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慧体育与传统体育相关构成要素的比较研究

2022-03-17 00:49曹小芬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智慧体育教育

何 轶 张 超 曹小芬*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长沙 410128)

0 前言

在数据化、信息化技术盛行发展的今天,科技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创新成果成为社会飞速进步的必然产物。随着“健康中国2030”国家规划的提出,体育被提升到重要发展地位,随即出现的智慧体育城市等新观念成为国家体育领域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于是,在青少年学生逐年下降的体质健康问题面前,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值此之际,科技与体育教育的碰撞产生新态势,智慧体育的兴起是高校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新气象,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在体育学科重体验、强实践的特异性下,高校体育的“智慧育人”与“传统育人”形成鲜明对比,比较分析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的相关要素差异,突出智慧体育教学优势,保留传统体育教学特点,可为日新月异的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多元化思路,也为构建学生喜闻乐见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1 发展理念的时代性

高校体育发展理念是协调高校体育工作开展的核心要素,是引领高校体育活动实施的主要方向,工作与活动的确立是对高校体育教学系统的、长远的战略规划。高校体育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是导致其育人理念发生变化、促进其发展理念与社会发展相对吻合的主要因素,于是高校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路径也随之不断演进。

我国高校传统体育教学产生于社会发展较为缓慢的历史时期,由于当时国家经济发展的止步不前以及闭关锁国所遗留的文化断层现象,导致国家无法正视体育教育所带来的显性益处,更发现不了隐性优势。于是,在高校体育学科被当作专业课程的简单附属品,教师无心对体育课程进行特色设计,按照集中统一的标准,采用同步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在这样一种教学理念下,体育教育的目标落在对学生管理的统一标准上,最终培养出一批全员一致、毫无个性特点的学生。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校体育教学虽然在实践上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但教师们并未从根本上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所谓的“健康第一、健康教育”成了空有口号,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缺少实际意义上的落实,体育课依然被认为是教育课程中可有可无的娱乐项目。在学校和教师忽视的态度下,所呈现出来的教学方法单一且低级,落后的体育发展理念谈不上育体,更谈不上育人,在其影响下所形成的毫无生机的体育课,是阻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

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提出,各高校陆续提出终身体育的教育发展理念,我国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也随即有了新方向。高校开展智慧体育教学完美契合了终身体育发展理念的新趋势,其灵活性、精准性、独特性特点是迎合学生各种体育需求的一项高级工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成为当今高校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将智慧体育课堂与移动学习终端相结合,采取线上线下平行教学,课堂与课后同时发力,校内与校外共同开展,打破传统体育教学的固有学习边界。智慧体育的交互性顺应了当今90后大学生对信息化技术的依赖,使学生愿意主动进行探索学习,使体育无处不在;它的灵活性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学习交流时间更加充裕,学生学习的空间范围也更加充足,为运动习惯的养成提供高效便捷的保障,从不同方位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巨大改变,智慧课堂的魅力使得高校体育发展理念的时代性优势充分凸显,对人才的培养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基础技术的驱动性

基础技术是高校体育发展中所需的基础软硬件设施,这一要素的支持和运转是高校体育实施开展的根本动力,随着国家政策的重心转移以及高校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对基础技术的投入开发相对应的发生着改变。

高校传统体育教育在国家体育教育政策力度不够与执行效果不佳的环境下,所带来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停滞不前、体育教师发展艰难等问题依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教育提出创新性发展战略,由此一来,制度的改革以及教学模式的调整必然需要一轮基础技术的更新换代。然而,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育项目单一的教学设施、体育课陈旧的水泥场地场馆、教师的动作示范以及理论课程的固定化讲解成为阻碍体育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因素。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不推动、不执行使各高校缺少一定的资金做保障,缺乏相关的技术研发者做支持,导致在传统体育教育中基础技术的开发遭受多重制约和挑战,规划的美好蓝图缺乏实干来描绘。学校层面,学校领导在资金限制的发展条件下,仅仅维持正常授课教学设施已是“倾其所有”,再将资金投放到基础技术的开发和引进则略显“铺张浪费”。因此,传统的体育教学在没有先进技术设备的促进发展下,学校体育难免严重受挫,体育教学愈发难以开展和实施。

高校智慧体育的出现是国家不断发展壮大的生态产物,也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体育教学的基础技术发生了本质性变化。智慧体育的基础支撑主要通过信息技术、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化应用平台三个方面共同实现。其中信息技术系统包括:感知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应用技术,每一项技术各司其职,为智慧体育的高效运行保驾护航。例如能精准识别定位的感知技术,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获取人体的动态或智能化感知,及时反映学生的身体变化情况,使教师能在第一时间对其做出教学判断。信息基础设施是高校智慧体育中信息技术所依托的相关软硬件设施,例如现在所拥有的安全且高效运行的信息网络已实现校园全覆盖,智慧体育已成为“随时随地随时”都能进行的课程,其充满灵活性和弹性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喜爱。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是在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的构建基础上所需要运转的平台系统,是高校智慧体育运行的核心,在对体育场馆的管控或是体育人才的培养中提供智慧化的管理和决策服务。由此可见,高校智慧体育的创新发展以基础技术为驱动,在科学合理开展教学的同时为师生的校园体育学习提供无限便利。

3 教育资源的保障性

在高校体育中,教育资源要素的呈现被赋予了不一样的表达形式,不再是简单的统计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资源总和,而是将重点集中于体育教学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学内容、教育的环境、教育的方法以及教育的评价上。因此,这五方面资源是高校体育教育赖以发生的必备条件。

从高校传统体育教育来看,教师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全方位引导下养成不思考不主动的学习习惯,深陷于被动的学习过程。从体育教材的编排来看,整体与当前教育教学理念相违背,过分强调体育对青少年学生体能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现阶段大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教学内容固定化现象严重。在体育教学场地方面,除了以静态性场所的教师授课外,传统的体育教学开展经常受限于室外场地的物理气候变化。在出现降雨或极端天气时,不得不采取将体育实践课调整为室内自习课或专项理论课,因此,使得体育课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场地问题也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直接因素。在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死板,延续极具规范性的“准备、开始、教学、课后”四部分开展,虽极具规律性和纪律性,但同时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倦怠情绪,不利于其运动习惯的养成。在体育教育评价中也频繁显示出多元性不足的问题,存在机械性,交互性不足的矛盾。

在高校智慧体育发展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体现,相较于传统体育教学,智慧体育教学积极建立起了智慧型交互的“教学”与“学习”社群。体育教学社群以促进学生体育学习为目的,组建体育跨项目群体,研讨利用智能技术创新教学新形式。学习社群通过组建线上学习小组共享知识成果,营造一个实时交流的智慧体育学习环境。这不但促进了师生双方的学习主动性,也大大提升了智慧育人效果。从体育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评价上来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优势有着不可替代性。网络资源丰富多样,技术动作的示范和练习均可通过线上平台操作实现,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将多项资源整合共享,将教学质量提升到最优水平。针对学生的课堂反馈,利用信息化、数据化系统进行教学分析,综合多元化评价,获取课程教学调整的科学依据,体现了智慧体育教学的及时性、合理性。体育教育环境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对高校智慧体育发展同样起到保障作用。物联网、大数据、智慧体育场馆、可穿戴技术等为智慧体育课程教育环境提供了基础和技术支持。例如,相较于传统体育的线下教学环境,智慧体育教学中能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对学生的身体情况进行监测,避免出现运动过程中因强度过大而造成的学生身体损伤等异常现象,将学生的身体变化可视化,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安全高效。由此可见,高校智慧体育能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并将其最大化利用,促使学生主动锻炼、科学锻炼。

4 智慧应用的协同性

有了发展理念、基础技术以及教育资源的支撑与铺垫,高校体育的智慧化应用才有了生长的土壤。在发展战略层面,利用各平台积极宣传学校育人理念,进行智慧化协调与沟通。在基础技术层面,探索一切可开发技术充分运用于体育常规教学与课外锻炼。在教育资源层面,合理的应用为体育教学重点领域提供数据反馈,及时进行科学评价,以保证体育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在互联网时代还未到来之际,高校传统体育教学和工作的开展更多是通过共同地理空间或环境的亲近关系。随着20世纪互联网的出现,电脑、手机等智能设备逐渐展露于市场,相继涌现出QQ、人人网等为代表的虚拟社交软件。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特点,促使各大高校学生借此平台开始了互动交流,这同样成为当时在面对面体育教学下,能够寻求到的第二条自主学习交流的应用平台。于是,不论是教师间、学生间或师生间都展开了有限的信息交换。由于线上交流的形式初露头角,师生对社群的认识存在空白,所以群里的互动主体依然是现实生活中大家所熟悉的身边人。并且在网络技术还未成熟的发展初期,想要通过视频或PPT帮助学生理解专项动作的重难点还无法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所能起到的交流学习效果并不高。另外,传统体育视域下,体育教师对学生运动数据的统计分析依然停留在手动阶段,工作烦琐且最终所获结果存在人工偏差,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巨大。

随着高校体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智能化设备软件广泛应用,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在常规教学方面,可穿戴设备以及各类运动型APP发展成熟,体育教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生身体变化的一手数据。例如在开展武术教学时,教师利用智慧平台监测穿戴设备的学生在学习武术动作时各阶段所产生的心率、肌肉变化,自动生成的精确数据免去了教师复杂烦琐的手动登记工作,大大提升了体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在课外拓展方面,高校有限的体育教学时间与学生对体育运动需求不满足之间的矛盾时有存在,智慧系统的出现能有效地缓解这一矛盾的激化。例如教师们利用体育信息平台对各运动场馆的开放及使用情况发送通知,使学生能够科学合理的规划好时间,避开高峰时段,在最佳条件下进行体育锻炼。在教学评价方面,相较于传统评价形式的主观和笼统,智慧系统的应用则更为客观和精细。例如,通过智能体育监测器对学生运动后生成动态成绩,并自动生成数据对比,将体育学习过程量化,使学生的运动情况清晰的展现在教师面前,教师亦可通过数据为学生定制或调整个性化教学内容。总之,高校智慧体育借助信息化手段协同教学开展,使其更具高效性、科学性。

5 结语

现阶段高校智慧体育的建设虽尚未完善成熟,但其带来的教学成效是传统体育所不可替代的。智慧体育系统中由发展理念为统领、基础技术做驱动、教育资源为保障、智慧应用相协同的构成要素,为今后的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全方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猜你喜欢
智慧体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智慧派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