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展中的山东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分析

2022-03-14 10:59任庆烨高增法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11期
关键词:山东省防控绿色

任庆烨,高增法

(1.费县上冶农业综合服务站,山东费县 273400;2.费县探沂农业综合服务站,山东费县 273400)

0 引言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要求,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加强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多渠道增加绿色发展投入,严守1.2亿hm2耕地红线,至2025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0.72亿hm2,落实国务院、党中央的绿色农业发展决策。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素有“全国农业看山东”称誉,农耕文明历史悠久,2020年农业总产值为10190.6亿元,成为首个农业产值过万亿省份,粮食产值也再创新高,达到5446.8万t,相比上年增加89.8万t,总产量处于全国前列。因此,山东在快速发展中,必须立足于农业发展,落实绿色农业需求,根据农业有害生物,开展绿色防控,从而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

1 山东省农业有害生物现状

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也是多发、频发有害生物的省份,对于稳定长期供给重要农副产品、粮食安全及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山东“十四五”规划中,以建设现代农业强省作为强省突破重点,提出持续增强重要农产品与粮食供给能力,坚持实施种子攻坚行动、耕地保护制度。

为保证山东省能够实现绿色农业发展,必须把控有害生物情况。经过多年研究,现查明有害生物约为3866种,害虫1555种,植物病害1505种,杂草785种,软体动物(蛞蝓、蜗牛)5种,有害啮齿动物(野兔、害鼠)16种,常年发生1700多种,对农业造成一定损失的多达200种,有30种能够造成严重危害。严重病虫害有东亚飞蝗、黏虫、小麦条锈病、玉米南方锈病等,全省年均发生损失700亿的经济损失,高于干旱、洪涝灾害总和,每年开展综合防治达到466.67万hm2,能够挽回2500万t农作物损失。

山东省为保证农业健康发展,对有害生物抗药性进行监测,结果如下:滕州麦蚜,监测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对啶虫脒、吡虫啉、氧化乐果、抗蚜威、高效氯氰菊酯等处于敏感水平,对氟啶虫胺腈为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是34.46倍;成武、郯城、邹城、莒南、滕州小麦赤霉病,分离菌株共584个,对多菌灵抗性菌株有77个;夏津、广饶棉铃虫,对三氟氯氰菊酯为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是142.3倍,对辛硫磷为中水平抗性,抗性倍数43.2倍。可见,山东省农业有害生物的威胁,如果监测防控不到位,一旦暴发成灾不仅会对农业生产造成直接影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还会影响人身健康、生活秩序及生态环境,引发社会危机。因此,山东省必须做好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工作,明确绿色防控和人们生活、生产、生态联系密切,是重大民生工程。

2 山东农业有害生物发生原因

2.1 气候变化异常

气候变化中,特别是农业极端天气与气象灾害趋多、趋重,使得部分有害生物发生愈发严重,气候变暖便于害虫越冬,提前起始发育时间、缩短发育历期、加快发育速度,有些害虫代数显著增加,延长了危害时间。山东省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复杂,各个城市之间自然条件也有所不同,多样化的有害生物,极易加剧气候变化对农业有害生物的影响。例如,2017年暖冬下,菌源地发病重、发病早,加上3~5月份温度有助于浸染小麦条锈病菌,使得病害流行扩散。气候变暖后,山东省部分害虫发生代数均有所增加,作物损失较大,虫口密度较高,风成为有害生物传播媒介,加上乡镇级防治人员较少,县级人员任务重,导致对当地有害生物检测数据不到位、不全面,难以为绿色防控提供及时准确的指导。

2.2 有害生物传播

近几年,山东省是最早实施对外开放农业的省份,总农产品贸易额逐渐增长,2000年超过广东,成为出口农产品第一省份,连续20年处于出口农产品首位。在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贸易愈发频繁,物流产业的发展,使得农产品与种苗调运从邮政、交通逐渐向新型物流拓展,特别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批量引进、调运各种新、优、名农作物种子与苗木,增加了植物检疫难度,不仅导致次要病虫害发生频率上升,成为主要有害生物,还可能引发流行暴发,增加外来有害生物传播扩散概率。20世纪70年代,我国仅发现1种外来入侵物种,当前,仅山东省,就发现了大豆疫病、加拿大一枝黄花、银胶菊等外来有害生物,农产品生态安全、质量安全要求的提高,对山东省有害生物防控提出了新的考验。

2.3 农药利用率不高

山东省发布农药转型行动,推动农药产业升级,争取2020年进入专业化工园区或化工园区,重点监控生产农药原药企业超过60%,同质化产品减少30%,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稳定超过96%。但是,在农药利用率方面仅提高至40%,农民农业防治过于依赖化学农药,大量应用农药不仅无法达到消灭有害生物,还会杀死害虫自然天敌、提高有害生物抗药性,造成害虫猖獗,进一步加大农药使用量,加剧破坏自然生态,形成有害生物再猖獗循环,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及生存环境。

2.4 基础设施不完善

尽管山东省在防治有害生物工作中获得一定成绩,却仍存在基础设施无法适应新形势农业耕地改革工作,缺乏应急能力、先进施药器械及丰富经验人员,难以及时准确地对有害生物,尤其是新出现有害生物进行控制预警,造成使用农药量不断加大,鼠害、害虫猖獗,降低了农产品产值,影响有机食品、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而产生此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基层农业生产易受到资金、技术方面影响,建设绿色防控需依靠推动项目建设实现,却难以突破“重治轻防”的局面,对发展造成影响,加上现有农业生产技术中,防控体系与产品功能单一,实用性技术有所不足,无法满足农业实际生产需求,绿色防控相比传统技术成本较高,操作烦琐,推广技术缺乏后劲。

3 山东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措施

3.1 加强政府引导作用

山东农业发展中,政府应当明确自身在开展绿色防控中的作用,推广绿色环保理念,面对各个市区农业差异化种植需求,采取针对性绿色防控措施,不仅要确保农民经济效益,也要注重地域不同应用优势差异。

一方面,政府更新植保理念,明确有害生物对于农业生产造成严重阻碍,其传播、发生规律具有流行性、爆发性、破坏性特点,树立公共绿色防控理念,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原则,采取“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合防控”机制,纳入政府议事日程中,加强政府管理职能,保证绿色防控体系长效运转,做到多方协作、上下联动,提高绿色防控成效,将政府引导作用发挥出来。此过程中,应加大改革产业格局,引导各个企业实施区域性绿色技术的试验和推广,实现以点带面的宣传,倡导联合企业、科研院校开展试验,以生产企业作为科研实验平台,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绿色防控技术,明确企业为绿色防控技术推广载体,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需创新应用绿色防控有害生物技术,做好技术社会宣传,成为农业发展先行者,树立责任感及领头意识,协助政府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也促进中小企业升级产业技术,提高种植农业水平。

另一方面,加强法治建设,依法增强绿色防控水平,明确依法治国是解决事业发展重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方式,依法开展绿色防控,采取法律规定绿色防控投入保障机制、工作职责,将有害生物应急防控、监测预警、投入品、植物检疫等纳入公共管理范围,积极落实国家《农作物病虫防治条例》,积极宣贯条例。山东省也要借此机会,加快立法进程,做好《山东省农业植物突发疫情事件应急预案》《山东省农业植物检疫条例》等方面的调研立法,规范销售农药市场,有序推进有害生物绿色防控。

3.2 把控农作物检疫关

植物检疫能够控制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有害生物传播,如通过运输块根、苗木、种子、植物产品或其他植物包装物携带有害生物,可对其流行、发生进行检疫性控制。在此过程中,应当建立县边际阻截带,观测传入植物疫情情况,且和周围区域植保站保持联络,时刻关注周围地区是否产生疫情,每年还要对种子经营门市、农民种植合作社农作物开展登记检查,防控有害生物。并且,做好智能化监测工作,有害生物情报是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重点,也是指导农业生产防控病虫害的关键,应当做好物联网、智能化建设工作,各个植保站加强连接基层服务店,开发农作物检疫及有害生物预警平台,全省共建有害生物监测点与疫情阻截监测点,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以点带面,形成覆盖山东的检测农业有害物智能网络。并且,还能在统防统治组织、经营主体、科技带头户、经销商内培养基层检测员与植保院,组建基层信息检测网络。

3.3 合理使用防控技术

农业有害生物防控作为重要工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农业,山东应当采取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经济。一是生态控制技术。生态控制技术用于调控农田生态景观,通过廊道、斑块、生态岛等生态环境建造、设计、布局,有利于创建农作物虫害天敌生长发育环境,抑制害虫繁衍生息,将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发挥出来,形成农作物—害虫—天敌的调控链条。此过程中,通过轮作换茬方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采取配肥土壤及种植绿肥的模式,促进害虫天敌、有益微生物生长,提高田间透光通风性能,助力农作物生长。二是免疫诱抗技术。该技术能增强农作物免疫性能,使其能够正常生长,抵抗有害生物,适用于蔬菜、果蔬等农作物,能够降低病害程度。例如,植物免疫诱抗剂氨基寡糖素,较为常见,能够用于浸种、拌种、叶面喷施、浇根等,拥有抗诱导、抗逆,促进增产、改善品质的功效。三是生物农药技术。该技术是利用活体生物及代谢产物,达到杀死或抑制有害生物的技术,常用活体生物有昆虫病毒、细菌、真菌、转基因生物等,常用生物代谢包括萘乙酸、生长素、信息素等,适用于小麦、玉米、大豆、果蔬及蔬菜等作物种植。

3.4 优化基础防控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山东农业绿色防控中,应当研发更多低喷量、高工效、低污染的植保机械及技术。

一方面,提高装备水平,以减量增效农药为重点,积极推广高效施药机械,发展航化作业,由小型电动机械、背负式手动机械转变为飞行器、自走式机械,从人背机械变成机械背人,实现无人化、智能化防控有害生物。建设高标准统防统治,能够推进山东绿色农业发展,完善使用植保机械技术规范,提高服务质量。

另一方面,推进科研创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技术储备充足、先进能够支撑绿色防控事业健康发展,技术内容方面,应凸显耕作栽培与气候变化变革下,发生有害生物的规律,解决流行性、迁飞性、检疫性及爆发性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围绕安全质量问题,把控施药量,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实现技术集成应用标准化与规范化,增加植保科技到位率与入户率。

3.5 做好绿色防控宣传

山东省农业种植中,还有部分种植户保留传统方式,采取小作坊种植模式,不符合农业改革发展需求,需要积极推广现代绿色防控技术,做好宣传工作,通过互联网打破时空制约,服务于农民农业种植,优化推广质量。在此过程中,山东可构建绿色防控推广网络平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APP设计,或是利用现有QQ、抖音、微信、火山视频等软件传递信息,转变以往宣传模式,利用网络指导农民种植。搭建网络平台,提高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效果,也能借助平台发布信息,强化农业服务,拓宽信息传播范围。同时,推广技术中应注意分阶段强化信息发布,农业种植前、中、后期管理需结合实际拓宽服务内容,积极宣传农业防控技术,拉近农户和科技人员距离,便于获取农户反馈,改进推广工作;还要将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结合,利用地区培训绿色防控技术学习宣传技术,培养职业农民,开展丰富培训讲座,优化农民种植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快速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生态农业的建设,特别是农业发展易受到有害生物侵害,可能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需做好绿色防控工作。因此,山东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加强政府引导作用、把控农作物检疫关、合理使用防控技术、优化基础防控建设、做好绿色防控宣传,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从而促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

猜你喜欢
山东省防控绿色
绿色低碳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山东省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