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高校传媒育人创新研究

2022-03-17 14:36
惠州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政融合思想

蒋 炜

(惠州学院 政法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全媒体时代,新兴媒体的发展之快令人应接不暇。H5应用、无人机采集、机器人写稿、移动直播……仿佛人类一夜之间迈入了全媒体时代。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1]。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讲话精神,中宣部于2018 年9 月20 日进行整体部署,并在全国开展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工作,要求2020年底基本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全覆盖。全国各地纷纷探索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让打通传播影响力“最后一公里”呈现迅猛发展态势。

在媒体融合发展迅猛的今天,大众传媒纷纷以创新的思路,积极探索各自的发展之路。然而,作为分众传媒的高校传媒却明显滞后于大众传媒的改革创新,高校传媒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独特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作为高校传媒,在媒体融合发展这一大背景下,应从自身特有的个性出发,通过创新理念,创新平台,创新手法,探寻高校传媒融合发展的路径,以充分发挥高校传媒在育人中的独特作用。

一、创新理念,打造新型全媒体队伍

长期以来,高校传媒担负着高校的新闻报道工作,由于“小”的特点,加之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科研,高校传媒一直被边缘化。高校传媒专(兼)职人员人手少、素质低、积极性不高是我国高校传媒普遍存在的现象。

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我国网民已达到8.02 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98.3%。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平台成为很多干部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1]。大学生作为网络的原居民,他们的触网频率相当高,网络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很容易给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阶段的大学生造成负面冲击。这不仅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难度,同样给高校传媒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传媒不再只是做好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报道工作,创新手法和话语技巧,推动网络思政,发挥高校传媒在“三全育人”中的独特作用,已是当前高校传媒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应重新审视高校传媒的功能和使命,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从讲政治的高度,创新办媒理念。

(一)牢固树立高校传媒“党媒”理念

高校传媒是学校党委主办主管的媒体,它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因此高校传媒必须姓“党”。党管党媒是我党做好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明确指出,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3]。因此,学校党委要在“三全育人”的大背景下,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做好高校传媒的顶层设计。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出现,传播环境的改变,给做好高校传媒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一方面,原有的高校主流媒体作用被新媒体无情削弱,受众迁移严重,新闻宣传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出现,重构了新的网络社会共同体。技术赋权,让受众有了更多的平等、互动、共享的传播机会,各种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不良思潮趁机渗透到高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因此,新形势下,高校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高校传媒属于分众传媒,主要面向在校大学生。与大众传媒不同,它不仅要做好校内各类重大新闻的报道工作,同时还要肩负着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在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高校传媒要实现校内各个媒体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其在新闻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不仅仅是宣传部一个部门的事。高校传媒的融合,涉及到思政、新闻、历史、计算机技术等多个专业和多个部门。因此,学校党委树立“一盘棋”思想,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高度,遵循媒体融合发展规律,重新审视高校传媒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守正创新,做好顶层设计,将高校的各种资源优势转化为巩固壮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流思想的舆论综合优势。应根据高校传媒的新闻特性,借鉴地方媒体与宣传部门分离,媒体运作相对独立的经验,让高校传媒的融合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沿着新闻自有的规律和轨道,健康发展。

(二)着力提升传媒人员话语能力

全媒体时代,随着媒体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对媒体工作者的话语能力和技巧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高校传媒“小而全”的特性和高校传媒所担当的使命,高校传媒人员不仅要具备做好新闻报道的技能,还要具备传媒思政的素质、指导学生记者的能力。

“新闻报道、传媒思政、人才孵化”是高校传媒最明显的三大特性。高校传媒不仅有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又有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高校传媒不仅比其他媒体更迫切需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实现传播影响力的最大化,对传媒人员全媒体素质的要求也更为迫切。与其他媒体相比,高校传媒“小而全”,人手紧张,分工没法太细。一专多能,是高校传媒人员必备的素质。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高校传媒的受众主体是高校大学生,他们是一个有知识、有思想、有抱负、求知欲旺、获取信息能力强的群体,同时,又是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阶段的群体。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是高校的使命,高校传媒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应有自己的使命和担当。所以,高校传媒的任务不仅只是新闻报道,传媒人员更要善于利用高明的新闻手法和高超的话语技巧,开展传媒思政,这是高校传媒有别于其他媒体的特有地方。

大学生是从事高校传媒工作的主力军。但作为主力军的学生记者,几乎全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当他们稍微熟悉新闻业务,又面临实习、就业的问题而离开。因此,对学生记者队伍的不断培训、反复培训是高校传媒的一大常态性工作。

作为学生记者,他们参与热情高,但缺少新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缺少政治视野。故对学生记者的培训,不仅要进行新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更要从政治家办“媒”的高度,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引导他们正确理解上级意图与受众需求的关系、紧持正面宣传与新闻舆论监督的关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高校传媒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传媒人员基本上都归属行政人员,行政事务多,缺少晋升空间,对新闻采编业务缺少学习动力。人员少,积极性不高,变动频繁,新闻业务素质普遍低下,缺乏做好高校新闻工作、传媒思政工作和指导学生的能力是普遍现象。虽说也有高校给高校传媒专职人员评职称,由于推行定岗定编,职称指标往教学一线倾斜,评了职称也难兑现。

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从学校领导层面引起对高校传媒队伍建设的重视,把高校传媒专职人员从行政人员中剥离出来,像建设高校思政教师队伍一样打造高校传媒队伍,针对高校传媒工作性质,合理解决高校传媒工作人员的晋升通道和薪酬待遇等问题,让他们安心本职工作,潜心钻研业务。同时,参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界定高校传媒专职人员的专业身份,认定高校传媒专任编辑、记者是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各高校应支持他们参加出版、新闻或研究等系列的职称评审,本校不具备评审条件的,可委托相关学校评审[2]。这样,高校传媒才能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提升传媒人员的话语能力,使高校传媒人员的整体队伍素质得到真正提高。

二、创新平台,推动传媒思政

作为高校传媒,在高校担当着新闻报道、思想引领、培育新人、传承文化等重要使命,在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也必须和大众传媒一样,从高校传媒的个性出发,依托高校传媒的优势,以创新思维,加快高校传媒的融合发展步伐。

(一)建立融媒体中心,实现立体化传播

融媒体即融合媒体,指广播、电视、报刊等与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有效结合,借助于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和形式,将新闻资讯等广泛传播给受众,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的新型媒体[4]。因此,高校传媒融合发展,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针对高校传媒的特点,立足“新闻+思政+培训”的业务定位,整合校内各种资源,做好机制、内容、平台、渠道等多方面的顶层设计,形成“策、采、编、播、发、管”立体化内容生产体系,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播报”,实现高校传媒立体化传播效果。

“船小好掉头”,公益性质,行政隶属统一,是高校传媒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最大优势,因此,高校传媒可将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统一管理,全部融入中心这一平台。通过载体创新,将高校各类高素质人才引入高校传媒,实现校园媒体融合发展,彰显高校传媒“新闻报道、传媒思政、人才孵化”三大功能。

(二)组建传媒工作室,引入各类师资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地方,同时也是各类高素质人才聚集的“洼地”。高校传媒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创新平台和载体,盘活各类人才资源,极大限度优化人力资源,将各类高素人才引入高校传媒,让他们参与高校传媒的工作,壮大队伍。以全新的理念,把“传媒思政”作为高校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一个突破点,像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那样,将高校传媒队伍打造成一支既熟悉新闻业务,又能培训学生采编的专业技术队伍。以高素质的传媒指导教师队伍,在做好新闻报道工作中,培训学生采编,来推动传媒思政。

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教师是高校传媒可借力的一支重要的力量。据2013年统计数据,中国有1080个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分布在637个学校;93所学校设有新闻传播学硕士点,17 所院校设有一级博士点,在校大学生约20万人;大约有近5000名在校专职教师服务于新闻传播教育。到2015年,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增加到681个,专业分布点增长到1244个,短短两年中就增加了164 个,在校本科生也增加到23 万人[5]。创新发展理念,高校传媒可探索以“教授传媒工作室”的形式,由资深教授牵头组织团队,带领一定数量的教师和学生,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参与高校传媒的工作。这样,能很好解决目前我国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中教师理论知识丰富,实操能力不强的问题,让教师在参与高校传媒工作的实践中,边教边做,学生边做边学。既有利于新闻与传播专业“双师型”队伍的打造,也有利于全媒体人才的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传媒有别于其他媒体的特有个性,高校传媒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师生为中心,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激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生动力[2]。因此,高校传媒不仅要将传媒专业师资引入高校传媒,对学生记者进行新闻技能的指导和培训,而且可通过“教授传媒工作室”等载体,将高校思政、文学、历史等专业的师资引入高校传媒,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植入高校传媒各平台提供师资力量。

三、创新手法,讲好中国故事

从传播学的视角看,一堂思政课,听众只有几十、上百个学生,而各种校园媒体,能实现学校全覆盖,其传播影响力远远大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思政。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创新新闻手法和话语技巧,利用高校传媒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了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教育,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这也是高校传媒思政的魅力所在。此外,高校传媒的传播都是在课余饭后,轻松的氛围,灵活的传播方式,相比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更有它独特的效果。

(一)利用新闻特性,拉近受众距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提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6]。高校传媒的受众主体是在校学生,他们不仅人生观、价值观处在形成阶段,生活经历也过于简单,知识结构也相对单一,对当今社会现象和历史重大事件和人物缺乏深刻的感受,思政课堂教学较难引起他们的共鸣,这也是传统思政不太受学生欢迎的原因之一。

传媒思政则不同,它可以利用新闻的接近性,以时间、地点、人物等为切入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高校传媒中广播、网站、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各媒体的不同栏目,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润物无声,通过“以人育人”“以事育人”,拉近历史与现实、社会与学校、国家与个人的距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二)利用新媒体,粘附受众兴趣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高校传媒思政创新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高校传媒要按照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提出的“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的要求,“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把传媒思政的内容和新媒体技术有机融合起来,发挥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独特作用。比如,时下流行的抖音“短视频”,不止是“短”的视频,已经是一种全民生产、参与、共享的文化现象,社会各领域、各行业都进入了“短视频+”的时代。短视频的内容形态特征就是短小精悍、情节紧凑、主题鲜明,最适合用来“讲故事”[7]。而在校大学生对短视频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参与度,高校传媒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发动学生参与思政内容的短视频创作,从学生视野,通过各种鲜活画面和声音,用视频特有的语言和符号,将哲理融入故事之中,更能达到传媒思政的效果。

四、结语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在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的大背景下,育人工作涉及到高校的方方面面,高校传媒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当在育人中发挥其独有的作用。

媒体融合发展,既是大众传媒的发展方向,也是高校传媒的发展方向,高校传媒应当与时俱进,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发展理念,整合现有资源,通过有效融合,实现高校传媒传播影响力最大化,最大限度发挥其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思政融合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