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虚拟教研室的旅游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2-03-16 12:56刘旭玲杜玲毓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研室育人旅游

杨 芳 严 荣 刘旭玲 杜玲毓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网络时代对高等教育教师的能力与育人效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课堂和教师已经不是学生知识获取的单一途径,互联网平台的各类慕课、微课、文本资料等等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如何提升传统课堂授课的育人效果?目前学生的整体学情与以往生源存在何种不同,如何调整和优化教学方式?如何将课程设计与育人效果紧密结合?新冠疫情的爆发加速了数字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如何利用数字化的资源化解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目前基层教学单位需要反思和探索研究的重要问题。仅仅拥有传统的教学组织单位——实体教研室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学生的需求。同时由于我国中西部高校在师资配备、教学基础设施、教学资源等方面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何利用数字化的资源强化育人效果、平衡中西部高校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是目前我国教学改革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2021年7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全国范围内推行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1]。“虚拟教研室”是在数智化背景下,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的,依托信息化、智慧化、数字化的教学手段,开展线上线下协同一体、虚拟与实体相结合来进行教学研究工作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2]。与传统教研室相比,虚拟教研室利用技术跨越时空的优势,打破以往的地域限制,扩大了教学研讨教师的参与范围。这样一方面充分体现教育资源的集聚优势,另一方面也对中西部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区域产生辐射效应。

1 虚拟教研室的类型及旅游类课程虚拟教研室的设立

与以往的主要以教学专业划分的教研室不同,虚拟教研室在原来基层教学组织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小颗粒的切割,更为精确地化解基层教学育人管理方面的短板。2021年7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表明,目前国家支持分类进行探索,鼓励教指委和高校以课程(群)教学、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不同的主题和单元进行分类探索,最终形成和完善层级多和类型广的新时代新型高校基层教学管理组织系统[1]。

虚拟教研室的类型按照囊括人员和覆盖的范围看,包括校内、区域和全国范围;按照内容和建设主题可分为课程教学虚拟教研室、专业建设虚拟教研室和教学改革虚拟教研室等。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下,虚拟教研室的设立和发展是新时代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支撑。

以专业划分的实体教研室以及以课程为单位划分的教学团队是基层教学组织的最小单元,发挥着管理教学运营、实施教师绩效评价、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作用,为高校教学水平提升提供了一定的管理和制度保障。但知识的快速迭代,新兴旅游市场的不断涌现,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旅游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新冠疫情的爆发,信息技术的发展保障了在线课堂的有序开展,完成了疫情防控与课堂教学正常开展的目标,当下,健全的网络教学平台和协同工具为建立虚拟实验室提供了一定的必备条件。

我国旅游教育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形成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大学本科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不同梯队的多层级培养模式[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需求发展多元化,且文旅融合的框架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嵌,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高等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对于旅游专业而言尤甚,如何更宽泛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联想和创新拓展能力已经成为新时代旅游专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如何更大程度地利用资源,根据学情升级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促使旅游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目前教学改革思考的重点问题。

旅游学科相对于管理类其他学科来说发展起步晚,学课交叉性强,导致高校间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不完全一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范了全国旅游类专业的核心课程[4],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目的地管理”和“旅游接待业”,对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树立了灯塔和指引。旅游类专业核心课程的必修性质为旅游课程虚拟教研室的设立提供了前提,目前教育部首批建设试点包括湖北大学联合海南大学、新疆财经大学设立的专业建设虚拟教研室。以强化专业课程建设为目标,设立旅游专业课程虚拟教研室是当下教学组织改革的前沿阵地,在保留原有实体课程教学团队和实体教研室优势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吸纳更多优势资源为专业课程建设提供支撑,同时优势资源集聚形成的合力能向教育相对薄弱地区进行辐射,最终实现共建高校间教学资源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2 旅游管理类课程虚拟教研室的优势

2.1 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和实践专家的资源优势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目前随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投入和完善,从我国教育部的各项政策看,教育发展的战略重心已经从物力资本逐渐转向面向教师的人力资本。同时,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建设的目标和重点也逐渐从师资的数量和结构转向师资的质量和平衡[5]。以往慕课的录制扩大了高校优秀教师资源的辐射范围,但对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帮助仍然有限。师生面对面的课堂作为教学第一阵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慕课的公开与共享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协同协作软件的成熟应用消除了远程工作的障碍。由于“旅游学概论”“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目的地管理”和“旅游接待业”是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为高校间合作奠定了前提基础。

专业课程虚拟教研室的设立有利于弥补当下实体教研室和课程教学团队的不足,为专业课程建设带来新鲜血液,通过合作产生更多的思想火花,解决实体教研室教研讨论活动老套、现有实体教学团队知识结构不足、跨学科师资配置不够优质的各类问题。教学名师、教学能手的加盟,使得优秀教师的经验能扩大传承范围,对更多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更好的帮扶作用。同时,相比其他管理类专业而言,旅游类专业的应用型更强,在专业课程虚拟教研室中邀请业内实践专家加盟,可以形成高校教师与企业方更加直接的高频率的对接机制,在人才培养模式修订、实习指导、学生就业渠道拓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优势,形成校企合作的最小单元,一方面将校企合作落实到更加精细之处,另一方面也将教学工作、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需求进行接轨,避免育人止步于纸上谈兵,无法实现高质量的人才输出的情况发生。

2.2 打破时空限制,形成动态开放的研讨机制

自国家实施高等教育东西部高校间对口支援政策以来,东西部对口高校间联系紧密,特别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构筑了良好的桥梁。虚拟教研室的设立,一方面让对口结对东西部高校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提升西部高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质量,另一方面扩大合作范围,让更多的高校参与到更大范围的合作中。

虚拟教研室的建立,打破了原有实体教研室和教学团队的时空限制,使得教研工作更加开放和动态[6]。借助当下先进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强化了原有课程团队的师资队伍,使得更多擅长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人员加入,突出团队协作的教研功能,将教研室的设立初衷落实。对于旅游类课程教学而言,旅游业的综合性、脆弱性、服务性等特征使得旅游业容易受到其他行业的影响,特别在国家提出的文旅融合发展后,旅游的影响力在外溢,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扩充知识。虚拟课程教研室的设立让不同区域的更多教师跨越山海进行协作,共享教学资源和理念,群策群力共同提升教学质量。网络沟通的即时性和多人协同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反馈和化解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防止问题的拖延和遗留。

2.3 协作深入挖掘各类思政教育资源

高校思想工作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问题。在教育培养过程中,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践行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中,课程思政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抓手和举措。尽管旅游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规定了指导用书,明确了教学内容,但不同高校间思政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利于系统化地执行和落实“课程思政”和“三全育人”。目前,课堂仍然是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而课程是实施“三全育人”的基本单元,授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点的过程中,要充分探索和挖掘知识生产和传播过程的价值传导路径,凸显出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和引领作用。

课程虚拟教研室的设置,能动员不同背景的教师资源共同深入挖掘各类思政教育资源,引入各类专家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教育的平台中,让全员育人“大思政”格局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使得课程教学的思政作用发挥得更充分,真正实现“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的课程观念。

2.4 提升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

数字化时代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创新的教学形式颠覆以往传统的教学形式,混合式教学、雨课堂、微课、慕课、腾讯会议或者钉钉等授课方式的转变对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专业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开展,让更多教师融入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协作中,在无形之中提升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 建立旅游管理类课程虚拟教研室的路径

3.1 构建“线上+线下”协同的教研模式

传统的教研形态没有打破现有的物理环境障碍,参与教学研讨的成员多是集中在某一高校专业和课程内部,由于参与者教师的专业背景、地域环境产生的限制,导致新颖的教学理念在短时间内很难传播和扩散,教师吸纳的效率也不高。专业课程虚拟教研室通过名师和实践专家的加盟,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模式,创新教学管理的理念和范式,全面充分地调动课程教师的活力,形成便捷、即时、高效的基层教学组织。在此基础上,为打造具有较高影响力的“金课”奠定一定的基础。

3.2 开展定期常态化的教学研究

课程虚拟教研室不能虚有其表,要具体落实和完成其肩负的责任,依托虚拟教研室,定期开展不同主题和类型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改进和升级教学内容、更换和更新教学方法、转换教学手段,将研究意识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针对旅游专业可将课程思政研讨与教学计划制定进行紧密结合;将区域特色的实践案例进行总结和归纳,共同撰写教学案例;以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牵头,打造金课;以合作的形式录制专题慕课和微课。

3.3 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库

课程虚拟教研室的最大优势是共享共建,共同打造课程资源的同时享受资源库带来的优势。课程虚拟教研室教师成员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根据实际学情协同建设和调整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重点内容、教学课件PPT、案例集、课后习题、配套实验等,群策群力构建全面优质的课程教学资源库[7]。针对不同高校间学生的教学效果反馈,虚拟教研室的教师成员可分享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以及如何优化教学效果的措施,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产生积极作用。

3.4 将教学研讨和培训有机结合

教学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得以实现,优秀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需要“传、帮、带”。一方面,对整个教学团队而言,教学名师通过网络纳入虚拟教研室,充分发挥一流课程主持人的示范引领效应,能有力地促进课程教学团队的成熟发展,并总结出一套可复制的课程团队构建和管理模式,有效引领其他课程虚拟教学团队的构建。另一方面,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通过课程虚拟教研室可以开展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虚拟团队中的教学专家及教学骨干可根据青年教师的自身特点开展一对一的指点,有利于青年教师在短时间内提升教学水平。

4 建立旅游管理类课程虚拟教研室的保障机制

相对其他基层教学单位,如课程教学团队、实体教研室,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实施还在探索阶段,目前并没有一系列成熟的管理运营模式可以完全效仿。因此,在探索课程类虚拟教研室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集结内外部力量,形成良好的保障机制。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规范统一的制度保障

相比专业虚拟教研室,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的规模不大,但良好的管理制度是保障运营的前提基础。由于虚拟教研室的设置集结了不同单位和组织的人员,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在任务分配、工作量认定、协作管理方面需要“一把尺子”度量和全面统筹安排。

4.2 师资力量保障

根据教育部在设置的虚拟教研室试点中的要求,在具体落实中应该做到:(1)教研室的负责人应该为国家级一流专业负责人、一流课程负责人、教学名师等高水平教师担任,保证教研室的整体设计和发展;(2)虚拟教研室的成员不少于10人,保证适度有效的协作,避免人员数量过少无法形成合力以及资源优化的问题;(3)目前试点课程虚拟教研室的设置要在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的基础上来实施,保证前期的师资力量和学课发展基础;(4)虚拟教研室要架构在实体教研室(课程教学团队)的基础上,为虚拟教研室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一定的条件。

4.3 实体教研室与虚拟教研室协同的设施保障

课程虚拟教研室的设置要依托不同单位的实体教研室和课程教学团队。各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员、教学名师要在实体教研室和虚拟教研室的衔接过程中发挥作用。要保障各团队之间协作的有序进行,形成最终合力,以有利于课程建设的开展和优化。

4.4 绩效考核与激励形成的组织保障

课程虚拟教研室部分成员受原有实体专业教研室和课程虚拟教研室双重管理,在工作认定和绩效考核上面临一定的挑战。因此,在计划执行、任务安排、工作量考核等方面需设置合理的管理标准,要形成公平有效的工作考核体系和激励体系。

5 结语

虚拟教研室的设置,特别是课程(群)类的虚拟教研室的设置,以“共创、共建、共享、共赢”为主要原则,是跨区域和跨院校的新型教学组织,有助于高校间的教研交流,助力高校间互通互联和共同发展。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避免机构存在的形式主义,要实实在在发挥优势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长处,对提升西部高校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起到一定的帮扶作用。另外,尽管课程教学要遵循教学大纲和辅助教材,但在合作中,一方面参与院校要吸取外校课程建设的精华,另一方面要结合本地实际发展环境,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服务本地社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教研室育人旅游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坚守教育的美好——临沧市临翔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杨世良访谈
旅游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趣闻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