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学术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趋势刍议

2022-03-16 20:03李亚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学者内涵

李亚娟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教学学术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博耶在1990年提出,此提出及其传播,在理论上丰富了学术的概念,使教师教学工作在理论上也得到了更合理的认识,也让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重视。但在我国,这种尊重度和重视度还远远不够。对其研究的学术史梳理除了理论上的更加深入外,也将在实践中对学校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持续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教师不断凝聚共识、持续投入教学、不断提升其教学研究能力及教学能力同样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1 教学学术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1.1 国外相关研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达国家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成为人们聚焦的数量发展带来的问题。九十年代初,博耶提出教师的教学应该成为一种学术,认为教学学术是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公开与同行进行交流、接受同行评议的学术[1]。此概念的阐释让人们对教师的教学有了不同的认识——教师不仅要教,还要研究如何教。基于博耶的理论阐释,后续赖斯提出了实施教学学术时的一系列操作策略,斯科认为教学学术是一种具备教学研究的能力,并尤其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反思及在教学过程中衍生出的新思维,等等。

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等概念的传播,学习型社会逐渐形成,教育教学研究开始由教育者的视角转向了学习者,对教学学术的研究亦是如此。二十一世纪初,舒尔曼从“学习者”角度对教学学术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拓展,他指出教学学术是一项对教师的教与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他提出的“教学”包括教师教授学生和教师学习同行者经验两个方面[2]。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教育质量问题的日渐凸显,教学学术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日益关注,有些学者专门对教学学术进行研究,他们的成果包括教学学术的内涵、评估指标的构建以及具体的教学实践等。

总体来讲,国外对于教学学术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也已较体系化,具体研究领域涉及教学学术内涵发展研究、教学学术评价标准研究以及教学学术实践研究等。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也不再局限于理论探讨,而是将其理念与具体的教学工作结合,并取得了系列成绩。

1.2 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对教学学术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从知网搜索来看系统性的理论研究较少,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有零星的探索,进入二十一世纪,对教学学术的关注度逐渐增多,根据现有资料,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在历程梳理方面,王玉衡就教学学术产生的背景、学校及教师的创新实践及其国际影响等,在其著作中给予了清晰的阐释,同时并且对美国两所学校实践“教学学术”的整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读。侯定凯就“教学学术”的历史来源、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纵向的分析和整理,同时以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教学学术”发展实际情况进行了横向的比较与分析;除此之外,何晓雷等学者也对“教学学术”的发展历程进行过梳理,并且提出教学学术在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理论依据不足、概念含糊不清等问题。

在内涵解读方面,王宝玺、朱超颖认为教学学术概念经历了从“教学学术”到“教与学的学术”的两大发展阶段,这一演进完成了从理念性的概念到专业化教学改革运动[3]。刘刚等人基于对专业学术、优秀教学、学术性教学等教学学术相关概念内涵的辨析,对其在教学之前、之中、之后分别存在的样态进行了描述[4]。龙宝新以“‘化’与‘性’的纠结”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提出大学教学必然具有学术性,但过分学术化则会导致大学教学功能的弱化及学术活动平庸化等弊端,最终认为大学教学学术的合理内涵是教研共在性、术本学末性与教理优先性[5]。

在教师发展影响方面,王建华教授在国内最先提出从教学学术的维度促进大学教师的发展,并针对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矛盾,提出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本身也是一种科学研究。随后袁维新等人也先后从教学学术的角度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并提出了教师发展与评价的新框架。近几年朱炎军等学者通过对国外教学学术的知识发展、组织推进、学术共同体建构等角度,对教学学术及其对教师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度挖掘,并对其呈现趋势进行了研究[6]。

在提升策略方面,清华大学史静寰等人对国内44所高校的教学学术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国内高校需要在各项制度建设上不断完善,进而促进教师教学学术发展。宋鑫等人对北京大学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研,从教学学术的角度建议高校在培训体系、培养机制、考核评价等方面做出努力。刘隽颖指出大学创新教学诸多问题的存在根本原因在于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不足,提升开展有效行动研究是提升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根本途径[7]。

在学校发展影响方面,朱炎军研究了美国和加拿大为发展教学学术能力,通过政策议程和院校行动对教学学术与教师职称晋升制度进行整合的系列举措,提出了国内应该借鉴的建议;吴文保认为教学学术思想应该成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理念,应该以此为引导,在政策制度、目标定位、运行模式和建设内容等方面不断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教师发展和学生学习能力;此外也有不少学者从教学管理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创新等角度对教师教学学术发展或其能力提升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对学术的理解,同时它与“教学研究”“专业学术”等概念又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学术的内涵、特殊意义与价值等方面有待进一步解读;(2)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现状的深入调研,围绕教师对教学学术的认知情况、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看法及具体的教学行为与发展的表现等方面,进行深度调研,挖掘影响因素并进行归因分析;(3)教学学术理念引领下的教师教学学术发展路径研究,围绕教师自身的教学责任与道德自觉、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制度创新等方面,探索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内外驱动力,寻求地方高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有效路径;(4)地方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发展,地方高校以教学为主,相关研究更能不断转变教师的“学术观念”,有效协调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也会不断产生蝴蝶效应,为教师勤于教学、乐于教学、善于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

2 研究趋势刍议

整体而言国外其研究已经逐步形成体系,并走在了研究的前列,为国内学者研究提供了借鉴。国内学者的研究从最初的概念梳理逐渐过渡到了从不同角度的深化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还存在普遍性的问题:在理论方面,对教学学术概念的研究论文占据了研究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他相关方面系统性的研究较少,而且高质量的论文相对较少,参与研究的学者和机构也比较有限,相关研究还有巨大的空间;在实践方面,现在研究更多集中于理论层面的探讨,对其如何实践如何有效应用也较为缺乏,无论是其他学者的调查研究还是亲身接触,不少教师对教学学术认识不足,甚至有些不知道此概念的存在,这势必影响教师教学研究与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虽然有些研究也提出了一些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新框架或制度保障措施等,但对其有效性的验证还存在一定缺陷。

基于已有研究的梳理,对教学学术的研究无论对教师、对学生,还是对学校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新时代“双一流”建设、“双万计划”的实施,对教师实践中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相关研究热点将进一步聚焦于:(1)教学学术内涵的进一步深化,教学学术内涵包含着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学者内涵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学者介绍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