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内循环: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破解经济“卡脖子”问题的有效机制

2022-03-16 09:40常改香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卡脖子陕甘宁边区边区

李 丁,常改香

(延安大学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方针政策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高度重视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制定正确的经济方针政策,积累了丰富的指导经济建设的经验,是党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宝贵财富,也是新时期经济内循环发展的有益借鉴。

一、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陕甘宁边区经济要发展,就必须解决因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生产状况、急剧增加的人口、日本的疯狂进攻以及国民党的经济封锁造成的经济“卡脖子”问题。

(一)自然条件恶劣

陕甘宁边区地处黄土高原中北部。第一,陕北地形极其复杂,积年雨水冲刷形成了“塬地”“川地”和“山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低不平,沟壑纵横[1]6-7。同时,地表风积黄土颗粒极细,结构松散,容易被雨水冲刷造成水患。第二,陕甘宁边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带,主要是大陆性、高原性的干燥寒冷气候,水资源贫乏,气候多变,常常伴随着旱、涝、雹等各种自然灾害[1]17-22。第三,陕甘宁边区河流广布,公路、大路多与河流平行,但沿岸植被稀疏,导致雨季河水上涨易冲毁道路。

(二)生产落后

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没有组织。首先,陕甘宁边区人口稀少又无统一领导,土地利用程度极低,可耕之地约四千万亩,利用起来的只有九百万亩,荒地占四分之三[1]8,导致农业产量低下,饥荒严重。其次,陕甘宁边区被地主阶级垄断了土地、牲畜、种子等生产资料,苛捐杂税极多,人民生活艰难,甚至存在着卖身卖子女或冻饿死的情况。最后,陕甘宁边区落后封闭,生产技术异常落后,农民无私人田产,只能佃租地主土地谋生,入不敷出,导致生产积极性低,无心改良生产技术;再者陕甘宁边区资源丰富但未被充分利用,工业发展几近于无。

(三)人口急剧增加

抗日战争爆发后,陕甘宁边区在原有150万人的基础上急剧增加大量人口,使本就贫瘠的陕甘宁边区负担更加沉重,正如毛泽东所说:“陕甘宁边区……地广人稀,只有一百五十万人,供给这样的粮食,是不容易的。”[2]893据统计,中央红军主力(陕甘支队)、红25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到达陕甘宁边区的兵力约3万多人[3]。另外,中共中央还作出了扩大军队和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因此共产党就从1937年4万多党员和4万多士兵发展到1940年的80万党员和50万军队[2]942,一时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2]894。如果不能解决“人多粮少”这个难题,不仅陕甘宁边区经济难以发展,甚至军民关系都会受到影响。

(四)日本的疯狂进攻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后利用国共矛盾分化两党,一面政治诱降国民党,一面重点围剿共产党。为了消灭中国共产党、摧毁抗战意念、削弱抗战力量,日军从1938年11月起就多次派遣轰炸机对延安进行空袭,1946年《解放日报》刊登轰炸损失情况:“轰炸次数:17次(投弹1690枚);伤亡人数:伤184人,死214人……尚有其他损失,总计金额合边洋约28亿元。”[4]从日军对延安的轰炸来看,日本帝国主义是以毁灭整个延安为战略目标的。日军深知若没有共产党,中国抗日战争势必走向失败。

(五)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抗战相持阶段国共关系急速下降,国民党不断加紧防共、限共,制造摩擦。1942年毛泽东说:“最大的一次困难……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2]892首先,对陕甘宁边区实施严密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封锁,“想用经济上的封锁窒息抗日民主根据地边区,一方面停发八路军军饷,一方面禁止必需品如棉花、钢、铁、布匹等入口……他们想用经济上的压力来困死边区”[5]107-108。其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反共宣传,掀起反共高潮,禁止外界了解陕甘宁边区的情况,“总之只许国民党的丑诋、恶骂、造谣、污蔑……决不许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的真相稍许透漏于世”[6],抹黑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最后,制定一系列反共文件,如《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共党问题处理办法》《处理异党实施办法》和《中共提示案》等,更对共产党员展开拉拢引诱,企图从思想上瓦解中国共产党。

二、以经济内循环破解“卡脖子”问题

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依靠“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总方针进行总体部署、“以农业为主”方针具体推进,逐渐形成了以“以农为基、以工促农、协调发展”为基本内核的经济发展机制——经济内循环,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

(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经济内循环发展的总体部署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延安时期解决财政困难,进行经济建设的总方针。战争不但是军事的、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2]1024。毛泽东总结经验,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2]891。要求党必须领导人民发展农业生产和其他事业,并号召边区的机关、部队、学校等都尽可能实现生产自给,以便克服边区经济困难。“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总方针从总体上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作出了指示,宏观把握边区的经济发展;阐明了经济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统一领导,分散经营”“公私兼顾,军民兼顾”“集体活动从事生产”等原则确保陕甘宁边区经济内循环发展。

1.集中领导、分散经营原则体现经济内循环中党的领导作用。由于边区经济落后,人力物力分散,只能在中国共产党集中领导下各地方机关分散管理,所以解决好党与地方机关之间的关系就成为极其重要的问题。只有“集中领导,分散经营”,才能上行下效,更有效地“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农村的人力物力都是分散的,因而必须采取在公营经济组织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因地制宜开展分散经营的方针。”[2]1016边区的农工商运业相互联系,所以,一方面对农工商运业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可以更好地让党中央统一地有计划地制定经济发展的总体框架;另一方面,对农工商业分散经营更能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在分散经营的同时不能忘记集中领导,无限制的分散只会导致盲目性、无计划性,浪费人力财力,因此必须尽可能地实行统一的有计划的经济政策[5]137。

2.公私兼顾、军民兼顾原则反映了经济内循环中的公私关系。公私兼顾是陕甘宁边区正确处理公营经济和民营经济关系,并使两者都得到发展以保障供给的原则。毛泽东曾经说过,经济建设工作在公私关系上就是公私兼顾或军民兼顾,只有实事求是地发展公营经济和民营经济,才能保障财政的供给[2]895。一方面,发展公营经济是缓解陕甘宁边区经济困难的重要手段,因此党政机关要积极推进工商业发展;另一方面,陕甘宁边区也注重保护民营业,出台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941年毛泽东提出:“发展经济的原则,主要民营,部分公营。”[7]319要使公营经济和民营经济都能获得发展,这样才能保障长期战争的进行和人民生活的改善。1942年毛泽东总结边区经济工作时再次强调说民营经济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支援政府军队的抗战事业;而公营经济是为了解决数万党政军的费用,以便休养民力,保障供给。这里的原则就是公私兼顾或军民兼顾[8]751。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是为了支持抗战,必须要同时看到战争需要、边区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改善的存在,要分清主次,抓住战争需要这个重点兼顾军与民。

3.集体活动从事生产原则展现了经济内循环中人民的作用。集体活动从事生产就是要组织人民、教育人民、改善人民生活的,一方面号召脱离生产的战士及工作人员尽可能回到生产;一方面动员边区几十万劳动力参加生产。毛泽东说过,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统治的基础就在于个体经济的存在,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集体化,就是合作社[2]931。为此,中共中央提出“各县应以大力组织劳动互助”[9]24,引导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上组织各种农民合作社,实现农民之间的劳动互助,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采取改造二流子、奖励劳动模范等手段动员人民积极参与劳动。又在农业合作互助的基础上,相继成立了手工业合作组织、信用合作组织、运输合作组织等各种互助组织,使边区的经济开始由过去的家庭个体经济逐渐转向集体经济。最初的手工业合作组织从1937年就已出现,直到1939年才真正开始发展,并在建立初期数量就有142个,合作社数量和社员人数逐年增加,在1944年合作社数就已经达到634个,社员更是有18万多人[9]86。

(二)以农业为主方针:经济内循环发展的具体推进

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方针是延安时期解决边区经济困难最首要的手段。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驻扎的是一个建立在个体经济基础上、被敌人分割的农村环境[2]1016,因此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边区财政经济的好坏。经济建设只有以农业为主,才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和抗日战争胜利。毛泽东深知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10]131深刻地向党和人民阐述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靠农业完成自给自足目标、突破敌人封锁并夺取战争胜利。因此,中国共产党通过自力更生、减租减息、厉行节约等诸多农业政策来鼓励农民发展生产,推进陕甘宁边区经济内循环有序发展。

1.自力更生政策是经济内循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陕甘宁边区初创阶段,亟需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工作可以概括为“争取外援,休养民力”。但党的领导人预见性地指出:“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自力更生、发展生产,以支持长期抗战。”[2]1016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只能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民自力更生,因此毛泽东、李富春等人迅速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提出“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口号。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在经济建设中身体力行,亲自参加挖地、种菜等劳动,用自己的行动为广大军民作表率,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的劳动热情。朱德更是亲自指导南泥湾开荒,为陕甘宁边区开辟出一片“小江南”,基本解决了人多地少的问题。自力更生发展经济是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问题得以解决的必要前提,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边区军民的创造力才推动了农业、工业等的蓬勃发展。

2.减租减息政策是促进经济内循环的必要手段。早在1937年中共中央洛川政治局会议上就已提出了减租减息的基本政策,但未得到彻底地实行,直到1938年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正式实行减租减息。1942年中共中央又发布《关于抗日边区土地政策的规定》和《关于如何执行土地政策的指示》,对减租减息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则作了具体规定,使边区农民土地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减租减息是延安时期解决农村封建阶级剥削问题,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循环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减轻人民负担,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业产量。减租减息政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减租减息,减少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第二,交租交息,保证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毛泽东提到:“现在的政策,一方面,应该规定地主实行减租减息……另一方面,要规定农民交租交息……”[11]766其主要目的在于在合理降低农民负担的基础上联合地主和富农抗日,既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又保证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将地主与农民都联合在抗日统一战线之中,极大地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性。

3.厉行节约政策是保障经济内循环的治本之策。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群众生产劳动中,形成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首先,中国共产党在边区建设中由于“左”的错误而导致党内出现了严重的贪污浪费现象,加剧了财政困难,使抗日战争更加艰难。为此,中共中央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厉行节约,毛泽东也提出:“任何地方必须十分爱惜人力物力,决不可只顾一时,滥用浪费……一面绝不滥用浪费,一面努力发展生产。”[2]1019-1020其次,厉行节约,反对贪污浪费是为了保证“每一份人力、物资与钱财”都用在抗日战争中,这就要求全体军民即使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之时,也要谨记勤俭节约。正如毛泽东所说:“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10]134最后,中国共产党要求军队和人民坚持反对铺张浪费,因此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日报》刊登《彻底消灭浪费现象》《浪费粮食是犯罪行为》《省吃俭用,渡过难关》等文章,在人民群众和军队干部中间宣传“厉行节约,禁止浪费”。

(三)以农为基、以工促农、协调发展:经济内循环发展的基本结构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经济建设中形成了“以农为基、以工促农、协调发展”[12]的发展模式,通过动员全体人民群众进行农业生产,以农业为基础推动工业、商业、运输业等行业协调发展,又反过来以工业、商业、运输业等行业带动农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循环式经济。

农业是工商运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工商运业的发展提供原料和劳动力,只有农业发展得好,才能推动工商运业的发展。第一,以农业为主体产业,在农业生产上坚持以粮食作物为主体,根据经济建设需要适时提高经济作物比重;第二,综合推进农工商运业发展,创新农村手工业技术,发展边区商业经济,合理布局运输网络,促进农工商运业协调发展。正是在“以农为基、以工促农、协调发展”基本内核上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经济内循环发展模式下,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困境才得到了解决。

三、经济内循环实践取得的主要成就

陕甘宁边区形成的经济内循环机制基本解决了边区的经济困难,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时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济建设体系。

(一)基本解决了边区的经济困难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极大程度地解决了财政经济困难问题。中国共产党初到陕甘宁边区时精打细算尚能维持军民的生活问题,皖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被断绝外部支援,仅靠边区人民的少量税收支撑,财政亏空严重,人民生活负担不断增加。而粮食问题是边区军民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只有解决了粮食问题,才能保障边区军民的正常生活,才能使共产党军队抗击敌人时有充足的物质支援。陕甘宁边区农业发展以来,耕地面积从1936年的843万亩达到了1945年的1425万亩;粮食产量也从1937年的126万斤增加到了1945年的1600万斤,完全实现了边区粮食的自给自足[1]85-86。同时,党在领导人民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协调推进工商业的发展,创建了难民纺织厂、被服工厂、造纸工厂、军工、机械制造厂等公营或民营企业,使边区的工业基本实现了全部自给或部分自给。以造纸业发展概况为例,从1940年到1943年,边区的造纸工厂从公营3家增至11家,民营39户增至56户,学徒工也从162人增加至484人,年产量更是从1981令提高到8139令,是之前的4.1倍[13]84。工业的发展,打破了敌人的封锁,也为以后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极其关键的一步,不仅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解除了边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危机,甚至进一步鼓舞了边区人民的抗日信念。

(二)支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有效地保障了抗日军队的物资需求,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首先,边区源源不断地向敌后战场输送大量的粮食、被服、弹药等抗战物资,保证了军队的物资供给,提高了军队持续作战的能力和战斗力,为支持长期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其次,经济建设消除了封建势力在农村地区的残余影响,最大程度地改善了人民的生存条件,提高了全体军民坚持抗战、夺取胜利的信心,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鼓舞了人民群众积极参军,为抗日战争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扩大了抗日武装力量。最后,中国共产党经济建设方针的正确实行,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的政治才能,粉碎了“中国共产党只会破坏不会建设”的谣言,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培育了大批专业人才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加快边区的经济建设,大力培养了经济方面的诸多人才干部。为改变边区的经济状况,毛泽东、朱德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十分重视人才干部的培养和吸收,针对党内存在的“只重视政治军事工作而轻视经济工作”的问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重视,并于1941年专门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党员参加经济和技术工作的决定》,号召“一切有工业技术和学过工业的同志回到工业部门中来,发起工业战线的归队运动”[14],加强党对经济和技术部门人才的领导,着重强调每个党员都必须无条件服从党在经济工作中的安排,并诚心向专业人才学习,使经济建设能够有序发展。同时,1942年陕甘宁边区根据“培养技术人才,发展边区经济”的宗旨创办了工业职业学校,第一期就招收到学生三四十人,分学制教授机械、化学、造纸、商业贸易等七门学科。为保障这些人才的培养,陕甘宁边区政府特免除粮食以外的一切费用,并酌情发放津贴[13]338-339。这些经济建设的专业人才经过艰苦、复杂的经济工作的长期锻炼,积累了大量的经济建设经验,为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支撑,成为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中坚力量。

(四)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经济体系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由分散到统一的变化过程,诞生了诸多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如“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以农业为主”等。形成了完整的经济建设体系,例如把经济建设问题看成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生产上,要以农业为主,工商运业协调发展;要贯彻“公私兼顾,军民兼顾”的原则,发展公营自给经济,要在不操纵国民生计的条件下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要“统一领导,分散经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充分调动各地区各阶层的积极性;要党政军民一起动手帮助人民发展生产,紧密联系人民群众;要把与人民合作作为我们在经济上组织群众的重要形式,强调经济建设要立足于农业生产等,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陕甘宁边区进行经济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在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被证明了的宝贵经验。这些方针政策虽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但也是当前推进经济内循环发展的经验所在,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四、陕甘宁边区经济内循环实践的当代启示

延安时期亡国灭种危机下陕甘宁边区经济内循环发展的丰富经验启发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要坚信大国有能力实现经济内循环发展,坚持从人民出发、自力更生推动经济内循环发展,坚决依靠实体经济促使经济内循环发展。

(一)坚信大国有能力实现经济内循环

经济内循环是中共中央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基础,对当前国际形势所做的判断和中国经济迈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下对供给侧改革的继承和发展。

首先,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延安时期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有机结合,发挥党的领导作用,高度重视经济工作的重要性,在经济建设中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确保宏观决策的正确,为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新时期面临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更应该进一步发挥领导作用,这是我国攻坚克难、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障。其次,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中共中央出台政策着力畅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经济内循环提供了制度保障。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本质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共同富裕的追求,是经济内循环的理论基础。同时,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也为经济内循环提供了更高的消费潜力,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动力,是经济内循环的最主要力量,保证这个力量的坚挺还需要我国继续扩大内需,刺激生产消费增长。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经济内循环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与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逐渐确立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就是要求党必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福利。

首先,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发展经济是完全为着人民的,是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为人民谋幸福。正如毛泽东曾经所说,“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10]138,“我们共产党……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2]1004。其次,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依靠人民”。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5]411这是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一切政党的最大区别,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无产阶级政党,更应该维护好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尊重人民意愿,发挥人民主观能动性,让人民来检验经济发展的得失成败。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充足,还需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来优化和提升人口素质,积极地将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最后,经济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国家的主人。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由此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推动经济内循环

新时期中国发展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的挑战,我国经济建设的侧重点也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转向国内。“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是自主把握国民经济命脉,建立独立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独立。因此中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以适应经济内循环发展的需要。

首先,动员人民群众,依靠国民力量。党必须充分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发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精神,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培养其自主发展的能力,使人民不仅是经济内循环的受益人,更是经济内循环的贡献者。其次,立足中国国情,推动科技创新。新时期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同于延安时期吃不饱穿不暖的经济建设,而是更高层次的科学技术创新。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迫使我国必须将经济建设的侧重点放到国内,走科技创新道路,推动高新科技自主创新,在技术层面实现独立,不被外国钳制。最后,依靠“中国智慧”走中国道路。当前中国既具备“中国制造”的能力与基础,也具备“中国发明”和“中国创造”的智慧,因此要发挥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着眼于西部大开发,开拓中小城市和乡村市场,将“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党革命与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只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能够保证中华民族的战斗力,维护好、保护好国家的根本利益。

(四)坚决依靠实体经济推进新时期经济内循环发展

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就必须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16]68。这是党中央立足当前国情,面向未来发展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的经济内循环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挥聪明才智确立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和“以农业为主”的重要方针,自力更生在边区发展农工商运业,以纺织、煤炭、冶铁等实体产业解决了边区经济困难,证明了实体经济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一方面,注重实体经济在经济建设中的主要地位。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只有巩固好、发展好实体经济这个战略基点,国家经济体系才能稳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17]16如果经济发展不依托于实体经济,那么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创新与自立自强等都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另一方面,注重先进制造业在实体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骨架和支撑,也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新工业的建立是一切文明民族生命攸关的问题,我国经济要更好更快发展,就必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把先进制造业做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因此,我国经济内循环发展必须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着力深化改革,自主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实体经济发展得好,国家也就强盛;反之则经济衰弱,国家衰弱。

猜你喜欢
卡脖子陕甘宁边区边区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本期导读
《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种子科技:打赢种业翻身仗 如何破解“卡脖子”难题
全省农业科技“五五”工程暨农业“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会在黄冈召开
卡脖子与保鲜问题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拥军工作的述评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