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应具有共产主义信仰

2022-03-16 09:40李晓星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艺理论共产主义信仰

李晓星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安徽 安庆 24605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系。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文化强国建设中也取得了重要文化成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和文化土壤,马克思文艺理论研究成果呈现出鲜明中国特色。共产主义信仰在马克思文艺理论研究者基本情感构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既是研究者的职业选择原则,也是他们的重要政治情操。

一、共产主义信仰在马克思精神世界的嬗变过程

马克思起初的信仰是带有浪漫色彩的理想主义,他信奉的是基督教,他认为个人与人类,人类与自然一致的终极关怀是通过“爱”来实现的。他还论证了信徒与基督结合在一起的必要性,他认为正是由于“爱”才将人与神联系在一起。他对“真葡萄藤”的比喻分析反映了这一时期他在基督教信仰方面的主要思想。

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对职业的思考中指出,人类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更应当遵循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这一原则,只要选择了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重担压不垮[1]459-460。中学时期的马克思在思想上虽具有浪漫主义气质,但大学时期的马克思在思想上受康德、费希特以及黑格尔的影响,逐渐由浪漫的理想主义走向理性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形成一种哲学世界观,认为神是异化了的自我意识[1]101-102。此时马克思的信仰由原先的宗教信仰转变成哲学信仰。

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受费尔巴哈的影响,主张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与法而不是国家与法决定市民社会。马克思认识到个人的行动形成的集体力量主宰着每一个个人,由此,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信仰开始形成。这一时期,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指出,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分立构成了宗教的现实基础[1]52,要废除犹太教就必须废除它的世俗基础即现有的市民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必须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革命改造。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试图为人类寻找一条通向终级关怀的现实道路。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劳动是异化劳动,建立在资本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派生出一系列的矛盾,如人与人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等,只有在共产主义经济基础上,这些矛盾才有可能最终解决。马克思在这个手稿中对共产主义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一时期马克思的信仰表现为历史唯物主义形态。马克思在其所著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以共产主义的实现为标志,这体现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信仰。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到《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信仰实现了巨大进步。在《资本论》中,社会学被马克思第一次放在科学的基础上,只有到这时,马克思主义才成为科学。

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共产主义信仰自它诞生后就成为人类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对共产主义信仰的重新认知

近年来,随着文艺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会议上强调要发展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之后,文艺界积极探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中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路径。马克思文艺理论研究不同于一般的文艺理论研究的突出特点在于,共产主义信仰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的精神世界中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文艺理论研究者要将自己的文艺理论研究与共产主义信仰相结合。

(一)重回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感知共产主义信仰是基本认知前提

马克思文艺理论研究者要科学理解共产主义信仰的丰富内涵,需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树立共产主义情怀。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树立共产主义信仰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毛泽东同志一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手不释卷,并在他的文章中大量引用。他不仅自己这样做,还多次强调所有党员干部都要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并提出数量上的具体要求。邓小平同志也曾强调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对其树立共产主义信仰的重要影响。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肯定,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在中国的今天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历久弥新,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感知共产主义的丰富内涵,必须精读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原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和《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主要从人的本质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来阐释共产主义,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2]78,认为共产主义是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了双重统一,就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2]79-80。但《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还是一种抽象的思辨。《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的标志,也是流传最广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它从全人类解放的角度来阐述共产主义内涵,指出,无产阶级通过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成立联合体般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3]46。并构建了具体的社会形态,将天才构想升华为科学理论。从《手稿》到《共产党宣言》,可以说是从梦想到现实的层层深入和提升。无论是《手稿》还是《共产党宣言》,其中的共产主义思想都立足于时代,又作用于时代,其理论品格和实践特质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永耕不辍的蓬勃生命力[4]33。精读这两部著作才能深刻了解共产主义内涵。毛泽东同志充分肯定《共产党宣言》在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他读这部著作不下一百遍,每次读它都有新的感悟。毛泽东同志强调,要成为人民作家,首先要将自己融入到人民中去,成为人民中的一员,这是为人民进行创作的基本前提。这种思维方式同样适用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要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者就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在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汲取丰富营养,涵养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情怀,陶冶自己的共产主义情操,这样的理论研究才具有马克思主义气质。在这方面,伊格尔顿作为英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者,敢于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并坚守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学习两个讲话,感悟共产主义信仰是重要精神支撑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不仅需要掌握文艺的一般规律,还有它特殊的价值取向和鲜明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历史观来考察和分析文艺问题的,它是驱除文艺理论领域中存在的唯心主义的利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艺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这既是社会主义艺术的生命所在,也是它的优势所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代领导人都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这是推动中国文艺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要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执着追求、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以及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5]11。1942年5月在延安召开的文艺座谈会在我国新文艺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毛泽东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要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这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6]6。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这一时期党的文艺思想的集中体现,得到了与会革命文艺工作者的大力拥护和支持,在延安和各革命抗日根据地的文艺群体中掀起了向人民群众学习的热潮,创造了大量反映人民群众生活和时代面貌的优秀戏剧、文学、音乐和美术作品,将我国的新文艺运动推到了一个“光辉的新阶段”。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投入到革命队伍中来。它强调的人民立场是文艺工作者保证其文艺作品政治方向正确的关键指标。对文艺作品好坏的评价总是和每个时期党对文艺工作的方针政策息息相关,也体现出我党对文艺战线的重视和期待,毛泽东同志在延安讲话中提出的“文武两个战线”思想,更是说明了文化战线在我党整体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2014年10月在北京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学懂学会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始终如一贯彻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吸收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地发展,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先进的思想体系[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年来,我国文艺界出现了各种与马克思主义不相吻合的理论思潮,有的照搬西方现代或后现代美学和文艺理论的某些观点,有的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等等,使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被边缘化、空泛化和标签化。他强调,要构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宝库。如关于艺术和人民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艺术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部分,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制约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艺术有它的特殊性,它需要借助于为谁服务的这个中间媒介来作用于经济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艺术”[8],他强调要牢记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充分发挥文艺的正能量作用,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把人民作为衡量文艺作品好坏的评鉴者。这一观点既是对列宁、毛泽东相关观点的继承,也是一种创造性发展,他将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理论落到了实处,并赋予新的内涵。关于文艺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应站在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上去创作,这是确保文艺作品生命力的重要落脚点,揭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作品主体性的重视;同时他还强调文艺创作要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的关系,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阐发。习近平还强调,文艺作品要创造中华民族的英雄典型,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新时代对文艺作品的价值要求,也是文艺作品反映时代风貌的重要体现。习近平的艺术典型观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所特有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是赋予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9]6。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许多独创性观点,反映了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深刻理解。追求人民的最大福祉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根本,也是其共产主义情怀在当前政治生态中的突出表现。在文艺发展的今天,他提出的诸多文艺思想也是基于其共产主义情怀在文艺领域的阐发。“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从他的文艺思想中可以领悟到,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如果没有共产主义信仰,没有对人类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关切,很难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去进行艺术创作。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应向人类最先进的方向注目,向着人类精神的最深处探寻,这样创作的作品才具有思想的穿透力、洞察力、创造力,才能发现生命和人类社会的本真。

(三)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道路,感受共产主义信仰是重要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也就是共产主义世界观,它既是一种历史观也是一种价值观。说它是历史观,是因为必须把它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去审视,才能更准确地认识到共产主义信仰是人类的最高信仰,并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说它是价值观,是因为共产主义信仰为人类社会提供一种终极价值关怀和最高价值原则,它指出了世界的最高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在感性活动的基础上,运用辩证思维的办法让人们看到一个新的世界,这就是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优越于其他哲学最突出的地方,只有站在共产主义高度,才能真正地审视资本主义社会及以前所有社会的局限性,对它们进行全面地批判,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宏伟远景,推动人类不断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2017年研究报告介绍了1949年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状况。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文艺界大量翻译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时中国国内也有一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自己着手进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观察研究文艺问题。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成为主导和主流。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文艺理论不断传入中国,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只是众多文艺理论中的一种,更多地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引进和吸收,并没有很好地整合和消化。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整体格局变化不大,学科建设没有跟上,研究成果大多体现在三大板块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的研究、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呈低迷萎缩状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被严重边缘化,这是学界所公认的事实。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课题组2018年度的研究报告指出,2018年恰逢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许多国家举行了相关活动,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理论色彩探讨资本主义的全球危机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期望重新拿起真理的武器研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人类发展带来的风险,为人类寻找出路。报告指出,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面临的具体时代背景不同,发挥的作用也大有不同。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给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人们对共产主义社会有了最初的认知,并逐渐成为那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追求的理想社会。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起着引导和动员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民群众起来进行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的重要作用。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激发着英勇无畏的战士,为了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体现了那个时期人们对新社会、新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执着追求。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配合着革命社会实践要求,在功能、语言和形式上都具有那个时期所独有的色彩,初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中国成立后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占据着整个文艺理论领域的主要阵地,对统一人们思想意识,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各种文艺理论思潮纷纷出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逐渐成为文艺理论中的一个分支,它的功能、语言表现等也在发生着变化,形成这个时代需要它发出的声音,形成当代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业界对是否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存在争议,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的形成还需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在微观上丰富,要充分考虑时代背景,要在基本原理、具体理论、理论架构、语言表述、职能调整、信仰建设等多方面避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被学科固化、封闭化以及理论命题和概念的自我循环,创新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构建一种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真精神”,又能应对文艺现实的“当代形态”[10]8。

2017年,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入新境界。在2018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思想体系,具有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它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指引着人民进行改造世界的行动。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作为我们的总目标,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但是,这一总目标又是通过一系列阶段性目标来实现的。当前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奠定好制度基础和社会条件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同世界共同发展相统一的大国情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面对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环境,要发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能量和动力,揭示共产主义信仰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具体议题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与马克思主义总体理论相联系,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通过认识—实践—认识的深化过程,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对共产主义信仰实践品格的再思考

信仰本身具有实践品格。忠诚与信仰是具体的、实践的。没有实践的信仰和忠诚,只能是假信仰、伪忠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信仰在新时代地位的高度肯定,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在科学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要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要善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信仰的滋养,强化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文化强国梦做出自己的努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要形成体系,需要每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理论水平的提升,要在如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准确领悟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精神,并自觉地运用到文艺理论研究中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大背景,寻找新时代需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阐发的现代话题,创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话语体系。二是在设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相关课程的高校中,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课程学科建设,提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建设,增强彼此的相互渗透,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课程学科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只有相互融通、相互借鉴,才能在拓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思维视野的同时,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三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不能只热衷于各种学术和各种报告会,不能沉溺在各种课题申报和论文的撰写中,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去解释和引导当前中国正在发生的如网络文学、游戏动漫等各种文艺现象,深入到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只有经过社会实践检验了的理论才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11]73。四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要将文艺理论中需要阐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时代需要宣扬的正能量话题以及共产主义信仰融入到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中去,创作更多人们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艺作品,才能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促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健康发展。总之,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置于时代的社会实践中去检验、去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而不是陷入庸俗的社会学研究的泥潭,成为纯粹的理论教条。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的最终发展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要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文化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

猜你喜欢
文艺理论共产主义信仰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视角下《幻灭》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探析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论信仰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铁的信仰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