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角下《三字经》翻译策略研究
——以赵彦春译本为例

2022-03-17 03:15吴卉子田传茂
昭通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三字经英译中华文化

吴卉子,田传茂

(1.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思政部,安徽 合肥 230000;2.长江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一、引言

在中国,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家喻户晓,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三字经》以三字韵文形式出现,且全文不到一千两百字,但是其取材典范,内容涵盖面广,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伦义理、教学理念、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经史子集等多方面的智慧,传递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仁、义、诚、敬、孝”等精神。《三字经》对华夏文化渊源传承,中华道德礼仪思想的延续,东方文明的发扬光大起着重要作用。《三字经》不仅在中国被称为“蒙学之冠”,而且在国外有着极高的知名度。“俄国汉学之父”俾丘林曾称它为“十二世纪的百科全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英译本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推广。作为一本高度浓缩的中华千年文化简史,《三字经》由于其内容所包含的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尊师敬长的做人之基、朝乾夕惕的成才之道等开蒙价值以及其语言特征,国内外很多学者致力于翻译《三字经》,因此出现很多英译本。在众多《三字经》英译版本中,赵彦春的译本脱颖而出,其不仅在音、形、义的语言层面达到与原文的完美契合,而且译本体现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因此,从文化自信的视角下对我国学者赵彦春的《三字经》译本进行探讨,深入了解《三字经》的翻译策略,以期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中能更好地展现中国特色和中华文化魅力。

二、文化自信与国学典籍翻译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多次在重大场合引经据典,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1]换言之,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坚固底色。2015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时强调:“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明的创造力所在,只有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持续健康成长。”[3]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中国文化历来重视文明教化,在树德务滋中化民成俗。因此,中华文化形成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合共生、穷变通久等一系列价值,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使中华民族得以在危急关头一次次化险为夷、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也使中华文化在面对外来文明时能够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不断地自我丰富、自我发展。因此,推进国学典籍英译,准确还原中华文化典籍中的经典文化因素,对于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极为重要。

三、《三字经》外译之四要素

(一)结构形式

中华文学典籍众多,这些典籍语言特征和结构形式都各不相同,如绝句、词牌、律诗等。但是其本质都是由中华文化因素所决定。《三字经》全文语言短小精悍,结构整齐,通俗易懂,呈现出“三字偶韵体”。以《三字经》第二节为例。

诗句: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今韵平仄:仄/仄通,仄/仄平,通/平仄,仄/仄平。

诗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今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

在此诗句中,不仅“迁”和“专”成偶韵体,“处”和“杼”成偶韵体,而且也有格律美。这样浅显易懂的三字偶韵体,让孩童读起来乐诵易记。因此,英译中若忽略《三字经》原文的句式结构和韵律节奏,则无法展现中华文学特征。

(二)语意内容

《三字经》虽是孩童启蒙读物,但是其取材典范。其所取内容不仅包括中国传统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等文化常识,而且蕴含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分别为重教篇、礼仪篇、常识篇、经书篇、史学篇和勤学篇。这六大部分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对此英译时,需要准确理解原文,否则会造成歧义,影响汉译英中语言转换质量和文化的传播。如《三字经》中的“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这包含了中国文化的十进制计数法,即个、十、百、千、万等专用数位名词。此句表达数字是从一开始,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无穷无尽。这四个“而”字呈现出一直变化的特点,如何英译才能准确表达原文内涵,需要译者仔细琢磨推敲。

(三)修辞方式

相对于研究语言表达是否正确的语法而言,研究语言表达是否好则为修辞。修辞可以展现我国古代文学的风格。再者在翻译中,原文特点的展现也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如《三字经》中的“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唯一经”,从语言层面上看,“金满籯”指满箱子的金银财宝,“唯一经”指《三字经》这一本书。从文化层面上看,此处运用了汉语中的借代手法,用“金满籯”指代物质财富,“唯一经”指代精神财富。在翻译中,采用什么样的翻译策略来表达原文的文化内涵——相比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更具有意义和价值,值得译者深入思考。

(四)寓意内涵

《三字经》被认为是中国蒙学书之首的原因之一是在不长的内容篇幅中,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与精神,浓缩了儿童易懂的文化知识及伦理说教。其通过采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历史典故和传递深刻寓意,从而在孩子心中强化榜样的力量,引导其健康成长。如“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中的“披蒲编”和“削竹简”,从语言层面上是把蒲草变成席,把竹子削成竹片,那么译者需努力在掌握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尽可能贴近《三字经》原文,把“蒲编”和“竹简”与“书籍”联系起来,翻译出路温舒和公孙弘家贫无钱买书,也仍然穷且益坚、勤勉好学、刻苦读书的决心此层寓意。

四、赵彦春《三字经》英译策略

从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文化“软实力”和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下引经据典提及的“坚定文化自信”,越来越多的译者致力于中华文化典籍的英译实践。一时间,文化典籍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三字经》也出现多种版本。然而,《三字经》的英译无论在结构形式,还是在修辞手法和寓意内涵中,对于译者都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在此,本文认为在众多《三字经》的英译版本中,中国学者赵彦春的译本具有鲜明的本土气息,更好地还原了中华文化典籍中的经典文化元素,有力地增强了中华文化自信。本节将通过赵彦春《三字经》英译的具体案例来看其是如何采取恰当策略进行翻译的。

(一)归化策略

当译者发现中文的原文在西方文化中可以找到相对应的词,或者中西文化有相同之处,则采取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内容,从而有助于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原文: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赵译:Water,fire,behold,

Earth,wood,gold,

Acoording to numerals.[4]

五行是华夏民族创造的哲学思想。古代先民认为世间万物皆有“金、木、水、火、土”这五大元素组成,且这五大元素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水、火、木、金、土”在中华文化中分别对应的数理为“一、二、三、四、五”。虽然“金、木、水、火、土”在英语中有对应的词“gold,wood,water,fire,earth”,但是中华文化的“五行”对于译语读者来说比较抽象。虽然中国的“五行”不易被译语读者理解,但“五行”说与古希腊的“四元素(土、气、水、火)”有相通之处,二者都表明了世界的物质性。因此赵教授使用“five materials”不仅有助于译语读者了解其含义,而且保留了中华文化的特征。

(二)异化策略

根据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的观点,中西方文化之间应通过交互的形式增进彼此对源文化的理解,翻译就是不同语言交流的过程。按照异化理论,译者不应为了让读者看得懂而改变原有的文化意像,而是应该让读者直接理解,充分保留源语的文化因素[5]。因此当译者遇到一些内容,其中的典故或历史人物是中国所独有的,则应采取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内容。换言之,异化策略是基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为了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及语言风格特色,让译语读者努力向作者靠近而采取的一种翻译策略。

原文: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尤苦卓。

赵译:With fireworms bright,

With snow white,

我们知道,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涯从小学一直持续到高中,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打基础阶段,但是学生的语文课程的学习效率从成绩上看还是明显感到很难提升,造成这样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学生很难理解到古代诗人所面临的社会处境、所抒发的情感,而且文言文艰涩难懂,使学生望而生畏,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虽然课程改革已经实行多年,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变,还是沿用以往的“满堂灌”的方式,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具体的语文能力得不到提高。

Poor,having none,

They studied on.

Carring fuel now,

Book on cow,

They,making time,

Employed their prime.[4]

此节讲解晋朝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借萤火虫的微光来读书,同时代的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汉代朱买臣边挑柴赶路边看书,以及隋朝李密把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看书的四个故事。“囊萤映雪”和“负薪挂角”这种文化意象是中国所独有的,且有明确的历史记载。因此,赵教授在翻译时没有违背历史事实,而是采取异化的策略。虽然译语读者可能需要查阅有关“囊萤映雪”和“负薪挂角”的相关知识背景才可能明白其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意图,但是赵教授用“With fireworms bright,With snow white,Carring fuel now,Book on cow,”这种异化处理方式更为妥当。此异化翻译策略的使用尽可能不干扰原作,从而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

(三)增译策略

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其背后的语言习惯、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各不相同。因此,在汉译英中,对于汉语这种高语境中存在的语义空缺,则需通过增加文本信息把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确说明的词语补充出来,从而减少对语境的依赖,确保译文尽可能贴近原作。

原文: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赵译:Nowhere is hotter,

Than the equator,

China,the greatest,

Lies in the northeast.

Temperature fitting you;

There’s frosty dew.

Right,plateaus stand;

Left,seas expand.[4]

此节讲述地球的赤道地区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中国处在地球的东北边。此节语言非常简洁。赵教授用正话反说的方式对“赤道下,温暖极”的翻译为“Nowhere is hotter,Than the equator”恰到好处。另赵教授对“我中华”的翻译为“China,the greatest”,其添加了“the greatest”,这虽可以和northeast 押韵,但是其是否会因韵而损其意?仔细研究,原文中的“我中华”有种“我泱泱华夏,一撇一捺都是脊梁;我神州大地,一思一念皆是未来;我浩浩九州,一文一墨皆是骄阳!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在中华家”的自豪感。因此加上“the greatest”没有因韵损意,反而道出了华夏儿女“泱泱哉,我中华”的豪情。赵彦春在其后面一节中的“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中“右高原,左大海。”也没有简单直译高原在右边,大海在左边,而是在深研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添加了“stand”和“expand”,让人想到了中华文化把高山和高原看作是一个人的做人标准,把大海看作成一个人的气量。赵教授的翻译通过增加文本信息把原文中隐含而没有明确表达的意蕴恰到好处地补充出来。

(四)创译策略

创译即为创造性翻译,把创造融于两种语言的转换中。《三字经》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一,包含了大量的知识。其中汉语文化的专有词如“孟母”“窦燕山”“孔融”等如果全部用拼音,可能有许多不妥之处,甚至让译文读者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这时,就需要译者具备在掌握两种语言和两种语言背后文化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创译能力。赵教授在翻译《三字经》时,就运用了创译法来尽可能获取译文与原文的最大等值。

原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赵译:Tri-vitals,of worth:

Man,heaven,earth.

Tri-lights,a boon:

Sun,stars,moon.[4]

这一节是说宇宙的基本知识。承接前文,人之所以能孝敬长辈,学习知识,是因为他们具备生存的条件,条件为“三才”和“三光”。“三才”即为天、地、人。“三光”即为太阳、月亮和星星。对于“三才”和“三光”,英语中没有与此对应的概念或词汇。如果对“三才”和“三光”使用音译法或者用描述性的语言来说明,必将破坏《三字经》原作的偶韵体形式,且影响译文的传播效果。因此赵彦春教授运用英语中的构词法创造出“Tri-vital”和“Tri-light”这样的词汇,从而使译入语读者能够了解具有中华特点的“三才”和“三光”两个词的内涵,更加理解中华文化。

综上,在翻译《三字经》时,不仅需紧扣原诗的意义,而且需吃透原诗意义的主旨,也即敲开原文意义的外壳,然后再给译文意义添加一个恰当的译语外壳[6]。无论采用何种翻译策略,都不能脱离中华文化国学经典创作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面对汉语的语言特征、表达习惯及中华文化内涵,译者需要综合考虑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思维习惯,灵活运用归化、异化、增减、转换、创译等翻译策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对于一个优秀的译者来说,翻译时既需要考虑不同题材作品中的文化差异,同时也要考虑到文本背后的文化影响因素,唯有如此,才能尽量原汁原味地将作品呈现给读者[7]。

五、结语

《三字经》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赵教授的《音韵三字经》牢牢地把握了翻译的重心,体现了文化自信,顺应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方针。其《音韵三字经》很好地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对中国的外译工作者和从事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师们提供了四方面的借鉴:一是语言和文化是一对双生的概念,语言承载着文化,文化借由语言得以传播。中国译者除了具备深厚的汉语和英语功底,深刻掌握这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之外,更需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这不仅是文化外译的前提,而且是文化传播得以传承的根本保障。二是赵教授对英译《三字经》的修改永不止步,正如酿酒一样不断提纯,其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对于增强中华文学典籍生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值得译者学习。三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文化作品的外译需要译者不断加强自身功底,也即译者需要具有扎实的双语和双语背后的文化功底知识。《三字经》是经典,赵彦春教授的英译《三字经》也是经典,其译作为中华文化典籍翻译提供一种指导,以期在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和忠实原文的前提下实现跨文化传播,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四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三者属于层层递进的关系,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生成的基础,文化自信作为一种逻辑动力又为文化自强的实现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永恒的坚定信念。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至文化自强,从而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复兴凝神聚气[8]。中华文化国学典籍的外译,如赵彦春教授的《三字经》,不仅很好地体现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而且很好地使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三字经英译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朗朗韵味话经典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