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内涵再阐释

2022-03-15 01:37李高东
临沂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沂蒙八路军根据地

李高东

(临沂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5)

沂蒙精神是革命战争年代山东党政军民共同铸就的红色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沂蒙老区的承载与展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临沂考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1]35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阐明了沂蒙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为我们传承与弘扬沂蒙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了在新时代更好地践行沂蒙精神,有必要对沂蒙精神“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内涵进行深入解读与阐释。

一、党群同心

所谓“党群同心”,指的是沂蒙根据地的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心心相连,其具体表现为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人民群众坚定信念跟党走。党为人民谋利益,是群众跟党走的逻辑前提;群众跟党走,是党为人民谋利益的逻辑必然。

(一)党为人民谋利益

利益是人们进行革命的根本动因。革命就是改变生产关系,其目的是解决利益的归属问题。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2]809因此,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实现人民的利益,是党的初心与使命。沂蒙根据地共产党人忠实履行党的宗旨,坚守人民至上的原则,把为群众谋利益作为根本的价值追求。

实现人民的经济利益。实现人民的经济利益,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是共产党人奋斗的重要目标。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根据地,党通过系列的施政措施,使群众获得真正的实惠。抗日战争时期,党实施减租减息和增资政策,废除苛捐杂税,改善群众生活,使群众从如山的重负中摆脱出来;解放战争时期,实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除了戴在劳苦大众身上的封建枷锁,使广大农民彻底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总之,共产党系列为民谋福祉政策的出台与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沂蒙人民的生活条件,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真切感受到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就是在为自己的彻底翻身而战。

维护人民的政治权利。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人民当家作主,维护群众的政治权利。在沂蒙根据地,党主要通过下列措施确保人民的政治权利。一是注重立法。法治是民主政治的基础,立法则是实施法治的前提。1940年9月,山东省战工会颁布了《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对人民应有的民主权利予以明确的规定。嗣后,山东省又颁布了《人权保障条例》等系列法规,对人民的各项政治权利进行了更为详尽的界定。二是实行民主选举。民众是否具有选举权,是专制与民主的分水岭。沂蒙根据地的各级政权,都是通过民主选举方式产生的。尽管当时大多数民众还不知道什么是民主,但他们却采用看似非常原始的“豆选”方式,行使自己神圣的民主权利。三是依法施政。沂蒙根据地各级政权全都严格依法依规,维护广大人民的合法权利。总之,沂蒙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使群众切实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尊严。

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是落实党的宗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沂蒙根据地,山东党组织高度重视群众的文化教育。1940年12月,山东省战工会制定并颁布了《山东省战时国民教育实施方案》,推动了群众教育运动在沂蒙根据地的蓬勃开展。根据地群众教育的办学方针是文化教育与政治教育相结合,常见的组织形式有夜校和识字班。群众教育运动提出“以民教民”的号召,要求“凡是识字的都要教人,所有不识字的都有人教”。在实践中,群众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学习形式,如夫妻、兄弟、姐妹互教互学,田间、地头、灶前、饭桌,都成为学习的课堂。在学习内容上,各地都把教学内容与当时的主要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群众在读书识字的过程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沂蒙根据地的群众教育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产物,它不但适应抗战的需求,提高了群众的觉悟,而且也极大提升了群众的文化素养,使沂蒙人民在文化上得以翻身解放。

在经济、政治、文化上获得翻身解放的沂蒙人民,在当时各种政治势力角逐中,毅然做出跟共产党走的选择。由此可见,正是沂蒙根据地党组织忠实履行为民宗旨,最终赢得沂蒙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人民群众跟党走

马克思指出:“人类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82人民群众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根源于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正是由于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契合沂蒙人民的愿望,符合他们的期待,所以,沂蒙人民才会坚定不移紧跟共产党,百折不挠、无怨无悔。

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济上翻身解放、政治上当家作主的沂蒙人民,热烈响应党的号召,纷纷加入各种组织,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一切听从党的召唤。据不完全统计,到1944年底,沂蒙根据地各群众组织的人数为农救会52万人、青救会23万人、妇救会63万人、儿童团43万人。农救会在领导根据地农民发展生产、动员群众参军参战、发动群众反奸除霸、组织群众参与文化教育等运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妇救会则组织沂蒙广大妇女,带领她们缝军衣、做军鞋、备军粮、传情报、抬担架、救伤员、抚育革命后代。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沂蒙妇女用炽情和热血谱写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主义赞歌。青救会的工作是组织青年参军参战。当时,在青救会中流行的口号是:“青年的位置在前线,积极抗战才是好青年。”1944年春,仅滨海区就有6343名青年参加八路军。在敌后游击战争中,沂蒙青年民兵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式,配合主力部队打击日军。儿童团尽管年少,但他们同其他群众组织一道,广泛参与各种抗日活动,他们白天放哨,夜间巡查,使汉奸特务寸步难行,为保卫根据地的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加入党的队伍。20世纪20年代初,沂蒙地区就有一批志存高远的年轻人,外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成为中共早期党员。在他们的影响下,到抗战胜利前,山东根据地党员人数由抗战初期的不足2000人,发展到20多万人。抗战期间,不仅有大量的贫苦农民加入党组织,而且有些地主富农、甚至许多社会名流,都把对党的崇敬逐步上升为入党的志愿。首任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参议长范明枢,尽管已经81岁高龄,但毅然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范明枢入党,在国内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毛泽东曾就范明枢入党予以高度评价,他说:“这件事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已广泛地深入人心,我们应欢迎这位老人入党。”[4]152“鲁南豪侠”万春圃参加抗日后,捐款、捐粮、捐枪、捐物,积极为党工作。1945年底,万春圃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位饱经沧桑的六旬老人激动得热泪滚滚,说道:“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至于我万春圃,请同志们往后看吧。”从此以后,他作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抗战爆发后,蒙阴县垛庄的“燕翼堂”当家人刘云浦,号召刘氏家族全体成员以族中子弟刘晓浦、刘一梦烈士为榜样,坚定地跟着共产党走,积极投身抗日洪流,在其影响下,刘氏家族上下齐动员,竭尽全力投入抗战,先后有30多人参加革命工作,其中有6人为国捐躯。沂南县朱家里的杨次章,虽然出身封建家庭,却深明大义,对维护国家与民族利益,有着鲜明的态度和坚定的立场。抗战开始后,杨次章的长子杨荫田组建抗日武装,在游击队成立之初,经费给养都没有着落,杨次章便毁家纾难,把家里的钱粮全部拿出,供应这支队伍。在杨次章的教育下,他的儿子全部走上抗战的道路,并且都参加了共产党,其中有2个儿子壮烈殉国。

“蒙山高、沂水长,人民心向共产党。”革命战争年代,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淳朴的沂蒙人民,真心实意地、毫无保留地跟着共产党走,他们用大爱大义之举,阐释着对党的无限忠诚。

二、军民情深

所谓“军民情深”,指的是沂蒙根据地人民军队热爱人民群众,时刻维护人民利益;人民群众挚爱子弟兵,视人民军队如自己的亲人。沂蒙精神就是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亲如一家人的真实写照。

(一)人民军队爱人民

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2]1004一切为了群众,是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人民军队的根基在人民,与人民血脉相连,无论何时何地,人民群众都是人民军队的坚强后盾。因此,热爱人民是人民军队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革命军人的价值追求。在沂蒙根据地,人民军队处处为民爱民,从而赢得群众对他们的真情挚爱。

严守群众纪律。严明的军纪,是人民军队创建、发展、壮大的保障,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军队的独特优势和“政治基因”。在沂蒙根据地,党始终高度重视人民军队的纪律建设。抗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山东,时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的韩复榘置广大民众的生死于不顾,率十万大军不战而逃,齐鲁大地陷入日寇铁蹄之下。在事关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共产党毅然担负起拯救民众于水火的重任。1937年10月,历经反动统治者多次破坏,刚刚重新组建的中共山东省委在济南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举行反日武装起义。经过反复研究,制定了《十大纲领》,其第九条规定:“部队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必须做到秋毫无犯。”[5]2351939年,八路军115师刚到山东时,由于群众对部队不了解,因此有时不让部队进村,为此,有些战士心中有怨气,罗荣桓就教育他们,说道:“群众不让我们进村,是因为对我们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群众宣传我军抗日救国的主张,以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决不能和群众为敌。”由于八路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后来群众便对部队进村不再阻拦。部队进村后,指战员们帮助群众打扫卫生、劈柴、挑水、理发、看病,宣传共产党和八路军的路线、方针、政策,很快就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进而形成了亲若家人的军民关系。1940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平邑县桃峪村召开旅级以上干部会议,罗荣桓结合115师的实际,提出要在部队中开展建设铁的模范党军的活动,并制订了铁的模范党军的条例,其中第二条为“普遍深入地建立与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6]142。1943年6月,山东军区、115师作出《关于拥政爱民的决定》,要求军队必须严格执行政府法令,遵守群众纪律,密切军民关系。《决定》指出:“军队要爱护人民,象爱护自己的肌肉皮肤一样。要爱护人民一针一线、一草一木的利益。”[7]520人民军队以铁的纪律、优良的作风,树立起崇高的形象,支撑起救亡图存的希望,赢得了沂蒙人民的衷心爱戴。

时刻为人民而战。在沂蒙根据地,对于人民军队的指战员来说,“枪声就是号令,时刻守护群众”,哪里群众有危险,哪里就出现八路军战士的身影。蒙山脚下、沂河之滨,一场场硬战、恶战、血战,消灭的是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拯救的是勤劳朴实的沂蒙人民。1941年11月,日寇合击费县东蒙山时,我八路军山东纵队某部政治指导员程克,带领一个排的战士掩护群众转移,由于寡不敌众,战斗到最后,只剩下5位战士坚守在一间民房。敌人用喷火器点燃房子,刹那间烈焰吞噬了5位英雄战士,他们用生命换取了群众的安全转移。1942年11月,日伪军对鲁中根据地展开拉网式“扫荡”,沂水县有1300多名群众被围困在西北山区的一个山谷中。鲁中军区第2团1营指战员接到解救群众命令后,便毫不犹豫立即展开行动。在前去解救的路上,教导员提出“宁可牺牲自己、群众也要救出来”的战斗口号。八路军战士经过迂回穿插,巧妙避开日军的“扫荡”队伍,终于找到被困的群众。在带领群众突围的路上,恰巧遇到搜山的伪军,战士们便端起刺刀,勇猛地冲了上去。群众在部队的掩护下,全部安全转移,而二十多名八路军年轻的战士,却献身于这次光荣而艰巨的救援任务中。1944年1月24日(农历大年除夕),500余名日伪军对沭河西岸的抗日堡垒村——朱村进行疯狂的报复性“扫荡”。驻守在沭河东岸的第115师某部八连连长鄢思甲闻讯后,立即带队赶至朱村,经过一天的激战,救下了朱村。朱村战斗共击毙日伪40余人,八连有24位战士英勇牺牲。战斗结束后,村民们回到村里,见到家里完好无损,百感交集、热泪盈眶。1944年8月,莒南县厉家寨附近上千名群众和八路军伤病员在大山谷底陷入日军包围。八路军第115师686团的“何万祥英雄连”在团长贺东生率领下前去救援。贺东生在战前动员时说道:“为了解救群众和伤员,我们都要准备把自己当炸弹使。”“英雄连”与20倍于己的敌人血战一整天,群众安全转移了,有30多名八路军指战员牺牲在大山脚下。上述的事例在沂蒙山区不胜枚举,据不完全统计,仅1944年3月至1945年3月,八路军就解救群众近2万人。

在沂蒙根据地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为了人民的利益,人民军队从普通战士到高级将领,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罗炳辉、陈明、符竹庭、赵镈、王麓水等10多万名将士,都长眠在沂蒙这块红色的热土上。为此,沂蒙群众发自内心地说:共产党的部队是老百姓的部队,共产党是咱老百姓的恩人!

(二)群众爱军胜亲人

列宁曾经说过:“劳动群众拥护我们。我们的力量就在这里。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不可战胜的根源就在这里。”[8]53革命战争年代,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中,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硝烟弥漫的战场,独轮车车流滚滚,担架队浩浩荡荡。沂蒙人民在参军参战中表达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在拥军支前中诠释了对人民军队的真挚热爱。

积极参军参战。沂蒙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没有他们就没有民众的生存之路,因此,根据地的参军参战、拥军支前活动,是全程全方位的全民总动员。1938年5月,刚组建的山东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进入沂蒙山区后,立志报国的沂蒙健儿,纷纷加入人民军队中。当时沂南县的朱家里和石泉庄两个村,就各有100多名青年参加八路军。刘家店子开明绅士刘佛缘,把自己组建的200多人的武装交给了八路军。朱家里的老党员朱寿年,先后组建起两个营的队伍,全部交给八路军。到1938年10月,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时,沂蒙地区的八路军武装力量已经发展到约1.5万人。1939年,罗荣桓、陈光率第115师进入鲁南后,沂蒙儿女怀着“自己的兵自己当,自己的枪自己扛”的信念,纷纷报名参军,呈现出“父送子,儿别娘,兄带弟,妻送郎,争先恐后穿军装”的动人场景,有些村庄的年轻人几乎全部走光。从1941年到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最为艰难时期。为了拯救国家民族的危亡,在一切为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念下,沂蒙人民打破了“儿孙是传宗接代的希望”的观念,涌现出大批“父母送儿赴战场,齐心协力打东洋”的感人事迹。临沭县夏庄镇的陈大娘,把四个儿子全部送上战场。日照县曹西村的模范军属刘大娘,在三个儿子全部牺牲后,毅然把四儿子、五儿子送到部队。在参军动员中,根据地“识字班”的姑娘们发挥了特殊推动作用。莒南县洙边村的梁怀玉,在一次参军动员会上,勇敢地喊出:“俺识字班找对象就要找个当兵的。谁当兵谁光荣!谁第一个报名参军,俺就嫁给谁!”在她的带动下,洙边村识字班三名女学员也表了态。于是,许多男青年争相报名。事后,梁怀玉无怨无悔地嫁给了第一个报名参军的刘玉明。到1943年,鲁中根据地的八路军部队发展到19900人,鲁南根据地的八路军发展到7963人,滨海根据地在1942年和1943年就有2万名青年参军。

破家拥军支前。战争年代,沂蒙地区自然灾害严重,但广大翻身农民却自愿地为革命节衣缩食,承担着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需求。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更是形成了“为了战争胜利,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的支前热潮,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及时将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鲁南战役期间,沂蒙解放区出动了60多万民兵、民工参战,他们在县、区干部的带领下随军行动,负责运送物资、救护伤员、打扫战场、押送俘虏等。为了支援鲁南战役,沂蒙全区供应粮食2400万公斤,献出花生米、干菜、咸鱼2.3万多公斤,捐献北海币25万多元。在莱芜战役中,鲁中区全民动员,提出“不让一个战士挨饿,不让一个伤员留在火线”的口号。战役打响后,有62万群众组成支前大军随军行动。当时莱芜、蒙阴等县的青壮年几乎全都加入军队或民兵组织,老人、妇女、儿童则担负起为前线准备粮食、衣服、救护伤员的重担。孟良崮战役期间,在“一切为了前线”的号召下,沂蒙解放区群众展开再次大规模的支前运动,随军行动的民兵达7万多人,常备民夫约15万人,临时民夫为69万人。当时,数以万计的大车、小车、担架翻山越岭、川流不息地奔向了前线。淮海战役期间,在前线,沂蒙人民推着独轮小车,抬着担架,奋勇参加战地支前;在后方,沂蒙人民省吃俭用,为革命战争准备物资,“大军连营七百里,家家灯火明”。整个战役,沂蒙解放区共调用随军常备和二线转运民夫34万人,临时民夫140万人,常备担架24712副,临时担架9601副,供应军粮2.8亿斤,食油近70万斤,食盐72万斤,猪肉86万斤,军鞋100万双,军衣20万套,棉被1.6万床,还有3.6万名青年直接补充到主力部队。

从上述的事例可以看出,朴实善良的沂蒙人民,他们对子弟兵的爱戴是无私的、真诚的、感人的。为此,粟裕将军在《真正的铜墙铁壁》一文中,是这样表达对沂蒙人民感激之情的:“那些可亲可敬的父老乡亲,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那些军民相依、鱼水情深的动人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激荡胸怀。”[9]1049

三、水乳交融

所谓“水乳交融”,指的是沂蒙根据地党群军民关系,就像水与乳汁融为一体,亲密无间、难以分离。党群军民关系的水乳交融,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沂蒙根据地共产党人把群众视为自己的母亲,处处关爱他们,才有人民群众挚爱党与人民军队,始终拥党爱军。

(一)党处处关爱群众

在沂蒙根据地,共产党人观点鲜明,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刘少奇在沂蒙根据地工作时提出了“群众是共产党的母亲”[5]252的论断,这一论断,既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在沂蒙根据地,无论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还是普通战士,对人民总是满腔热情,关心群众疾苦,时刻为群众着想。

战斗在沂蒙根据地的山东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尽管政务、军务繁忙,但他们对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细事琐事都非常关注,牵挂于心。1939年秋天,八路军第1纵队司令员徐向前率部进驻沂南县东高庄村,正值晚秋时节,见房东大爷身体不好,咳喘不停,便把自己的军大衣送给他,房东连忙推辞,徐向前便亲切地拉着老人的手,深情地说道:“我住在您家,您就是我的父亲,一家人不能见外。”房东大爷披着大衣,感动得热泪盈眶。1945年5月,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罗荣桓率部驻扎在莒南县下河村,因疲劳过度,尿血症加重,工作人员在河里抓到一只甲鱼,做成汤送给他滋补身体。当时房东大娘也病了,罗荣桓就把甲鱼汤送给老大娘,大娘非常激动,说什么也不要。罗荣桓动情地说:“老姐姐,不要见外,你一定要喝,八路军和老百姓是一家人。”老人拗不过罗荣桓,便把甲鱼汤喝了。病愈后,老大娘逢人就讲:“我的命是罗司令救的,八路军对咱老百姓就是好!”1946年冬天,新四军军部暨山东军区司令部移驻临沂城东沂河对岸的前河湾村,时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的陈毅住到村西北角的钟恩章家中。据钟恩章回忆,他当时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陈毅到他家后,待他们一家如同亲人。工作之余,陈毅时常与家中的大人们交谈,谈话内容从当地的风土人情到村里的家长里短,没有半点隔阂、其乐融融。每当工作人员从部队食堂打来饭时,陈毅就亲切地招呼家中的孩子们一起吃,还把自己孩子的衣服送给他们穿。长期担任山东省政府主要领导人的黎玉,在根据地工作中,是“成绩卓著,有口皆碑”。他有一颗慈母般的心肠,对群众极为关心和爱护,每到一地,就询问老百姓的生活境遇,竭尽全力为他们排忧解难,战友们称他是“一个真正的人民的勤务员”。他曾多次说道:“爱护群众要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要尽我们的可能的力量,处处为了群众打算。”

沂蒙根据地各级政权的主要领导,也都具有高度的群众观念,始终坚持和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鲁南区委书记赵镈,在任期间,每到一个地方,都深入到群众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深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当时有些刚参加革命工作的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嫌农民脏,不愿到农民家中去,赵镈就耐心地教育他们,要积极地融入群众中,与群众同甘共苦。曾任滨海区委书记的符竹庭有句名言:“没有群众就没有革命。”他时时考虑人民的利益,处处谋划着解除群众的疾苦。在当时的滨海地区,只要一提起符竹庭,从部队到地方,都称赞他是真正关心群众的好领导。王东年是莒南县第一任民选县长,在任期间,恰逢连年灾荒,加上日伪“扫荡”,大多数穷苦农民家里揭不开锅。面对困境,王东年将自家祖林中的大树全部砍伐卖掉,救济莒南的灾民。面对家人的质疑,王东年说:“群众选我当县长,我就要为群众撑起这个家,我虽愧对列祖列宗,但不能愧对群众的信任。”莒南的群众非常激动,慨叹道:“旧社会到处是贪官污吏,现在的王县长却把祖林的树卖掉救济老百姓,只有共产党的县长才会这样做!”

从以上事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对敌斗争的险恶环境中,沂蒙根据地的党员干部,扎根人民群众之中,情系人民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与人民同甘共苦,建立了血与肉的关系。他们是真正的人民公仆,他们的光辉业绩和崇高风范,深深地影响和感动着人民群众。

(二)人民群众爱党拥军

列宁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10]347在烽火遍野的战争年代,觉悟起来的沂蒙人民视共产党与人民军队如亲人,他们时时关心他们、处处爱护他们。群众为了掩护子弟兵,置自己与家人的安危于不顾,无论多么危险、多么艰难,都无怨无悔。在沂蒙大地这片红色热土上,人民群众爱党爱军的感人事迹,构成沂蒙精神乐章中动人的音符。

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的沂水县桃花坪村曾是八路军山东纵队后方医院驻地,村里住过大批八路军伤病员。伤病员都分散到村中各家各户吃住、养伤,村民们待他们如同亲人,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因此,凡是在桃花坪养过伤的战士都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家乡。沂水西南的西墙峪村,抗战时期,村民们甘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好八路军指战员的安全,保全军队的物资不受损失,成为抗战的坚强堡垒。为此,八路军山东纵队的干部战士们都亲切地称西墙峪为“山东纵队的村庄”。在沂蒙根据地,像桃花坪、西墙峪这样的村庄到处皆是,如李家峪、南墙峪、垛庄、东辛庄、车辋、大炉、华家村、青驼等,都是八路军抗战的堡垒和基地。

被誉为“沂蒙母亲”的沂南县东辛庄村的王换于,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八路军首长和战士,巧妙保护党的绝密文件,并受党组织的委托,创办八路军地下托儿所。在办托儿所3年多的时间里,她悉心照顾寄托在这里的每一个孩子。托儿所中八路军和革命烈士的后代,在王换于和家人的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而她自己的4个嗷嗷待哺的小孙子却因营养不良先后夭折。在沂蒙根据地,像王换于这样的“沂蒙母亲”非常多,如为养育八路军后代、奉献出自己亲生骨肉的张志贵、尹德美等,正是她们的默默付出,才有前方将士们毫无后顾之忧的战地厮杀。

八百里沂蒙八百里歌。曾几何时,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已经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然而红嫂的生活原形,却有着不同的传说。一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沂南县横河村明德英身上的故事。1941年冬天,守坟人的哑媳明德英发现一位身负重伤的八路军小战士倒在坟地里,急忙将他拉到家里。在巧妙地支走追击的日军后,明德英发现小战士因失血过多而昏迷,便毅然把自己的乳汁滴进伤员的嘴里,从而挽救了年轻的生命。二是解放战争时期沂南县青驼寺附近一位不愿透露真实姓名年轻媳妇的真实经历。在1947年孟良崮战役中,我军某部在青驼寺一带完成阻击任务撤退时,有位负伤掉队的战士因失血过多而晕倒在山坡的草丛中。附近村有位年轻媳妇到山上挖野菜,恰好发现了受伤战士,便不顾危险,将他背到地里的高粱椽子中藏起来。当看到战士因严重缺水而生命垂危时,她毫不犹豫地解开衣襟,用乳汁救活了伤员。其实,探寻谁是“真正的红嫂”原型,是没有必要的,这是因为,像明德英那样挚爱子弟兵的动人事迹,在沂蒙大地处处皆有,不胜枚举。例如,在1941年著名的大青山突围战中,费县南洼坑村的高乃贞母子收容了5名八路军伤员。母子俩把伤员藏在山洞里,儿子负责守护伤员,母亲则负责做饭送饭。高大娘在一次送饭过程中,不幸被日军发现,为了引开日寇,她不顾年迈体弱,在崎岖的山路上匆匆奔走,最后喋血山谷,英勇就义。高乃贞闻讯后,强忍丧母之痛,迅速转移伤员,从而确保他们安全无恙。后来,被救护的八路军伤员杨雷为此赋诗一首,表达高乃贞母子的救命恩情:“抗日军民情谊深,危难之时有亲人。黄石山上风雷紧,难忘乃贞救我恩。”

四、生死与共

所谓的“生死与共”,指的是沂蒙根据地党群军民心心相印,同呼吸、共命运,团结一致、英勇斗争、生死相依。沂蒙根据地党群军民之所以能够生死与共,其根本原因在于彼此之间已经融为一个生命有机体,利益相通、心意相同,血脉相连、契合无间。

(一)相濡以沫渡难关

毛泽东曾说过,共产党人“不论遇着何事,总是以群众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因此,他们就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这就是他们的事业必然获得胜利的根据”[2]47。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对山东根据地展开疯狂的“扫荡”“蚕食”和经济封锁,国民党顽军也趁机搞反共摩擦,再加上沂蒙地区的连年灾荒,造成根据地严重的经济困难。面对困境,山东党组织带领人民群众,团结一致、沉着应付,从而渡过艰难的岁月,逐步走向胜利。

生产节约保民生。从1941年开始,山东党组织为了克服经济困难、减轻群众负担,在根据地发起声势浩大的生产节约运动。1941年9月3日,省战工会发出《关于节约问题的通知》,要求各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及地方武装,全部减发一个月的菜金,并力求节省各种费用。10月18日,省战工会又发布《关于政权机关团体生产节约的决定》,要求各级党政机关“积极推动与提倡,造成一种热潮,以求得生产运动之普遍开展”[11]387。这一决定,成为山东根据地各部队、机关开展生产节约运动的号令。1942年,在山东根据地内,掀起生产节约运动的高潮。在开展生产方面,开荒、种地、打油、养猪、开办合作社,力求自力更生地解决部分口粮,以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生产节约运动的开展,使根据地的开支大为减少,收入不断增加,从而使各部队、机关基本实现自给,财政供应不足的困难得以解决。

全力以赴赈灾民。山东党组织在对敌斗争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把救灾安民作为第一要务来抓。1941年秋,山东根据地泰山区和清河区遭到日军烧杀抢掠,群众的粮食被洗劫一空。面对这种局面,山东省战工会立即作出《关于救济与抚恤泰山、清河两地区被敌烧杀掳掠的人民的决定》,省战工会拨付赈济款救济灾民,同时还向社会各界“发起广泛的募捐救济运动”[11]414,以帮助受灾群众。1942年,博山、益都、临朐等敌占区的十几万难民涌入沂蒙根据地。尽管根据地军民早已食不果腹,但根据地党政军对这些难民并没有弃之不顾,而是予以妥善安置。为了赈济灾民,鲁中部队和地方政府人员,每人每天节约2两粮食。正是靠着党政机关及部队捐款捐粮,从而保证了灾民每人每天4两粮食的供应。1943年4月,山东分局再次发出号召,要求“党政军民机关从上到下各级均厉行节约”[7]435,以赈济灾民。

在艰苦的岁月里,人民军队与广大群众,可谓是“甘苦与共并肩走、携手同行克时艰”。八路军每当搞到粮食,首先想到的是群众。部队每攻下一个日伪据点,缴获的食用物资,都是先救济群众。挖野菜时,战士们往往跑到远处的山上,把附近的野菜留给群众。鲁中军区10团某班,有一次分到一张花生饼,大家推来让去谁也不肯吃,最后送给了房东大娘。真情换真爱,人民群众对于子弟兵,更是胜似亲人。苍山县月庄村妇女主任方兰亭,看到驻扎在自己村的八路军指战员吃糠咽菜,面黄肌瘦,竟将自己女儿小兰卖给人家作童养媳,换回一些粮食送给部队。当指战员得知方兰亭卖女筹粮后,感激万分,甚至有几个战士眼含泪水、跪在她面前喊娘,并且赶紧凑钱把小兰赎回来。

沂蒙根据地党群军民肝胆相照、筋骨相连的情谊,就是在“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艰难岁月中得以凝结升华的。沂蒙精神中所蕴含的党性与人民性,在这里得到生动的阐释。

(二)同生共死战敌寇

列宁曾经说过:“只有当千百万人万众一心、一致奋起的时候,革命才成其为革命。”[12]462在惨烈悲壮、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为了赢得胜利,沂蒙根据地的党群军民风雨同舟,同生共死战敌寇,用鲜血书写沂蒙精神感人的故事,用生命演奏沂蒙精神悲壮的乐曲。

保家卫国不畏死。1941年12月20日清晨,沭水县的渊子崖自卫战拉开序幕,渊子崖村男女老幼齐上阵,英勇抗击来犯之敌。中共板泉区委书记刘新一、区长冯干三闻讯后,率区中队前来增援,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经过一整天的浴血奋战,英雄的军民有效地抗击了1500余名日伪军的进犯。悲壮的渊子崖自卫战取得辉煌战绩,消灭敌人120余人,但刘新一、冯干三等40多名八路军指战员与147名村民同时为国捐躯。1942年11月2日,发生在沂水县的对崮山反“扫荡”战斗打响。为了掩护大部队转移,山东军区特务营在营长严雨霖的带领下,坚守在南崮山,顽强地阻击敌人。为了攻下南崮山,凶残的日军将抓来的群众赶到前面挡子弹。八路军官兵怕误伤群众,只好停止射击。被抓的群众识破了敌人的意图后,停留在山腰宁死也不肯前进半步,气急败坏的日军便开始屠杀群众。看到这种境况后,八路军指战员悲愤不已,用子弹和手榴弹向敌人展开猛烈的反击。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且战斗始终处于白热化状态,到阻击任务完成时,特务营仅剩下14名伤残官兵,为了不当俘虏,他们一起跳下悬崖。1942年11月9日,几十名八路军伤病员和抗战家属,被围困在沂蒙山区北部边缘的马鞍山上,面对飞机大炮掩护下数千名日伪军的进攻,他们在王风麟副团长的带领下,毫不畏惧,奋勇反击,在弹尽粮绝、大部分战死的情况下,剩下的战士和群众毅然选择跳下山涧,宁死不当日本人的俘虏,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反侵略壮歌。

勇敢机智斗敌人。1941年的留田突围后,由于日军的“铁壁合围”,沂南县柳行峪的村民与一些换了便装的八路军战士被驱赶到村口。为了甄别八路军,日军便将人群中的成年男子集中起来,让女人和孩子指认自己的家人。为了掩护八路军战士,村民单学花与丈夫皇士瑞用眼神交流了一下,便毫不迟疑地走到被人们誉为“活华佗”的八路军医生刘鞠银的面前,拉起他的手说:“他爹,咱回家!”霎时刘鞠银怔在那里,他近乎恼怒地逼视着单学花,而单学花更以不容分辨的眼神回应着他。他俩都清楚,除了心灵的撕扯,一切都无法改变。为了其他人的安全,刘鞠银只好跟着单学花走了。在单学花的带领下,所有八路军战士都被村民安全领走。皇士瑞见人越来越少,于是他决定自我牺牲,准备在最后时刻与敌人拼命。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扮成农村老大妈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姊妹剧团团长辛锐,前来假称皇士瑞为自己的儿子,将其领走。1942年10月,日伪军一万多人对南沂蒙地区进行拉网式“扫荡”,鲁中军区及蒙阴、沂水、沂南的干部、群众八千多人陷入敌人的合围圈,最后退守到沂水县南墙峪的仙姑顶。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党群军民同仇敌忾、协同作战、拼死守崮。入夜,被围人员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带领下分路突围,冲出敌人的包围圈,撕破了敌人的“拉网”战术,从而粉碎了敌人对南沂蒙根据地的“扫荡”。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蒙山沂水间的战火硝烟在岁月的年轮上渐行渐远,但在沂蒙这片红色热土上,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誓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并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消退,它们将与天地并存、日月同辉。

从民族苦难中、从战火纷飞中走来的沂蒙精神,是革命的红色图腾,是党和国家宝贵的财富,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与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临沂考察时所指出的:“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烈士英雄,不能忘记为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1]43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铭记昨日的苦难辉煌,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途中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沂蒙八路军根据地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描绘红色沂蒙新画卷
沂蒙妈妈与八路儿子的母子情
结合新的时代条件 弘扬光大沂蒙精神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忻口会战中的八路军
陂孝礼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