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22-03-17 08:42黄恺婷吕雅鑫
关键词:建党育人思政

黄恺婷,吕雅鑫

(1.厦门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福建 厦门 361000;2.厦门医学院党政办公室(对外合作处),福建 厦门 361000)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和思想根基。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效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构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育人软环境“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的现实要求。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伟大建党精神穿越历史时空而历久弥新,是一个逻辑缜密的有机整体,其中蕴含着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感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建党实践的总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土壤。

首先,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攻坚克难、经受一次次的风险和考验,其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深刻地书写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开启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崛起历程。

其次,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中国共产党从来都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始终将为人民谋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求复兴放在心中。也正是因为和人民的血肉之亲,才能绝处逢生,从一个胜利迈向另一个胜利。

再次,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与意志品质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风范和意志品质就是在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斗争精神、顽强意志、坚定不移地向既定目标奋力前行。正是这种精神风范和意志品质,任凭历史的变迁、国际形势的跌宕起伏,也能永远焕发出新的生机而引航时代。

最后,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就是对党保持绝对的忠诚、不负人民的重托。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履职尽责,积极作为,永远和人民在一起,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始终心系人民、忠于人民、奉献人民,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不断地开辟新的道路,走向光明的未来。

二、伟大建党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首先,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坚持真理和坚守理想就是要培育大学生的担当与使命,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进行不懈奋斗。当前,大学生整体上是奋发有为的,理想信念是坚定的、政治立场是正确的[2]。然而,也存在一些“佛系”青年,他们心无大志,且不在意个人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这就需要用革命人物事迹、历史事件中的伟大建党精神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帮助他们锤炼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品质,牢固树立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与自身的抱负和国家的前途相联的正确人生观。

其次,以伟大建党精神强化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通过伟大建党精神教育,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自觉增强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感,砥砺初心、接续奋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志存高远、奉献青春。同时,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要求大学生持续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等党史知识的学习,接受伟大建党精神的洗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再次,以伟大建党精神铸就大学生拼搏有为的青春底色。通过伟大建党精神,使大学生认识到前进道路上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都要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顽强拼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3]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坚持斗争,赢得了革命的胜利;无数人努力奋斗,无私奉献,才铸就了今天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这些都是奉献精神和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如今,世界正历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保护主义等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的变化。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当下国内国际形势,识大局明大理,锤炼青年大学生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品格,鼓励他们下到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艰苦奋进,同亿万人民群众一起,努力拼搏,积极有为。

最后,以伟大建党精神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通过“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意涵,培育大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传承奉献精神,将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奉献给党和人民。在追梦途中,要始终牢牢记记习近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4]15的嘱托,与人民同舟共济。大学生在有理想、有本领和有担当的条件下,更必须忠诚于党和人民。具体来说,大学生干部在任职期间,要恪尽职守,为学校、老师、同学做贡献,想同学所想;大学生党员要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与党和学校的活动,为群众办实事;走上工作岗位后,要尽心尽责,为人民服务等等。伟大建党精神诠释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情怀,这些爱国情怀就是我们开展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沃土,更是我们培育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源泉。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高校应充分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育人功能,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为抓手,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之外以及校园文化软环境中,构建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校园育人软环境“三位一体”育人体系,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一)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各学科课堂教学,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目标一致,实现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学,从而加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育人的重要性。要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效的融入各学科课堂教学当中,进而有效的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

一方面是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效地融进“思政课程”中。大学生普遍比较喜欢听与自己有关的或自己关注的东西,对于现在的大学生而言,建党精神可能更多的是一些抽象符号和特殊记忆。由此,要针对大学生具体需求,全方位地将伟大建党实例融入高校具体的课程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是教师要立足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在教学中融入中国共产党人在伟大建党历程中的具体实例。如讲述“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建党精神时,不仅可以列举各时期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念的典型事迹,而且可以与“抗疫”精神相连接,讲述医护工作者的抗疫故事;讲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建党精神时,可以利用冬奥会的契机,分享奥运健儿奋勇拼搏的故事,等等。其次是教师要根据具体课程中学段的实际需求做不同讲述。如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重点帮助他们树立理想和信念,而对于大四学生,把建党精神和就业相结合,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和奋斗拼搏的意识,从而使学生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的复兴大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功立业。再次是课堂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效果的直接因素是课堂教学质量。为了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活”起来,根据授课内容结合建党精神,运用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自由讨论法、辩论赛、分享读书体会、课堂演讲等方法,通过学生自己查阅、讲述、讨论百年党史故事,增强课堂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一方面,是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效的融进“课程思政”中。其他学科专业课教师应努力挖掘伟大建党精神教学素材,将建党精神和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在具体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挖掘课程中隐性的建党精神资源,如医学课程中,以傅连暲等红军医官的故事,使学生理解红医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自觉担当起医生的使命。通过将建党精神转化为教学素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中,充分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此外,要努力提升高校教师的党史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党的历史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找准建党精神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提升育人实效。学校可以通过教学观摩、说课、理论知识比赛、聘请名师大咖进行教学指导等方式,不断提升高校教师的党史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唯有这样,才能把伟大建党精神讲得深、讲得透、讲得有底气,让建党精神真正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

(二)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各学科实践教学

伟大建党精神是在百年建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实践性是它鲜明的特色。当前,可以把体现伟大建党精神的动人故事融入第二课堂,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教育,在实践中加深大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体验与省悟,在实践中实现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认识与思想认同。近年,国家鼓励凸显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红色旅游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崭新形式,通过先进革命事迹展示、情景再现等寓教于乐的实践方式,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革命先烈的事迹、体悟了建党精神,传播了爱国主义精神。

首先,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课程实践。课堂实践教学是高校传输知识的一个主要途径,亦是展开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课堂实践教学离不开课程优化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唱响时代主旋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和党治国理政的最新成果通过课程实践传输给学生。

其次,积极开展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教学的范畴既有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也有课堂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两者相互辅助,相辅相成,共同实现教学目标。伟大建党精神一方面要进入高校德育课程教材,在课堂上与学生见面,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将伟大建党精神展示在学生面前,与学生“亲近”。双管齐下,发挥育人合力,提升育人实效。

最后,将伟大建党精神与地方红色文化相结合,构建实践育人平台。狭义地说,文化是行为方式,精神是思维方式。精神只有在文化的土壤里才会焕发更绚丽的光彩,反过来说,精神的不断传承也会影响文化的发展。新时代,人才的培养不仅要继承建党精神,而且还要把弘扬红色文化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为大学生搭建一个成长的平台。

(三)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积淀中形成的,最能体现一个学校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等。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效融入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之中,营造良好的育人软环境,充分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育人实效,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境育人三者充分结合,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

首先,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含校园硬件设置,又包含教学楼、行政办公场所、图书馆等室内环境的布置与创建。校园物质文化具有显性特征,在“不说话”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也可以发挥出育人功能。学生受校园物质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能够在价值观念方面受到影响。伟大建党精神是历史的范畴,也是文化的范畴,还是意识的范畴,它可以通过一些物质形式展现出来,比如将伟大建党精神用文字和图片描述出来,制作宣传板,以静态的方式将党的光辉历程在校园内展示出来。除了静态展之外,还可以有动态展,党史读书角、党史宣传室等等,在固定的区域将伟大建党精神通过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展现出来,将其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从环境育人的视角出发,营造好氛围,布置好场所,发挥好伟大建党精神育人作用。

其次,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相比较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展示出来的看得见的校园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价值观念层面和群体意识层面的校园文化,是一种蕴含的精神价值,诸如办学思想、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等。校园精神文化具有隐性文化的特征,它所发挥出来的育人功能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等时代因子,这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所追求的价值观念相契合,校园的精神文化离不开对真理和理想的追求,也离不开对初心和使命的践行。因此,将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时代因子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之中,将其育人价值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相融合,培育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

最后,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校园规章制度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它是学校各项活动能够得以正常运行的保障。制度文化建设,在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之外,还需要执行规章制度的队伍,用以确保校园制度落到实处,发挥实效。从伟大建党精神中凝练组织建设方面的优势因素,将其融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有利于培育良好育人风气和氛围。

猜你喜欢
建党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