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培根,守正创新*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党建思政工作探究

2022-03-17 06:59张少兰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思政

张少兰

新时期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国家整合社会资源,优化办学条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抓手,对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21 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教育本科,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明确指出要落实“三个坚持”的基本遵循,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指明了方向。

1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概况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乘着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东风,中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至今已建成各类职教集团(联盟)近1 500 个。教育部遴选确定了两批共299 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要求“以建设培育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治理结构,扎实有效开展实验探索,全面增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活力和服务能力[2]。”毫无疑问,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新一轮的职教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作用重要,地位凸显,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内容。

2 立德树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党建思政工作的价值定位

职业教育集团是教育类型的集团,主要属性是教育,主要功能是育人[3]。根据主导者不同,职教集团可分为几种类别,其中以院校主导型居多。高职院校因其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需要,及其办学层次所赋予的教育职能,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发挥着居中主导、协调统筹各方主体关系的作用。高职院校通过集团化办学来深化教育管理综合改革、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打造院校治理亮点,实现规范化、实效化、特色化发展,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

2.1 加强党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全面领导

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全过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党的全面领导与业务工作互融贯通,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融入职业院校治理结构的实践探索中,既增强集团化办学的活力和服务能力,又确保办学的发展方向和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同向同行,切实贯彻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

2.2 凝聚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思想共识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背景下,政校行企多方联动、中高职一体化、合作共赢的“人才立交桥”培养体系和办学规模已经初步形成。下一步,要实现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向内涵提升的高质量方向发展,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政工作,推动校企党建融合和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探索新时代“铸魂培根”工程的有效路径和实现方法,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过程中凝聚思想共识,助力国家职业教育的战略发展。

3 铸魂培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党建思政工作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4]。”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多元主体、松散结构和契约管理等特点,给高职院校深化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课题。高职院校作为集团化办学的牵头单位,要直面多元主体办学管理存在的真问题,在实践中探索构建集团化办学党建和思政工作新机制。

3.1 价值引领:把握集团化办学 “四个服务”的发展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发展方向,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5](以下简称“四个服务”)。这“四个服务”指明了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四个服务”的提出,为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推动党建思政与业务工作全面融合,构建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党建工作格局,着力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全面强化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提供了基本遵循。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职业教育联合体,包括政、校、行、企、科研院所等主体。而高职院校作为牵头单位,要提高政治本领,维护发展大局,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思政工作为推动,不断提升集团化办学水平,实现党建思政与业务工作双融双促、共享共治,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实现“四个服务”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引领。

3.2 机制保障:加强集团化办学中党建思政合作机制的共建共享共治

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牛鼻子”,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并将党的领导一以贯之。要建立集领导动员、政策措施、示范推广、资源保障、评价评估、考核督查于一体的党建管理制度体系,推动育人质量和育人水平的全面提升。对于职业教育集团这样的多主体育人组织,要抓实机制建设,构建贯穿课程改革、实习实训、专业建设、合作研发等人才培养关键环节的集宣教和考核于一体的多维度制度体系,推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入职教集团的业务工作中,画好党建和集团办学工作的“同心圆”,破解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两张皮”现象,着力解决“一只手硬,一只手软”问题,实现党建促教育,抓教育强党建的奋斗目标,为集团化办学筑牢政治保障。

以党建为载体,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将立德树人作为衡量集团化办学成效的检验标准,做好顶层设计,谋篇布局,确立以德育为基础的教育导向,合理配置多元办学条件下的教育资源和思想政治要素,通过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推动学校、政府、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深入推动集团化办学领域中各主体单位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共融互通,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定向作用,弘扬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形成共建共享合作机制。

3.3 关键主体:抓好教师干部人才队伍“双师”“双向”培育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以资产连结或契约合同为纽带组成职业教育集团,包括行业企业在内的各成员在办学目标、方向、形式、范围等方面有一致性和融合性,办学师资和管理干部是办学成效高低的重要力量,也是发挥教育组织和管理实践的关键主体。在集团化办学产教融合的多元格局中,加强党对教师干部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建立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多元师资培育机制,建立“固定岗+ 流动岗”的教师资源配置新机制,建立学校教师与企业员工双向流动互相兼职的常态化运行机制,推动专兼职教师队伍结构动态优化,建设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深度融合且双向流动的“双师型”高素质教师队伍。这是解决当前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中存在的校企双向流动不畅、结构性矛盾突出、管理体制机制不灵活、专业化水平不高等师资问题的有效路径。

高职院校要坚持尊重人才、尊重技能的理念,以抓好干部队伍长效机制建设为工作重点,形成人人立志、人人争先的良好局面。一是为青年干部培养和选拔搭建平台。将青年干部培养与集团化办学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在实践工作中“选苗”“育苗”“管苗”,在攻坚克难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历练干部,“多层次”“多途径”“多措施”培养年青干部,不断发掘、培养和推荐优秀青年党员,并纳入到后备干部培养序列,做好后备干部储备培养。二是推进先进典型培养选树和干事创业激励力度。在集团化办学中选树一批先进人物、先进典型事迹,举办“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支部”等表彰活动,强化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追求和决心。

4 守正创新:不断把党建思政工作优势转化成集团化办学的治理效能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肩负着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发挥着市场化运作方式下资源共享、利益共赢、办学共治的积极效应。如何进一步突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德树人,以党建为引领和载体,狠抓思政工作,推进教育管理革新,补短板强弱项,加强资源整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实现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面对的课题。

高职院校党委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四个面向”,做好“四个服务”,不断强化顶层设计、提升治理能力,强化主体意识、抓好工作落实,强化党政协同、联动推进,夯实党建思政的铸魂培根工程,推动集团化办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将高职院校传统的党建思政工作优势切实转化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集团化办学治理效能,把职业教育集团真正建设成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新动能”。

猜你喜欢
集团化办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思政课“需求侧”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