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革命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有效性运用

2022-03-17 04:44李丹丹訾广冬
韶关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广东革命

李丹丹,訾广冬

(广东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化的重要论述,阐明了革命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需要我们孜孜挖掘、汲取智慧和养分。近代以来,在革命、建国、改革的时代主题下,中国社会各阶级积极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随之孕育、产生了数不胜数、特色鲜明的地方革命文化资源。探索如何将丰富的地方革命文化资源运用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增强教学实效性和培养时代新人,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努力的方向。

一、地方革命文化资源的内涵和多维特性

(一)地方革命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斗争中孕育锻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创新精神与斗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一种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文化[2]。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层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创造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物质与精神双重载体的革命文化。它既包括一切与革命斗争相关的历史遗存和纪念场所,也涵盖革命年代中蕴育而成的伟大革命精神。革命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本质特征在于以红色为底色,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时代主题和社会语境的变迁,出现了革命文化向红色文化概念的转换[3],“红色文化”出现的频次和普及度日益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4]因此,新时代革命文化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

近代以来,广东是中国民主革命、工农运动、革命根据地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在反帝反封建的强烈革命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引领下,广东在中国革命和民族复兴大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形成了独树一帜、历史浓厚的革命文化。一方面,广东幅员辽阔,地域性显著,形成了以珠三角、粤北、粤东、粤西为中心又各具特色的革命文化。另一方面,广东革命文化资源不仅包括革命历史遗址、纪念馆、展览馆等物质形态资源,还包括民主革命精神、特区精神等精神形态资源。在此基础上,广用活用地方革命文化资源,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时代新人,意义重大。

(二)地方革命文化资源的多维特性

1.地方革命文化资源的长时段性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夙愿创造了长时段性和连续性的地方革命文化资源。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不断侵略,广东由沿海至内陆反侵略斗争此起彼伏,民众革命斗争情绪日益高涨。从虎门销烟到第一次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到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彭湃领导的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到广东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从三大改造在广东的完成到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的建立,广东一直是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先行地、武装革命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阵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是当之无愧的革命摇篮和经济改革试验区。正是一次次革命精神的洗礼沉淀、革命武装的强化、革命火炬的传递,使广东的革命文化先后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重要历史阶段,孕育了广东地方革命文化资源的长时段特性。而这一长时段性也有力地印证了地方革命文化的坚定性和革命内生动力的坚实性。

2.地方革命文化资源的全民性

近代以来广东革命文化资源具有典型的全民性特征,一方面近代广东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民众受教育和开化程度较好;另一方面中西方交往、碰撞频繁,地域开放程度较高,民众的动员性和革命性良好。各社会阶层广泛参与是近代以来广东革命文化资源全民性的一个重要表现。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水师浴血奋战、大战英军,广州之战和佛山水道之战英勇悲壮。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发动抗英斗争的三元里民众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屡败屡战,誓死为三民主义和民主共和而战,最终推翻腐朽的晚清政府,创造新的历史篇章。谭植棠、谭平山、杨殷、杨匏安、邓培、阮啸仙、彭湃等广东籍早期共产党人为正义和革命理想而战,肩负起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工农运动在广东的传播和动员工作[5],让红色成为广东最亮丽的底色。

最大规模的参与是广东革命文化资源全民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以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为例,由最初个别民众与英军的矛盾冲突,通过社学、义勇及官方力量的有效引导,最终一呼而百应,汇聚成数万人的地方性抗英斗争,民众革命性一览无余。同时,三元里抗英精神也激励、带动更多底层民众参与到抵抗外侮、保卫家园的正义之战中。又如20世纪20、30年代的广东农民运动,以彭湃、阮啸仙、黄学增、周其鉴为主,在广东掀起了浩浩荡荡的农运高潮。1926年底,广东全省农会会员数高达80余万人,在全国首屈一指。1927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红军和农会组织奋勇而起,占领陆丰、海丰县政府,建立同时期中国最早的县级苏维埃政权[6],从而使广东革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3.地方革命文化资源的再生性

地方革命文化资源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特征,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可焕发出再生性光辉。近代以来,洋务维新志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无产阶级共产党人和普通民众为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创造了传奇的三元里抗英精神、民主革命精神和共产主义信仰等,革命与建国、改革与建设的主题贯穿始终。革命文化所蕴含的为国家谋利益、为人民谋福祉的精神内涵与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梦目标一脉相承,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十分鲜明的再生性特征,需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同时,激发地方革命文化资源的再生性和时代担当属性十分必要。正所谓,文运与国运相连,文脉与国脉相通。传承和弘扬地方革命文化精神,使其完美地融入到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形成更加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凝聚力和创新性,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二、地方革命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运用的价值

其一,地方革命文化资源具有极强的资政育人功能,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主旋律是革命与建国、改革与建设,无数仁人志士以反帝反封建为己任,力图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新中国,不惜前仆后继、不畏流血牺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跌宕起伏、感人肺腑的传奇史话。从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新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国成为现实,改革与建设正在进行时,地方革命文化资源便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和政治记忆。近代以来,广东作为反帝反封建的前沿阵地,诞生了许许多多为中国革命伟业倾其所有的先辈,如孙中山、叶挺、澎湃、阮啸仙、叶剑英等;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改变历史的新篇章,如中共三大、广州起义、海陆丰根据地等;也留存了独一无二的革命遗址,如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起义纪念馆、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等。这些特色鲜明又意义重大的地方革命文化资源,是需要学生重点了解和认识的内容。

地方革命文化资源记录和保存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具有重要的精神洗礼和心灵滋养功能,将地方革命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自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应尽之力,进而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此外,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也需要从地方革命文化资源中汲取智慧和真理,提高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形而上学等思潮的辨识和批判,加强个人思想认知和道德水平建设。

其二,地方革命文化资源,可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延展教学深度。地方革命文化资源涵盖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闻名中外的古迹遗址和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具有显著的地方典型性特征,有助于理解大历史背景下的微观历史。如20世纪20年代初,陈独秀三次赴粤,指导、创建广州早期党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在陈独秀、谭平山、谭植棠等人的指导下,广东党员数量迅速增加,党组织工作有序开展,为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基础。又如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如何从城市中心论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如何创造性的提出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理论、开展土地革命的创举。以广东省内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东江革命根据地和琼崖革命根据地等革命文化资源为依托,可作横向的对比,充分挖掘影响根据地建设的多重因素。同时,聚焦其他省份,如江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可厘清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建设的得失成败问题。

其三,地方革命文化资源的运用,可激发学生参与式教学的热情,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地方革命文化资源承载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有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遗址馆藏式的传统呈现方式,还有多媒体数字化动态呈现方式。进入信息化时代,地方革命文化资源数字化呈现方式格外引人瞩目,以游戏为载体、符合当下年轻人审美的革命历史展示形式相继出现。因此,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形式,鼓励学生身临其境、感悟历史,走进历史深处,同等重要。各地开展丰富而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陈列+讲解模式可激发学生参与式学习的热情,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此外,多元化电子数据库、网站资源,也可为学生在课余时间完善知识结构、夯实基础提供便利。其中地方党史网以区域党史资源为依托,可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提供养料补给。

三、地方革命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多维路径

一是加强“第一课堂”中地方革命文化资源文本+影像式资料的引用,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课堂”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实效性。省市县各级地方档案馆、图书馆和方志办均保存有大量、一手丰富的图文和影像资料,是拓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不可多得的宝贵素材。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挖掘现有档案、报刊、文史等文献资料,充分保证教学内容的真实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注意引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仔细梳爬档案、报刊文献,厘清在国民党反动派重重包围下,共产党人是如何艰难地进入国民党统治区,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创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奇迹。这样可有效促使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同时,在学生参与式、探索式学习中,教师作为引路人,应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便捷化资料收集渠道,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动手探究能力。这样既可以拉近师生主体与馆藏客体之间的距离,提高革命文化资源利用率,也能提升“第一课堂”学习的实际效果。

二是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优势,将地方革命文化资源充分运用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结合当前学生兴趣爱好和接受度,线上线下混合式情景体验教学优势明显,借助博物馆、档案馆网站视频、图片资源创设情景,将学生带入到特定教学情境中。其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平台的蓬勃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网课和线上讲座不拘泥于时间、场所等客观条件限制,即使听众足不出户,也可聆听到高质量、权威性学术盛宴,为学生课外补充知识带来极大的便捷性和时效性[7]。因此,课堂学习之余,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及时了解专业性线上学术讲座,关注相关史学、教育学类公众号,如大学慕课、腾讯会议、地方党史网、近现代史前沿等,将其有效地转化为优质课程资源,延展“第二课堂”学习的维度。

三是将地方革命文化资源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延伸“第三课堂”深度。在“大思政课”教学背景下,将教学延展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拓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维度。广东省内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约4 100余处,且类型丰富、各有侧重,兼具学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与旅游部门积极借助地方革命文化资源,设计开发主题鲜明的红色研学线路。将思政课与红色研学之旅相结合,有利于地方革命文化资源多渠道融入到“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中,激活红色基因,加强深度融合,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如将课堂理论教学设计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特定的纪念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文化遗址、纪念场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有意识开展现场情景教学,把地方革命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在山水景物中增强学史热情。此外,将地方革命文化资源融入到校园日常文化建设中十分重要,校园是主流舆论的传播阵地,大力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可引领校园舆论氛围,实现革命文化对校园主体的正向熏陶。如广东省博物馆“红色热土、不朽丰碑——中国共产党领导广东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展”,广东省档案馆“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档案文献展”等红色革命文博资源进校园活动,使学生加深对近代广东革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传承红色基因。

四、结语

地方革命文化资源独特的时代价值和长时段性、全民性、再生性、时代性等特征,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品牌和资源转化优势,物质型和抽象型相结合的地方革命文化资源载体又可拓宽其展示和作用方式。将地方革命文化资源有效地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不仅可以创造性发挥革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效果,推动社会经济的高效运转;亦能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的核心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广东革命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广东舆情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