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良法助力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

2022-03-14 10:59张瑞雪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11期
关键词:良法种薯提质

张瑞雪

(松原市农业科学院,吉林松原 138000)

0 引言

良种良法即为马铃薯产业选择优良品种,并根据品种种植需要选择种植技术,全面提升马铃薯的产量与果实质量。在使用良种良法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良种良法的应用注意事项,结合松原市的气候条件与农业发展现状,合理运用种植技术,使良种与良法配套,调整马铃薯种植流程,并加强田间管理力度,使马铃薯产业取得较高收益。

1 马铃薯良种选择

1.1 因地制宜选择马铃薯种植品种

马铃薯品种的选择与种植区域气候条件关系紧密,因此松原地区在应用良种良法种植马铃薯时,应根据实际气候条件选择马铃薯品种。松原市的气候条件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偏低,且降雨集中,年平均日照时间仅为2900 h,适宜发展马铃薯产业。结合松原市气候条件与以往种植经验,马铃薯种植品种一般为荷兰7号、尤金、延薯13、EV(黄金薯)与土岩5号,此类马铃薯能够适应松原市种植环境,马铃薯产量较高且果实质量得到保证。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可选用这些品种作为良种,达到马铃薯种植提质增效的目标。

1.2 马铃薯种子质量控制

确定品种后需对马铃薯种子的质量进行控制,确保用于马铃薯产业生产的种子符合良种标准,符合良种标准的马铃薯种子特点如下所述。第一,马铃薯种子外表皮光滑且颜色鲜明,表皮暗淡、龟裂的老龄薯生长势弱,不可用于马铃薯生产,畸形或表面出现病斑同样不可用于马铃薯生产,会对马铃薯果实的质量与数量产生消极影响。第二,规范马铃薯种子购买途径,务必要从具有销售资质的正规渠道购买种子,切忌从超市或菜市场购买土豆用于马铃薯种植,超市中土豆可能存在疾病,虽可安全食用但不可作为种薯,会影响马铃薯产业的生产质量与经济效益。

2 种薯准备工作

2.1 种薯出窖及挑选

购买种薯后,一般储存于地窖中,相关人员需关注种薯的播种时间设定出窖时间,保证种薯的质量,遵循良种与良法配套的思想,助力马铃薯产业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种薯在地窖中未出现萌芽现象,生产人员可根据既定播种时间选择种薯出窖时间。假如地窖中储藏的种薯已出现发芽现象,农业人员应在保证种薯免受冻害前提下尽快将种薯从地窖中取出。种薯取出后,需进行二次挑选,按照质量控制标准,避免不合格种薯用于马铃薯生产,影响马铃薯果实的质量,芽短粗的发芽种薯可作为良种,保证种薯的质量[1]。

2.2 种薯处理

地窖中环境会抑制马铃薯的生理机能,使其处于休眠状态,不可直接用于马铃薯种植,出窖种薯处理步骤:第一,将种薯置于阳光下进行晾晒,依据种薯的数量选择晒种方式,数量多时,可用网袋装种薯,并放于温度与光照良好空间,数量少时直接平铺在阳光下晾晒即可,待种薯芽眼发芽时切芽播种。第二,催芽方式分为加强光照、保持湿度和温度与化学催芽三种,农业人员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催芽手段,使种薯幼芽呈现浓绿色,化学催芽一般选用“九二〇”对未发芽种薯进行浸泡,化学试剂浓度为0.3~0.5 mg/L。

3 脱毒马铃薯试管薯繁育技术

3.1 茎尖苗脱毒培养

茎尖苗脱毒培养是脱毒马铃薯试管繁育技术的基础,培养后的种子质量更高,符合良种良法的种植理念,有助于促进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培养步骤如下所述。第一,选取块茎上3~4 cm的幼苗,用水对其进行冲洗,将清洗后幼苗置于酒精中,随后使用无菌水清洗处理后的幼苗。第二,将幼芽顶端嫩叶片剥掉,切下原叶基与生长锥,放置于试管培养基上,并将培养基转移至合适环境,30天后对未生根的幼苗进行再次处理。第三,当幼苗茎尖生长为4~5节,叶片数量为5~6片时,完成茎尖苗脱毒培养,保留其中一株幼苗用于繁殖,其余幼苗用于病毒检测。

3.2 茎尖苗病毒检测

茎尖苗病毒检测是对幼苗培养效果的检验,也是判断脱毒幼苗是否可用于马铃薯生产的关键步骤,常见病毒检测法有以下两种。第一,通过肉眼观测判断脱毒马铃薯幼苗的状态,筛选长势良好、颜色鲜艳、叶片平整的幼苗,幼苗叶片出现绿斑的幼苗单独保管,筛选结束后对其进行病毒检测。第二,通过指示植物检测脱毒马铃薯幼苗存在的病毒,该检测法将出现病症的幼苗接种至指示植物,待指示植物叶片出现病斑后进行病毒检测,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相关人员可将指示植物移交至高级农科院完成血清检测。

3.3 脱毒苗继代繁殖

完成茎尖苗病毒检测后,进入幼苗继代繁育阶段,培养更多脱毒马铃薯幼苗用于种植,实现脱毒马铃薯大规模繁育,促进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继代繁殖需注意以下问题。保证繁殖环境为无菌状态,将脱毒培养出的幼苗切段,切段过程中遵循一叶一段的原则,并将切割后的脱毒马铃薯幼苗切段插入培养基,等待切割后幼苗切段生根。幼苗切段生根时间一般为5天,当脱毒马铃薯幼苗成长至5~7片叶子后,可进行再次繁育,反复进行上述操作,使脱毒幼苗的数量与马铃薯生产需要相符[2]。

3.4 试管薯综合诱导技术

试管薯诱导技术是脱毒马铃薯试管薯繁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影响繁育技术的应用效果,因此在使用该技术时需研究技术应用要点,实现良种与良法的有效结合,促进松原地区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第一,规范脱毒马铃薯壮苗培养工作,切去壮苗的顶部与基部,按照10段为一组将茎段放入培养基,再向其中加入活性炭、蔗糖等物质,培养过程中需保证培养基所处环境稳定,利于脱毒马铃薯幼苗生长。第二,试管薯诱导,壮苗培养阶段结束后,将培养的壮苗转移至诱导专用培养基,并将培养基置于暗室中,利用散射光为主进行脱毒试管薯繁育,环境适宜的条件下,5天后长出试管薯。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应注意更换培养基的环境条件,在无菌环境中才可更换培养基。

3.5 种性保纯

种性保纯是脱毒马铃薯试管薯繁育技术的关键步骤,保纯结果对技术应用效果产生决定性影响,相关人员需根据繁育需要合理选择保种方式,常见种性保纯措施有以下几种。第一,阳畦保种,应用该方法时,选取背风且向阳的位置作畦,根据马铃薯种植面积合理设置畦的宽度与深度,向畦内施用腐熟圈肥,保证畦内水分充足,并在种植前喷洒乐果乳剂,起到防治蚜虫灾害的作用。第二,总结马铃薯蚜虫灾害发生时间,根据灾害特点与松原气候条件,合理调整马铃薯播种与收割的时间,提高马铃薯种植方法的科学性,贯彻良种良法的种植理念,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与质量,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

3.6 田间管理工作

3.6.1 施肥。施肥是脱毒马铃薯试管薯繁育技术可发挥其应有生产作用的关键,松原农业生产人员应重视田间管理工作,进行种植区域合理施肥,促进松原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马铃薯生长所需营养成分种类多,农业生产人员在施肥时需对马铃薯种植区域的土质进行分析,明确土壤原有各类营养成分的含量,将分析结果与马铃薯生长所需条件进行对比,制定脱毒马铃薯施肥方案。除此之外,农业生产人员还要注重土壤深耕,马铃薯种植耕地深度一般为25 cm,深耕可强化马铃薯种植区域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脱毒马铃薯正常生长,保证马铃薯果实的质量,并增加马铃薯产业的收益[3]。

3.6.2 灌溉。灌溉是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农业生产人员的长期工作,马铃薯生长各阶段灌溉方式与灌溉量不同。马铃薯幼苗时期需水量较小,无需进行灌溉,块茎形成时期需水量最大,这一时期农业生产人员需增加灌溉频率,保证马铃薯生长所需水分充足。生产实践是用手抓握成团,抛出去能散落最佳,灌溉滴灌最佳,切忌大水漫灌。马铃薯成熟后,对水的需求量逐渐下降,过多浇水会影响马铃薯果实的质量,需严格控制灌溉量。在马铃薯收获前20天停止灌溉,使脱毒马铃薯果实积累充足的淀粉。合理灌溉是将良种良法用于马铃薯种植的体现方式,提高马铃薯种植区域田间管理的效果,实现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的愿望。

3.6.3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导致马铃薯质量与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应用脱毒马铃薯试管薯繁育技术后,更应重视马铃薯病虫害防治工作,使繁育技术可发挥其应有提质增效作用。农业人员明确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方针,将预防作为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内容,尽量使用农业防治与物理防治方法执行工作,以保证食品安全为原则开展防治工作。确需施药进行防治时,使用安全无公害的马铃薯病虫害防治专业肥,并控制每次施肥的时间间隔,同时避免长期使用同种防虫害药剂,规避病虫害对马铃薯生长的不良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应用良种良法促进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时,需注意的事项较多,每一步都会对马铃薯产业发展产生影响。松原地区农业研究人员应重视良种良法的应用研究,规范当地马铃薯产业生产人员的生产流程,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马铃薯种植,保证马铃薯产业的质量与效益,充分发挥良种良法对马铃薯产业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良法种薯提质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为城市提质而歌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凝聚核心价值 实现良法善治
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惠民生
良法善治 呵护“文明之花”绽放
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
制定良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
新疆:医保由“扩面”向“提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