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文献回顾及进路展望

2022-03-16 02:31张洪亚
关键词:大学世界建设

张洪亚

(北京工业大学 文法学部, 北京 100124)

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越来越大,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学,“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而且象征一个国家的科学与文化实力”[1]“世界一流大学炙手可热的缘由在于,无论从教育发展还是人类历史的视角,世界的经济增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依赖于教育的作用”[2]。如今,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仅已成为国家的战略决策,也是大学自身的发展需要。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3],进一步明确和推进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进程。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4]。

近几年,世界一流大学研究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学界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热度持续未减。本文利用知网数据库,以“主题”和“篇关摘”模糊搜索“世界一流大学”,检索年份跨度为1987—2021年,共检索到期刊论文6 329篇(详见图1);在此基础上,以知网文献为样本数据,对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研究,在评析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特征及评估的基础上,力图阐释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策略研究,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面对的挑战与展望。

图1 1987—2021年“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文献发表情况

一、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回顾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了早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高等教育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国家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相继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等。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5],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的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6](简称“211工程”),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211工程”首次提出大学创建“国际一流大学”。1998年,教育部发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7],重点支持39所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985工程”是党和政府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3](简称“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建设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国家重大战略,加快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国家发展同大学发展相辅相成,我们要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办好高等教育,办出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在体现中国特色上下功夫[4]。

本文通过对我国相关政策回顾,认为高校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政策发展中有三个特点。一是从全国重点大学建设,到“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乃至“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国家战略政策是连续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是我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体现。二是我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政府发起并主导、自上而下推进的建设模式,是服务国家战略的一种需要。实践证明,我国高等教育在此模式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三是我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包含两个发展阶段,由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逐步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这表明,中国大学发展建设从照搬、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模式,要向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

二、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特征及评估

(一)内涵

“世界一流大学”虽已成为全球热门词语,但学界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和特征,至今仍未形成统一认识。英国罗素集团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所集卓越人才和现代基础设施于一体,用远见和创造力提供出色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从而为世界知识、健康、财富和福祉作出贡献的机构”[8]。美国学者阿特巴赫(Philip Altbach)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包括卓越的科学研究、学术自由、学术自治、激发智力的环境,以及充足的设施和资金等[9]。 美国大学联合会前副主席约翰·冯(John Vaugh)认为,“世界一流大学要有广泛的学科领域,其意味着教育质量应该是世界级水平,而且要得到世界上多数国家及高校认可的。”[10]摩洛哥教育经济学家贾米尔·萨尔米(Jamil Salmi)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义为,“人力资源的聚集、丰富的资源、良好的治理。”[11]

我国政府和学界从不同角度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内涵给出了解释。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12]。中国高等教育界诸多大学校长以及知名专家学者,纷纷表达了自己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思考和探究。王大中指出,“世界一流大学应是学校实力、社会贡献及国际声誉的一个综合概念。”[13]闵维方认为,“一流大学,当然要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生源和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科学研究成果,一流的管理运行机制,强大的财政实力和物质技术基础,还有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突出贡献。”[14]谢维和认为,“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成为中国的‘战略性大学’,它们不仅要适应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对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引领、带动的作用,在整个国家的知识创新和教育创新体系中,它们应该发挥一种上游创新的作用。”[15]王战军认为,“必须动态地看待一流大学建设问题,要有前瞻性。”[16]朱清时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推进多层次多类型办学,世界一流大学不应该都是研究型大学[17]。中国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则认为,“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必须是研究型大学,以研究作为自己最突出的特点。研究型大学有着严格的评价标准,‘普遍主义’是世界一流大学必备的精神气质。”[18]也有学者从世界大学排行对世界一流大学进行界定,如胡乐乐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可界定为世界排名前10名的大学,即指在各世界大学排行榜上稳居排名前10位的大学[19];刘莉等指出,世界一流大学即为全球性大学排名的世界百强大学[20]。

迄今为至,学界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仍未有普遍公认的严格定义。“这不仅缘于世界一流大学自身的复杂性所在,也缘于不同学者在世界一流大学认识上的多元价值观。”[21]总而言之,学界对世界一流大学,从不同角度与层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给出了理解和诠释,主要存在五种观点。一是大学的社会贡献力,存在“自身实力论”“社会贡献论”与“社会主观评价论”等观点[13]。二是大学的排行榜,出现“排行榜论”,即以排在前多少名次为范围来界定世界一流大学,如刘念才、胡乐乐等。三是大学的办学类型,有些学者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就是指研究型大学,持这种观点的如王战军、丁学良等;而有些学者,如朱清时等则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是多层次多类型、多种多样的,不能仅仅限定为研究型大学。四是大学的办学层次,有些学者坚持“指标体系说”,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具备严格的标准,就是指师资、生源、科研各项指标均一流的大学,如闵维方、眭依凡[22]等;有学者则认为,应该动态看待世界一流大学,如王战军;五是大学的功能,有的学者从大学的功能角度,强调世界一流大学要符合国家战略的需要[15],有的学者则强调,世界一流大学是文化大学[23]。

本文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是——能够拥有一批大师级人物、培养出一批具备原创能力的顶尖人才、且具备产出丰富的能影响和引导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原创成果的顶尖级大学。学界对世界一流大学概念内涵的界定和理解,为进一步探讨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评估及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拓宽了思路和视野。

(二)特征

国内外学者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分别进行了探求。摩洛哥教育经济学家贾米尔·萨尔米(Jamil Salmi )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特征有“科研卓越、学术自由与知识氛围、卓越的院校管理和充足的资源”[11]。美国学者阿特巴赫(Philip Altbach)认为,“卓越的研究、学术自由和激励的氛围是世界一流大学必不可少的。”[11]英国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Colin Lucas)认为,牛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主要体现为,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基础设施非常发达、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好的人文环境[24]。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共同的特征是,“要有一批一流学科;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出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成果;拥有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以及充足的办学经费等。”[13]王英杰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在学术的探索上要具有国际性,在问题的研究上要具有公开性,在知识的创新上要具有批判性,在文化的传承上要具有包容性[25]。眭依凡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学术实力雄厚、做出世界贡献以及享有国际声誉。”[26]王琼等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具有的标准是,甘于孤独与寂寞的研究者;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的生源;高水平的国际化程度;科学合理的管理;优越的办学条件和充足的办学经费;以学术为基础的社会服务[27]。也有学者通过研究世界大学排行榜并归纳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如王战军等通过研究全球排行榜榜单前10名的大学,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具备的三大标志是——追求卓越、引领发展、全球吸引力;四大特征为——校长明、教师优、学生强、经费足[28]。阎琨等学者参照世界排名前52所大学的部分指标和办学经验,归纳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体现为,雄厚的办学实力、一流的学者队伍、对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在重点特色领域做出突破[29]。 霍晓冉综合全球有影响力的大学排名机构的排名指标及内行评估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具有以下特征: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成果、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学术环境、一流的治理水平以及一流的大学精神。”[30]

本文综合学界对世界一流大学特征的阐述,将其归纳为三种观点。一是“基本要素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具备学科覆盖面全、规模比较大、办学历史悠久、科研水平高、师资一流、办学经费充足等。二是“贡献论”。世界一流大学是指学术探讨具有国际性,具有对世界做出突出贡献,享有国际声誉的大学。三是“一流指标论”。世界一流大学就是指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都具有一流的水平。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学界的研究表述多是对目前某些世界一流大学的概括性描述,或是围绕着世界一流大学排行榜的指标进行解释。然而,这些研究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没有提炼出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与某些世界一流大学的实际相较而言,还存在诸多差异,并不能代表所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科门类并不齐全,前者没有工学院,后者没有医学院和教育学院。又如,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以及法国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均办学规模不大,特点是“小而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比较性的群体概念。大家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并不都是按照一种模式发展起来的,而是经历了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历程,它们探索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实现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31]

我们探索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不仅要从教育学和行政管理角度进行阐释,更需要从多学科研究视角,对其性质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和演绎。一方面,我们可采用归纳法,透过现有世界一流大学的表象体现和指标数据,客观地分析世界一流大学在建设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变化过程和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也可采用演绎法,寻求世界一流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各自专有性或显著性的发展路径和方式[32]。因而,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将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归纳为——大师汇聚、学生素质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科研成果卓著,以及对世界和人类社会做出突出贡献;同时,世界一流大学的个性则主要体现为——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专有的发展路径和方式,如“巨无霸”与“小而精”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创新与保守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秉承传统与适时转型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等。

(三)评估

目前,国际社会对评估世界一流大学是有标准可参照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性贡献实际上就是大学在学术上的标志性成果及其社会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学术标准来衡量世界一流大学。”[33]基于此,世界大学排名机构及体系应运而生。世界大学排名是为了对大学的整体或某部分实力进行评估,将大学的教学、科研、成就、荣誉、影响力等作为评估指标,并对这些指标量化并赋予一定的权重然后形成的排序。大学排名作为评估高校办学质量的一种最简单最直观方式,最初是高校用来争取经费、吸引优质生源的依据。由于排名优势的大学更容易获得政府的经费支持,毕业生更容易找到优越的工作,因而很多大学将排行榜视为追逐的“声誉”和“品牌”[34]。全球大多数国家普遍认同,每个国家必须拥有至少一所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由此,世界大学排行在全球也愈加受到关注,不仅对全球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而且成为各个大学改革的重要参考标准,并且影响着各国政府高等教育战略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走向。

1.全球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学排名机构

目前,国际社会公认的较为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学排名机构分别是,中国上海交通大学的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d Universities,简称ARWU),英国的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简称QS)、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ime Higher Education,简称THE),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 & World Report,简称US News)。这四大世界大学评估体构各有特点和侧重,ARWU全部是定量指标,注重世界顶尖教育科研成果和大学国际竞争力;QS和US News定性、定量指标都有,注重主客观指标的均衡性和办学质量;THE则比较偏重定量指标[35](详见表1)。

表1 世界大学排名机构的评估指标及权重

QS世界大学排名,主要使用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师生比例、研究引用率、国际化等学术指标,作为衡量世界大学的影响力的评分标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测评。因其问卷调查公开和透明而获评为世上最受注目的大学排行榜之一,但也因具有过多主观指标和商业化指标而受到批评[36]。THE世界大学排名,是以教学、研究、论文引用、国际化、产业收入等5个范畴共计13个指标作为评估标准,并由普华永道独立审计。因其公正和透明获得赞誉,但也因存在商业因素和偏向英语国家而受到争议[37]。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根据大学的学术水平、国际声誉等13项指标得出全球最佳大学排名[38]。ARWU的评估标准则与前三者区别比较大,评估方法更加客观、透明和稳定,但因其过度偏重理工领域,以及过多采纳美国的知名期刊与论文发表平台为数据基准,因而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39]。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及学者过于关注世界大学排名中的各种指标体系,以至于谈及世界一流大学,更多的是在谈教育经费、科研产出、师生数量等量化的概念。”[21]。大学的发展如果按照世界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就能建设出世界一流大学了吗?答案则肯定是否定的。由于世界一流大学排行榜依据的评估指标自身会存在缺陷,评估指标体现的仅是一部分可以量化的办学要素——大学的可操作化指标。一方面,大学的高水平建设除了可以量化的这些指标,还应该有校园文化、理念、历史传承、个性等不可量化的重要的其他因素;另一方面,这些办学要素由于无法量化,很难体现在评估指标中。“任何大学排名评估系统都是以目的为导向,其结果取决于比较和计算方法中的假设和价值,因此,所有的大学排名评估系统都是对高等教育现实的不完整描述。”[40]“一流大学不是排行榜排出来的。”[41]“一味追求排名结果,很容易迷失高校发展方向,丢了高校传承的文化,损毁了高校原有的特色。”[42]。

2.世界一流大学排名的影响力

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世界一流大学排名,其对推进大学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世界一流大学排名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评估方式。世界大学排名是最简单最直观的评估方式,有利于公众了解大学的办学质量,有利于不同高校或不同国家地区高校之间的比较研究,有利于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二是关注度。世界大学排名促进了各国政府、社会及公众对大学办学质量的关注和重视,以及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视。三是展示实力的平台。世界大学排名为大学提供了充分展示实力的平台,刺激了高校之间的互相竞争和学习,有利于促进大学快速发展和提升。

同时,世界一流大学排名的消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不够全面。世界大学排名评估指标涵盖不全面、过于重视量化指标、体现不出人文历史等软实力指标、忽略了“过程性”评估等。二是参评标准被“标准化”。世界大学排名成为“指挥棒”,这种标准化与高等教育发展多样化、大学办学特色化、个性化是矛盾的,容易导致大学同质化发展。三是评估标准单一。目前,世界大学排名评估标准还是以西方大学为样板,缺乏对文化差异性的考虑,缺少中国本土的元素,还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估体系。

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我们研究的重点不应该仅仅限于讨论大学排名的存在与否,既不能唯排名,也不能被排名所左右,并且不能盲目地追求数字上的一流大学,而是应该科学、合理地使用大学排名。一方面,我们通过全球大学排名,可以很好了解熟知当今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和建设;另一方面,通过与世界一流大学比较,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窗口和努力的目标,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在发展建设中可扬长补短。因而,我们应挖掘中国大学的办学特色,努力创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估体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不能仅体现在一些量化的指标上,更重要的是扎根中国大地,展现中国璀璨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明,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拥有一批优秀的大师、能够培养出众多一流人才,创造出卓越的成果,具有享誉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国际上有强大的学术话语权,能引领探索人类文明前进等要素。

三、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策略

(一)发展模式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将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模式从不同角度分概况为六种模式、两种类型。这六种模式分别为,从发展快慢分为——“渐进式”和“跨越式”模式;从内部结构分为——“生成论”和“构成论”模式;以政府发挥作用大小分为——“自由模式”和“政府模式”。两种类型为,早发内生遵循自然演化的类型——渐进式、生成论和自由模式;后发外生人为构建的类型——跨越式、构成论、政府模式。

“英美体系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是一种典型的自然演化逻辑。东亚地区的首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政府主导下建设而成,是政府指定、人为设计的结果,这是一种典型的人为建构逻辑。”[43]“从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更多呈现先发内生型的特征,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逻辑和动力主要来自高等教育内部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44]

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周光礼认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结合建设逻辑与演化逻辑,以建设逻辑创建指标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以演化逻辑培育文化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最终从建设逻辑过渡到演化逻辑,从简单的定量比较走向内涵发展。”[43]张婕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仅是社会期待的结果,社会声誉的反映,而且也是各种社会力量和大学自身作用相结合的产物。”[45]朴雪涛将大学发展模式定义为,在外部治理上,存在“强中央与强地方”与“强政府与强大学”并存的分权模式;在内部治理上,体现为集中领导与分布式管理的结合;在发展策略上,是实践理性和渐进式的改革[46]。

(二)建设路径

学界对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路径的研究主要呈现三种观点。一是认为西方的标准就是公认的国际标准,应该仿照西方标准去办学;二是认为不存在公认的国际标准,应该立足我国国情和办学实际,制定一套自己的标准探索前进;三是认为在国际标准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道路。在此基础上,学界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路径的策略研究,则主要从国家、大学两个层面展开阐述。

1.国家的政策引领

(1)坚持跨越式发展道路

跨越式发展道路是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选择。“从历史观来看,作为后发型的国家,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漫长过程中,缺乏相对独立的内在发展逻辑,主要是采用向别的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等外在移植的方式来实现我们大学的跨越式发展。”[44]杨东平将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中国模式”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三点,一是效率优先,侧重追求规模、数量的扩张;二是政府主导,政府用“看得见的手”的直接干预;三是用工程思维、科技攻关的方式提升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47]。眭依凡强调,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度集中带来的高效率”[22]。杨蕾认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鲜明的后发特征,通过以‘重点突破’与‘协调发展’相依存的跨越赶超为发展目标、政府主导与自生秩序相协调的赶超动力、学习借鉴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赶超资源,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从‘追赶发展’向‘超越发展’路径转换。以政府调控为发展动力、以学习借鉴为发展资源,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48]近几年,我国高校在世界大学的排名得到较快的上升,跨越式发展是一种有效的战略。

(2)坚持短期建设和长期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学术界一致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纵观当今的世界一流大学,西方欧美的大学建校历史都非常悠久。“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拔苗助长、不能靠新闻炒作。”[49]“一流大学不是任何政府设计的结果,而是杰出学者聚集,以知识的探索、发现、传播为终身目标,代代相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的结果。”[50]“不论是国家战略目标还是大学生命周期发展愿景,都需要长期努力方能初见成效。”[51]“‘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非但不利于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反而会破坏大学的正常生态,影响大学功能的正常发挥。”[52]可见,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历史积累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绝非朝夕之功,不能急功近利,需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应该将短期建设和长期发展结合起来。

(3)坚持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道路

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须要遵守国际公认标准,但绝不是照搬西方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模式,而是必须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国情、与中国文化背景相结合,体现“中国特色”,创建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学界周光礼[43]、钟秉林[53]、项仲平[54]等分别对“中国特色”进行了阐释。史静寰认为,“大学作为‘具有民族根基的世界机构’,其‘中国特色’并非指中国独有,而是以中国为案例,通过对这片土地上改革探索与创新实践的浓缩提炼,展示后发展的人口大国面对全球化、知识经济及社会转型的多重压力,奋力探索并发展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当前和未来全球重大问题的挑战,提供具有普遍意义、可资借鉴的经验。”[55]陈丽媛等认为,西方模式信仰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等自然内生的文化属性与功能,遵循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中国模式推崇国家意志、政府驱动与社会需求等外部力量,遵循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56]。

新时代,我国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要求,是“四个自信”在高等教育领域建设的具体体现。近几年,中国大学全方面的快速发展,在世界一流大学排行榜上有明显的进步提升,发展模式也备受瞩目。这表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已初见成效,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在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背景下,可以通过政府主导,政府、市场、大学三方合力,采用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通过改革探索、人才激励等有效策略,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相对较短时间内,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2.大学的探求践行

(1)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政府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起着关键作用。有些学者从政府、市场和大学三者关系阐释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路径。如项仲平认为,“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亟需从‘政府投入’为主转向‘政府投入’与‘市场驱动’并存,逐步转向以‘市场驱动’为主的发展轨道,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激发一流大学内在办学动力,形成基于贡献导向的良性循环机制,带动整体办学体系的优化及竞争力的提升。”[54]胡德鑫认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在内外生制度逻辑交织的现实挑战下,构建以“缓冲器”式中介组织为核心的政治、学术和市场三种制度逻辑的利益协调与整合机制成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有效路径选择[57]。吴越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三维路径:以分化发展遏制‘学术漂移’。为一流大学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治理环境;平衡市场逻辑与学术逻辑,重建一流大学精神与引领社会责任;促进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交互作用,确保一流大学建设资金驱动的多元化”[58]。

(2)大学与社会的关系

在教学和科研以外,大学还有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基本职能。世界一流大学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深深扎根于其所在的社会,只有从自己的社会出发,才能向其他文化和社会扩展。”[33]“大学的使命就是要通过纯粹的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和宇宙万物展开丰富的想象与探索,以学术进步本身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大福祉,在促进自身繁荣的同时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利益。”[59]基于这个思想,有学者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服务国际重大建设战略”[28]。认为要“把研究型大学建设作为实现世界一流目标的主要途径”[16]。叶桂芹等通过分析发达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验,认为世界一流大学要重视多元的社会联系,比如,聘请富有卓越管理经验的校长管理学校、学校和企业间的友好合作推进课程改革、校友与学校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挖掘人才培养的潜在优势[60]。

(3)大学的内部关系

有学者认为,高校要“构建现代大学制度,重视‘人’的核心作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28],并且“摒弃依靠扩大规模和促进科研的外延扩张惯性思维,实现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高的转型;理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切实重视人才培养;摆脱被评估和排名左右的局面,实现大学核心价值的内在驱动力”[61]。陈昊等借助Nvivo软件对42所一流大学建设方案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力量、文化传承、成果转化等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高频词。”[59]摩洛哥教育经济学家贾米尔·萨尔米(Jamil Salmi)提出,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必须要思考12个核心要素,主要涉及大学愿景、领导团队、教学科研、治理体系、国际化、监测评估等[62]。

本文分别从大学的办学定位、师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际化等核心要素对文献进行梳理。

一是办学定位。大学应明确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定位。独特个性化的办学理念是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基石。“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清晰的规划,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优势学科,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战略举措。”[29]“当前,我国大学办学趋同化现象严重,欠缺个性化、特色化的办学理念,成为制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理念瓶颈。”[63]“一些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要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研究解决国际及全球性重大问题上主动出击;一些新兴的综合性大学,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关键学科;一些行业特色大学,要优先发展那些独具特色且被世界公认为一流水平的学科。”[64]

二是师资。大学要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世界一流大学最鲜明的共同特征就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师资队伍。世界排名百强大学85%的教师从实际一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吸引了全球八成以上的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获得者,以及2/3的发表论文引用率高的科学家。”[64]“一流的师资队伍对一流大学的建设起到支撑作用,是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的基础。要从多方面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快引进国际高水平师资,带动引领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建设适合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制度环境,激发中青年教师的成长活力;建设高水平的专业化管理队伍,为教师和学术团队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28]

三是学科建设。大学在学科建设上要重点实现突破、有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流大学的形成首先要有一流的学科,众多一流学科集合而汇聚出一流大学。”[65]“一流的大学都有一流的学科,每一过大学应根据自身条件,努力建设好特色学科、优势学科,而不应该一味追求‘大而全’,关键在于有特色,并把特色发挥到极致。学科门类齐全、规模庞大都是美丽的陷阱。”[31]美国学者克拉克·科尔(Kerr Clark)曾指出,大学“不应该力量均衡地对待每一个学科,每一个学科得到的资助应当与该学科当前所具有的潜力以及这些潜力的变化相一致。没有永恒的重点”[66]。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优势,就是高度集中的体制和强大的行政控制力,是将有限的钱投入有限的大学,打破学科均衡,并让其按大学发展应有的规律办学治校[22]。

四是人才培养。大学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共同特征。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功能之一,有学者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是人才培养”[67]。因而,我国高校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可以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与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从建设一流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出发,谋划学科建设内容和举措。与此同时,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达到多出人才、出好成果的目的。”[68]

五是科学研究。世界一流大学都具有一流的科研水平,有着卓越的科研成就和声誉。“一流大学总是走在科学研究的前列,站在技术发展的前沿,引领技术发展。”[65]近几年,虽然我国大学整体科研水平取得比较大的进步,但与世界一流大学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高水平大学在论文发表数量方面已经赶超部分世界一流大学,但在质量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高水平论文和被引率明显不足。”[29]因此,我国高校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要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加强协同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在促进学校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实现服务社会和国家利益,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六是国际化。许多学者研究认为,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教师和学生国际化水平偏低。这表明,我国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还很有限,“要努力扩大国际学术影响,推进师资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培养优秀的本土毕业生和留学生,提高留学生数量和质量,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声誉,提升国际地位和竞争力。”[59]

学界除了对内部结构要素研究以外,还有从其他维度进行研究。姜璐等学者以中国42个一流大学公布的建设方案为研究样本,从目标维、策略维和保障维三个维度解析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动路径。一是目标维:整体布局“三步走”、目标定位“分梯队”、建设速度“分步伐”形成角色定位;二是策略维:以一流人才培养为根本、“学科群”模式凝聚学科成长、强调问题导向与原始创新、以学科领军人才为引领等汇聚个体演绎;三是保障维:顶层统筹、校园两级治理、动态调整机制等提供行动保障[69]。有些学者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如包水梅借鉴香港地区创建一流大学的经验,构建了高校的政策运行机制,认为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取向;明确大学的角色定位,引导大学特色发展;科学规划政策目标,明确主要战略任务;建立严格的审核监督和淘汰机制,保障院校发展活力和竞争动力;组建独立的第三方组织,发挥高校的自主权”[70]。

(三)取得成就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臻强盛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和阶段性成果,在世界一流大学排行榜上进步尤为明显,排名屡创历史新高。2021年,全球具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学大学排名机构公布的一流大学排名中, ARWU百强排行榜,中国高校占7所[71];QS和THE百强排行榜,中国高校均占6所[72-73];US News百强排行榜,中国高校占2所[74]①(详见表2)。“我国已经拥有一批在部分指标上可以比肩世界一流大学、具有良好的学术积累和发展前景的高水平大学。”[29]“‘中国模式’向世界证明了大学能够在国家稳定的前提下,通过政府主导的经费投入、大学自治、人才激励等措施,依托不断改革创新的政策支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内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56]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速度与追赶态势令世界瞩目,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

① 数据来源,2021年,全球有影响力的四大世界大学排名机构(QS、THE、ARWU、US News),未包括中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高校。

表2 2021年中国高校在世界百强大学的排名

四、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设面临的挑战

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虽然我国大学入选“四大排名”总量靠前,且上升趋势明显,但排名名次比较靠后;“难以培养对人类做出重要贡献的拔尖创新人才;顶尖级学术师资匮乏;生源国际化程度较低;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较低;教育教学环节仍需要进一步改善。”[75]“教学、卓越科研及影响力维度差距明显且理念落后;国际化维度吸引力差、社会服务维度参与性高。”[76]“从横向、纵向和单项指标三方面系统研究对比,我国高校存在高水平论文不足以及论文篇均被引数较低、师资建设投入匮乏、国际合作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世界一流高校的学术竞争力显著高于我国高校,其科研总体效率、规模效率均较高;我国高校的科研资源利用效率尚有提升的空间。”[35]

(一)研究的不足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认为,学界关于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具体实施路径和建设策略的研究呈现模糊化、概念化和多元化特点,且给出的建设策略多是“结论式”的,缺乏过程可操作性策略。一方面,这是因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的模糊性和未达成统一共识所导致;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所引起的。当今全球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都不是按照一个模式发展起来的,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个性,我国高校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林,具体采取什么样的发展策略和路径,是选择巨无霸还是小而精,是坚持创新还是偏保守,是秉承传统还是适时转型,这些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要在共性中,挖掘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发展模式。二是研究主题多是针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基本特征的理论思辨和探讨,多数是基于对当今存在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况性描述,结论多是“结果式定义”,而针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路径、评估机制等具有可操作性的内容涉及的不多,研究的还不够深,导致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性不强。三是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也多采用理论思辨、定性研究为主,研究方法单一且比较偏主观。研究方法的单一和偏主观容易造成研究成果的局限性。四是研究视角比较单一,导致大多数文章的观点或结论趋于类似或相近,创造性和突破性研究成果不多。五是在“中国特色”研究上还需进一步加强。中国高校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这一建设目标是明确的,但是中国特色具体体现在哪里,具体建设路径及措施是什么?

(二)未来研究的着重点

新时代,随着我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实践的发展,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亟需理论研究作为方向指导和有力支撑,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研究关注的着重点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拓展研究视角。研究视角由以理论探讨为主,发展为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在理论思辨基础上将更加偏重能有效指导建设实践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上。二是丰富研究内容。研究主题将偏重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路径、策略、评估机制等方面。三是创新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多学科化”趋势,在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结合基础上,使用归纳法总结提炼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共性,使用演绎法,结合案例研究、实证等研究方法,探索实际具体的建设路径及策略。四是加强对“中国特色”的研究。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是“中国特色”的具体体现,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如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人才培养贯彻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科学研究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努力攻破“卡脖子”难题;努力提升国际号召力和影响力等。

(三)建设面临的挑战

中国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逆全球化发展带来的挑战。“未来若干年的国际形势具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可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国际挑战。”[20]“近年来,不管是从国际贸易发展指数看,还是从跨国投资的指数看,全球化都在退步‘逆全球化’的发展,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造成巨大影响。”[77]中国也将成为逆全球化趋势的受害者。二是容易陷入美丽陷阱——追求“排名”。如果大学一味追求“排名”,将导致创建“指标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而“指标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是功利主义的产物,很多高校深受排行榜的左右,导致政策目标和具体建设任务模糊、政策实施方案不明确、政策评估方案确实的政策自身的问题;同时,加剧了高校身份固化、竞争缺失、‘同质化’的倾向”[70]。周光礼认为,“中国当前已经不缺乏指标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缺乏的是文化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所谓文化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就是大学植根于独特的文化土壤,有自身的使命和价值观,有深沉而远大的抱负,能够为其他国家、其他文明提供实质性的启示和借鉴。”[43]我们不能过于聚焦排行榜指标的“形”,而要卓力在世界一流大学“神”的构建,也就是建设文化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三是后发型国家及中国特色的建设模式有待进一步深入探寻。“现有研究并未总结出后发外生型国家进行一流大学建设的有效模式和理性路径,后发型国家及中国特色的建设模式有待进一步深入探寻。”[78]如 “双重发展” 与 “高速效应” 引发了系统错位、 二元结构、依附发展等问题,表现为传统与现代的异步、顶尖与系统的分化、国际与本土间的博弈[48]。四是高等教育发展一些历史遗留的矛盾也会影响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亟待解决。如“外在移植于内在发展的矛盾、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矛盾、政府行政干预与大学自主发展、市场中间协调的矛盾、大学内部科研与教学的矛盾等矛盾。”[44]“不同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的办学经验无法完全复制,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既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盲目照搬西方国家经验,也不应过分强调硬性指标的达成或过于追求在大学排名中的位置,而要基于大学自身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制定适宜的战略规划,稳步前行,以开放的心态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在大学建设成长的同时,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29]

总之,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系统工程,关于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既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又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和挑战并存,亟需学界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基础上,提炼升华出世界一流大学的深层次共性因素,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坚持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实践相结合,努力在“中国特色”上下功夫,研究如何贯彻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如何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定文化自信与教育自信的统一,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放眼世界与中国特色的统一,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之路,为我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和参考。

猜你喜欢
大学世界建设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