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复习课中激发“教育活力”的思考和实践

2022-03-16 01:25朱清勇
化学教与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活力证据

摘要:“教育活力”需要回归教育本原,激发每个孩子的生命“活力”,给予其最合适的教育。作者尝试在中考复习课中采取措施,提升课堂“活力”:角色扮演暴露和放大问题,让学习主体体验新“活力”;小组合作展示,激发学生的原始“活力”;复习课也有实验,给课堂不断注入“活力”;和学生交心,适当心理介入,融入情感“活力”。通过实践发现效果显著,学生学有“活力”,学有成效。

关键词:教育活力;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活力;证据

文章编号:1008-0546(2022)03-0073-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2.03.016

一、问题的提出

百度百科中“活力”指旺盛的生命力,行动上、思想上或表达上的生动性。早在1686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就提出用 mv·v 来量度力,并称之为“活力”。在以后一段时间里,“活力”成为一个学术界流行用语。直到19世纪50年代,“能”逐渐被物理学界认可,并取代了“活力”。王兆璟教授提出“教育活力就是在特定的自然——社会中,处于其间的教育有机体与人自适应与自发展的能力,它表现为教育的生命力、应变力、发展力和创造力,具有持续的开放性和强烈的实践感。”[1]教育活力的生成和演变是表征教育发展现状的一个“显示器”[1]。

每年的4月中下旬,是扬州市九年级第一次模拟 考试的时间。经过近6个多月时间的学习,学生从接 触化学课程,了解化学学科,到参加化学的毕业学科 能力测试。恰如一个新生儿从蹒跚学步,到慢慢长大 变成一位弱冠少年或豆蔻少女,对他们的敞开的是高 一级学校的大门。但是也有很多学生,从一模过后发 现自己入学高中有难度,学习就进入了瓶颈期,學习 的激情和“活力”骤降,逐渐有怨学情绪。“教育活力”需要的是回归教育的本原,在公平、“活力”的教育氛 围中,激发每个孩子的生命“活力”,给予每个孩子最 合适的教育,成就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和学生访谈、数据库资料分析和日常的课堂

观察等手段,进行中考一模现状分析(如图1):

1.班 级优 秀率 12.76%,低于 全市 平均 水平16.65%。需要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展示每个学生的学习心得和学习经验,展示成功的案例,呈现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成功的学习经验。

2.班级的合格率50%,大大低于全市的均值69.35%,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有学生不想学,有学生不会学,也有同学学不会。我们应该学什么?什么不行就应该学什么,哪里弱就应该强化哪里。

3.有近十名学生有怨学情绪,他们上课喜欢睡觉,不听也不记,作业不写。需要加强和学生交流,解决其思想顾虑。

4.从答题的现状分析存在审题不清、思维不严密、化学用语表达不准确和概念不清晰等现象;从学科内容分析,文字信息的处理、工业流程题和综合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图形理解能力等环节较薄弱;从化学思维方法角度分析,对于元素守恒的晶体中结晶水、化学式中计量数之比和计算推理化学式的综合化学计算不足。需要选择专题,有的放矢,精讲精练。

二、提升“教育活力”的教学策略

“教育活力”细化到微观层面,主要指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展现的创造性和生成性。应对一模后“教育活力”现状,笔者采取了如下教学策略:

1.角色扮演暴露和放大问题,让学习主体体验新“活力”

中考二轮复习中关于“工艺流程”“综合实验探究的设计与评价”专题的复习课,可运用角色扮演、体验和反思策略放大问题。让学生体验阅卷教师角色、答题者角色和试卷讲评者三种不同的角色,在角色互换中不断体验和反思,获得不同角色的感悟和认同,从而完成学习内容的重新建构。我在二轮复习课上尝试让学生进行不同角色扮演和体验,可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评分细则和评分要点,知晓作为答题者更需关注的细节和注意点。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用中考复习的试卷讲评课上,教师可以先公布答案,再通过电脑投影展示出各层次学生的典型试卷案例,让学生充当阅卷教师进行批改打分。在真实角色体验中,学生会反思自己思维中的一些遗漏点,自我批判,不断质疑,螺旋提升科学素养。学生再通过试题讲评者的身份进行展示,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了解同学们的思维误区和盲点,进而通过自我反思,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的化学思维,选择出最佳的或者更优化的思维方法和问题解决路径。教师在整个学生角色扮演和展示过程中,需要引导其他学生参与分析和评价,需要给试卷讲评者事先准备的时间,不能课堂上零时抓差,因为试卷难点的讲解是需要学生自己静心准备和教师课前适当指点的。通过学生的角色互换,体验感受,反思和评价,学习问题的暴露和放大,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新“活力”,最终内化为一种稳定的螺旋上升的认知方式。

2.小组合作展示,激发学生的原始“活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提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发展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2]。小组合作展示既可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找到学习化学内在的原动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责任和担当。小组分工是将班级46名学生分成了8小组,每组有组长2名、操作员2名、观察记录员2名,展示员由小组选2人(其他人也可补充)。

小组合作展示能产生神奇的课堂“活力”,原先沉闷的复习课堂活跃了,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了,组内和组间都进行争论了。更重要的是小组合作展示有利于培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给每个孩子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当今社会乃至学校竞争被日益强化,部分学生之间有时漠不关心,更谈不上互助。而小组合作展示为全班学生提供了相互了解、相互关心、相互提高的机会,创造了一个适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良好环境。小组合作展示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一把钥匙,利于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化学的神奇、感受团队共进退的乐趣,利于学生发展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3]。

3.复习课也有实验,给课堂不断注入“活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能给课堂注入无尽的“活力”。

复习课,即使试卷讲评课也可以带入实验,综合探究题一套组装的仪器摆放在讲台上,通过简化的实验操作演示实验过程,一定能事半功倍,一定能让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比如化学实验中完全沉淀的操作,通过实验展示一目了然,胜过言语万千,如果是学生亲自实验他定会记忆终身;再比如定量测定时读数前量气管液面的调整,也要通过实验展示才真实体现,化学是实验的学科,重视通过实验获得证据,基于证据推理,得到的結论才更具有说服力。

重视开展探究实验也能给课堂注入“活力”,探究实验过程可分为:提出问题,假设猜想、设计实验、解释与结论、表达交流、反思与评价。第一层次是解释与结论、表达交流。学生具备基础的化学知识和较好的表达能力即可,教学的起点较低。第二层次是提出问题和假设猜想。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化学现象,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并能做出合理的假设。具有较多知识储备和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中才能提出有效的问题,这也是为何要进行化学实验的重要原因。第三层次是设计实验和拓展迁移。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证实或证伪,这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能系统运用所学习的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后,设计出科学实验。所以,创造条件,让化学实验进入复习课堂,给天天做题的学生以化学的方式呈现,打造高效的课堂,充满“活力”的课堂。

4.和学生交心,适当心理介入,融入情感“活力”

二模考试结束后,分析结果(如图2)是小有进步,在难度比一模变大的情况下,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均 分、优秀率、合格率都有稳步提升。部分学生的交流 感言如下:“做题不仔细,不注意细节,上课没有跟着 老师走,容易走神。”“成绩的提高还得靠自己,目标90 分。坚持不断总结,收集错题,完善错题集;适当做题 积累经验并增加见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对一 模进步了5分,自己还是很开心的,其实还有马虎的, 还有18天,我不想让自己的青春留遗憾,也不会让自 己的青春留遗憾。”“少刷题,多看笔记;做多选题应该 放慢速度,若当时浮躁可直接跳过,先做后面的题。”“成绩93,不算很好,毕竟是冲着满分去的。以后做题 须小心谨慎,多多思考。”“几点表现:勤奋不如一模之 前,一模后有些沾沾自喜;细心程度不够;贪分。措 施:刷题+有效积累(积累课外出现的高频知识点)”“要 好好审题,注意关键词,避免看错题意;答题注意标准、简洁、规范;在难题和计算题上多练习;保证基础上升 且稳定在90分以上。”“总体二模有所进步,但仍有许 多基础题目做得不够准确、仔细。”“二模还算可以,成 绩出来了80分,我还是有点儿激动的,毕竟难度比一 模大。中考努力奔向90!”“问题:基础题错;灵活题没 拿足分;计算题居然也错了;选择题也丢分。目标中考 95分以上。”分析学生的感言,部分学生学习有困难,学 法不当;有些学生思想上有包袱,需要教师适当的心理 辅导;有的学生还潜藏了太多的能量,深不可测。

教育需要交心,需要唤醒“活力”,初三中考前的学生成长更需要心与心的交流,更需要心灵的唤醒,否则知识的灌输也会归于失败。但交心和唤醒“活力”谈何容易,它需要教师转换教育观念,提高自身修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需要社会环境对教育少些急功近利的期待。“今天我有了进步,在老师引导下完成了上台讲话”。好,这样就很棒。一个人靠体力、心力和脑力支撑着整个身体,心力是精神之力,是“活力”之源[4]。把讲台让给学生,就是要把讲台变成学生找到自信心,战胜自我的平台。不要在意讲得对还是错、好还是坏,先要解决敢不敢讲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有勇气和自信走上讲台,面对同班同学几十双眼睛陈述你需要表达的内容[4]。

扪心自问,身为教师,一直在努力展现“教育活力”,打造有“活力”的课堂,但“教育的活力”不是教师一方面的事,很难不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大历史观中审视“教育活力”,会让我们有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王兆璟.论教育活力[J].教育研究,2017(9):37-45.  [2] 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3] 朱清勇.化学实验片断实录与反思[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6(12):24-28.

[4] 沈思.课堂的革命:师生平等对话录[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3537500338284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活力证据
活力
谈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法的实施
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角色扮演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手上的证据
家庭暴力证据搜集指南
手上的证据
活力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