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探索

2022-03-17 02:06万芷君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古诗词动画学科

万芷君

受科技发展、产业变革、教育学研究等因素的影响,学科概念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单一的学科教学并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育人要求。[1]因此,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正转向践行素质教育和素养发展的理念,强调问题驱动、情境构建、知识统整、协作互助、主动学习的学科融合教育正是基于新时代对人的全新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育人方式。[2]

信息技术学科集知识性与应用性于一体,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更应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3]信息技术学科区别于语文、数学等传统课程的特点使得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学科融合教学具有了可操作性和重要价值。

一、信息技术学科+多学科融合教学的必要性

(一)信息技术学科的技能性要求突破学科壁垒,实现知识迁移

科学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如果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仍旧侧重于技法的训练,那学生学到的都是很快将要被淘汰的知识。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为学生打好信息技术知识基础,而越是基础的内容越是具有可迁移性和可拓展性。因此,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技术性学科,在教学中更应该寻求学科边界的突破,让学生在学科融合的情境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领会学习新技术和应用新技术。

(二)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要求形成学科互联,实现能力活用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整合优势。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不能脱离其他学科内容而独立存在,它涉及语文、数学、美术、音乐、劳动等多学科和实践类课程,学生需要在应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实现信息技术的知识内化和能力的提升。

(三)信息技术学科的趣味性支持拓展学科空间,激发学习动力

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能够让学生收获成就感,体验学习的快乐。但如果只是按照技能训练+资源支持+示范讲解的模式,忽略信息技术的实践趣味以及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就会让本来生动有趣的课程变得枯燥乏味。信息技术教学应当充分利用学科融合的广阔空间,将不同课程知识灵活迁移到新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融合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信息技术学科的应用性支持跨越学科边界,培养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学科的应用性较强,在教学中应尽量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而生活情境和实际问题一定具有可拓展性和综合性。实际上,信息技术学科支持众多基础学科的交叉应用和知识联结,如绘图工具的操作过程就是美术作品的创意过程,编程原理和思路体现的正是数学思维。教师在教授本课程时,应该有意识地、尽可能地融入其他学科内容,建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在学科渗透的环境下理解学科特点和作用。

二、信息技术学科+多学科融合教学模式

学科融合不是简单地将学科知识拼接或学科资源叠加,而应该是有主次、有主题、有主线的整合。在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学中,信息技术学科可以作为一种工具向另一种学科渗透,以情境互联为融合线索,以主题任务为融合方式,在引导学生应用工具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切实发挥不同学科的综合育人作用。

以信息技术与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融合为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较为普遍,但多数情况下,教师只是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学生作为视觉呈现的被动输入者,只能在有限的空间中理解古诗词的字词句。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古诗词的融合教学设计时,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按照“任务分析——合作探究——展示评价——应用验证”的流程,通过创意实践和技术表达,让学生从情景的接收者变为情景的创作者,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中渗透的背景与情境、交织的喜怒与哀乐,进而进行知识拓展与迁移创作,真正实现学科融合

三、信息技术学科+语文学科融合教学案例

以《穿越古诗词——flash大创造》教学设计为例:

对Flash动画制作的初步探索是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内容,通常教师是按照每个技能的细分来分步教授,并针对单个技巧辅以简单的案例练习。这种单一的“技巧讲解+训练巩固”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只会模仿、缺乏创新。改进Flash动画制作课程的教学方法,创新学科融合的教学思路,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文将形状补间、动画补间技能与“图层”的概念和应用三大知识点进行整合,引导学生用约简、转化的方法对动画内容进行分析,抽象关键要素,选择和判断可利用的技术来解决相关问题。教学流程如下:

环节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师:“同学们,咱们不久前是不是学习了《宿建德江》这首古诗?语文教研组老师特别喜欢这首古诗的意境,嘱咐我用Flash制作一个表达诗词意境的动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从现实需求出发,展示“宿建德江”动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动画中不合理的部分及修改动画所需的关键技术,在理解诗词意境之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用约简、转化等方法对视频内容进行分析。

环节二:分析任务,寻找支架

教师为学生提供脚手架及素材资源。通过一个个设问,引导学生确立解决问题的方向;通过化繁就简,逐步抽象出实现动画效果的关键要素。如:如果你想构思太阳落山的情景,你希望太阳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需要用到哪一种Flash技能?应用这个技能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选择和判断可利用的媒体或技术来解决相关的问题。

环节三:小组协作,点拨引导

学生下载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开始动画制作,教师进行巡视,引导小组组长进行分工和指导,协助学生将自己的思路通过作品表现出来,鼓励学生采用同伴互助的方式进行协作学习。

环节四:展示交流,评价完善

为学生创设成果展示的平台,通过学生作品展示和制作技术的分享,拓宽学生的思路,取长补短。教师提供评价标准,让学生进行互评,可以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欣赏到更多的作品,了解不同动画制作技术产生的效果差异,学会分享学习成果。

四、信息技术学科+语文学科融合教学反思

本节课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语文知识来“挑”信息技术教师制作动画里的“瑕疵”,学生兴趣高昂,体验到成就感,“思”古诗文知识,“用”信息技术技能,“融”跨学科情境,“发”个体丰富情感。

从后期语文教师对《宿建德江》的回顾与考察来看,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的确巩固了学生对这首诗的语言掌握,且加深了他们对这首诗的情境感悟和背景理解。从信息技术作业的提交和评价环节来看,学生的作品体现了知识的整合应用,超越了教材对技能应用水平的设定目标。学生通过技术表达出古诗意境之美,突破学科壁垒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实现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古诗词动画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踏青古诗词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