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内涵的几点思考

2022-03-14 17:58王雪冉田云刚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化强国体系结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王雪冉 田云刚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深刻内涵由文化认同论、文化实践论、文化功能论、文化目的论、文化交往论多维构成。文化认同论旨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增强中国文化的自觉自信;文化功能论旨在坚持正确导向,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和人的健康发展;文化实践论旨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目的论旨在富国为民,力求实现国家、民族的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文化交往论旨在增强文明之间包容互鉴,强调中华文明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文明之间的关系重建提供了中国方案。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结构;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2)01-0018-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了众多优秀的思想成果,其内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为我国文化建设给予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地位及作用,必须深入分析和整体把握其思想内涵和体系结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1〕基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体系结构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目前学术界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播等领域,对这一理论体系的整体把握和系统认知具有较大的研究拓展空间。本文试图运用文本诠释和分析的方法,从文化认同论、文化功能论、文化实践论、文化目的论、文化交往论等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涵进行阐发。

一、自觉自信的文化认同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根本要回答的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采用何种文化作为人民的思想指引和精神动力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价值上包含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是一种自觉自信的文化认同论。

首先,文化认同论旨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作为引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道路确立了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所揭示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性与创新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就表明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具有主体地位,而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又展现出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并始终以扬弃态度对待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最根本和最首要的原则就是坚持正确的旗帜和道路,因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理论先导,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旋律开展文化建设。

其次,文化认同论旨在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进程中孕育的宝贵民族财富,是中华民族智慧与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发展过程中以其丰厚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底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奠定了本土文化根基。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形成和积淀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热爱祖国、以民为本、崇尚和谐、热爱和平、天下大同、维护统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观念和传统,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要战略任务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张力不断彰显,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进一步传承、创新和发展。在树立高度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下,只有进一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才能从根本上唤醒人们的民族文化意识,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和强有力的道德支撑。

再次,文化认同论旨在坚持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32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中孕育出的革命文化,通过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伟大精神表现出来,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实事求是的作风,开天辟地、不怕牺牲的气概,严守纪律、坚定理想的信念、人民至上、大公无私的品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和发扬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伟大精神体现出来,具有自力更生、报效祖国、团结协作、甘于奉献、改革创新、热爱自然等深刻内涵,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

二、导向正确的文化功能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要重点回答文化具备何种功能属性、坚持什么样的价值导向、在哪些领域发挥作用的问题,由此形成了导向正确的文化功能论。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具有引领经济政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显著作用。

首先,文化功能论强调,文化是引领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在意识形态上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基本问题的精炼凝结,能够折射出我国的经济、政治状况,并且对中国经济和政治建设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依靠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源泉。科学技术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式与走向。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大量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使经济领域焕发出勃勃生机。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依托于先进文化理论推动我国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集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形成并推进的”〔3〕,这就需要我国在守正创新中积极探索,从实践中总结出与我国政治发展相符合的先进文化理论,以此来推动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其次,文化功能论强调文化是培育社会良好风尚的重要基石。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贯穿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其主要体现在“文化往往借助于社会的道德,借助于社会的风俗习惯、借助于社会的优秀文艺作品等文化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物质生活进行规范与引导”〔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向大众传递着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始终致力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打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进而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所以必须将其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来,使其能够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提供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进而推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再次,文化功能论强调文化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的产生、发展等一切活动都围绕人这一主体而展开,离开了人的发展去谈文化,文化就会失去意义。纵观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与封建社会文化为统治阶级服务以及资本主义的文化产生异化、沦为资本的附庸相比,只有社会主义的文化才真实服务于人民,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和前提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来源于人们改造世界和改造自身的活动,反之又能涵养人的精神世界,培育和塑造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出成果,其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高度重視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5〕作为文化发展的动力和目标,并通过教育、文艺等途径实现“以文化人”,推动个人文化素养的显著提升,进而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发展创新的文化实践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关键要回答的是文化如何建设、以何种动力和何种方式实现繁荣发展的问题,由此形成了发展创新的文化实践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实践论包含了坚持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内容。

首先,文化实践论要求坚持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事业是由政府部门主导,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而面向全体公民所创办的公共事业,具有公益性和非盈利性。发展文化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和重要环节,其发展状况是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因素。从国家角度来看,国家党政报刊、新闻网站、电视广播平台等都是传播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这些文化单位和部门以正确理论为导向,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提供了广泛的宣传渠道。从公民个人角度来看,社会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建立都为公民参与文化生活拓宽了路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民群众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积极引导下,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文化惠民工程在全方位、多领域实施,为进一步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次,文化实践论要求坚持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6〕。与文化事业不同的是,文化产业以盈利为目的,具有经营性质,其服务的人群与范围也较有针对性。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被寄予更高的期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文化产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而在政策方针、人才资源等方面都为其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主导性作用,其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一环,为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7〕189这为当下创新文化活力提供了新的方案,同时也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要不断激发文化市场活力,推动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

再次,文化实践论要求坚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是指在坚持基本文化政策方针不变的前提下,立足于我国自身发展实际,“不断完善和优化文化发展的制度框架与体制机制”〔8〕。文化体制改革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由之路,其目的在于消解制约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碍因素,努力形成与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2〕314这就意味着要从激发文化创新和创造力的动力源泉入手,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和制度支撑。当前,我国文化建设虽已取得突出成绩,但是我国文化的体制机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又过度依赖政府,造成了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9〕。我国仍需在这些方面不断完善,为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健全的体制机制保障。

四、强国为民的文化目的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还要着重回答文化发展目的何在、为谁服务、成效如何的问题,由此形成了强国为民的文化目的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目的论内在地包含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三个层面的发展要求。

首先,文化发展要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国家富强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发达的重要体现,它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同时也是国家综合实力各项指标的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国家富强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富强成为国家层面价值取向上的首个要求,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在我国“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富强与建设现代化强国具有一致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7〕3这就明确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与实现国家富强的内在联系。在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要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为目标,在文化的创新创造能力上下功夫,为国家富强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和强劲的软实力支撑。

其次,文化发展要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民族复兴是指通过不断发展壮大本民族力量,推动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走向繁荣兴旺。我国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历程中日益紧密、逐渐融合,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复兴不仅代表着我国各民族共同的利益诉求和发展期盼,也体现着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进的坚定决心。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必须以文化的繁荣为衡量标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32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通过文化传承得以接续,更需要在文化发展中不断发扬。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要厚植中华文化根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以中华文化中蕴含的宝贵民族精神凝心聚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迈进。

再次,文化发展要致力于实现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是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及其对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与获得感”〔10〕。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精神满足也非常重要。在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持续推进、文化市场不断繁荣的背景之下,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对享有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有着新的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2〕34 这就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旨归。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特别是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创作方面,要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使得创作出的精神文化产品能够深刻反应人民心声、贴近人民喜好,能够在优质的精神食粮中汲取文化滋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五、开放包容的文化交往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同时要回答以何种态度开展对外文化交往、如何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展示中国形象的问题,由此形成了开放包容的文化交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交往论在价值取向上包含“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三重意蕴。

首先,在对外文化交往中要提倡“各美其美”,尊重“不同文化中的不同人群对各自传统的欣赏”〔11〕。世界各国在其发展历程中都创造了属于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随之也产生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实现恒久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其在世界文化交往中彰显自身文化特质、保持文化延续性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建成现代化强国的核心环节之一,将坚定文化自信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为开展世界文化交往提供必要前提。由此可见,坚持“各美其美”是我国对外文化交往的首要前提,只有充分认同和欣赏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弘扬自身文化,才能在同世界各国文化交往中不失其本色。

其次,在对外文化交往中要坚持“美人之美”,在充分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12〕这体现出我国在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往中既能坚守自身文化底色,又具有开放包容的精神特质,并以此为我国文化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在文化交往中,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一方面我国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另一方面也从发达国家的有益文化成果中汲取有益养分,并与我国自身实际紧密结合,找到与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有利因素,以此来为我国的文化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永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再次,我国对外文化交往中要坚持“美美与共”,使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交往中增强互融互鉴,共享文化优秀成果,共同推动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之下,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往中有时会产生碰撞与冲突,而“美美与共”正是我国在应对不同文明的关系问题时作出的正确回应。它是世界各國打破文明隔阂、实现合作共赢的必要前提,不仅能充分展现出我国在世界舞台上敢于担当的大国形象,而且昭示了中华文化兼容并包的优秀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愿同各国一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和而不同,倡导美美与共,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13〕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营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格局,我国提出的“和谐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为人类文明的和谐共生与世界的和谐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2.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岳凤兰.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哲学逻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52-58.

〔4〕戴圣鹏.论文化的社会规范功能〔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4):70-75.

〔5〕孙成武.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33.

〔6〕郑新立.文化建设与国家软实力〔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51.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8〕苏泽宇.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内涵与特点〔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50-60.

〔9〕陈辉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173.

〔10〕张荣华,郭日铎.论人民幸福的内涵、价值和实现路径——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幸福的重要论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6):3-10.

〔11〕范丽珠,陈 纳.找回自知之明:费孝通文化自觉论再阐释〔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95-103.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4.

〔13〕习近平向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致贺信〔N〕.人民日报,2021-09-16(01).

3886500338274

猜你喜欢
文化强国体系结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于思维导图的化学知识体系结构构建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CA)理念下的无线通信系统探究
认知无线网络中的重点技术和研究
“文化强国”战略下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路径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