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高产简化栽培技术分析

2022-03-14 10:59帕提古力麦麦提张娇阁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11期
关键词:棉种棉苗棉蚜

帕提古力·麦麦提,张娇阁,杨 波

(1.库尔勒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库尔勒 841000;2.昌吉市滨湖镇人民政府,新疆昌吉 831100)

0 引言

新疆地带特有的气象条件和地域自然环境,为棉花的繁殖创造了必要条件。在中国目前的种植业发展中,研究新疆棉花高产种植技术一直是很重点的工作任务。深入研究新疆棉花高产种植技术,对于提高推广应用、增加棉花种植产量,对中国种植业蓬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新疆棉花栽培特点

针对新疆地区的棉花种植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棉花栽培种植结果将会受新疆地区的地质环境和天气变化所影响。由于新疆地区各地地理等基本条件具有较大差别,需要有关部门在兼顾各种基本差异情况下设计合理的栽培种植方式,以防止新疆地区棉花栽培种植遭受外在条件影响,以提升全疆各地区棉花种植效益和平均生产率,使得新疆地区纺织产业对特定地区发展的棉花栽培需求得到落实。同时,对新疆地区的现实栽培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并确定新疆地区具有的优越日照条件,为棉花栽培播种和后期生长发育提供充分光照保障,优化了棉花栽培效果和生长发育态势,为提升新疆地区棉花种植的生产水平提供了强力保障。

然而,新疆地区在气候变化和地区棉花栽培的种植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缺点,主要体现在新疆地区的春季升温速率较慢,同时气温变动也不能达到平衡态势。同时,秋季气温的降低速率也较快,且无霜期过短。上述季节气候变化,都会对当地的棉花移栽种植形成一定不良环境影响。同时,新疆地区的棉花棉纤维生长和发展,与各地气温变化以及光照时间长短也有着密切联系,无形中增加了新疆地区的棉花移栽种植技术在后期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问题的概率,影响新疆棉花高产种植目标的实现。

2 现阶段新疆棉花种植技术发展状况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物价水平呈上升的趋势,所以棉花的栽培成本也有所提高。杀虫剂和肥料使用量的日益增加,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作物的栽培成本。尤其是在新疆地区,由于当地气候的不平衡,导致了科顿的高低种植量变化范围的逐步增加,对棉农的棉花播种积极性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从而导致了科顿的播种规模也相应下降。另外,因为在科顿播种和收割时都需要大量使用人力,所以尽管播种技术有一定的进步,但是普遍还是采取了密集人工种植形式,同时耕作投入的成本,也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棉花在播种后至采收期间,所涉及的工序很多,其中以技术性问题较为突出,并直接影响着种植的效果。

不过,对高棉的市场需求却在逐步增加,同时纤维需求量也在迅速增加。现阶段,我国的棉花的产量普遍实行的是两熟制,这个状况下,由于生产技术条件的相应改善,使棉花可以及时收获。不过,棉花生长也容易遭受气候原因的影响,从而导致棉花产量、产品质量的下降,影响我国纺织业的发展。

3 提高新疆棉花产量的措施

3.1 种子处理

种植前要选择最优质的棉种。因为体型偏小、外表皮厚,休眠期较长,严重影响棉种出苗率。要达到全苗数,要对棉种加以适当管理。利用晾晒法对种子表面加以消毒处理,可以杀灭播种表层的病菌,从而增加棉种的萌芽率。注意,晒种时最好持续30 h左右。为了将其完全晾干,必须不停翻动,但不能够直接在水泥上晾晒,以防影响播种的生物学特征。最好一年一换种。

如果使用自留风险的棉花种,产量会随着年份延长而下降,一般一年减产约6%~11%。所以,若要达到高产目标,要选用质量优异的棉种。挑选好棉种后,必须对棉种采用杀虫剂浸泡处理,关键的要选用对棉种无害的杀虫剂。由于不同类型的棉种所要求浸渍的时间不相同,所以要控制好浸泡的时长。在完成浸泡处理后2 h内必须开始播种,可以增加棉种的出苗率。

3.2 合理播种

新疆由于独特的天气因素,在北疆的棉花品种通常是在四月份种植,地表气温达到10℃以上时即可进行种植。播种后,为了达到新疆棉花高产效果,必须掌握好棉花的耕作制度,通常是通过轮种倒茬的方法来播种。所谓轮种,是在同一块地上要轮流种植不同的农作物。长期在一片土地上种植相同类型的作物,因为同种作物所需要的营养相同,会减少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还容易发生病虫害,影响作物的生长。

为防止这个现象,要改变种植制度。要增加棉花产量,相同农田连种三年棉花后,就必须改种其他农作物,以后再进行棉花栽培。由于我国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现在绝大部分棉花种植都使用了大中型农业机械播种,实际操作中,合理利用大中型农业机械,力求播种均匀、深度一致。

3.3 棉苗管理

为了达到高产,棉农须对棉苗加以适当管理。在棉苗成长到一定高度时,要调节株型,好的株型能够增强棉苗通过光合、根系繁殖,从而促进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当棉苗生长到一定时期,可修剪枝花,因为这种处理方式不但能够避免蕾铃掉落、增大铃重,还能够增强树苗间的通透性,从而增强光合效能。

要注重合理利用缩节胺,因为一旦剂量过多会导致棉花晚熟。一般人工收获的棉花与机械收获的棉花中的缩节胺剂量也有所不同,机械收获棉花较晚,可选择适当增加缩节胺的剂量。选用缩节胺时,必须考虑使用安全期,如骨朵儿、花苞、花铃的缩节胺使用安全期各不相同,要特别小心,并合理利用。有关专家认为,在新疆独特的天气条件下,实施适时打顶处理有助于提高花铃数量,同时还有助于降低土壤中营养物质的流失。打顶处理的生理意义是破坏棉花顶端生长态势,从而促使棉花横向生长发育。因此,及时打顶也有助于增加新疆地区的棉花种植产量。

3.4 浇水处理

浇水管理对棉花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在新疆地区棉花播种后的第一个浇水期,十分重要,尽量推迟浇水日期。在根系扎根阶段,轻微缺水的状况下才能促使棉苗根系的扎根和生长发育,所以时间必须要把握好。

如果棉苗主根扎根较好,对棉苗汲取养分、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以提高其抗倒伏和抗干旱能力,但是由于新疆地区的天气较为干燥,所以一旦出现干旱则不利棉花的生长与发育。一般棉苗可在5月份时基本生长发育成形,不过由于新疆地区的5月份早晚温度较大,所以不适宜于浇水。如果相对湿度较大,则会增加虫害的出现概率。所以,第一次的滴灌日期最好为6月中下旬,这是棉花根系成形的最关键期,更是天气条件最合适的时期。

3.5 杀虫处理

危害棉田的害虫主要有棉铃虫、棉蚜、棉田红蜘蛛、棉红铃虫、盲椿象等。在转基因棉大面积种植以前,棉铃虫是棉田的主要害虫。近几年,随着转基因棉的大面积种植,棉铃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盲椿象对棉花的危害则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现在盲椿象已经在部分地区成为棉田内的主要害虫。在我国已登记用于防治棉田内害虫的生物杀虫剂主要有:阿维菌素用于防治棉花白粉虱、蓟马、红蜘蛛、棉蚜、棉铃虫;苏云金杆菌(Bt)用于防治棉铃虫;藜芦碱用于防治棉铃虫和棉蚜;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用于防治棉铃虫;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用于防治棉铃虫。

3.6 合理施肥

可以施氮磷钾复合肥,也可以直接施用有机肥,肥料用量要适度,且不能加水,过量的肥料会导致烧苗现象的发生。棉花的肥料需求:第一,棉花正常生长发育需要氮、磷、钾、铁、锌、铜、锰等多种元素,肥料需求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的品种和产量水平略有不同。第二,棉花苗期,吸收氮5%、有效磷3%、有效钾5%。现蕾至开花初期,吸收氮11%、有效磷7%、有效钾9%。从开花初期到开花中期,吸收氮56%、有效磷24%、有效钾36%。可见,棉花吸肥高峰在铃期,吸氮高峰在花期,吸磷、吸钾高峰在花期至絮凝期。锌、硼、锰等元素根据土壤养分供应情况,要针对性使用。第三,棉花对棉田的肥力要求很高,所以要施足基肥,还需要在合适的时候施适量的肥料。一般把握先轻后重的原则,根据地点、时间,因苗施肥。

3.7 冬灌处理

新疆地区的土质中盐碱浓度较高,对次年棉花播种十分不利。根据这种现象,建议种植业管理人员应在棉花收获后加强对棉田的冬灌管理,但冬灌也应适时。科学家们研究后认为,冬灌是先将水浇入棉田,等较长时间后把剩余的水放出田外,会带出许多盐碱成分,而进入土地的水结合土壤产生冻土,可冻毙土壤中的许多有害生物,从而降低来年播种的虫患灾害。所以,冬灌处理必不可少。

4 病虫害防治

在农作物栽培管理中,化控技术不容忽视。棉农应进一步掌握与化控相关的技术,并与科研与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与学习,以保证对用药量、农药浓度能更加灵活地控制,保证使用时间的科学性,全面提高棉花种植水平。

新疆地区棉蚜问题仍很严峻。虽然瓢虫和蜘蛛同样是棉花金针瘤蚜天敌,但是,为了预防病虫害发生,可以通过适当的手段引进瓢虫和蜘蛛,或采取药剂与环境治理等互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对棉蚜的防治效果。在新疆地区,棉农们还可以在越冬期间灌溉棉花田,以水浇灌的方式把正在越冬的棉花棉蚜完全清理一遍,从而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5 结语

在新疆地区开展棉花培育种植时,不但要兼顾新疆区域的地质条件与棉花培育种植具体条件,还应大力发展精细化种植技术,通过多种方式引进棉花高产精细化播种技术,为促进新疆地区的棉花产业发展提供条件支持。以提高新疆区域的棉花种植产量与质量

猜你喜欢
棉种棉苗棉蚜
棉花轻简育苗及移栽技术要点
包衣棉种物性参数测定与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
七星瓢虫对不同初始密度棉蚜种群的调控作用
棉种化学脱绒前预处理系统介绍
棉蚜取食被棉长管蚜危害棉花后其相关酶的活性
浅谈棉苗机械化移栽技术
“新陆中38”棉种亩产超过500公斤
棉蚜田间药效试验筛选
扬州地区棉蚜卵的发育动态及早春棉蚜的扩散
影响棉种发芽率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