与材质选择四种改造对策。针对建筑现状不同的屋面形式和材料采取相应整治手法,屋顶面材采用小青瓦覆面,旧有面材进行统一清洗,破损毁坏处加以修复,老旧面材进行更换,违规加建、胡乱搭接等部分选以拆除处理;同时协调好毗邻建筑,对屋顶轮廓线做到规整。针对墙面的改造首先对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污秽和浮尘,破损部分进行修补;其次更改墙面颜色或肌理使之整体化,饰面材料以木材或其他本土材料作为辅助,外包立面上附加小型装饰构件,增加地方文化特色符号(见图6—7)。

图6 沿河建筑立面整治前后(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6 沿河建筑立面整治前后(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7 沿河环境立面改造后效果(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墙体门窗整治

首先根据需要对建筑墙体进行粉刷整修,在实际应用中将马头墙元素的运用做到极致简化,墙头只作灰边镶嵌并取消瓦脊,使整个建筑结构充盈徽派建筑韵味的同时,与现代建筑风格接壤。门窗通过清洗、加固或粉刷等方式对原有破旧、色泽脱落部分做相应处理,过于陈旧则选以更换,窗户统一更换为褐色铝合金或定制木门窗,形成统一的古建筑风韵。防盗门窗设施整体安装,拆除所有依附在墙面上的防盗网等风格不符的构件,以防建筑立面形象被五花八门的防盗设施所影响。其次注重细节的把握,室外空调机位统一规范实施,并设计遮掩构件,具体改造设计方法见表1。违规搭建的附属建构严格拆除,自行安装的雨棚或晾衣架等装置统一拆除和重新设置(见图 8—9)。

图8 居民楼建筑墙身改造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摄、自绘)

图9 整体建筑墙身改造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商业店招修整

广告标识、店招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底层建筑经常是造就人们对街道印象的首要因素。在更新时针对二层及以上粘贴在外立面上的所有广告牌或张贴物选以拆除,存于底层建筑的店招设计时可根据情况与空调外机遮挡物相结合。店招和广告牌使用的字体、颜色需与建筑整体的色调相配,字体大小需控制避免对建筑物造成遮挡,在形式上与建筑外立面形成特有韵律。同时根据店铺类别、特色定位进行差异性设计,避免出现“千店一面”。针对墙身广告位附于重要建筑立面改造之上的,可利用山墙面进而采取悬挂式或嵌入式类型的广告牌,其位置和高度均要统一安放,不得对原有建筑形式及功能造成影响。

(四)建筑色彩及材料控制

建筑色彩与材料方面采取立面统筹把握、色彩与材质精准选择的改造对策。以徽派建筑特有灰色作为主色调,对建筑立面色彩统一进行灰调处理,促成统一而丰富的整体效果。灰白相间的码头民居建筑群体,配合原木色、黑色加以点缀,整体展现出道法自然的文化意蕴。建筑外轮廓原有窗体结构由白色立体钢制窗套装饰,立面墙体由灰色防水涂料大面积装饰,使得建筑外轮廓强化,建筑立面效果增加了变化和趣味。除牌坊、祠堂及景观建筑之外,其余多数建筑的外立面形象都由粉墙黛瓦的马头墙组合排列,韵律感在建筑群体组合的形象上也更加凸显(见图7、图9)。具体设计色彩见表2。

表2 整治类建筑改造设计色彩汇总(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五)滨河景观塑造

滨河景观塑造主要采取对策为传统元素提炼、材料与技术定位以及色彩与材质协调选择。沿河路裕溪河是运漕古镇历史文化、景观风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其滨水空间设计可以从增补绿化景观、提升文化着现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划修补,以此促进人与景观之间的活动关系,唤醒滨水空间与历史文化街区之间的交流。

就绿化系统的规划而言,可利用沿河路天然的线性空间进行点状、块状的绿地串联,形成连续流动的绿化场所空间,对于场地过于局促的地方可运用嵌入式手法,在沿街建筑之间空隙、建筑临街垂直界面或道路的转折边角处等空间小规模的嵌入一定规模绿地,并添加休闲交往空间,以此构成“点、线、面”复合的街巷绿地系统。具体而言,首先可以在街道出入处设置适量绿化节点,增强景观标志;其次根据沿河路不同类型建筑现状,将损坏严重或违规搭建的建筑进行拆除,增加绿化面积,采用墙体镂空或垂直绿化的方式用于部分公共建筑之中,以最大程度上实现绿地资源共享,部分建筑一楼以上的开放式平台亦可适当增加绿化投入。进而通过增加沿街行道树,灌、乔木等协调搭配,塑造井然错落的景观,形式上选取如“梅兰竹菊”四君子等文化元素,丰富整体绿化配置。

与此同时,通过提取地方文化、建筑符号、故事传说、生活习俗等文化元素赋予景观小品及公共设施之中,使历史文化与现代服务设施实现完美融合。街道中路灯、站台、垃圾桶、休闲座椅等沿街基础设施,可在形式元素上融以文化内涵元素,运用于装饰、色彩或材料之中,依据历史和当地民俗进行景观小品雕塑、景墙等专项创新性设计。道路铺装选取青石板、防水木质板;人行道选取统一的颜色、规格和材质,解决原本破损地面和裸露问题。通过这些富有文化意蕴的沿街小品、标识、铺装等物质呈现,可营造一番整体和谐与文化氛围相伴的街道环境(见图10—11)。

图10 沿河景观改造前后(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10 沿河景观改造前后(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11 亲水平台改造前后(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11 亲水平台改造前后(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六、结语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类似的危机存于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中,城市功能的欠缺、街巷空间的破损零碎以及建筑尺度的逼仄,使得旧有街区与现代城市环境之间出现不容忽视的断层现象。大批量老旧城区在历经整修改造之后所遗留在现代城市化建设中的历史碎片,也面临着保护传承与绵延发展的重新定义和反思。在中央所颁布的城市修补政策发展方针之下,全国范围内的历史城市也渐进更为关注其所倡导的以“小修小补”为核心的“微型改造”更新模式。而滨河环境作为历史古镇改造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影响古镇街景的重要因素,不仅记录着沿河景观的渊源发展,也向外界不断传达着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信息。基于“城市双修”理念,对运漕古镇沿河路街巷现状和历史文化梳理分析,发现其主要存在文化特色缺失、质量不佳、功能不足、活力欠缺等问题。在具体设计中通过对运漕特有历史文脉进行提取,对既有建筑分层分类统筹把控,并着重对其细节精细塑造,充分提升运漕古镇的街道形象和整体开发,在新旧时代的融合中创建属于历史建筑的新价值。当然,街道空间形象不止沿街建筑的影响,其绿化配置、公共设施、景观小品等也不容忽略,通过整体统一设计,希冀对运漕沿河街景的再现以及古镇活力提升有所借鉴。

猜你喜欢
城市双修双修古镇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中村改造研究
古镇之旅
江西省“全省通”飞越抚州暨抚州市“城市双修”展示飞行活动圆满成功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
“城市双修”理念下邯郸采煤塌陷区河道再生体系初探
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双修”
千年古镇
谢金英:德与艺双修 雅与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