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中视唱练耳训练与内心听觉的关系研究

2022-03-17 03:31彭蕾
教育现代化 2022年12期
关键词:音程和弦演奏者

彭蕾

(济南艺术学校,山东 济南)

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学过程中一门基础性质的入门课,有很大一部分音乐课程都需要它作为训练基础,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尤其是在钢琴教学过程中,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视唱练耳这样一门基础性强且重要的音乐学科,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中占比非常大。而钢琴教学作为音乐专业教育方面的一项技能教育,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有良好的实践能力作为支撑,才能实现更长远的发展。所以,将钢琴教学与视唱练耳、内心听觉结合在一起,是未来音乐领域教育模式发展的必经之路。让钢琴教学在视唱练耳与内心听觉训练的共同促进下,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在培养学生良好练琴习惯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感悟能力,推动音乐学科实现全面发展。

一 视唱练耳概述

视唱练耳主要可以分为视唱以及听觉训练这两个部分。简单来说,“视唱”就是在面对五线谱乐曲时演奏者自身“看谱即唱”的技能,这就需要演奏者能够对五线谱以及各种高、中、低谱号了熟于心,能够快速准确的区别不同音之间的音高区别,不同音符代表时值的长短。还需要对各种升、降记号进行判断,分辨不同的调式与调性。在演唱的时候,不仅要保证音准、节奏准,还要将所有的内容有张力地表现出来[1]。“练耳”作为听觉方面的训练,一般来说是对用钢琴弹奏出来的不同音进行辨别,可以训练演奏者依靠听觉辨别音程、和弦、节奏的能力。有助于演奏者将自己所听到的音或曲调准确的记录在五线谱上。听觉训练中还涉及到演奏者对于音色的辨别技巧,因为各种乐器自身具备不一样的音色,即便是同一乐器也会产生不同音色。乐队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乐曲中会包含各种不同的乐器所产生的音色,可谓是变化万千。但即便是这样,只要经过科学良好的训练,演奏者也能将其准确的分辨出来。

作为音乐专业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视唱练耳中无论是声乐学习还是器乐学习,都是提升音乐综合素养必不可少的途径。视唱练耳中的听音部分可以分为单音的听辨、连续单音的听辨、单个音程、单个和弦、节奏的听辨等不同的方面。而且其中的每一项又可以再进行细分。视唱部分可以分为节奏视唱、单声部旋律视唱和多声部旋律视唱等,同样也可以再进行进一步的细分。

二 钢琴教学与视唱练耳的关系

(一) 视唱提升钢琴演奏技巧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训练环节和实际的演奏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演奏者的基本功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和考验。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基本功不仅包括了演奏者的识谱能力,对于音乐作品的鉴赏和理解能力,还包含了演奏者的手指灵活程度等不同的方面。[2]在进行钢琴教学的时候,只有恰到好处地将钢琴演奏技巧把握住,才有可能显著提升最终的演奏效果。所以,通过对于视唱的训练,可以通过对演奏者记谱、识谱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加深刻的掌握识谱技能,从而不断地强化自身在钢琴演奏方面的水准。除此之外,在钢琴教学的时候,学生凭借视唱这种方式,可以使他们更加快速的学习、理解演奏力度,掌握不同作品的音符记号,在帮助学生不断形成良好视唱意识的基础上强化他们音符弹奏过程中的准确性。

(二) 练耳培养钢琴听觉习惯

在钢琴教学中,对于旋律和具体音乐的表达是影响演奏效果的最直接方式,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听”可以有效地提高演奏者的钢琴学习质量,而“听”在钢琴演奏中也具备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科学的练耳方式对于演奏者形成良好的听觉习惯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促使他们及时地发现自身在演奏时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另外一个方面是,演奏者可以在参加钢琴演奏会的同时,利用聆听这一手段观察、体会音乐作品所传达出来的张力和感染力,把握演奏家的演奏音准,学习他们在音色方面的长处。这就证明,通过良好的“听觉”训练,可以帮助演奏者把握作品所要表达的重点内容,从而逐渐提升自身的演奏水准。

三 内心听觉概述

音乐作为声音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声音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有很多时候人们常会把钢琴音乐称为是试听音乐,音乐与声音密不可分,声音也在音乐的加持下逐渐更具艺术张力。在进行钢琴音乐演奏的时候,人们耳朵所听到的声音其实是音乐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可以通过这种表现形式更大范围地感知音乐中所包含的各种情绪与不同风格,从而使得声音和音乐一起走进我们的心中。如果站在心理学角度去解释这一问题,那内心听觉则可以隶属于心理学范畴。[3]在钢琴音乐研究不断细致、深化的今天,对于内心听觉和钢琴音乐之间的联系也得以挖掘。对于钢琴教学而言,内心听觉十分重要,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首先,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层面的活动,和外部听觉之间存在着内在层面、外在层面的关联;其次,内心听觉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来自外部的声音通过传导直接进入到我们的大脑或者内心,让我们不由产生了心理认知;最后,在学习钢琴音乐时,内心听觉具备明显的积极作用,内心听觉使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更具信心,促使他们将自身内心的情感投入到表演之中,使得表演的作品富有生命力。

四 钢琴教学与内心听觉的关系

钢琴教学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应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展开创新,以此来提升钢琴教师的教学质量。作为一个漫长辛苦的过程,钢琴技能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演奏者融入自己内心的情感。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演奏技巧不仅需要埋头苦练,同时还离不开演奏者对于音乐语言的体会力和感知力,需要用心去倾听音乐。不仅要对自身音乐的音色、速度进行判断识别,还要在力量方面精准把握。那这时候对于演奏者而言,内心听觉就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作用不可忽视,其能够让人感受音乐语言,感知音乐魅力。[4]只有将内心的听觉力量与基本的技巧相结合,才能完成一出良好的音乐表演。

五 钢琴教学中视唱练耳训练与内心听觉的关系

(一) 单声部旋律的视唱及听辨

视唱一般是从无升降号的简单视唱开始,然后一层一层的提高难度,我们先要借助钢琴弹奏出具体的旋律,然后才能进行模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对音准进行及时有效的矫正。众所周知,钢琴具有非常突出的校音效果,即便是一些乐器,在正式演奏之前也还是需要利用钢琴进行调音。所以,在教学时,各位教师可以借助钢琴演奏出来的音符或者是旋律来帮助学生强化自己的音准,对不同的音乐线条进行体会。除了校音之外,还可以对一些跨度比较大的音程所包含的距离感进行体会,将其和小跨度音程之间进行对比,了解其中的区别。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感受平稳、突兀的表现形式,在日后遇见新作品的时候就可以更好地体会旋律,感知它的走向。在整个旋律线条中,通过它的走向,我们可以对作品的情绪以及段落之间的情感联系进行分析体会。例如,音乐在开始阶段一般是比较低沉的,而且音区也相对比较低。当某一段突然进入高音区时,而且节奏也逐渐密集起来,那么我们就能由此推测音乐可能已经到达高潮部分。将音乐作品大致的进行分解,形成几个不同的部分,便于对作品展开更全面精准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凭借作品中包含的升降号或者是临时变音记号对作品的调式调性进行辨别,感受不同调式调性所蕴含的不同色彩。对于大调和小调来说,其在色彩上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通过对节奏型的观察,还可以对作品的情绪进行观察。就如新疆歌曲,其中一般会含有比较典型的切分节奏,这种节奏的特点就是比较紧密欢快,所传达出来的情绪也是激动热情的。我们可以将这种情绪感觉强化于大脑,在面对一个新作品的时候,便于对其在第一时间进行分析。

(二) 音程的听辨

对于音程的听辨是除了单音听辨之外的另一个训练内容,钢琴在演奏时会同时产生两个音,这就需要我们对两个声部的音高进行听辨。对于音程的听辨训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在音程方面的敏感度,提升对不同音程的感知能力。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由浅入深地体会音程跨度在大小方面的差异,感受音程在和声效果方面是否和谐,其自身所具备的色彩到底是偏明亮、还是偏暗淡。例如,对于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来说,二者在音响的表演效果上其实是存在比较显著的区别的。[5]还涉及到一个训练内容就是在单音程的基础上展开音程连接,这时就不能将训练内容局限于对单音程的听辨上了,而是需要把音程连接起来,将其视为一条双声部旋律,之后再进行听辨。在这个过程中要分声部进行听,然后倾听单个和声,从点开始一直到线,然后是从线到点,依次听辨。

(三) 节奏的听辨

在节奏听辨训练的时候,需要用标准音敲击,表现出节奏,可以提升对节奏的感知能力。在一连串的节奏中,我们需要从中仔细辨别大量的音乐元素,结合听辨判断钢琴的重拍是几几拍,是不是属于弱起小节。如果听到的重拍不明显,就需要判断是否存在连音线,或者是有没有休止符元素等。不能只将思维局限在节奏型上,一味地追求书写正确,同时还需要注重对于学习习惯的培养。对节奏进行训练能够很好的提升音乐平稳性。例如,在弹奏某一钢琴作品的时候,一般我们会把自己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演奏准确性以及连贯性之上,这就导致不能长时间的对节奏的平稳性进行灵活掌控,可能造成越弹越快的现象。又或是在视唱作品演奏的过程中时,不会主动去打拍子,只是依靠自己的感觉演奏,最终导致节奏逐渐混乱。而在视唱练耳训练中,对于打拍以及挥拍有着严格且明确的规定。不同的单位拍就好比节拍器,有效地辅助我们感受节奏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对于节奏感知能力的训练能够促使我们提起对节奏的重视程度,在加强节奏敏感度的同时提升音乐稳定性。

(四) 和弦的听辨

和弦的听辨具体涉及到三和弦、七和旋存在的原位、转位还有解决问题。和弦之间的连接听起来就好似一个浑厚的柱式与一个弦织体一起在进行无旋律演奏,和声效果是比较显著的,更是判断调式调性以及色彩的最有力手段。例如,对于原位大三和弦以及小三和弦来说,二者在色彩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大三和弦自身所具备的色彩是明亮的,小三和弦所具备的色彩是暗淡的,一般钢琴老师在教学时会选择“国歌”或者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为学生进行示范。在“国歌”的开头,它的音是135,使用的是大三和弦,听起来给人一种明亮的感觉,饱含力量。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首歌中,它的开头音是613,用的是小三和弦,其听起来就有一种低沉的感觉。因此,不同和弦其在色彩上各有特点,需要我们用心感受。在转位和弦中,用的不是两个三度和弦,而是一个四度音程,这也是其中一个声部的音比较突出的主要原因。在听音时,和弦是对调式调性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

(五) 多声部视唱

双声部视唱类似于大合唱,由两个或者是多个声部相结合,从而达到某种理想中的和声效果。在多声部视唱的时候,主要讲究的是配合和默契,不能单纯的只注意自己的声部,同时还要注意对其他声部的倾听,做到积极配合,共同追求和谐统一表现成果。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不管是独奏,亦或是四手联弹、双钢琴演奏,都必须要各个声部之间进行默契配合,避免对于某一声部的过分突出。

六 结语

总而言之,在面对一个新的音乐作品时,首先要做到准确识谱,然后进行视奏。保证我们眼睛所观察到的各种音符可以转化成为手指在钢琴上弹奏出的声音。这时再跟随钢琴声一起演唱,将音名与音高表现出来,对于视唱练耳能力的提升将会非常有利。假若唱的与弹的之间存在差异,此时错误就会暴露出来,便于选择解决策略。依照唱的内容发现弹奏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根据弹奏的内容对视唱过程中的错误进行纠正,将弹与唱有效结合,最终达到和谐统一。而且,对于视唱练耳技能的培养和提升,这一过程不只是要体现在课堂的教学中,更要表现在日常的钢琴练习中。只有这样,才能为视唱练耳能力的提升产生更加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音程和弦演奏者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音程循环向音列循环的扩展及其理论构建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关于双排键电子琴即兴演奏学习方法之分析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简析音程听辨中的各环节及要务
增减音程都是不协和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