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路径探究

2022-03-16 08:35冯婧泽严丁锦
山东高等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政治信仰培育马克思主义

冯婧泽,严丁锦

(1.赣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赣州341000;2.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大学生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1]大学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履行新的历史使命,必须树立科学、坚定的政治信仰。然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输出、不良社会思潮的入侵等严重冲击着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迷茫与缺失已经成为不容忽视、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亟需通过有效路径增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培育需要找准方向、把握方法。因此,对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路径的探究就显得极为迫切。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完善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内容

信仰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2]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实践性与创新性,决定了其能够丰富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内容。新时代,要创造性地引领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价值观作为自身的思想标准、行动指南。

(一)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提升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科学性

“真理的探求,真理的信仰乃是人性中的最优之点”。[3]1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表现为指出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是代表人民及人类社会要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目标,为人类的发展指明方向。基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取得了伟大成就,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高高飘扬。这种真理性能帮助大学生做出正确判断、追求真理、热爱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在新时代怎样提高大学生自身判断力、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大学生要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勤于思考生活中的问题,不断探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大学生的科学政治信仰就是新时代马克思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政治信仰,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提升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科学性。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的各方面智慧和能力、提高各方面素质,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是世人所认为的“科学之科学”,而是具有人民性、代表人类前进方向的科学思想,从而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激发大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对理想的追求。

(二)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推进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实践的作用,阐明了实践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明确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160强调科学理论要能够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以及实践与理论相统一的原则。实践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贯彻政治信仰、激励实际行动的中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对于大学生培育政治信仰现实有着重要作用,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贯彻到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中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课堂教学尤其是思想政治课应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等实际情况,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观点的教育,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内化于心。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社会实践渠道,促使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现实的社会实践中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内涵和本质,使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外化于行。唯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并将其创造性的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才能在科学信仰的指导下进行自我认知、实现自我价值。

(三)以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把握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时代性

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品格。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决定了新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与时俱进,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适应时代特点的政治信仰教育,大学生建立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树立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仅仅依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发展的需要,应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政治信仰教育的实际,积极探索和创新教育模式:教学目标上,应把政治信仰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中的一项,树立大学生政治认同感,拥护中国共产党、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教学方法上,为坚定新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科学立场,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与时代相连的自媒体,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培育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其创造性的认识、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教学课题上,应根据时代发展尤其是新时代的实际情况,不断变更和调整课题、内容,把学生身边发生的现实问题作为课题的选题进行研究。

二、以新媒体为媒介,创新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5]然而,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虚拟化、个性化、复杂化等特征,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培育带来挑战。因此,要科学认识、利用新媒体,将其作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有效媒介。

(一)优化网络政治参与环境,加强大学生的政治认知

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环境。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和西方敌对势力也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进行渗透和影响,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思想文化借助多媒体传入中国,我国大学生受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导致其意识多元化,对主流思想认识不清,政治信仰缺失。因此,网络时代下,加强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提高社会凝聚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政府应“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6]33首先,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加强对新媒体内容的监察与筛选。对网络媒体发布的内容进行严格的过滤和审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消极取积极,从源头上遏制不良内容的传播渠道。加强现代先进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对关乎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相关网络媒体加大管控力度,确保其“又红又专”,不被不法分子破坏和利用。其次,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新媒体管理模式。通过不断完善新媒体的法律、法规等建设,在遵循新媒体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积极吸收西方国家的相关经验,运用法治思维,从法律的高度和严度对新媒体加强管理,确保新媒体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清明环境,使新媒体真正成为新时代大学生进行信仰培育的新途径。再次,加强高校的网络环境建设。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建立政治信仰教育的相关网站等,发布紧扣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贴合大学生认知实际的内容,并进行宣传形式上的创新,加强宣传力度和宣传范围,为其建立一个健康、优质的学习政治信仰的网络环境。

(二)宣传网络主流政治文化,培育大学生的政治情感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的主流政治文化。这种主流政治文化指导下的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培育,既需要课堂理论教育,又离不开网络媒体的引导。应利用网络媒体以政论、时评等方式加大对主流政治文化的宣传,用主流政治文化占领网络空间,倡导科学精神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前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政治决策、政治理论及政治事件的理性认识大多是通过网络媒体的引导实现的。因此,网络媒体应在宣传主流政治文化、培育大学生政治情感上发力。一方面,针对当前的社会热点和重大问题等,网络媒体可以通过在相关的权威网站建立关于主流政治文化、科学政治信仰的讨论栏目,使大学生在发表评论、积极讨论的过程中了解和认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根据发生在本地区的热点问题,充分利用微信、微博、APP等多种形式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和科学政治信仰的宣传报道,以课堂和课外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例如北京舞蹈学院“走心生日礼物:北舞青年学子创意快闪献礼七一”一文阅读量超过了8万次。这种形式,不仅能够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力,而且可以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提高网络政治认同心理,强化大学生的政治意志

在当前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不断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提高大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必要且重要。通过网络宣传的影响,引导大学生政治认同心理的转化,激发驱动因素,坚定政治信仰意志和决心,是一种有效途径。因此,“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7]提高网络政治认同心理要借助网络平台优化网络内容,加大正面宣传,打击负面扩散。社会公众受国内外各种不良思想和思潮的影响,容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仰产生误解,而加强正面舆论宣传是一项重要举措。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8]一方面,对于自媒体本身。首先就是自媒体要保持中立态度,客观公正地报道社会事件。自媒体舆论要保持大方向、大趋势,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中心,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提高公众对信息的识别能力,给社会营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还要发挥政务自媒体公共平台的作用,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细心耐心地对咨询人员答疑解惑,传播正确的立场态度、掌握政治话语权。另一方面,对于不良信息炒作,地区政府部门应该利用自媒体及时破除谣言,发表声明,澄清事实,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对影响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不良信息内容强行限制,采用封锁式形式,如封锁关键字、网址、工作站等,还要利用技术手段对网络进行监控和管制,屏蔽虚假政治信息,有效拦截阻碍社会发展的负面信息。

三、以隐性教育为模式,营造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9]隐性教育是在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的接受教育的方法,可以理解为“不在课程规划(教育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10]275大学校园蕴含着丰富的隐性教育资源,如校园的建筑风格、人文环境、文化交流、校规校纪、社会活动等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一)政治信仰培育与校园文化氛围相结合

“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中,来自他们在学校环境中的经验的东西,与教给他们的东西一样多”。[11]181健康向上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身心发展、思想道德塑造、政治信仰培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政治信仰培育与校园环境相结合。校园环境是政治信仰培育的载体,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德育功能,能够无形地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为培育大学生良好的品格创造条件。利用塑造红色校园文化环境来培育政治信仰是各大高校最常用的方式,通常是将主流政治文化及其内在蕴含的无形的政治信仰要素融入到建筑、路标、宣传栏、雕塑等各种有形的校园景观设计之中。另一方面,政治信仰培育与校园活动相结合。政治信仰培育和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红色校园实践活动。如组建红色社团,宣传本地区革命英雄先烈的丰功事迹;贴宣传标语,组织学生志愿者到当地革命纪念碑、博物馆进行革命人物、事迹的参观,带领外来游客缅怀革命先烈们的抗战历程;开展宣讲会,邀请各地专家、老兵进校讲述革命英雄人物事迹和革命历史。

(二)政治信仰培育与政治价值制度相结合

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培育既需要理论上的教育、思想上的引导,也要政治制度上的制约。要建立和完善、规范的政治信仰培育制度,利用制度的规范性与约束性,发挥制度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推进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有序、有效进行。校园规章制度等是重要的政治信仰培育资源,对大学政治信仰的确立作用很大。在这些制度的影响下,大学生可以形成严格的规范意识、法制意识,从而发挥隐形教育的作用。作为政治信仰培育目标的一种隐性方式,政治价值制度能够有效约束和提升大学生的言行举止,并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意识、人生态度、行为习惯等,从而实现高层次的育人目标。因此,要将新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与政治价值制度相结合,既要建立健全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运行制度,切实保障政治信仰教育的内容、方式等与运行制度相匹配;又要建立健全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评估制度,实现政治信仰培育评价体系的制度化、科学化与规范化。在进行政治信仰培育与高校管理制度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两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要对国家政治文化正确解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大学生的要求,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学校的规章制度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国家政治文化渗透在学生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政治信仰。

(三)政治信仰培育与健康生活环境相结合

学校与家庭都是大学生的重要生活环境。“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12]132因此,在政治信仰培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校和家庭环境中的隐性教育资源,使家庭和学校对影响保持一致性,从而使大学生可以从家长和教师的行为中领悟到真善美的价值。首先,教师应详细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加深对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环境的了解,对于在不良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和学生的缺失道德教育的留守儿童针对性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政治信仰培育的实效性。其次,家长要树立榜样意识,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迷信、不造谣、不传谣,给学生营造一个科学健康的环境。家校之间建立联系,保证大学生所受到的教育能够相一致,这样才能将主流政治文化信仰被大学生所接受,保证大学生将政治信仰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最后,大学生本身应该提高自我辨别能力,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对网络舆论中的不良价值观宣传要正确识别,对荼毒大学生的封建迷信落后思想要坚决抵制。在家长和学校的合力作用的基础上,大学生自身充分发挥其分辨能力、自律能力才能使政治信仰得以真正贯彻。

四、以政治实践为基础,提升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功效

(一)倡导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实践体系

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渠道,是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首要途径。课堂在政治信仰培育当中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主流政治文化科学理论知识,帮助大学生培育正确的思想意识、政治素养、道德规范。但课堂提供的仅是书本知识,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发展的生活实践需要。当代教育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在贯彻落实,第二课堂的开设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尤为必要。为此,要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就要建立完善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机制,只有这样政治信仰教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才能互为补充,互不从属,相互促进。符合学生政治信仰需要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教学形式都是科学的实践教学机制,如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内外政治化问题、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等为主题的讲坛;根据自身情况,自觉制定读书计划,有目的的阅读相关书籍,阅读主题可以是有关国内外政治问题、个人政治信仰的内容;观看如影片《大浪淘沙》《钱学森》《三峡好人》等视频影像资料,学生在听、读、看等多种感官参与的教育形式中增强优秀精神品质对其的感染力;到图书馆、博物馆、纪念碑、纪念馆等地进行考察,弘扬红色革命精神。

(二)构建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统一的实践体系

校内社团是培育大学生政治信仰的主要途径,但是社团所能培育的人数和范围始终是有限的,所以在开展校园社团实践的同时以实践基地为基础的校外实践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高校在实施大学生政治信仰实践活动中,可以通过学校动员社会各种团体、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扩大和扩展大学政治信仰实践的范围和主题。一方面,校内实践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有关马列主义政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会、红旗社、读书社等政治文化理论社团组织。大学生参与这些社团组织不仅学习到了理论知识,促进了大学生政治信仰认同,而且提供了社会实践上的锻炼,提高了大学生团结协作、政治参与能力,促进了大学生融入社会。另一方面,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走向社区的政治信仰实践活动也成为新时期主要的实践活动形式。大学生通过参加暑期“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参观革命纪念馆观后感有奖征文比赛”,“两学一做见行动、青春建功做贡献”主题文艺晚会,“传承革命精神、不忘初心跟党走”的暑期百色“红色之旅”等校外政治信仰实践活动,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有了更深刻更直接的体会,从而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持续开展的“师生同行”暑期社会实践,深入赣南苏区等地,进行现场革命理想信念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三)健全集体实践与个人实践相联结的实践体系

集体实践作为一种全员式政治信仰实践,要求个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高校要创设一种机制与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实践锻炼的内在积极性”。[13]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政治实践,使课堂获得的政治信仰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提升。然而,当前大学生参与集体实践的现状并不乐观。据调查,仅有百分之六十的高校学生真正参与过政治信仰的集体实践活动。为更好地健全集体实践与个人实践相联结的实践体系,首先,要以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为中心,把学生个人参加与全班集体参加、组队下乡与分散下乡、精英实践与大众实践、做出贡献与增长才干结合起来,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自我,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提升其实践的主动性;其次,要重视政治信仰实践在集体实践中的比重,从物质、人员、技术等方面加大对集体实践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实现集体实践覆盖的全面提升,提高大学生实践的积极性;最后,要加强对集体实践中政治信仰实践的管理力度,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和规章制度约束个人的实践行为,提升大学生政治信仰实践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培育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论政治信仰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坚定政治信仰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杭州市“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与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转型期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基于“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