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程思政融入英汉笔译教学途径
——以翻译标准的教学为例

2022-03-17 02:34张景华
教育现代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英汉翻译译者译文

张景华

(湖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一 引言

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治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1]。2021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要求: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本科教学评估和专业认证考查内容,并形成多维度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2]。由此可见,国家对课程思政建设越来越重视,课程思政的理念也越来越为教育界所认同。在英语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中,《综合英语》课的改革走前其他课程的前列,相对而言,翻译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难度远远大于其他课程,因而其教学改革也有一定的滞后性。

从培养中国特色外语人才来看,英汉翻译的课程思政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显得尤其重要,因为英语专业学生在课题体系中必须设置很多英语语言和文学类课程,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大量的英语原版文献和资料,其内容也不可避免地渗透着西方社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那么,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应该如何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鉴于此,英汉翻译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翻译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批判意识,建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坚定文化自信。

关于英汉翻译的课程思政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语言学或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出发,探讨英语翻译课程思政的意义和必要性,比如李志英(2020)用情感理论解释了课程思政教学对价值观形成和内化的作用和意义[3]。司显柱(2020)用话语理论解释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融合的必要性和方法[4]。第二,探讨如何从内容方面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英汉翻译教学,比如余莉(2020)建议在英汉翻译课程中课程可以融入红色文化[5]。同样,王冠(2021)等认为可以将中国经典和地方特色文化的英汉笔译教学[6]。第三,探讨英汉翻译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的途径、方法和模式等,如王怡茗(2021)认为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7];张林影(2020)认为可以采用翻译工作坊、项目实践和翻译赏析等多种形式[8]。总体来看,翻译教学的课程思政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教学内容、模式、途径和方法诸方面都有待深入的探讨,故本文以翻译标准的教学为例进一步探讨英汉笔译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

二 注重中国传统译论讲授

就翻译标准的教学而言,英语翻译课当然要讲授西方的翻译理论,比如说泰特勒(Fraser Tytler)所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也要介绍奈达(Eugene Nida)所提出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原则,以及功能学派所提出的“目的性”标准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通过译介引进了大量西方翻译理论,各种流派和各种学派,学生耳熟能详,对中国翻译理论却知之甚少。但是,除了解西方翻译理论之外,我们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晓和熟悉中国翻译理论,因为中国的翻译史从古代的佛经翻译到当代先后经历了四次翻译高潮,其理论和文献可谓浩如瀚海。

在早期的佛经翻译史上,我国就提出了“文”和“质”的翻译标准。质派的代表人物支谦在《法句经序》中就提出“质直”标准,而文派代表人物如鸠摩罗什则反对质译,在《出三藏纪集》中批评质译失去原文的修辞,“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这种经典评论和讲解不但可以让学生领略中国早期译论的质朴风貌,领略中国传统学术的博大精深。从翻译实践来说,也是生动有趣的,比如《法华经》翻译中就提到质派的翻译:“天见人,人见天。”鸠摩罗什觉得质译缺乏文采,故建议改为:“人天交接,两得相见。”当然,最理想的翻译是文质俱佳,即“文质彬彬。”在翻译教学中对中国经史的讲解可以突显中国译论历史之悠久,培育学生对中国传统译论的文化自信。

在教授中国传统译论时,除了突出其中国特色之外,还应该将中国译论与西方译论的共通性加以描述。比如在讨论忠实与通顺的矛盾时,西方译论有“beautiful infidelity”的说法,而中国佛经翻译早就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说法。中国传统译论的优点就是除了考虑矛盾的对立面,也关注矛盾的统一协调,比如唐代玄奘就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就是最好的注解,无形中就突出了中国译论的优点。在翻译标准的教授中,可以进一步将其纳入译者的职业伦理和道德理想进行讨论。对此,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玄奘时期的“译场”,玄奘的译经有译主、证义、证文等十种分工,译作的形成先后要经过十道程序。为此,将玄奘的翻译标准与翻译程序联系起来,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感受中国翻译史上佛经翻译的严格程度和严谨的学术态度。

三 教学内容联系中国翻译史

在英汉翻译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联系中国翻译史,将翻译问题置入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学术文化语境来讨论,更有助于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我们给学生讲授严复所提出的标准时,将其标准与特定的历史和学术语境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认识到翻译的重要性,增强其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严复所提倡的信达雅标准,我们让学生将严复的《天演论》序言与原文进行比较:

原 文:It may be safely assumed that, two thousand years ago, before Ceasar set foot in southern Britain, the whole countryside visible from windows of the room in which I write, was in what is called the state of nature.

译文: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两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彻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人工未施。

对于初学翻译的学生来说,他们都觉得严复的译文确实文体“雅驯”,但是其“信”与我们当代的“忠实”似乎相去甚远,其翻译的“达”,即“达旨”更为明显。为了解释严复为什么这样的文言体来翻译?我们可以联系将严译《天演论》的历史语境与其翻译标准联系起来,严复之所以采用先秦文言体翻译,是因为甲午惨败让严复深感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深感民众的麻木不仁,希望通过译介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希望通过儒家士人喜欢的先秦文体唤起当时精英知识阶层的觉醒,通过知识阶层推进国家改革以实现民族的救亡图存。

若论及翻译标准,让学生难以理喻的还有鲁迅所提出的宁信所提出的“宁信勿顺”,比如鲁迅所译的《文学与批评》中有这样的译文:“对于艺术底化身的深奥,有着兴味劳动者和农民,则虽是观念底地,是应该敌视的作品。”如果从当代翻译标准来看,这种译文是译界常批评的“的的不休”,属于典型的翻译腔。学生在初次读到鲁迅的译文时非常不解,因为其创作的语言是非常流畅的,而其译文却如此佶屈聱牙。如果我们的教学结合当时中国语文的历史背景,解释鲁迅改造中国语文的动机,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鲁迅的良苦用心,从而译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

通过严复和鲁迅这些翻译家,可以让学生明白译者不是单纯的翻译工作者,译者除了要掌握好语言,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准。译者应该成为严复这样会通中西的学者,应该成为鲁迅懂翻译的文学家。译者只要将自己的翻译事业融入历史潮流,才能做出更大的历史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译者可以通过翻译引进外国先进思想和先进技术,可以通过翻译向国外传播中华文化,当代的译者应该像严复和鲁迅时代的译者一样,肩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

四 突出对中国语文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念和信心,是促成民族团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英汉翻译教学应该融入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我们坚守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与西方文化进行交流和互鉴的思想基础。在西方学术界常流行着一种学术观点,汉语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文字,概念模糊,其精确性不如拉丁文,这种观点在中国学界也有一定的市场,钱玄同就曾说:“汉字的罪恶,如难识、难写,妨碍教育的普及、知识的传播[9]。”五四以来,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不少,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长期学习英语和接触西方学术,西方学术界丑化汉语、贬低汉语的学者不少,初涉学术殿堂的学生容易在英文原典文献阅读中被类似偏见所误导。

对于英汉翻译教学来说,坚定文化自信很重要的一点是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坚定对汉语语言和文化的自信。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翻译标准从理论到实践阐明汉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比如许渊冲先生提倡的“信达优”翻译标准,所谓的“优”就是要发挥汉语的优势,汉语的译文可以优于英语的原文。比如说《罗密欧与朱丽叶》台词的两种译文:

原文:For never was a story of more woe, Than this of Juliet and her Romeo.

朱生豪译:古往今来多少离合悲欢,谁曾见过这样的哀怨辛酸。

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发现朱生豪的译文不但表达了原文的深意,在文体和修辞方面甚至更优于原文。那么,这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何联系呢?朱译在忠于原文内容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汉语的优势,除了运用“古往今来”“离合悲欢”“哀怨辛酸”等四字格,还运用了汉语的设问句,译例充分说明汉语在文学作品情感表达方面具有很强的表达力和感染力,这也是许渊冲先生要提倡“信达优”的原因所在。同样,汉语还有语言精练、信息承载量大的优点,比如朱生豪先生翻译的《名利场》:

原文:Darkness came down on the field and the city; and Amelia was praying for George, who was lying on his face, dead, with a bullet through his heart.

译文:夜色四罩,城中之妻祈天保夫无恙,战场上其夫仆卧,一弹穿心,死矣。

朱生豪先生的翻译标准提倡“化境”,其译文与原文可谓高度神似,读起来没有半点生硬牵强的痕迹。通过这些案例赏析,学生发现汉语具有高度简约性的优点,除了言简意赅之外,还能兼顾文学翻译的审美特点。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长期接触英语相关的西方文化,长期浸淫在英语语言文学作品之中,久而久之,有些学生甚至会无意识地歧视本族语言和文化,对西方文化顶礼膜拜。比如,课堂讨论中会发现学生能充分认识到英语形合的优势,而对母语的意合的优势却视而不见,故通过翻译比较可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中国语文及其历史传统的卓越之处,从而坚定对本族语言和文化传统的自信。

五 彰显翻译活动的价值取向

话语除了具有信息价值、审美价值之外,还具有教育价值和政治价值,Stibbe(2015)把话语分为有益性话语、破坏性话语和中性话语[10]。在特定的语篇环境中,有益性话语所蕴含的世界观和立场与整体语篇保持一致,中性话语介于两者之间,其世界观和立场与整体语篇有时一致,而在有些地方又不一致,或有改进的空间。由此可见,这种三种话语就会形成三种不同的世界观和话语立场,鉴别三种不容类型的话语是一种很重要的话语分析能力。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养成话语分析的能力,仔细分析原文和译文,尤其是针对某一话题,教会学生鉴别哪些话语是有益性话语,哪些话语是破坏性话语,哪些话语是中性话语,力图将破坏性话语和中性话语修改为有益性话语,以此突出语篇主题,比如下面一段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的翻译:

原 文:Mao Tse-tung was well-bred, but inside he was made of steel, of hard resitance, of tough tissue----the kind of tissue the Boxers thought they had by magic, and bared their solar plexuses to foreign bullets.

译文:毛泽东教养有素,精神支柱钢铸铁打,不怕高压,是由坚韧的组织构成的。这种组织,就是义和团认为他们通过魔法得到的那种组织——坦胸露体,刀枪不入。 (李明:《英汉翻译互动教程》)

笔者译:毛泽东看似温文尔雅,但其精神深处可谓钢铸铁打,顽强不屈——他身上具有义和团一样的神奇魅力,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也敢于昂头挺胸。

斯诺这段文字的话题是赞美毛泽东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当然其语言表达和行文方式是一种美国记者的角度来进行叙述的。原译在翻译方法上机械呆板,死抠原文的字面意思,比如“坚韧的组织”“不怕高压”,语意不通,措辞失当;还有些话语实质上属于破坏性话语,如“坦胸露体”“刀枪不入”等表达与整体语篇的话语立场形成冲突,这些话语与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格格不入。此外,翻译标准除了考虑要忠实原文的内容之外,应该考虑该书的读者主要是中国读者,所以原文中的tissue、solar plexuse等词语的字面意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以斯诺的叙事视角再现中国革命领袖的形象。

因为翻译必须考虑话语的价值取向,所以翻译标准也不是绝对的,翻译标准具有时代性,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翻译标准;翻译标准也有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翻译标准。但是,翻译标准也有其绝对性,就是译者要不能脱离原文,这是译者的职业伦理。通过翻译标准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白在翻译过程中翻译的价值取向无处不在,翻译标准虽然强调忠实,但是英汉翻译是在两种话语体系之间的语言转换,翻译也不能为了落入“机械的忠实”和“教条性忠实”,译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话语鉴别能力,我们的翻译实践始终不能脱离国家和民族立场,要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六 结语

通过翻译标准教学案例,可以发现在英汉翻译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有“天然的优势”[11]:在翻译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领略中国特色翻译理论的魅力,知晓历史悠久的中国翻译传统,鉴赏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从而坚定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自信。在课堂翻译实践中,要教授学生明白翻译活动并不是价值无涉的,措辞、语法、句法、修辞和行文之中价值取向可谓无处不在,要成为优秀的翻译工作者,必须有对语言所蕴含的价值观有敏锐的感知力。从教学方法来看,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英汉对比、译文比较深入思考,养成文化传承和文化借鉴的意识。但是,课程思政并不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还是专业知识,在教学方法上避免生硬呆板的说教,尽量做到“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培养具有扎实的英汉语言基本功,具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翻译人才。

猜你喜欢
英汉翻译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头韵的英汉翻译在《学术英语》的实践和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高校英汉翻译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
The Impact of Media on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