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系统中的技术内涵与职教本科人才培养

2022-03-15 06:22朱俊刘赛
职教通讯 2022年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朱俊 刘赛

摘 要:通过对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交叠发生中的技术内涵演化以及技术内涵的哲学意蕴进行考察,勾勒出当代生产体系中的“科学—工程—技术”转化路径,分析了在我国当前生产系统中技术内涵的存在形式。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我国应用型本科的工程专业与高职专科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并结合已有研究中的复合型功能技术与职教本科之间的关系,发现职教本科的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复合型功能技术岗位,并根据其职业活动特点和能力要素,提出从工程工艺基础、复杂技能操作、数理统计知识以及现场管理知识等方面培养高职本科人才。

关键词:职教本科;技术内涵;生产系统;人才培养;复合型功能技术

基金项目:2021年广东省教育规划课题“技术视角下的职教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研究”(项目编号:2021GXJK497)

作者简介:朱俊,男,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健康产业学院副院长,助理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刘赛,女,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副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2)02-0034-13

近两年来,职教本科话题在政策、实践、学术界等舆论空间的讨论经历了潜兴之后,又进入到新的阶段,部分学者分别从政策、实践和学理等角度讨论了职教本科建设的价值、可行性和实施路径等。但这些研究依旧没有触及职教本科办学中的内核:即产业中的技术内涵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问题。尽管少数学者注意到了技术演化中的形态对职业教育升级的影响[1],但中国特色的产业结构以及企业内部的技术分层现象对教育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职教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策略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在已有的研究中,笔者从产业视角出发,分别考察了机械、电子、制药和食品等四个行业的6家企业,抽象出中国当代本土企业的一般化生产体系[2],发现企业生产系统中存在基础底层类、工程工艺类、生产执行类等3种类型技术的经验事实。笔者认为,它们在企业生产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将企业生产系统内部实现产品或零部件功能的功能执行类技术定义为功能技术,发现了企业生产系统中功能技术岗位的分层现象。为此,笔者构建了一个关于生产体系内部技术结构与职业教育关系的理论框架,提出职教本科办学应定位于复合型功能技术岗位[3]。上述系列研究尽管形成了从产业到职教本科的研究路径,但在该路径的两端——生产系统中知识内涵(包括其历史演化、发展特别是功能技术内涵的发展)及职教本科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方面还显得薄弱。

基于此,本文的研究思路为,从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中关于技术内涵的演化勾勒出当代产业体系中科学—工程—技术的转化路径,沿着该路径重点研究我国当代企业生产系统中的工程与技术形态的关系,比较我国应用型本科的工程专业与高职专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已有研究中的复合型功能技术与职教本科之间的关系,提出职教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其实施策略。

一、技术内涵变迁:基于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演化

(一)前工业时代的技术内涵

技术理论的发展伴随产业革命的全过程,其背后是技术扮演了革命性力量的角色[4]。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前的古代时期(18世紀以前),由于生产组织方式尚未分化,商品生产在家庭作坊或手工工场中依靠工匠手工经验和简单的辅助器械完成。工匠(手工业者)作为全能的“技能能手”[5],他们没有创造事物(这是神的特权),而是出于自身对自然的理解,以艺术手法表现产品[6]。古代时期的“技术”通常被理解为“技艺”,在俄语中为“техне”,被认为是人和神协作的产物。如:在古代中国,“技”和“术”通常分立而用,《说文解字》将“技”与“巧”同义,“术”则有法术、方法、谋略的含义,如“臣有百胜之术”(《战国策·魏策》);也有合用,可理解为“技艺、法术”,如“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史记·货殖传》)。在国外,尽管古希腊人创造了“Techne(技艺、艺术)”,但在随后的2 000年里,英语国家多用art(艺术)、craft(手工艺)表达工业革命前产品生产中的“技术”[7]。

(二)工业1.0时代的技术内涵

18世纪,以启蒙运动为代表的科学理性精神冲破宗教——神学体系。在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基础上,蒸汽技术被发明并得到了大规模应用,世界进入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商品工业化生产组织——工厂制开始出现。工厂内部在进行生产时,对蒸汽锅炉、纺纱机、蒸汽发动机的大量需求和改进促成了工程学的建立。同时,由于需要对工厂生产进行专业化分工,不同岗位因而负责不同的生产步骤和工序,工人需要按照生产流程分工专门负责某一工序的加工,而不是成为全能的技能能手。这一时期的“技术”产品,不再是人神协作的产物,也不是工人基于自身世界观的艺术(art)表达,而是基于专业机械设备进行专门生产的“实用艺术”。对此,哈佛大学工程学教授J.J.毕格罗(James Jacob Bigelow)于1829年汇编了当时最先进的,来自工程、机械、化工等领域的技艺目录,归纳其特点,并重新启用了原本由亚里士多德创造的“technology”一词,将这本目录命名为《技术的要素》(Elements of Technology)[8]。这一时期,技术(technology)的含义为“实用的、专业化的技艺”。

(三)工业2.0时代的技术内涵

19世纪后,在法拉第、麦克斯韦经典电磁理论基础上,电力技术被发明并得到了大规模应用,世界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60年代后期—20世纪初)。由于工程学迅猛发展,改造生产装置的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升,导致了“福特制”的出现,工厂步入流水线生产模式,岗位进一步专业化。产品生产的流程、步骤、参数指标成为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生产与工艺成为产品市场、工程领域、技术哲学等领域共同关注的主题。同时,作为“福特制”诞生地的美国,率先在“technology”一词中赋予了其“工艺”的含义,用于体现工厂生产过程中的“产品知识、方法、系统和装置”等内容。显然,此时的“technology”偏离了欧洲传统希腊语词根“techne”关于“技巧、手艺”的含义。在西欧的工厂制下,工程师要求工人按照一定的规则、标准进行专门化生产,强调技术的规则性;在俄语中,上述词汇的表述则相对独立,“technology(技术)”对应于“техника”,“technology(工艺)”对应于“технология”①[9]。从技术哲学的认识论上来看,造成美国和欧洲在这一时期对技术定义认知出现含义偏差的根源在于技术革命在两地产业体系内部产生不同效果带来的技术形态差异和认知差异。这一时期技术(technology)的含义在欧美出现了分歧,在欧洲多指实用、专业和标准化的生产技能,而在美国则包含了生产工艺和生产装置的含义②。随着马歇尔计划实施和福特模式在西欧得到扩散,技术认知结构随之发生变化[10]。20世纪50年代,海德格尔等欧洲技术哲学家也趋向于认为技术即工具(器械instrumentum)[11]。可见,在技术内涵上,技术不仅是技能,还包括了工程装置。

(四)工业3.0时代的技术内涵

进入20世纪后,两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秩序重建极大地改变了欧洲的生产传统[12]。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基础,全球进入全球化、科学化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大规模应用于产业,生产组织模式进入温特制,产业链的垂直控制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自动化技术在企业得到广泛使用。自此,对技术的认知、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进入全球性反思。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当代生产体系中逐渐建立了科学—工程—技术的转化路径。米切姆对技术进行了很好的归纳,他将技术分为四个层面:作为物体的技术(technology as object),包括装置、工具、及其各种消费品;作为活动的技术(technology as activity),包括工艺、发明、设计、生产、操作、维护和运行等;作为知识的技术(technology as knowledge),包括技艺、技术、技术规范、技术理论;作为意志的技术(technology as volition),包括生存意志、控制或权力意志[13-14]。

正如布莱恩·阿瑟所言,技术演化是将已捕捉的自然现象与已有技术的组合利用[15]。在工业1.0时期,蒸汽机技术是基于蒸汽动力学与前工业时期的几何制图技术、机械加工的组合;工业2.0时期,电力技术是基于电磁学与煤化工技术、精密机械加工技术的组合;工业3.0时期,电子信息技术是基于量子力学、控制论和计算机技术的组合。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都从两个层面影响了技术内涵的构建:一方面,通过影响生产体系内部的人机关系、组织方式,带来技术内容和内涵的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影响产业分工和社会规则,带来技术结构和形态的变化。可见,技术的内涵和形态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由于技术革命的影响,技术内涵经历了从技艺到规则技术③、再到科学技术的演化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形态发生了三次转变:从机会技术向工匠经验技术、工场手工业工匠专业技术向规则技术、机器技术向科学型技术的转变[16]。

二、类型与层次:生产系统中的技术内涵

从技术革命史来看,随着产业的发展,从科学到技术逐渐建立起从科学—工程—技术的转化体系,而技术的内涵则随着产业的发展,在哲学与生产实践两个层面得到極大的扩充。在生产实践层面,笔者将聚焦中国本土的产业实践对技术内涵的丰富与发展进行剖析。

(一)哲学层面的技术内涵

从功能来看,工业技术史将技术分为生产性技术和非生产性技术。生产性技术包括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工具、工艺和规则;非生产性技术则包括人类进行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类生活技术,如交通、医疗、娱乐等。

从形态来看,源于科学带来的革命性力量让技术在进步的同时,其运用的场景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要包括经验型、规则型和科学型三类。如:古代的工匠经验技术是工匠在家庭作坊等场景下对自然、世界基于自身认识和实践积累形成的;规则型是基于工厂等场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因生产流程、操作规范的需要形成的;科学型是基于产业链垂直分布,运用科学原理、现象捕捉实现的操作。

从内容来看,技术由材料、能源和信息三大要素构成[17]。正如埃吕尔指出,“技术是合理、有效活动的综合,是秩序、模式和机制的总和”[18],是由人对客观世界的材料、能源等物质要素运用科学理论、实践经验进行改造的结果。

显然,不同维度下的技术为我们带来了关于技术内涵的全景图。技术发展的历程表明,早期技术是基于现象的经验总结;随着经济社会变迁,又成为科学与前技术组合融合为新技术。这种技术在目的上是可执行的、有价值的。因此,本文沿用了布莱恩·阿瑟对技术的定义:技术是对现象有目的的编程(布莱恩·阿瑟,2018),它既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方法,也是实践的一种手段或者一套装置(单数、复数与体系的)。进一步,阿瑟还指出技术(technology-singular)的基本结构包含一个用来执行基本功能的主集成和一套支持这一集成的次集成。比如一枚螺丝,执行其功能的主集成为螺纹,次集成为支撑螺纹的金属部件。当一种技术在执行过程中足够成熟时(标准化),就会形成标准化组件参与到新功能的执行。比如,一枚标准件螺丝会成为一部数码相机的一部分,成为这部数码相机的次集成的一个标准组件。因此,当数码相机作为技术装置时,主集成为镜头、CMOS传感器构成的成像系统,次集成为支撑成像系统的其他零部件。模块化功能单元和标准组件构成了复杂新技术(technology-complex)的一部分。同样,一套商业宣传方案,主集成为产品信息,次集成为多媒体运用技术、文案写作技术等。反过来,我们又可以将镜头、多媒体运用技术等这些部件、操作流程进一步再分为镀膜技术、玻璃,拍摄、编辑等。可见,技术是能够被打开、几乎可以无限再分的,直到“最底层”。因此,技术具有层级结构,从最小的零件到功能模块再到整体执行单元,技术包含着技术,直到最基础的水平,技术具有了层级性和递归性(布莱恩·阿瑟,2018)。

尽管不同的技术维度为我们带来了对技术考察的不同方向,但这种分类依旧让科学、工程、技术、技能交织重叠在一起。若我们的教育只从某类技术或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内涵和形态演化进行追踪,就会让现有的工程教育、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在功能和定位上相互交织重叠。因此,有必要在生产实践层面对技术深层的本质、结构进行探讨,并将这一讨论置于工业体系中进行提炼、建构和映射,才能有利于我们的教育进行整体架设。

(二)实践层面的技术内涵

在早前的研究中,笔者基于四个行业考察,发现生产系统中实现产品功能的功能技术即功能执行类技术在生产系统中存在分层现象。这种分层主要表现在岗位的分层上,其目的是在一定的生产结构中有效快速地执行生产任务,保证产品功能(部件)实现的一种知识配置方式。

1.生产系统的结构特征。基于笔者早先的研究基础,以珠三角机械、电子、制药、食品等四个行业为例,研究认为制造业生产系统的结构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在生产系统中普遍采用了生产流程单元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每一步生产都是根据工艺情况进行投料、混合、控温、出料、纯化、结晶等步骤组成的。这些步骤又根据工艺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原则,制定生产单元(如生产车间、生产部等)。同样,案例中的机械、电子等行业的企业也同样是采用了分步制造的方式,每一个生产单元完成一定的制造工序。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企业在采取分步制造时,所制定的生产流程取决于企业已有的技术积累、人力资源状况、市场信息、行业法规(即人、机、料、法、环)等进行综合设计与规划。这些生产流程在行业内部呈现一定的通用性。二是在生产系统中普遍采用了生产技术模块化。产品质量稳定④是每个企业在市场中赖以生存的根本。这就需要企业在研发、中试、生产等环节,严格控制产品的各项参数指标,使每一生产步骤按照工程设计的要求进行。同时,无论是产品迭代还是维持产品质量稳定,都需要成熟、稳定的生产技术,这种成熟的技术“凝固”成技术模块,在三个层面达到这种要求:每个生产体系都需要有一个标准化的技术平台,为企业的产品提供一个可供管理和监控的质量生产平台;在此标准平台的基础上,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变成了对已有成熟技术进行功能分析,以及对技术模块的“排列组合”,从而完成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这些生产过程中已有技术的使用和新技术(成熟)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制造成本,根据技术模块的复杂程度和实现程度,还能将技术模块分解为若干个基本的子模块化。因此,在生产系统中,无论是企业的研发、生产过程,还是生产的产品,在技术结构上采用模块化技术,实现功能模块化,可以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效率。

2.生产系统的技术类型。在本文的多个案例样本中,也能观察到企业生产系统的每一个步骤、环节和单元模块都是基础底层类、工程工艺类、功能执行类等3种技术类型共同协作的结果,这支撑了上述研究成果。这3类技术共同构建了一个关于特定生产目标的技术网络,通过互相协调最终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见图1)。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基础底层类技术是源于基础科学的基础技术应用。这在案例企业生产系统中较为隐秘,它们不会直接扮演生产功能,但在技术底层又起着支撑作用。如:发酵环节的基础技术是细胞工程技术在微生物学领域对酵母、细菌、病毒等生物的发现,细胞培养技术和转基因技术是对其进行改造;而机械加工CNC技术的底层技术则是数学、材料科学与控制技术等的综合运用。

第二,工程工艺类技术是构建生产结构的通用共性技术。如:在生产流程设计、单元模块,功能实现需要大量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完成;发酵技术在食品、生物制药行业中的广泛应用;超声振荡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材料、医疗、食品等行业;开关电源(SMPS)技术广泛应用于前文所述四个行业。这些技术尽管在不同行业呈现的形态、扮演的角色不同,但它们都是以模块组件的方式发挥作用。

第三,功能执行类技术(功能技术)是发挥生产功能的企业特色技术。它们是执行企业生产单元、技术模块的生产目标,测试产品(中间品)性能是否满足相关参数的一类技术。由于各个企业内部的产品类型、技术路线、工艺参数、设施设备不同,它们在生产中扮演的功能、实现的目标也不一样。这造成了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和所需的技术能力差异,是异质性较大的一类技术。

3.生产系统的技术层次。当企业按照生产组织流程进行分步生产时,工艺应用技术关注每一生产单元技术方案的设计、验证与优化。如:在LB制药公司的3代胰岛素发酵车间,发酵工程师负责发酵工艺的选择、優化、参数制定等;在LT制药公司的阿莫西林原药生产中的分离纯化车间,制备工程师负责纯化制备工艺的选择、优化以及参数指定等;在HLG食品公司的原料预处理车间,技术研发工程师负责针对特定的膨化食品制定食品原料混料比例、搅拌速率、温度等相关工艺参数。显然,工艺应用技术的拥有和使用者为工程师,他们负责企业整体或者某一个生产单元、技术模块的生产进度管理、成本分析、工艺研发、技术管理等工作。但在现实中,笔者没有观察到工艺应用技术的分层现象。

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企业会根据生产任务的复杂情况,将功能技术按复杂程度分为简单型、复杂型和复合型三个层次。根据笔者对四个行业6家企业19类功能技术岗位进行的考察,发现在生产系统中实现产品某个部件或整体功能的发挥时,简单型功能技术是指使用单一技术操作与生产的技术;复杂型功能技术是指使用复杂技术操作或进行质量管理的技术;复合型功能技术是指部件功能实现、测试产品和生产进度管理的技术。正如笔者所观察到的,HLG食品公司的原料预处理车间只需要简单的技术操作即可;在LB制药公司发酵车间,投料发酵操作同样只需要简单的技术操作;而在LT制药公司,PI前体物纯化结晶环节需要多种功能的技术人员协作才能完成。为此,根据本文研究的重点,笔者把工艺应用类技术与复合型、复杂型功能技术的典型岗位活动进行了汇总比较(见表1)。

由表1可知,工艺应用类技术的职业活动在于设计技术路线、开发工艺方案和编制工艺文件。在这里,功能技术出现了分层现象,其中:复杂型功能技术注重生产设备的复杂操作和功能部件的集成、测试与实现;而复合型功能技术除了掌握复杂型功能技术外,还需要能够协调、决策和统筹生产单元的管理。

笔者收集了上述四个行业6家企业的复合型功能技术岗位的岗位能力要素(见表2),发现这些岗位均需要较为复合的生产技能、现场管理能力。其中,复合型功能技术岗位在生产技能方面存在以下特点:强调在生产实践中的工艺分析能力(如何实现)、生产过程中的突发故障处置能力、产品质量分析测试能力、数理统计能力等4个方面;在生产管理方面,功能技术岗位需要协调生产单元内部的生产进度,如节拍管理、产线平衡分析、工作过程优化、客户关系维护等。

笔者通过对四个行业的生产系统技术类型和技术岗位层次的考察,认为功能技术符合职业教育学原理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培养生产与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一基本论断的技术类型,并从实证的角度进行了论证。

工程技术和功能技术是两种不同的技术类型,在生产系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不同的目的。为此,本文选择了普通教育类应用型本科制药专业和食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笔者所在单位(一所高职院校)的制药专业和食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比较,发现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工程技术负责有关生产方案的设计、验证与工艺优化。如:在LB制药公司的3代胰岛素发酵车间,发酵工程技术的应用者——发酵工程师负责发酵工艺的选择、优化、参数制定等;在HLG食品公司的原料预处理车间,技术研发工程师负责针对特定的膨化食品制定食品原料混料比例、搅拌速率、温度等相关工艺参数。显然,应用型本科的工程技术即本文中的工艺应用技术。而功能技术的使用和拥有者为技师、操作员和技术员,他们是企业中数量最大的技术群体,负责实现每一生产单元的生产任务、产品功能。如:LB制药公司发酵车间需要操作员按照工艺要求控制发酵罐投料速率、温度区间和出料时间;而HLG食品公司原料预处理车间的操作员需要根据挤压工艺参数控制投放料、搅拌速率、温度等指标,保证食品混料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功能技术承担着执行企业某一生产单元、技术模块的技术生产,实现产品(中间品、半成品)功能实现、质量控制、参数检测等工作。

三、职教本科人才培养策略:关注复合型功能技术

基于技术内涵演化史及其哲学特征的分析,笔者发现技术的层级(类型)结构现象广泛存在于技术活动中;同时,通过对当代我国生产系统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发现生产系统中的技术类型分为基础底层类技术、工艺类技术和功能执行类技术。结合早前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工艺应用类技术与功能执行类技术存在较大的差异,并认为职教本科的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复合型功能技术岗位。从产业人力资源的供给端来看,这两类技术分别由应用技术类高校(高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类高校(高等职业教育)完成。为此,本部分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对应专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一)工程技术专业与职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

笔者按照机械、电子、制药和食品四个行业中的工艺应用技术岗位、功能技术岗位在教育领域主要对接的专业,分别比较了珠三角地区本应用型本科的4个专业和高职专科相关4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见表3)。

从培养目标来看,两种教育类型存在较大的差异。应用型本科更加侧重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流程开发、工艺设计等方面;高职专科在人才培养上侧重于加工制造、维护维修、辅助研发、质量管理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两种教育类型在培养目标上都明确了培养学生的生产管理能力。如:机械工程类应用型本科要求毕业生具备机电产品生产管理和营销能力,高职专科要求毕业生具备机械产品生产管理能力等。显然,两种教育都把生产管理能力作为了毕业生的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进一步检验两种教育类型现有的教育层级是否培养了学生的生产管理能力,笔者考察了上述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见表4)。

从两种教育4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看出,无论是应用型本科还是高职专科的人才培养,其课程体系均是按照工艺应用型技术和复杂型功能技术岗位的职业活动能力要求来设置⑥。在案例中,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具体体现在知识结构上,要求学生了解、掌握相关专业的基础学科(科学)知识,并能够在未来从事的工程实践中,运用相关工程、工艺原理和生产法规知识进行工艺开发等。显然,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遵循了“科学—工程—技术”这一转化体系。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技术”更强调的是工艺应用型技术,在生产实践中是服务于工程开发,类似于构成具备生产能力的工程装置的终端技术。高职院校的相关专科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同样体现在知识结构上,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学科理论知识,重点掌握在具体工程实践条件下,如何将工艺实现、进行设备维护以及质量检测等。显然,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遵循了“科学—工程—技术”这一转化体系中“工程—技术”的过程,而这里的“技术”则是功能执行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服务于生产系统,即如何在具体的生产系统(工程装置)中实现生产目的。

从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可知,尽管两种教育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都指出毕业生需具备生产管理能力,但在课程体系中并没有要求系统地讲授生产管理知识。结合复合型功能技术岗位的职业能力要素,笔者发现现有的应用型本科与高职专科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无法覆盖生产系统中对复合型功能技术岗位的需求。而在复合型功能技术岗位能力中,现场生产管理能力是其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运维工程师需要对企业大生产系统中的各个生产子系统进行运行管理、工作过程优化,测试工程师需要具备制定测试方案的能力等。现代企业的生产实践已经证明,现场生产管理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需要将生产岗位和生产系统的物料、信息、人员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生产系统的高效运转。从考察来看,案例企业中现有的复合型功能技术岗位人员均是在企业内部经过数年、经历多个相关岗位培养的,其培养周期长,成本较高。然而,尽管这些人员的实践经验较为丰富,但其在生产管理知识结构上并没有形成体系,无法针对生产系统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可持续调整;特别是在技术变革条件下,产线改造和大数据管理的引进给生产工艺、生产系统的现场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如何培养复合型功能技术人员成为案例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职教本科定位与人才培养策略

由于复合型功能技术岗位能力的复合程度高,培养周期长,且主要在企业内部完成,这形成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的空白点,因此复合型功能技术岗位可作为未来职教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对这类人才进行职教本科培养,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快速形成生产力,有效解决高端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还处于探索初期,把复合型功能技术作为职教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还需要从知识结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育人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整体设计。

1.知识结构。复合型功能技术岗位是企业内部生产系统中知识集成度较高的一类岗位,其职业活动覆盖了从简单型功能技术岗位到复杂型功能技术岗位。因此,学生需要了解以下四个方面的知识并具备相关能力。一是生产技术内涵。传统中的高职教育让学生掌握行业内某一个(类)生产岗位(主要是简单型和复杂型功能技术岗位)的基本操作、工艺参数、质量标准、行业规范等,但复合型岗位的生产技术内涵需要学生了解整个生产单元中所“管辖”的下游各个功能技术岗位的生产技术内涵,不同功能技术岗位对产品(中间品)功能实现的影响程度,以及分析、判断生产中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供改进策略。二是工程技术内涵。这是指在特定行业、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下,让学生掌握生产设计的工程原理、工艺流程、工序步骤等;了解不同技术路径、工艺方法对产品功能实现的影响程度;熟悉下游各個功能技术岗位的各项工艺参数、质量控制方式;知道不同生产原料的指标、性能和加工方式。三是数理统计知识。现代制造业的生产体系在本质上是建立一个关于技术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这需要复合型功能技术岗位人员根据工作对象、工作过程的特点运用一定的数理统计知识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如具备有限元分析、最优化、正交试验法和回归分析等各种数理统计知识,将其运用于中试转产、质量控制、市场分析等方面,为这一类型人员的生产管理、分析决策提供依据。四是生产管理知识。统筹、协调、分析、决策是复合型功能技术岗位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们除了部分是基于工作期间的经验积累之外,还需要在学校进行系统的培养,如编制量产规划和生产单元的作业指导书,以及现场数据采集与看板管理、产能管理、品质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决策能力的培养。

2.专业设置。在专业设置方面,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普通本科工科教育强调工程技术及其应用,其本质是按照学科知识门类进行划分;职业教育则侧重于技术在单一行业或生产领域的应用,其本质是以行业或生产领域作为专业划分的基本单位。结合本文前面对复合型功能技术岗位特点的分析来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专业知识体系是功能技术与工程技术在生产体系的生产单元中共同构建的结果。因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突出行业属性。职业教育本质上是为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高技能专门性人才,因此其专业设置要凸显行业属性,强调人才培养的行业定位与岗位目标;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给传统产业行业以及职业教育带来的新变化,突出行业融合、技术融合带来的功能技术岗位迭代,并及时传导至专业设置上。二是强调功能技术。传统中职和大专层次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强调功能技术在行业企业生产体系中关键岗位(群)上的应用与操作,是以岗位(群)为基本单位建构知识体系;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需要以生产单元(如车间、部门等)为基本单位建构知识体系,体现了功能技术岗位分层后的知识流动特点。三是体现工程技术。由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中的工艺研发技术的生产组织方式差异很大,如酿酒发酵、乳制品发酵和制药发酵之间尽管运用了相同的发酵工程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但在不同行业中其生产步骤、工艺参数、技术模块和控制方法存在很大区别,这就使得职业本科教育要将工程技术与具体行业(如药品生产、食品生产、酿酒)或生产体系中某一生产单元(如药品生产、机械加工、模具加工)相结合进行专业设置。

3.课程体系。职教本科课程体系设计同样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学习领域等理念。在内容层面,职教本科的课程体系是从与该专业相关的复合型功能技术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能力要素中提炼出与岗位相关的知识体系,据此形成与具体能力相对应的课程模块和课程[19],再按照职业教育原理,设计学习场景、制定课程内容、建立评价体系,课程内容需要满足复合型功能技术岗位对生产技术内涵、工程技术内涵、数理统计知识和生产管理知识等方面的需要。在体系构建层面,要充分考虑职教本科生源多样性的特点,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总体标准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在专业基础课程方面,要加强对基础理论、数理知识、工程技术(工艺)理论的讲授;在专业核心课程方面,要注重学习场景构建下的工程技术(工艺)与生产技术相结合的岗位能力训练;在专业实践课程方面,除强调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设计外,要注重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与生产管理能力的综合实践,并按照复合型功能技术岗位特点,保证实践课程的课时数(按照教育部最新要求,实践课程占比达到50%以上)。此外,在人才培养上,需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在行业、企业特定的生产组织方式下,根据功能技术的要求进行,让学生掌握企业生产中工艺研发技术(如酿酒行业的发酵技术)的基本原理、质量控制方式、生产工具的操作等知识。

四、职教本科发展:未尽的改革

笔者从技术内涵演化、中国本土生产系统的技术形态出发,讨论了技术内涵通过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逐渐建立了从科学—工程—技术的转化体系。结合这一技术内涵在产业领域的转化体系,对我国本土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活动进行考察,笔者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发现。一是工艺应用技术和功能技术构成生产系统的技术结构。其中,工艺应用技术(工程应用技术)与功能技术在生产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存在多种形态。二是现有的应用型本科与高职专科的培养目标并不能覆盖产业系统中所有的技术类型和层次,复合型功能技术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空白。三是结合复合型技术岗位能力要素,提出了职教本科人才培养的策略,即职教本科人才培养应侧重于工程工艺基础、复杂技能操作、数理统计知识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从知识结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对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本文扎根于世界产业历史纵深和中国本土生产系统的技术形态和结构,从内部深度挖掘了各类型和层级的技术内涵与对应教育类型之间的关系,但微观层面的破局只是消解了职教本科改革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战略层面的发展难题有待于更高层级乃至宏观层面的体系建设。

在宏观层面,职教本科的发展有赖于一系列配套制度构建。周其仁在谈到中国农村包产到户改革为何取得成功时,深刻地指出国家层面的制度变革并不构成改革要件的全部,它需要来自国家、社会和农村三个主体之间的协作去共同完成。尽管这一思路并没有为中国当前的职教本科建设乃至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一条现成的路径,但却深刻地指出了中国改革的深层逻辑——改革需要国家、社会与改革主体之间不断的制度化对话。正如国家(及其代理人地方政府)、社会、产业与学校之间的制度化对话才构成了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现有基础。

同样,本科进入职业教育体系依然需要上述四者之间的制度化对话。在国家层面,要把职教本科作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内部动力。这一动力源于国家租金最大化的三个方面:一是职教本科有利于解决产业体系对复合型岗位技术人才的需求,持续推动产业发展,提升国家整体经济利益;二是职教本科作为我国一个独特的职业教育层级,为世界产教融合发展提供中国道路,为世界职业教育理论提供中国方案;三是有利于缓解劳动年龄人口带来的就业压力。同时,生产系统内部复合型功能技术岗位的专业化需求也是职教本科发展的外部市场动力。从本研究可知,生产系统内部复合型功能技术岗位专业化是直接构成职教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现实需求,职业院校需要按照國家制度要求和产业需求,在微观层面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的改革与重构。

但是,这些依然还不能满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社会层面的建构。仅仅是内部动力、现实需求,并不能完成与国家、学校的制度化对话,还需要社会组织从技术技能、资格准入、等级评定和伦理道德四个方面完成制度化构建,才能为职教本科发展提供社会保障。

遗憾的是,无论是从中国改革的逻辑来看,还是从职教本科的发声机制、动员机制来看,上述四个改革主体尚未形成制度化对话格局,这也成为当前本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未来,关于职教本科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的研究,还是实践层面的探索,社会场域的制度化建构都将是热点之一。

注释:

① 需要指出的是,沙俄时期依靠比、法、德、英等国外资完成了工业化,对“技术”的理解偏向于西欧。俄国人发明“технология”来表达“工艺”,是源于19世纪后期莫斯科帝国技术学校开创性地将职业教育聚焦到生产工艺层面,并迅速地在欧美等国产生轰动,在20世纪初期影响了欧美的职业教育和工程教育。见贺国庆等编《外国职业教育通史》,2014:178-179.

② 西欧与美国关于“technology”的争论,反映在1954年海德格尔的著作“Die Frage nach der technik”被美国人翻译为“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时产生的争论。海德格尔认为将“technik”译为“technology”是偏离了技术作为“手艺”的传统,而美国人格兰特则认为西欧学界忽略了真实世界中的产业现实。具体参见B.M.罗津的著作《技术哲学》第15页。

③ 实际上,规则技术也包含了海德格尔意义上的机械技术。

④ 产品质量稳定与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⑤ 表2来源:朱俊.功能技术分层与职教本科发展:基于四个行业的考察[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1):144。

⑥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活动按照学科专业分类进行,高职院校是基于工作體系核心生产岗位构建的专业体系。本文为方便研究,在此处将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简化对应为工艺应用型技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简化为功能技术。

参考文献:

[1]俞慧刚.职教本科的根本使命:培育学生“技术适应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6):110-114.

[2]朱俊,梁可苗,雷志成.职教本科:工程教育与职业教育在生产系统中的形塑[J].职教通讯,2020(10):1-9.

[3]朱俊.功能技术分层与职教本科发展:基于四个行业的考察[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1):140-145.

[4]马克思.资本论[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3.

[5]朱俊,吴磊,吴俊强.新技术浪潮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微观生产组织方式转型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124-130,173.

[6] B.M.罗津.技术哲学——从埃及金字塔到虚拟现实[M]. 张艺芳,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78.

[7]唐林伟.技术知识论视域下的职业教育有效教学研究[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70.

[8]凯文·凯利.技术元素[M].张行舟,余倩,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3-6.

[9]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Technology philosophy[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77.

[10]大卫E.奈.百年流水线:一部工业技术进步史[M].史雷,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274.

[11]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925.

[12]凯瑟琳·西伦.制度是如何演化的:德国、英国、美国和日本的技能政治经济学[M].王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10-160.

[13]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M].殷登祥,曹南燕,等,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8-120.

[14]卡尔·米切姆.通过技术思考——工程与哲学之间的道路[M].陈凡,朱春艳,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8:89.

[15]布莱恩·阿瑟.技术的本质[M].曹东溟,王健,译.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10.

[16]文成伟.欧洲技术哲学前史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5.

[17]惠德兴.当代工程师手册[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6.

[18] FERKISS V,ELLUL J,NEUGROSCHEL J. The Technological System[J].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1980,75(3):739.

[19]方泽强.本科职教课程方案的开发逻辑与行动策略[J]. 职教论坛,2020(1):50-55.

Technical Connotation in Production System and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alents

ZHU Jun, LIU Sai

Abstract: By investigating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technical connotation and the philosophical meaning of technical connotation in the overlapping of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transformation path of "science-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the contemporary production system and the existing form of technological connotation in China's current production system.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and curriculum system of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 China,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ound functional technology and vocation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existing research, it is found that the talent train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is positioned at the position of compound functional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and ability elemen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ultivating higher vocational undergraduate talents with complex operation skill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knowledge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Key words: vocation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echnical connotation; production system; talent cultivation; compound functional technology

3505500338200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