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视角下的高校创新街区与“硅巷”形成研究

2022-03-17 03:30青,姚隽,徐
山西建筑 2022年6期
关键词:空间发展

王 青,姚 隽,徐 昌

(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9)

1 概述

在全球竞争中,城市与高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协同发展关系,城市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和空间载体,高校又是重要的人文资源、教育资源、科技创新的源泉[1]。在以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科教力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高校作为城市中凝聚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空间的载体,可以说是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核心引擎。城市依靠高校创新能力赢得全球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反哺高校,推动高校更高水平发展,名校成就名城,名城也孕育名校。高校与城市共荣发展已成为一种共识。

埃茨科威兹(Etzkowitz) 等[2]提出的三螺旋理论,从城市发展角度认为在当今知识型社会中,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间的相互作用是推动地区和城市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郑德高等[3]从“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角度提出了城市创新空间发展的理论模型,并阐述了高校创新园区发展的具体途径和模式。张京祥等[4]则从城市治理角度探讨了创新空间的基本形成要素和空间供给的需求特征,以此探讨规划实施的建设性路径。可以说众多学者们对创新街区的研究从理论基础到发展模型逐渐深化,进而探究其建设途径。同时,王丽艳、李竹颖、梁芳等[5-7]在创意社区或创意城市营造建设方面,重点研究城市更新与创新创意相结合方式和具体空间环境。其中张尚武等[8]从其旧工业区矛盾出发,分析知识创新区的内涵,探讨了杨浦区“知识创新区”导向的城市更新策略。从目前研究来看,对于以老城高校为研究对象,从城市更新角度探讨创新街区发展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特别是高校聚集的国家重点科教文化中心城市,在城市高速发展时期出现的高校扩招以及外围新校区建设后,针对老城原校区产生城市问题和动能转换研究较为少见。张亚丽等[9]认为城市中心区保留老校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闲置,极有可能呈现一种类似城镇化进程中的“空心村”现象。如何合理利用老校区科研优势,就地转化成为创新动能,激发和鼓励高校主动参与创新城市建设。可以说,高校创新街区建设实质上也是一种“城市更新”,其更新不同于工业或低效产业用地更新,更多的是资源利用和发展方式的更新。

在当前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倡导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城乡空间实施“一优三高”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通过空间载体建设和运营实现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价值的快速转换,实现创新产业与城市发展再融合,实现老城生产、消费、生活功能再复兴;将位于老城地区,具有独特优势的高校创新街区衍化成为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新时期创新转型发展是一个亟需研究的课题。

2 更新视角的高校创新街区发展趋势

2.1 “硅巷”的创新发展模式

从城市发展和城市演变的过程看,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永恒状态和不变主题,城市发展和人类知识的进步也是不断更新的过程。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由追逐“速度”转向追求“质量”。城镇化增速放缓既是客观情况变化带来的挑战,也为创新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机遇。伴随着新一轮5G 时代科学技术革命,城市创新水平及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能否在全球竞争中取得发展优势。目前国内各城市借鉴美国“斯坦福大学- 硅谷”模式,在城市新区建设与高校联动的产业科技园,形成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将知识转化为创新动能的模式已基本成熟。城市中心地区也有着较为成功的美国纽约“硅巷”模式,其借助中心城区完备的创新生态,由互联网与移动信息技术企业集中而成的无边界科技园区[10],推动纽约创新水平发展。与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园区和城市边缘区具有完整高端服务配套的“硅谷”不同的是,“硅巷”是以存量空间上动能更新为主的创新科技产业集聚空间,具备非地理空间实体性,是一种高附加值的生产和创新经济空间。这种创新动能所产生的城市活力让纽约在全球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地位。

总结其成功经验,可以看出其形成也必须借助高科技信息资源,具备规模化、产业化、系统化的特征,并有一定能级及产业集聚互助效应,从而形成良性科技圈生态环境、无边界的创新空间,能够给初创企业提供良好发展机遇。实践也表明这种以创新驱动为前提,激发生产力和创造力的城市产业和功能更新的发展方式,可以引导城市进入持续发展的轨迹,不断提升城市经济能级。

2.2 高校与城市互动的载体

高校作为知识的发源地、集散地,既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是知识生产、传播的重要基地。贯穿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每个环节,成为科技革命、经济竞争中的人才源、科技源、信息源和动力源[11]。汪前元[12]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兴起,为重新分配和组织社会资源提供了途径。作为高校与城市互动的空间载体——高校创新街区的建设,学科资源优势溢出和产业市场匹配性是其产生的基础。高校溢出的科研成果转化将成为新时期城市再生长、再发展的新动能。但高校是非盈利主体,也非城市发展运营机构,只能在科技成果转化及科研价值方面与城市创新发展取得契合点,形成共同体。一方面,高校适应城市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设置,加大科技成果培育和转化力度。另一方面,城市中心区在制造产业转移和外迁情况下,加强用地集约、产能高效的创新知识性产业发展,以新兴产业联动再造城市中心区的繁荣和兴盛。高校和城市之间建立相互发展和促进的途径,从而为双向发展注入新动能。

2.3 更新角度的高校发展方式再探讨

在城市创新发展和更新中,新功能植入将引导城市活力和产业集聚,带动城市新发展。通常以地块或者片区的大拆大建、推倒重来的更新方式解决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素,通过规划、征收、收储、供地、建设等一系列管理实施手段落实用地功能的改变。随着建筑物的拆除,原有地块功能以及衍生的城市功能也随之消失,客观存在对既有城市内部社会、经济、文化综合生态网络的破坏。对此,伍江等认为城市更新应该从“爆发式的、手术式的治疗”转变为“持续性的、常态化的代谢式”更新[13]。现代化治理开始探索如何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而服务。相比于城市近郊的产业园、特色小镇等载体,老城区适合高校为载体的创新街区模式,依托完备的城市配套、便利的生活环境、高校高密度的人才更容易集聚面向终端消费市场的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目前,在上海五角场周边、同济大学周边已经形成了这种高校创新街区。利用高校老校区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创新环境,经过局部更新和改造作为初创型公司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模式大有可为,这也代表着“科技回归城市”。

3 高校创新街区要素配置与“硅巷”识别

高校与城市产业的融合以“大学科技产业园”模式为主,将具有高校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转化为高新技术产业。然而新时期“双循环”发展条件下,创新发展的紧迫性更为强烈,资源和要素在高校和市场间流动,客观上也促进了高校创新街区的产生和发展。同样,市场需求和高校供给也在改变位于高校周边空间生产和发展逻辑。通过对目前南京老城部分高校及其周边创新要素分析可以发现,高校创新街区要素间的流动和空间组织也产生了差异化特征,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创新街区发展模式成功与否及“硅巷”的形成。

3.1 要素间空间组织的“链接性”特征

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知识生产、传播的重要空间,同样也是高新技术的辐射源,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然而不是所有高校周边都可以实施创新街区建设。高校学科设置有其特殊性,涉及特色学科类型与周边用地、产业门类的匹配,转换机制的可行和城市功能的适宜等问题。高校知识创新服务的外溢和本地化并非直接关联。因此,只有和社会经济挂钩,且能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才具备成果转化和创新街区建设的可能,以南京医科大学和中医药大学为例,二者具有特色优势学科和很强的溢出效能,在产学研的转换途径中容易自发产生相应的优势产业。南京中医药大学自发形成的国医堂借助中医学科产业的溢出效应并且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园周边500 m 范围内有江苏省中医院、省口腔医院等医疗机构,各自延伸出相应的医疗服务机构和产业,在空间组织上是一种依据各自优势学科外溢所形成的单细胞模式(见图1) 。总体来看,这种单细胞模式未能发挥地区综合优势,空间上缺少相互联系,未能有效利用周边配套资源形成产业关联。因此仅依靠高校溢出效能自发形成相关产业,缺乏整体规划和空间布局,很难形成创新产业的规模、联动效应,难以促进整个产业链良性循环。

图1 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创新空间分布图

3.2 要素空间载体主体“依附性”特征

主体的依附性和产业空间的局限性,这是我们探讨老城高校周边产业动能最关键的两个范畴。通过对环麻省理工学院(MIT) 地区、环上海同济大学地区的研究发现,两地区创新活动围绕高校周边产生,同时校区和园区周边社区空间为创新人群提供多样的生活服务和低成本的创新空间,由此形成的以高校为主体的创新街区在空间上打破了原有相对封闭的校园,从“空间隔离”走向“空间模糊”再到“空间合一”,在高校周边形成新的城市空间格局(见图2) 。相应要素的集聚和实施使校区、园区、社区联系越发紧密,呈现出高校和城市融合发展演变趋势。

图2 高校与城市融合互动空间关系

同样,这也产生了另外一种现象,在高校相对聚集地区,单一高校在校区周边实施校区、园区、社区的融合模式,形成相对封闭,缺乏共享的独立校区内园区模式,由于其规模较小且空间上相对分离,缺乏空间上的聚合,未达到空间生产力的门槛效应。建设起来后,容易造成另一种形式的“空置”。

以南京工业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科技产业园为例,二者均是在校园内进行独立选址建设。通过企业化运作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学校学科、科研、人才优势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但是,独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各自高校的要素流动更为紧密,而缺少与周边城市空间的产业和活动的互动的状况(见图3) 。再者,城市重要的交通性干道等要素影响,更加剧了科技园区在城市空间中封闭性。从这一角度来讲,依托院校资源形成的大学科技产业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但对于周边老城区发展带动方面的作用还有所欠缺,难以形成一定规模集聚效应,带动经济发展。

图3 南京工业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创新空间分布图

3.3 高校创新街区区块联动特征及空间组织

从功能角度来讲,高校对于城市而言是单一功能实体。而高校创新街区作为城市“硅巷”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用地功能的多元混合、产业特征和关联性以及空间的有机组织影响着城市创新空间的构成。因此,需要顺应“硅巷”发展的全新趋势,加强上下游创新产业区块联动。通过创新源动能、创新载体、创新推动者三者之间创新资源的交互共享以及分工协作,共同形成全链条的创新产业区块,进而推动相应的创新街区规模化、产业化、系统化的发展,最终塑造“无边界”特征的城市“硅巷”创新经济空间。

在南京的实践中,南京大学与鼓楼区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和城市产业发展需求,形成环南大创新产业集群,将南京大学与周边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通盘考虑、统筹产业布局。东南大学则与玄武区共建东大·南京设计名城,依托东南大学在建筑、土木工程、交通等学科的优势,集聚形成设计类产业核心集群。目前来看,两座高校及其周边的创新街区均已初具规模,环南大创新街区吸引了“字节跳动”等大量优质企业汇聚,创新型产业入驻往往能够带来城区的全方位提升,如促进就业、实现经济增长、改善空间环境和优化城市功能等。玄武区以东南大学为核心发展设计产业,其相关产业链企业超过千家,年产值超过50 亿元。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所形成的创新街区内创新要素是非常充分和集聚的。并且由于两座高校在空间距离上较近,沿线又有工艺美术大楼、江苏省电视台、大型商业设施、鼓楼休闲广场等众多优势要素,要素之间存在流动和发展契机,形成了以科研、文创、设计、信息支撑和新消费为主导全链条产业和发展板块(见图4) 。同时政府采用城市微更新方式对高校周边城市化环境进行更新,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建设形成集工作、生活、休闲为一体,具备教育、医疗、文体等服务供给的创新活力社区,打造城市与高校联动创新生态圈,引导创新街区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从源头-过程-结构都能产生发展机遇效应,走出了单核优势驱动、区块多核联动、产业链条发展、高校与城市共荣的“硅巷”发展成功路径。

图4 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创新空间分布图

4 有效供给和治理实施策略

4.1 供给模式形成街区发展的基础

4.1.1权利重组下的合作共赢模式

高校与城市两者在发展战略上的一致性、协同性必然要求在空间载体和利益分配机制上寻求合理方式。对于高校创新载体建设可以将原有单一的土地资源所有权方式进行分离重组,形成所有权、开发权、经营权、使用权等权利分离的运营模式。建立所有权基础上的开发权、经营权、使用权分类处置原则,改变原有以“资源更新”的土地利用方式向以“资产管理”为导向的城市空间更新利用的新方式。形成以“大学科技园”为主体的产权和经营权共有的企业化运作模式,在土地及空间资源上实施建设主体开发权特性,将空间开发和土地利用强度和建筑功能使用进行资产化管理,给与土地政策和规划管控的支持。利用合作经营、租赁等市场经营方式,调整土地资源和依附于其上的建筑空间使用权。通过各项权利的分离重组,把高校周边空间的资产化和市场化运营结合起来,要素流动空间也会进一步拓展,创造出一种新的空间生产方式。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引导下,以“政府-市场”双向并举的方式,让更合适的主体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采用这种方式将推动政府与市场达成共识,确保可持续发展。

4.1.2建立市场、高校优势互补的供应库

科学的评价和界定具备发展成“硅巷”的潜质创新资源及空间。建立一个便于操作、清单式管理的创新街区数据集合,从而有效识别出具有活力的城市空间、具有价值的生产空间、具有产能的“硅巷”空间。首先建立老城高校对应的产业门类分析对照表,纳入高校资源管理和城市产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在全市层面对发展的基础、条件、适应性进行数据综合分析和模型判断。就创新街区形成的要素进行评估,包括学科优势;产业门类和学科适配性; 学科发展条件、体量与产业模式匹配; 创新发展和产业延伸的可能性;学科规模能级及溢出效应、相关的带动性;创新价值和城市动能效应等要素,评估建立高校创新街区潜力项目库。在规划及土地管理上进行预控引导,在实施层面建立与高校联动的管理机制及协调机制。将高校闲置空间变成现实的可操作性创新沃土,将高校创新街区纳入到城市再增长的动能因素中,从而建立一个协同可行的发展模式,去引导老城高校周边创新街区建设、创新氛围的营造以及产业协调发展。

4.2 运营方式形成街区发展逻辑

4.2.1校地共建的运营模式

推广“校地共建”的运营模式作为高校创新街区发展的范式。按照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模式,围绕老城存量空间、发挥高校院所的科研和知识潜力,进而达到促进城市存量更新和产、学、研合作更为便捷高效的双赢局面。政府方面,首先在高校创新街区潜力项目库的基础上,建立与高校协调组织架构、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支持相应的配套政策出台;其次结合高校优势学科和周边环境特征,研究合理的产业布局方向和空间治理方式;再者政府对周边进行环境提升和存量优化,通过老旧小区整治、立面改造、市政道路提升等工程,塑造宜居、宜业、舒适便捷的高品质老城区。高校方面,发挥学科优势和空间优势,围绕高校科研、人才核心优势发挥进行相应的产业发展引导,促进产、学、研有效转化,利用高校老校区存量空间作为承接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同时引入相关产业的标杆企业,充分发挥高校优质人才和科研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通过市场化运营、创新资源的引入及多方协作,全方位推动老城区功能优化、品质提升和活力激发。解决老城区创新资源和产业转型动力的问题,实现可持续的动能机制转换。

4.2.2公共产品特性及功能多元化配置

从南京高校创新街区建设案例可以看出,创新街区的形成需要具备学科资源、规模能级、物质空间、人文氛围几个方面要素。从公共产品特性角度,作为创新街区的单个子细胞,其要素必须相对完备且在一定空间内具有主体依附性。这其中城市配套、便利的生活环境,以及老城高校校园高密度的人才集聚,与高校创新资源、高校空间载体同等重要。配套商业服务、中介咨询、城市休闲环境、高等级消费场所、历史文化场所等能够支撑创新街区的多元化空间特征,汤海孺认为创新包括企业、学校、人才、技术、风投、政府、文化等七个要素组成了一个个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14],所形成的创新产业与城市空间具有更高层次的匹配性,满足创新人才的居住、生活、工作和游憩的高层次需求,更加深了高校人才及创新产业从业者对环境的依赖和心理上的归属感。站在创新街区区块联动的城市“硅巷”角度,不仅仅是高校周边小规模、小尺度创新服务功能的提供,更是从城市层面提供了高能级的服务支撑,将极大地丰富我们对“创新产业——城市空间”及其发展形态的认识。

4.3 “硅巷”空间形成的实施保障

4.3.1“硅巷”空间的精准供给

“硅巷”空间的发现和创造对规划引领提出了更高要求,空间载体中要素的流动也创造新的空间生产方式。考虑到存量时代城市动能升级、现代化治理的要求。综合判断特定性创新生态要素,包括市场化创新共同体、创新资金投入、创新环境、产业市场条件、人才集聚、生活配套服务等关键要素。对于具备创新街区形成可行性的高校和周边地区,进行合理调整和安排。立足于中微观尺度空间的可操作性层面,将空间组织和产业联动作为高校创新街区形成“硅巷”的突破口(见图5) 。首先,需要明确和识别出创新活动的基本单元和综合区域,研究其承载空间是否具备催生城市“硅巷”创新空间规模的可能;其次,政府应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引导,协调创新街区实施主体各自在创新街区中的运行与活动;最后,在空间组织上结合创新要素布局特点,协调各个创新街区“单细胞”的创新载体,在区域层面实现有序关联,形成区块多核的要素联动模式,通过要素重组、结构再造、产业整合从而形成新层级的“硅巷”功能,最终实现整个街区的功能、环境以及发展上的有机更新。

图5 大学科技园、高校创新街区、硅巷三级创新空间关系图

4.3.2“硅巷”形成的制度建设

要素间的相互流动和促进及其背后一系列政策制度设计是形成大学科技园-高校创新街区-“硅巷”三级城市高质量创新空间的必备条件。通过有效的更加公平与包容的制度设计,“政府推动”引领新方向,以国土空间规划为规划引领,加强规划政策、土地政策、资金政策全面给予,利用制度创新活化土地用途管制,实现片区功能混合优化升级公共服务,提升地区价值。整体化考虑空间开发和整治的规模及强度控制,以空间资产化为导向,激发创新动能,提升地区全链条产业效能和配套服务综合效益,发挥土地资源管理和产业生产力结合的巨大价值。同时以市场化运营的制度设计为前提,使得城市空间新的创新价值品质产生成为可能,也是保持我们城市发展持续的增长以及合理分配的关键路径和工具,对社会资本投入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5 结语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下,倡导以绿色低碳的方式推动城市更新,以尊重城市有机生长和城市自身功能再造的“渐进式、小规模”的城市更新方式,不搞大拆大建的不顾历史、自然、文化保护的拆除重建方式,这也是实现老城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在以南京老城为代表的高校聚集区域,实现老城三区内33 所高校中闲置功能的更新和区域环境的有机更新,必然要求从经济、社会、空间、生态等多个维度综合思考,引入系统思维,从城市结构、产业培育、社区和建筑、基础设施以及治理体系等多方面综合入手,提出城市更新与城市创新发展的综合解决方案。以高校“大学科技园”等运营主体形式为载体,以多种功能环境和人文为引导,建设“高校(园区) +社区”的高校创新街区模式,以产业功能为引导,区块多动能板块联动,形成在老城范围内的以高校为主体的城市“硅巷”。

基于老城高校创新街区建设所整合形成的区块联动、产业协调、规模效应的城市“硅巷”,可以拓展沿用到相类似的城市和区域进行分析判断,从而识别出具有符合高校和城市共荣创新街区潜质的地区,从城市空间供给与治理创新角度对其进行空间组织和营造,加强支撑性政策引导,保障和催生创新型经济发展,共同形成高品质创新空间。以此来解决城市协同发展、城市空心化和都市园区的功能载体问题,最终提高城市活力,推动和引领城市高质量、高效能发展。

猜你喜欢
空间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创享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创享空间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