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教育”视野下对高校音乐欣赏课的研究

2022-03-16 14:23翟冬倩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1期
关键词:博雅欣赏课通识

翟冬倩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教育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进行文明延续、文化传承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行为通过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资源与动力[1]。音乐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如何在时代和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符合人们对于教育目标的期望,成为音乐与社会关系维度的一个思考。

在西方教育历史上,“博雅教育”占据着浓厚的笔墨,这一思想起源于古希腊,并在罗马帝国的发展中得到了推广,经过了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以及近代英国思想家的不断深化,“博雅教育”已经深深地影响着西方的教育制度。为了适应当今时代文化特色,“博雅教育”又以“通识教育”的全新外貌盛行。近十年来,我国的教育学界不断地进行有关“博雅教育”的研究,究其根本在于“博雅教育”所内蕴的博大而深邃的教育本质。

现如今我国在音乐教育领域出现了许多良莠不齐的现象,探究本质,是因为人们对于音乐教育的认知偏见,音乐教育作为横跨教育和音乐两大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却被人们简单地认定为单一的音乐技能的知识传递,偏重于职业内容下的教育,而不是从教育本身的角度出发,大多数外界偏见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却忽视了音乐教育对于人的素质教育以及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做到的通识教育的作用[2-3]。

随着近年来我国大部分高等教育院校开展了有关通识教育的实践改革和尝试,目前有关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就是博雅教育的观念逐渐在高校课堂上扎根,教育改革的目标不再局限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拓宽专业广度、增强学生对于社会环境的适应俨然成为新的教育方针。我国的音乐教育领域同样需要通识、博雅的教育力量注入,打破原有的音乐教育局限,吸收博雅教育中的通识精神,打破孤立的学科发展局限,健全完善音乐课堂体系;萃取博雅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全面培养高校学生的文化素质。

基于上述背景,文章将在“博雅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探究高校音乐欣赏课堂中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摸索音乐教育领域的新思路。

1 高校音乐欣赏课与博雅教育的内在联系

现如今,博雅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大学教育理念,并且有了新的名词──“通识教育”,并且在教育上的应用也有了更多维的内涵。最浅层的理解,即这是一种大学教育理念,再往下挖掘,“博雅教育”被用来描述某学科教育中非专业性质的教育内容,再进一步剖析“博雅教育”的思想,可以理解为人文教育以及为了拓宽学生知识广度而进行知识传授的教育行为[4]。

在性质层面,博雅教育是一种非专业性质的教育,但这并不意味在某一专业领域的研究不够深入,而是指这一思想并不是为了单一的职业而准备。在教育目的层面,“博雅教育”的非功利性体现在注重一个学生素质和思想的培养。在教育内容层面,“博雅教育”所体现出的“博”的内涵,是一种追求全面、广博的教育理念,这种内涵也体现在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上。一个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并不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只有广泛的了解和认识我们所在的世界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因此,“博雅教育”主张学科之间的交叉以及文理方面的融合,倡导学生建立宽广的知识基础,在“博”学的基础上追求自身感兴趣的知识深度,博学多闻,博古通今。

高校音乐欣赏课则是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种优秀的音乐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有关音乐欣赏能力,了解、掌握并思考音乐作品背后所蕴含的优秀的文化底蕴和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并将这些东西内化为学生稳定的、内在的心灵品质和自身素质。因此,音乐欣赏课是“博雅教育”思想内涵下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

2 高校音乐欣赏课在“博雅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

首先,高校音乐欣赏课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美、发现美。音乐教学是一门全面的素质教育课程,不仅教导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更教导学生去挖掘音乐背后的历史文化及人文价值。因此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也是学生思维运转和发现美的过程,通过对音乐的沟通、情感的传递以及思想的延续来对美这一抽象的概念进行学习。

其次,音乐欣赏课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人才。而音乐的想象是自由的,是充满情感的,是充满着差异的。因此在对音乐的欣赏过程中,想象空间是无尽无垠的,而欣赏者自身的主观创造力也具有无限的可能。

最后,高校音乐欣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这里所指的情感品质不仅仅包括个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表达,还有更深层面的人格品质,例如仁、义、礼等。一部伟大的音乐作品的诞生不仅仅投入了创作者个人喜好情感,更重要的是一个时代对音乐创作者的影响,这种时代背景对于创作者的人格素养才是最重要的情感品质,这些信息都通过音乐流传至今[5]。通过音乐欣赏来对学生的人格品质进行教育,达到真与善相统一的境界,在这一方面,音乐欣赏的作用比道德说教更为管用。

3 基于“博雅教育”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设置

在课程目标上,“博雅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教授目标是对立的,更像是一种人生哲学,是态度和情感层面的教育,不单单是专业知识的掌握,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博雅教育”所强调的,做人为首,修业次之,君子以厚德载物,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6]。因此,在高校音乐欣赏课堂上,“博雅教育”的课程目标更倾向于对个人品格、处世态度等个人素质的培养。高校设立的目的,究竟是为了培养出更优秀的社会成员还是为了培养名人和领袖,这一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殊途同归,其目标是为了使受教育者更好地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发展。因此在高校的音乐欣赏课程中,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情感道德方面的教育。

在课程内容上,“博雅教育”应当提倡音乐的人文价值,去扩宽学生的知识广度,而不是单一的音乐领域的示范学习。古代的人们没有足够的科学基础去解释为什么一首音乐可以对人产生足够的震撼,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科学手段在音乐领域的研究,可以把音乐分解为人们可以测量的部分,将其简化为大脑内的功能[7]。同样的,人们也应该意识到音乐具有改变人们核心品质的力量。对于博雅教育视域下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内容可以更多地设置一些音乐文化历史、心理学甚至脑科学的内容,从艺术性、文学性和科学性不同的角度启迪学生。

在课程形式上,目前高校大多采用大的阶梯教室进行授课,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博雅教育”理念的施行。“博雅教育”更重视教育过程中学生交流、思想上的碰撞,倡导学习者做到知行合一。同时,“博雅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广度限制着课堂不一定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因此,基于“博雅教育”的高校音乐欣赏课可以尝试小班化的教学模式,满足小课堂范围内的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让班级内的学生都能够与周围的同学进行思维上的碰撞交流。“博雅教育”下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涉及范围广,因此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会更适合“博雅教育”理念在音乐欣赏课上的传递,也能够给予欣赏着更多的机会接触音乐背景后所呈现的现实社会,探究社会现状以及个人和群体的关系等更深层面的思考。

4 总结

高校音乐欣赏课的任务不仅仅局限在对学生的音乐专业知识教育方面,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在文化、情感、道德等多方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博雅教育”视角下的音乐教育才是我们应该探索的教育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博雅欣赏课通识
赴博雅之约 促学校发展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