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须生舞台表演艺术探讨

2022-03-14 21:58张磊
民族文汇 2022年1期
关键词:舞台表演唱腔

张磊

摘 要:对于秦腔的戏剧表演艺术来讲,在所有行当中,须生行当具有重要地位。在秦腔舞台中,一些剧目以须生为主线推动戏剧情节有序开展,因此须生舞台表演能力对剧目表演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对此,本文分析了须生表演艺术,并以实例角度阐述须生表演要点,希望能够为相关单位与人员提供参考,不断提高须生角色的舞台表现力。

关键词:秦腔须生;唱腔;舞台表演

前言:在戏剧中,秦腔属于关键形式,以艺术形式角度分析,秦腔表现力非常突出,进行秦腔表演活动时,在人物思想情感与剧情跌宕起伏发展过程中,秦腔演员表现活动也会出现变化,将戏剧内涵充分诠释出来。

一、须生表演分析

做功与念白是须生表演主要内容,所以,须生在剧中主要是正面人物形象,因此,做功、念白与唱腔之间属于相辅相成关系,均是结合剧情进行人物内心世界与个性刻画,是人物交流情感与抒发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须生演员需要积极借助细腻刚健的表演与念白感动观众[1]。

在做功方面,秦腔须生做功具有程序化特点,若是缺乏此种方式,则戏剧表演无法顺利开展。另外,须生做功应该突破“四功五法”程式束缚,应该灵活运用此种表演程式,结合剧情需要与人物需要,对程式进行突破性应用,以实现做功技巧创新。但是需要注意,须生的擦亮鞋底、甩下袖子、提起布袍以及捋胡须等普通根基应该保留下来。戏剧主要通过行为呈现,借助跳舞唱歌形式进行表演,边跳边唱,让观众心花怒放。借助程式化技巧与动作,对人物性格进行充分刻画,以提高表演深度以及力度。在秦腔表演中,这些是必不可少、必须的。演员需要熟练使用技术,积极向他人学习,并合理个性,以做到合理运用。应该进行合理变化,禁止出现无趣、僵硬问题,以保证表演效果[2]。

二、秦腔须生表演实例分析

戏曲类型化的人物塑造模式会促使人物性格单一化以及平面化。即在秦腔戏剧的各个行当中,扁平化人物与类型化人物的表演共性。须生通常来讲是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饱经沧桑的角色。所以其在表演过程中具有沉稳的特点,做工端庄、步履刚健。不论是军中主将、还是朝中重臣等角色,在秦腔戏剧中均有着重要责任担当,须生主要是呈现凛然、慷慨的个性,而基于表演共性,其必须要以刚正不阿的分工为舞台表演确定人物表现基调。

比如,《二堂舍子》的刘彦昌,因为该角色具有生父与官员2个身份,因此在舍弃沉香和现任妻子所生亲子在态度方面出现尴尬境地。只有“刘彦昌才直哭得两泪汪汪”,此种身份让刘彦昌发现沉香失手杀人后,无法理直气壮地讲话,仅是以父亲角色进行表现。两个孩子均是刘彦昌的心头肉,因此,其只能将沉香身世讲清,之后让沉香自己决定怎么办。所以,刘彦昌在表演动作方面就不能出现“壳子”“抖髯”等表现人物激烈情绪的动作。

而在《打镇台》中,王震是一个小县官,镇台大人对其颐指气使,即便镇台触犯法律,但是还皮鞭打、对质堂官,让王震受辱,对其心灵造成严重打击,同时使其心灵颤栗,在忍无可忍之后,王震借助历史上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志士不断激励自己。基于此种心路历程,王震进行了思想斗争,对利弊权衡之后,才会在公堂上作出“闪帽翅”“抖髯”“甩袖”“提袍”等动作,将人物内心激荡情绪的外化行展示出来[2]。另外,在《三滴血》中,周仁瑞的人物形象也是被损害、被侮辱。在前两次地学过程中,并没有将周仁瑞心理狂潮激发出来,在第三次滴血之后,晋信书判定牛娃并非其生父所生后,引发周仁瑞开始质疑滴血认亲准确性,因为这不仅是对第一次与第二次的滴血错判的证明,同时也是事关人伦的问题。所以,促使周仁瑞性格出现巨大突转以及剧变,使其下定决心和王妈大闹共同。周仁瑞在此过程中通过“甩袖”“抛髯”“抖髯”等动作将人物激愤情绪表现出来,进而将周仁瑞愤懑情怀表现出来。所以能够发现,老生表现,是对须生和善、诚信以及敦厚表演程式的发展,例如稳健做派、步履蹒跚以及脚步踉跄等,人物一旦达到情绪激烈,同时无法自抑情况下,一般通过“抛髯”“撩須”“抖髯”等固定程式将老年人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来,也是须生程式必然发展状态。

在《放饭》中,朱春登一出场即通过沉稳台步将平西候威严仪态表现出来。之后利用“捋须”“甩袖”“挪椅子”“踱步”“疾走”等动作与丰富的眼神、表情等,将见到妻子的悲痛、疑虑、欢喜、惊讶等情感冲突、心理活动充分表现出来,在无法确定妻子身份时,通过“摇帽翅”将朱春登的疑虑表现出来,展现剧情理性。在朱春登和母亲相认过程中,借助“跪步”“甩发”“抖须”“抖袖”等形体动作,将一个儿子和历经磨难的母亲悔恨交织、失而复聚的情绪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此段表演是《放饭》的高潮戏段,在表演过程中,应该满足剧情需求,对情感进行准确支配,促使人物表现坐高刚柔相济、不温不燥,通过结合技巧、形体与眼神等对人物进行有效塑造,借助揣摩与理解人物内心情感与性格,将人物艺术形象展现出来[3]。

结语:综上所述,在秦腔戏剧中,表演和唱腔之间具有紧密关联。重视须生行当与丰富须生行当,不仅是对非遗保护的需求,同时也是继承秦腔的表现形式的重要手段,丰富表现语汇的关键途径。另外,秦腔须生行当的消亡并非之后剧目消亡,同时还会伴随相应表演程式消亡,也意味人们丢失了先人前辈所创造的艺术感染力与艺术享受,还会造成视享受艺术消亡。所以对于须生舞台表演,演员应该刻苦学习、积极探索以及博采众长,持续积累才可以形成个人特色。在表演过程中,需要根据戏剧具体背景与情景合理选择表现形式与动作,进而发扬秦腔的表演艺术,促进秦腔戏剧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霖, 李春燕. 源自内心,传神出彩——惠敏莉秦腔表演艺术论[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 2020(02):3-3.

[2]蒲虎勤. 浅谈秦腔"生"行表演 以秦腔经典剧目《打镇台》为例[J]. 中国戏剧, 2019(09):2-2.

[3]张驰. 落红育花亦芬芳——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贠宗翰培养戏坛新秀纪实[J]. 金秋, 2010(15):3-3.

2477501705325

猜你喜欢
舞台表演唱腔
从音乐唱腔角度谈越剧跨性别扮演艺术的历史发展
浅谈歌唱中的舞台表演艺术
音响符号在舞台表演中作用的体现
话说大秦腔和秦腔舞台美术
论舞台表演中的互动媒体艺术应用策略
试论提高舞蹈演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我演“七仙女”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浅谈京胡在荆州花鼓戏唱腔音乐伴奏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