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 清通 畅达

2022-03-14 23:57闫学唐翔云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河豚汪曾祺古诗

闫学 唐翔云

一、读正确,字字清晰,声声入耳

师:卖鱼桥小学三年级五班的同学们,很高兴见到你们!同学们,我们一节课学习三首古诗,你们是否会觉得有点儿挑战性?今天,我们就来挑战一下,看看我们班的同学能不能用这40分钟挑战三首古诗,有这个信心吗?

生:(齐)有!

师:好的。这一定是一节特别愉快、特别美好的课!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看看大家读得怎么样。谁来读第一首诗?

(师指名读杜甫的《绝句》)

师:她读得很清晰,声声入耳。我提一点小建议,最后一句“沙暖睡鸳鸯”中单独把“鸯”字拿出来,我们读一声,而放到词语中,指在水中生活的鸟类,就读轻声。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句——

生:(齐)沙暖睡鸳鸯。

师:特别棒!谁来读第二首诗?也要读得字字清晰,声声入耳。

(师指名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师:真好!声音特别好听,读得也特别美!再读第三首诗,谁来试试看?

(师指名读曾几的《三衢道中》)

师:读得很不错!有的地方发音还不是特别到位,老师带着你们读一读。

(师范读,生跟读。)

二、读出节奏,节奏要恰切

师:同学们第一遍读就能够读得这么好,了不起!待会儿我们再来读第二遍的时候,还要读得有节奏,节奏要读得恰切。什么叫恰切呢?就是恰当、切合的意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这三首诗,看看能不能读得节奏恰恰好。我来起头。

(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节奏地读三首诗)

师:同学们节奏读得比较恰切,但是古诗不仅要读正确,读流利,节奏要读得恰切,还要读得有韵味。相信随着我们欣赏的深入,同学们一定会读得更加有韵味。

三、读出韵味,用心灵感受诗意

1.初读感知: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我们的脑海中浮现了很多的画面。你能说一说这三首古诗分别说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比如第一首诗,它说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生:春天的景色。

师:说得很好,一下子就说准了!那么第二首诗呢?它说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呢?

生:春天。

师:也是春天。你是通过什么知道它们说的都是春天的景色呢?

生:第一首诗写到了春风,只有春天有春风。

师:是啊,这首诗歌直接告诉我们“春风花草香”,说的就是春天的景色。真好,一下子就抓准了!

生:只有春天燕子才会从南方飞回我们这里。

生:第一首写了鸳鸯,只有春天才有鸳鸯。

师:燕子在春天从温暖的南

方飞回来了,它是候鸟。而鸳鸯呢,它可不是春天才有,而是到了春天这个季节开始活动了。春天一来,沙子在阳光的照射下也仿佛变得暖了;春天一来,冰雪融化,泥土原来是坚硬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摸一摸,它也变得软了,正所谓“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同学们,你们看,诗人杜甫不仅直接告诉我们这是春天,而且通过春天的一些景物,如燕子、鸳鸯,告诉我们春天到了。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首诗。第二首诗的作者是大诗人苏轼,你从诗中哪里读到了春天?

生:我读到了桃花。桃花是春天开的,肯定是春天啊。

师:一看到桃花绽放就知道美丽的春天来临了。

生:作者直接说“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不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这是春天吗?

生:“蒌蒿满地芦芽短”,春天的时候各种植物才能生长。

师:蒌蒿满地芦芽短,各种植

物,其实在这里说的是哪几种植物?

生:说了蒌蒿和芦芽。

师:同学们见过蒌蒿吗?估计你们没见过,所以老师专门找了一幅图,而且还找了著名的当代作家汪曾祺的一篇散文,其中就提到了蒌蒿。大家看,这就是蒌蒿。(出示)

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

蒌蒿是生于水边的野草,粗如笔管,有节,生狭长的小叶,初生二寸来高,叫做“蔞蒿薹(tái)子”,加肉炒食极清香。……我小时候非常爱吃炒蒌蒿薹子。桌上有一盘炒蒌蒿薹子,我就非常兴奋,胃口大开。

——汪曾祺《故乡的野菜》

师:春天来到,蒌蒿就开始生长了。谁来读汪曾祺先生这篇文章的第1自然段?

生: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

师:这一段和苏轼的这首诗

哪一句对照起来了?

生:蒌蒿满地芦芽短。

师:是啊,同学们看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和苏轼的诗歌都写到了蒌蒿和芦芽,这是春天这个季节特有的两种植物。春天一来,它们就开始萌发了。蒌蒿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是带着情感的,是让他兴奋、胃口大开的。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提到了蒌蒿,提到了芦芽,苏东坡的这首诗歌也提到了蒌蒿,也提到了芦芽。我们可能会作出一种推测,汪曾祺先生小时候吃到了的蒌蒿,苏东坡在他所生活的宋朝可能也吃到了。古今中外,这些著名的文学家、大诗人,他们都特别有生活情趣,不仅能看到美丽的景色,而且还能够享受美食。你看,苏东坡的这首诗歌当中,他不仅提到了芦芽,他还提到了什么?

生:河豚。

师:“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你们都见过吗?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河豚图片,略)

师:这就是河豚。河豚是一种又肥而且味道很鲜美的鱼,但是食用它必须特别小心。据说,它的内脏是有毒的。苏东坡先生在他的诗歌当中提到了河豚,实际上他一定吃过河豚,感受过河豚的。你看在这两首诗歌当中,作者都是抓住了这些春天特有的景物来告诉我们,这是美好的春天的季节。而第三首诗《三衢道中》没有提到,那么这首诗歌说的又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呢?

生:我觉得有可能是秋天。梅子黄了,我猜是秋天。

师:梅子黄时,是什么季节?作为生活在杭州的你们,对梅子应该不太陌生,结合你的生活经验,想一想梅子黄时是什么季节?

生:夏天。

师:同学们,生活在杭州的你们,能够感受到黄梅季节,是吗?为什么叫黄梅季节?就是因为那个时候梅子成熟了。一般都是在六七月份,在夏天。在这首诗当中,作者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这是哪个季节,而我们通过“梅子黄时”,结合生活经验,知道了诗歌描写的景色是夏天。除了“梅子黄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看到这是夏天呢?

生:“绿阴不减来时路。”夏天的时候,树木长得很茂盛,所以绿阴茂密。

师:好的,同学们,读诗还要结合我们的生活体验,结合我们平时对这个世界、对大自然的观察,否则你就没有办法理解诗人在这首诗歌当中所表达的意思,所抒发的感情。这三首诗,前面的两首说的都是春天,第三首《三衢道中》说的是夏天。三位诗人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在创作诗歌的时候,却用了相似的艺术手法,有的直接在诗歌当中告诉我们他描写的季节,如《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有的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季节,是通过描写这个季节特定的景物来提示我们,如《三衢道中》。

2.触摸诗意:你愿意穿越到哪首诗所描述的画面中?

师:如果你们可以穿越到诗

人所生活的朝代,你愿意置身于哪一幅画面中呢?

生:如果我能穿越,我会穿越到杜甫所生活的年代,也就是第一首《绝句》这幅画面中。因为夏天一般都很热,我比较怕热,然后呢,河豚的话,我也不敢吃。

师:除了这两个原因,这首诗本身有没有打动你的地方呢?

生:我觉得他描写的画面很美。

师:美在哪儿?

生:我的鼻子觉得美啊!

师:你的鼻子觉得美。鼻子是用来闻的,你的鼻子已经闻到了——

生:很香的气味儿。

师:太棒了!闻到了什么样的气味让你觉得这么香?

生:我闻到了春风吹来的花草的清香。

师:太好了!你不仅用眼睛观察画面,还用鼻子闻到了。

生:我愿意穿越到苏轼的那个年代。因为春天的时候,桃花很多都绽放了,又很香,看起来也很美,而且河豚看起来肥嘟嘟的,很好吃的呀!

师:她不仅看到了美丽的桃花,还闻到了桃花飘来的香味儿,而且似乎也尝到了河豚的鲜美。这就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鼻子闻,用嘴巴去尝一尝,当然这是在想象当中。

生:我想穿越到曾几那个年

代,因为可以看到梅子,能看见小溪,还能看见那些茂密的树木、树阴。

师:我们可以看到黄色的梅

子。看到梅子,我们的嘴巴里甚至都有点儿酸酸的了,有点流口水了,是吗?当我们看到小溪,我们的耳边就仿佛听到了小溪潺潺的水声,当我们看到“添得黄鹂四五声”,我们的耳边也仿佛听到了黄鹂的叫声,太好听了,就像在唱歌。

师:同学们,穿越到不同的画面,是因为我们感受到了画面的美好。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明丽的色彩,可以用鼻子去闻,可以用耳朵去听,还可以用嘴巴去尝,甚至还可以用身体去触摸、去感受,这就是读诗的方法。同学们,来,带着这种丰富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三首诗,读出你感受到的诗的韵味和情感。

(生齐读)

师:同学们,苏轼的这首《惠崇春江晚景》非常有趣。师题中所说的“惠崇”是北宋时代一个有名的僧人,他画过一幅画《春江晚景》。在这幅画上,苏轼写了一首诗,就是我们正在读的《惠崇春江晚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种题写在画作上的诗,我们就叫它题画诗。这就叫画中有诗。而通过杜甫和曾几的诗,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诗中有画,所谓诗情画意就是这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歌的美感就在这儿。

师:同学们,诵读古诗,我们要调动身体的各个感官,比如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闻,用嘴巴去尝,甚至用我们的身体去触摸。当然,不管是看,是闻,是尝,还是触摸,这些其实都存在于我们的大脑当中,都在我们的想象当中,所以用我们的大脑去想象,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这是读書最重要的方法。我们要用心灵读书。

四、深度阅读——为什么要把这三首诗编在一起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读了这三首诗,你们有没有想过,在这里编者为什么要把这三首诗编在一起?这个问题有点挑战性,同桌之间可以稍微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做一个分享。

(生讨论)

生:它们都是写景物的,而且有一些连接。前面两首都是写春天的景物,第三首写的是夏天,我觉得可能是这样的规律。

师: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前面两首诗都是写春天,紧接着按照季节的变化就是夏天,所以你认为编者是出于这两个原因把它们放在了一块,是吗?

生:三首诗中都有动物,鸳鸯、河豚、黄鹂。所以作者会把这三首诗放在一起。

师:写了这个季节特有的景物,所以,你觉得把它们都放在一块儿。三位诗人虽然生活在不同朝代,但是他们把对大自然的观察融进了诗歌,尤其是把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写进了他们的诗歌,这是他们共同的特点。诗歌中难道仅仅是燕子、鸳鸯这些小动物吗?还写了哪些大自然的生灵?

生:春风,花,草。

生:竹子、桃花、蒌蒿、芦芽、梅子等。

师:是啊,还有这些最美好的景物。色彩艳丽,增添了画面的色彩。而燕子啊,鸳鸯啊,黄鹂啊,又给这幅色彩艳丽的画面增添了一种生命的活力,所以,编者把这三首诗放在一块。

五、我们也来编诗——能不能把课文变成《古诗四首》呢

师: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编者把它编成了《古诗三首》,我们能不能加入一首诗,让课文变成《古诗四首》呢?

生: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师:这说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生:秋天。

师:前面两首诗是写春天,第三首诗是写夏天,正好这首是写秋天,大家觉得这首诗加进去合适不合适?

生:合适。

生: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这说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生:夏天。因为蝉在夏天出现,听到蝉的叫声就知道炎热的夏天来临了。

师:是啊,在诗歌当中不仅听到了蝉的鸣叫,还有牧童的笛声,是吧?非常棒!

生:“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是写秋天的诗。

师:是啊,这是我们在这个学期学到的一首诗。如果给我们更多的机会,同学们也许还可以编成《古诗五首》。你们可以想一想,刚才我们说到了三个季节,春、夏、秋,唯独漏掉了一个季节,是哪个季节?

生:冬。

师:你们知道有描写冬天的诗歌吗?如果加进去就变成《古诗五首》了。谁知道?你说说。

生:记得好像是柳宗元有一首诗,名字忘了。

师:我给你提示一句,“千山鸟飞绝——”

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是啊,把这首表现冬天的诗加进去,就变成《古诗五首》了。最后那个同学你说《梅花》,能背出来吗?

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师:梅花一般是在冬天盛开,而且是盛开在冬春之交,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候。如果把这首诗歌加进去也特别合适。

师:同学们,今天这一节40分钟的课,我们不仅感受了三首诗的画面的美好,知道了诗人创作诗歌的艺术特点,而且还拓展了很多诗歌,有了《古诗四首》,甚至还有了《古诗五首》。课后有一题让我们背诵默写第一首诗,你们能不能画一幅画?在画上把第一首诗也写进去,那样你的诗歌就变成题画诗了。也许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和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形成一种隔空对话。

师:最后请同学们站起来,用响亮的声音,字字清晰,声声入耳,节奏恰切,韵味十足地把这三首诗诵读一遍。闫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

(师生诵读)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评析】

闫学老师的课不急不躁,稳步推进,总是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此次听闫老师执教《古诗三首》,也是这般娓娓道来,行云流水。从表面上看,本课教学走的是古诗词教学的传统模式,“读出节奏—读出画面—读出韵味”,但是仔细品析这节课,观察学生的思维活动,你会惊喜地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如春草般滋长起来。让我们来看看闫老师是如何铺设阅读教学的阶梯,带着学生走进高阶思维的大门吧!

第一阶段:理解性閱读思

维——从单首诗认知到三首诗共

性理解

闫老师有四个问题问得特别妙。

第一个:你从哪里读到了季节?学生在寻找中,诗中的景物跳动起来了,鲜活起来了。那些色彩明艳的植物,桃花、蒌蒿、芦芽、梅子,那些生动活泼的小动物,燕子、鸳鸯、鸭子、河豚……春天不是空洞的词语,是生机勃勃的万物,这份感悟在学生的脑海中渐渐清晰。闫老师对古诗文教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她曾说:“对教师而言,首先了解这些诗词中最核心的经典元素,解析这些经典元素的艺术价值,无疑会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和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她的观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彰显。

第二个:如果能穿越,你想穿越到哪首诗中?多么有童趣的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迫不及待地描绘想象中的画面。设想一下,如果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会怎么问这个问题。我们会说:“比一比,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如果这样问,学生还会有思考的积极性吗?学生大胆地把自己放到诗歌里,回顾了诗意,比较了三首诗的异同,与诗人产生了共情,教师要做的是“看你绽放,我不打扰”。

第三个:你仅仅用眼睛看到了季节吗?在学生自由发言中,闫老师顺学而导,抓住契机,在追问中引导学生掌握了体悟古诗的方法:想象画面时,不光可以用眼睛去看,还可以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听,用身体去触摸。总之,调动身体的多个感官去阅读诗歌,去鉴赏诗歌,用一种自由的、不设防的心灵去感受诗歌的美。

第四个:编者为什么要把这三首古诗编在一起?这个问题更是一种统整思维的训练,先“求同”再“存异”,在引导学生揣摩编者意图的过程中,深化了对这一类诗的特征的认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对古诗的理解。

第二阶段:拓展性阅读思维——从古诗词阅读到古今对比阅读

古诗中有一句“蒌蒿满地芦芽短”,这与学生的生活认知有距离。学生基本上不认识蒌蒿、芦芽,就算认识,那也就是河边的寻常野草、野菜,又有什么美呢?这常常被老师们忽略的教学点,闫老师却精准地抓住了。越是寻常,越是生活,越有生活的情趣,越有生活的美。

回顾闫老师的这一精彩片段,在带着学生读了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后,闫老师说:“同学们看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和苏轼的诗歌都写到了蒌蒿和芦芽,这是春天这个季节特有的两种植物。春天一来,它们就开始萌发了。蒌蒿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是带着情感的,是让他兴奋、胃口大开的。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提到了蒌蒿,提到了芦芽,苏东坡的这首诗歌也提到了蒌蒿,也提到了芦芽,我们可能会作出一种推测,汪曾祺先生小时候吃到了的蒌蒿,苏东坡在他所生活的宋朝可能也吃到了。古今中外,这些著名的文学家、大诗人,他们都特别有生活情趣,不仅能看到美丽的景色,而且还能够享受美食。”

不管是汪曾祺先生的《故乡的野菜》,还是苏轼的“蒌蒿满地芦芽短”,这就是生活的美,这就是文字中朴实的美。我们总说要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但很多时候仅仅停留在说教,而闫老师用这一精巧的拓展实现了这一教学目的。

第三阶段:创新性阅读思维——从课内文本到课外知识融会贯通

发现了三首诗编排的特点,让学生再补充之前积累的同类诗词,组成《古诗四首》《古诗五首》就水到渠成了。对于学生来说,这个活动的设计,既巩固了之前的古诗词积累,又获得了创造带来的成就感。

闫老师懂学生,爱学生,深谙学生的心理,她的文本解读也许很深入,但在课堂实施的时候,却往往浅出。正如王小庆老师所讲:“令人惊讶的是,闫老师对诗歌文本虽有着深厚的解读能力,但其课堂教学却出乎意料的平淡。”平淡不是平庸,而是适切。因为适切,所以畅达。

一节课,40分钟,闫老师带领学生学习了三首诗,在他们小小的心田里,种桃,种李,种春风。

2739501186326

猜你喜欢
河豚汪曾祺古诗
情同父女 亲如一家——汪曾祺与“藏妞”央珍
有趣的小河豚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劳劳亭
毒界霸主——河豚
河豚生气了
爱逃课的汪曾祺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