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半挥发性有机物

2022-03-14 08:24杨晓波
广州化工 2022年24期
关键词:索氏标准偏差检出限

杨晓波

(四川蜀环环境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乐山 614200)

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是指沸点一般在170~350 ℃之间(由于分类依据模糊,经常与挥发性有机物有交叉)、蒸汽压在13.3~10.5 Pa的有机物。而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各种有机溶剂、化学原料等大量使用,对我国的土壤造成重大影响,其半挥发性有机物大量增加,对人类的健康和地球的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针对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方法也越来越多,其前处理方法也是层出不穷,接下来将着重针对采样、前处理、上机操作、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进行一个研究和分析。

1 实 验

1.1 采样前准备

1.1.1 采样计划

采样计划应包括:采样目的、采样点位、采样频次、采样项目、采样时间、采样人员、采样分工、采样过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安全保障等。

1.1.2 采样设备和器具

土壤机械钻探设备、铁铲、GPS、250 mL棕色玻璃瓶、样品箱、采样记录表等。

1.1.3 土壤采样

布好点后,先清理采样点周围的杂草和垃圾,结合地块所在地区的地层条件、钻探的作业条件和勘察的方案进行有效的钻土取样。采完的土壤样品应于洁净的具塞棕色玻璃瓶中保存。运输过程中应避光、密封、4 ℃下冷藏,且保存时间不超过10天。

1.2 分 析

1.2.1 实验主要仪器

气相色谱/质谱仪、索氏提取器、加压流体萃取仪、氮吹仪、硅酸镁小柱。

1.2.2 实验主要试剂和材料

丙酮、二氯甲烷、无水硫酸钠、石英砂、硅藻土、半挥发性有机物混标(1000 mg/L)、内标物混标(1000 mg/L)、替代物混标(1000 mg/L)。

1.2.3 前处理方法

经过测试和比较,前处理可分为干样法和鲜样法,但是湿样法具备有更好的优势,湿样法又分为索氏提取法和加压流体萃取法。有机物有一定的挥发性,使用鲜样可以减少待测指标损失,大部分SVOC分析倾向于用新鲜样品。

(1)索氏提取法[1]

将样品放在搪瓷托盘上,混匀,除去枝棒、叶片、石子等异物,进行四分法粗分。称取约20 g新鲜样品,加入一定量的无水硫酸钠混匀,脱水并研磨成细小颗粒,充分拌匀直到散粒状,全部转移至提取筒中,于样品中加入20.0 μL替代物混标。放入索氏提取器回流管中,在圆底烧瓶种加入100 mL二氯甲烷-丙酮混合溶剂,回流提取18 h,回流速度控制在每小时4~6次。然后停止加热,取出圆底烧瓶将液体转移至比色管。将待浓缩液体置于氮吹仪中,氮吹浓缩至约1 mL,期间用少量二氯甲烷冲洗管壁。提取液使用相应的层析柱净化,净化液全部转移至浓缩瓶中,氮吹浓缩至约0.5 mL,加入40 μL内标混标,定容至1.0 mL,待测。

空白试样的制备用石英砂代替实际样品,按照与试样的制备相同步骤制备空白试样。

(2)加压流体萃取法[2]

将样品放在搪瓷托盘上,混匀,除去枝棒、叶片、石子等异物,进行四分法粗分。称取约10 g样品于研钵中,加入一定量的硅藻土充分的混匀、脱水,在研钵中反复研磨成细小颗粒(1 mm),充分拌匀直至呈散粒状,全部转入萃取池中进行萃取,于样品中加入20.0 μL替代物混标,用二氯甲烷-丙酮混合溶剂作提取剂。将提取液转移至浓缩装置,浓缩至1.0 mL,将浓缩液全部转移至净化柱中,开始收集流出液,用约二氯甲烷-丙酮混合溶剂洗涤浓缩液收集装置,转移至净化柱,再用12 mL二氯甲烷-丙酮混合溶剂淋洗净化柱,收集淋洗液,与流出液合并,浓缩至约1.0 mL,加入40 μL内标混标,定容至1 mL,待测。

空白试样的制备用石英砂代替实际样品,按照与试样的制备相同步骤制备空白试样。

(3)干样法

将样品放在搪瓷托盘上,混匀,除去枝棒、叶片、石子等异物,待样品自然干燥。将干燥后的样品进行研磨,过0.25 mm孔径的筛子,均化处理成60目左右的颗粒,然后称取适量样品取代湿样制样方法,其他步骤等同索氏提取法或加压流体萃取法。

空白试样的制备用石英砂代替实际样品,按照与试样的制备相同步骤制备空白试样。

1.2.4 标准曲线

将半挥发性有机物混标(1000 mg/L)、内标物混标(1000 mg/L)、替代物混标(1000 mg/L)分别进行稀释,并配置成半挥发性有机物标准曲线和替代物标准曲线,浓度点的标准系列均为1.00 mg/L、5.00 mg/L、10.0 mg/L、20.0 mg/L、50.0 mg/L,并在半挥发性有机物和替代物每一浓度点中加入内标物混标,内标物浓度为40 mg/L。

1.2.5 方法检出限

用石英砂代替样品做空白试验,于7份空白石英砂中加入2.0 μL半挥发性有机物混标(1000 mg/L),按与样品相同步骤进行前处理和测定。计算检出限,得出索氏提取法的检出限分布在0.004~0.13 mg/kg,加压流体萃取法的检出限分布在0.002~0.07 mg/kg,干样法的检出限分布在0.004~0.11 mg/kg。检出限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方法检出限测试数据Table 1 Methods detection limit test data were collected

续表1

1.2.6 精密度及加标回收率[3]

对采集的样品根据索氏提取法、加压流体萃取法、干样法三种前处理方法分别进行7次测定,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索氏提取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布在0.8%~11.1%,加压流体萃取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布在0.4%~11.2%,干样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布在0.2%~11.4%,均有较高的精密度。并分别做其加标回收率,索氏提取法的加标回收率分布在74%~108%,加压流体萃取法的加标回收率分布在74%~110%,干样法的加标回收率分布在74%~111%,均有较高的回收率。具体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测试数据Table 2 Test data of precision and recovery rate

续表2

1.3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4]

(1)为确保仪器的的性能,需在分析样品前进行性能检查,用十氟三苯基磷[5]进行自动调谐,并确保所有质荷比均通过。

(2)做样时,应每20个样品至少做一个空白试验,且其结果要低于检出限要求。

(3)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应控制在70%~130%之间,否则应检查其前处理过程是否出样品挥发等问题。

(4)做样品平行样时,其相对标准偏差应小于40%。

2 结果与讨论

通过索氏提取法、加压流体萃取法、干样法三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得出索氏提取法的检出限分布在0.004~0.13 mg/kg,相对标准偏差分布在0.8%~11.1%,加标回收率分布在74%~108%;加压流体萃取法的检出限分布在0.002~0.07 mg/kg,相对标准偏差分布在0.4%~11.2%,加标回收率分布在74%~110%;干样法的检出限分布在0.004~0.11 mg/kg,相对标准偏差分布在0.2%~11.4%,加标回收率分布在74%~111%。三种方法均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回收率,都可适用于土壤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3 结 论

测定土壤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前处理有千千种,主要选择合适自身实验室的,根据费用、效率、仪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猜你喜欢
索氏标准偏差检出限
环境监测结果低于最低检出限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定量NMR中多种检出限评估方法的比较
海南岛索氏桃花水母的遗传学鉴定
模型优化塔拉籽油的超临界制备工艺
倾斜改正在连续重力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
索尔仁尼琴晚年小说的历史和生命书写
平滑与褶皱表面目标的散射光谱的研究
芦笋老茎中芦丁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互感器检定装置切换方式研究
基于EP-17A2的胶体金法检测粪便隐血的空白限、检出限及定量限的建立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