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在前依靠模型力争高效

2022-03-16 01:17朱迪
化学教与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

朱迪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基于对学生差异性的了解与尊重,有效开展“基本化学用语”课后辅导,能促进学生化学学业水平提高,是对课堂教学重要的补充。

关键词:初中化学;基本化学用语;课后辅导

文章编号:1008-0546(2022)02x-0032-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2.02x.008

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是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笔者通过实践小结出以下两点,可在课后辅导中促进初中生提升“基本化学用语”的读写能力。

一、预测学生的问题,将辅导安排在错误发生之前

心理学的“第一印象效应”认为:人们对陌生事物的第一印象将在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不易更改。因此,教师需要在学生对基本化学用语第一次学习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且牢固的第一印象,不给学生建构错误的可能性。

初中化学教师每年都从事初三教学,对教学进度中不同章节的重难点、学生的常见错误都很了解。每一轮教学中,在逐渐了解本届学生的能力和习惯后,可以预测学生的问题,将辅导安排在错误发生之前。

例如,大多数同学都能规范书写化学式中的元素符号,但在新优质初中,笔者近两年任教的班级中,总有学生或因英语基础差,或因书写态度不端,作业和考试中出现大量因书写不规范导致的错误,将“CO2”写成“CO2”,“Ca”写成“Cu”等。为此,我在部分学生开始做家庭作业前开展课后个别辅导。首先根据对学生的了解,预测可能发生该问题的学生,随后分批邀请他们在课后延时期间接受辅导。辅导中,利用学生爱为同伴纠错的心理特征,用投影展示往届学生在元素符号书写上的典型错误,请在场学生指出错误和纠正方法。紧接着,用英语的四线格本将近期学习中出现化学式标准写三遍。最后,同学们相互交换本子,为对方刚刚的书写提挑毛病。每次10分钟不到的辅导时间,学生在挑错的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开心的同时,对为何要规范书写,如何规范书写化学式的认识更深刻了。坚持2周后,化学式的书写规范性不再是本届学生的问题。

二、将模型与符号融合,基于化学基本观念开展辅导

脑科学研究表明,记忆是人的智力活动中对注意力要求最高的,也最耗费精力。而学生若从小缺乏思维训练,大脑习惯偷懒,会从生理上抗拒记忆化学式、方程式。有时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在课后对学生“基本化学用语”开展个别辅导的频率相当高,希望通过高频重复训练帮助学生记忆,这很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师、对化学的反感[1]。

化学式不是英文单词,方程式也不是一句话,它们并非源于人的创作,而是对微观事实的符号化表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基于“三重表征”观念的基本化学用语教学策略,通过模型搭建、动画演示,将微粒世界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先将对某一物质或反应的“名称、符号、图形”认识统一化,随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开展记忆[2]。这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样适用于开展基本化学用语的课后个别辅导。

例如,在化学方程式的初学阶段,部分学生未能建立起“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的微粒观、守恒观,对方程式“配平”的原理、方法不清晰,在练习中过分纠结数学运算,在课堂默写前强记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常常出错。为此,笔者准备了数枚不同面值硬币,请受辅导学生以“水的电解”“氧化汞受热分解”“氢气在氧气中燃烧”这三个课本上的例题,用硬币当做原子,先摆出对应反应物的分子,随后带领学生模拟化学变化过程中“旧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微观实质。

图1是根据教師指导及参考课本插图,学生移动硬币模拟氧化汞受热分解的过程,师生可以开展如下问答:

(当学生完成第一步,将氧化汞分子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时)

师:在这一步操作中,哪一种微粒发生了变化?是分子还是原子?这会导致宏观上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微观上分子发生了变化,拆解成了原子。因为微观上氧化汞分子消失了,所以宏观上氧化汞作为反应物就消失了。

(当学生完成第二步,将两个氧原子组合成一个氧分子,汞原子不组合时)

师:为什么你要将两个氧原子组合成一个氧分子,而不将两个汞原子组合呢?

生:因为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而汞一种金属,是由汞原子直接聚集而成的,没有分子。

师:在变化过程中,哪一种微粒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呢?是分子还是原子?这会导致宏观上物质中的什么没有改变?

生: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会导致宏观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师:除了原子的种类,对应原子的个数呢?原子有没有凭空消失或产生?

生:没有。两种原子的个数前后也没变。

(教师将模型恢复到氧化汞分子状态,要求学生再移动一遍,并提问)

师:为什么模型中,反应前摆两个氧化汞分子?一个行不行?三个行不行?

生:不行,一个氧化汞分子只能拆出一个氧原子,随后无法形成氧分子。三个氧化汞分子会拆出三个氧原子,形成一个氧分子后,还会多出一个氧原子来。

师:那我们如何在方程式中,表示微观上每两个氧化汞分子恰好发生一次反应呢?

生:在化学式前面标化学计量数。

师:好的,请你根据模型,写出这个方程式,注意条件是“加热”。

(学生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师:写方程式为什么要配平?配的是什么“平”?

生:为了让反应前后同种原子的个数相等。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也会要求学生分组活动,用模型分析反应的微观实质,但40多人的班级,十几个小组,总会有学力弱的学生参与不进去。而面对面的个别辅导不同,一是有“趣味性”,学生面对硬币模型感到新鲜有趣,再不爱学习的人也不反感。二是有“交互性”,学生的操作和回答反馈着自己的认知,教师的问题引导着学生的思维。笔者认为,知道为什么要配平比学会如何配平更重要,所以相对于辅导“定一法”“最小公倍数法”这些具体的配平方法,以上大约5分钟辅导有效促进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是对课堂学习漏洞更及时的补牢。

以上是笔者对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基本化学用语”课后个别辅导的实践与反思。在辅导前认真备课,用心研究辅导内容和辅导方法,用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对每个学生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做到心中有数,运用合理的沟通技巧,让学生喜爱化学老师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国峥.化学用语学习“瓶颈”的障碍分析与教学策略[J].化学教育,2014(21):32-35.

[2]缪徐.基于“透”字特征体现的概念教学创新[J].化学教学,2019(5):61-64.

2906500520366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新
基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初中化学教材分析
浅谈初中化学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策略
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渗透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常见初中化学“前概念”成因及转化对策研究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