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变革与创新

2022-03-17 02:06邵才龙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新高考科目高中物理

邵才龙

随着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继上海、浙江、北京、天津等省市率先试点后,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已经实施新高考改革方案。高考改革方向牵引着课程改革的实施,针对高中物理课程而言,教师要依据新高考方案,深化物理课程教学的变革与创新;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变原有的管理模式,逐渐构建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

一、新高考方案概述及特征分析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遵循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实现教育公平、科学选拔人才为目标,逐步从试点区域向全国推进,从2014年我国开启新一轮全面性的高考改革以来,已历经7年时间。2014年上海与浙江首先被列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2017年第二批高考改革区域扩展至北京、天津、海南、山东四个省市;2018年第三批又新增加了8个省市,即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其余省市于2019年后陆续实施。新高考改革方案采用了新型的考试科目组合,前两批高考改革省份主要以“3+3”模式为主,而第三批改革的省市则采取的是“3+1+2”的模式。第一个“3”意指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即数学、语文、外语三门学科;“1”指的是首选科目,需要在物理、历史两个科目中任选一科;“2”是再选科目,在地理、生物、化学、政治等科目中选择两科。

新高考方案的特征表现为:其一是符合创新人才培育要求,重视基础与特长相结合,注重发展学生的优势与特长,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规划特长发展;其二是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为此学校要注重建设具有特色的学科课程体系,促进学校课程管理与课程建设;其三是学校可以设置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群,结合自身优势,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以及职业取向,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课程,让学生都能拥有符合自身个性的课程表。[1]

二、新高考背景下的物理课程体系与课程实施

首先是高中物理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物理学科的教师需要以学校的总体课程方案作为指导纲领,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注重高质量课程的开发,以促进学生的专业与特长发展。课程开发的要素包括课程的内容、价值、评价等,教师要注重总结课程实施的实践经验,并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推动物理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

其次是促进学校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改革。第一,促进高中物理课程改革与创新,需要变革学校的课程管理体系,转变原有的管理思想,课程管理体系不再以教学为中心,而是要转化为以课程为中心。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课程管理的重要环节,而要做好课程的开发、架构、审核、评价等工作,就需要学校积极转变管理思想,要以对学生的生涯与职业取向做出科学指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学校要通过课程管理思想的转变,变革课程管理体系,促进组织管理体系的变革,以保障课程改革的实施。第二,要转变学校以行政班为主的管理架构,推行教学班、行政班共同促进的模式,根据课程的安排实现走班,转变教师的课堂管理模式,构建导师制管理制度,形成导师制与班主任制共存的管理格局,而这些都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后进行顶层设计。第三,根据新高考方案,学校和教师要注重转变原有的教师对学生管理的权威教导模式,形成学生寻求帮助、教师作出指导或者援助的民主管理即服务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及学习。

三、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变革与创新

第一,基于新高考方案,更新物理学科教学思想。首先,教师要基于学生学习需求,设计和实施针对性的物理课程。新高考方案更注重尊重学生课程选择性的教育思想,教师要在此思想指导下,提前做好调查,基于学生的个性与学习需求,根据班级学生高考选考科目的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拓展,从更广更深的角度来完成设计。[2]对于物理课程的教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特长、实际学习能力、学习层次以及高考选择方向,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满足其不同的学习要求。例如,即使有部分学生从高二开始不再选学物理学科,教师也应该保证物理必修课程开足开齐和高质量,帮助学生培养基本的物理学科素养。

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为物理学习培育后发优势。在高中物理必修课程学习阶段,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育,要认识到这个阶段是学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奠基阶段。在高一年级开展物理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在物理课堂上创设富有趣味性的学习情境,积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统筹协调,保障高中物理课程教学。首先学校要做好物理必修与选修的协调。学校在选择物理教材时,要尽量实现必修与选修之间的协调,所选择的物理教材要符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不论必修科目还是选修科目,都要确保物理课程的难度不能过高,以防一些学生仅仅因为畏难情绪而不选择物理作为必修科目。学校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以及物理学习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做好物理课程内容设计,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加学习的难度和广度,确保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能保持轻松的心理状态,避免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除此之外,选修与必修课程之间要实现顺利衔接,相互协调、统一促进,不能让选修与必修之间存在过大的难度与梯度差距,以免造成学生的心理落差。[3]

第三,拓宽满足全体学生物理学习需求的课程体系。在新高考方案下,物理不再是必考科目,学生是否选择物理作为必修科目,要根据自身的兴趣以及学习需求而定。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转变,在开展物理教学时,应该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对于将物理作为选修科目的学生,教师开设的课程要符合国家标准,并拓展更深层次的知识体系,确保这些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加专业系统的物理知识;其次,对于那些没有将物理作为选修科目的学生,教师为其开设物理应用性课程,让这些学生了解物理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应用物理知识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以使其对物理学科能保持一定的兴趣。

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培养自我认知能力。高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还要起到学生心灵导师的作用。在课程选择方面,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自我认知,清楚地了解自身的学习能力。[4]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将物理作为选修课的学生,教师还要根据其生涯发展规划,对其进行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将一些趣味性较强或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物理内容教授给学生;如果学生将物理作为选修科目,教师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更深层次的知识,为学生建构更具创造力、发展力的物理课程体系。

猜你喜欢
新高考科目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考“新科目”
高中物理实验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