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亚伯琵琶教学理念探析

2022-03-17 18:16
铜陵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亚伯琵琶基本功

汤 扬

(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

琵琶是一种古老的乐器, 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至明清时期形成了琵琶艺术百家争鸣的盛世,如清朝有南北派,后来南派演变为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和无锡派等,并产生了众多琵琶名家。

浦东派琵琶艺术2018 年由国务院批准列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鞠士林是浦东派琵琶艺术的鼻祖,著有《鞠士林琵琶谱》,是浦东派的开山之作。 浦东派传人沈浩初先生在前几代传人的演奏谱上加以整理、精心编撰的《养正轩琵琶谱》是浦东派的立派之作。 浦东派琵琶艺术的特点首先在于代表作上全面、文武双全,十四首大曲各有特点;其次在于演奏技巧丰富有特色:如四根弦并弦、大小快慢的揉弦、满轮以及大遮分等。 潘亚伯是浦东派第四代传人沈浩初的外孙,1958 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林石城先生, 是我国音乐学院培养的最早一批琵琶专业人才。 在演奏方面潘亚伯技艺精湛,尽得浦东派的精华,又在前辈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教学方面他不断探索, 结合自己数十年的教学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教学理念, 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理论并将其用于实践当中,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琵琶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其践行一生的教学理念值得我们学习, 也为以后的琵琶教育事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一、潘亚伯的从艺经历

潘亚伯(1940.3-),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顾问、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顾问,全国“民乐艺术终生贡献奖”和“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出身于琵琶世家,外祖父沈浩初是“浦东派琵琶”第四代宗师,著有《养正轩琵琶谱》。潘亚伯1958 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浦东派”第五代传人林石城教授。 “毕业后分配到吉林省歌舞剧院任琵琶独奏演员,弹拨乐声部长、首席,后任教于吉林艺术学院。 1980 年以演奏家身份参加东北三省举办的沈阳音乐周展演, 获得业界广泛好评。曾随团出访朝鲜。1987 年执教于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

“潘亚伯曾多次参加全国高等音乐院校琵琶教学经验交流会,1979 年的学术报告《关于琵琶基本功训练的几点体会》 是琵琶界有文献记载以来的第一篇涉及基本功训练、如何突破难点的论文,后发表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上”[2]。 1985 年在全国高等音乐院校琵琶教学经验交流会上的学术报告《辅助练习在琵琶教学中的应用》一文,后于1988 年发表在《星海音乐学院学报》上。

潘老创作和改编了一些琵琶曲,如《欢乐的瑞丽江畔》《春韵》《军民联欢》《游击队歌》及《杜鹃圆舞曲》等,他是既能演奏又能创作的老一辈琵琶艺术家。

在五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 潘老培养了一批当今琵琶界有影响的中坚力量:八十年代如潘娥青(中国电影乐团)、潘嫦青(安徽省歌舞剧院);在东北工作期间培养了一批以周显顺(吉林艺术学院)、刘石(南京艺术学院)、杨淑芳(吉林大学艺术学院)为代表的教学名师; 在安徽又培养了青年琵琶教师张迎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汤扬(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文华奖获得者)、李跞(浙江音乐学院)、王睿琳(上海市惠南文化服务中心)等。

二、潘亚伯琵琶教学理念的形成

潘亚伯琵琶教学理念的形成, 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萌芽期——琵琶基本功训练法的由来

1956 年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建立,当时的全国琵琶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尚有不足,潘亚伯毕业后分配至吉林省歌舞剧院,工作中遇到了很多新的挑战,排练演奏中经常遇到有一定难度的片段。 “为什么弹不下来呢,原来是基本功没跟上! ”找到原因后,潘老静下心来开始研究,如何提高右手的夹弹速度、左手的活指以及换把跳把,包括持久力的训练。 查阅国外的演奏理论、借鉴体育运动中冲刺和耐力的训练方式,再结合自身演奏需求,他逐渐探索出一系列的基本功训练法,为其后来的教学理念形成奠定基础。

(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熟期——全国琵琶教学会议“一鸣惊人”

基于十几年工作中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潘亚伯积累了丰富的演奏和教学经验,1979 年在全国琵琶教学会议中作为 “关于教学问题的各组代表大会发言”组的八名代表之一,潘老关于《琵琶基本功训练的几点体会》的发言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到在场同行的广泛讨论、深受好评;在会议期间举办的琵琶演奏音乐会,潘亚伯演出了自己改编的《游击队歌》,反响热烈。 经此“一役”,潘亚伯关于基本功训练的教学和创新得到了公认。1980 年,潘亚伯以演奏家身份参加沈阳音乐周独唱独奏音乐会, 同年潘亚伯指导胞妹潘嫦青在文化部主办的“上海之春”全国琵琶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1982 年潘亚伯又指导胞妹潘娥青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民族器乐独奏观摩演出中获得了琵琶组第一名……八九十年代, 潘亚伯在之前基础上又编写一系列实用的琵琶练习曲、 创作及改编乐曲十余首,同时培养的学生已经崭露头角,充分证明其在演奏和教学上的成功。

(三)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完善期——深耕教学传道解惑

这一时期, 潘亚伯继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理论,坚守教学岗位培养优秀的琵琶传承人,同时不忘继续创作新曲目。2008 年,在潘亚伯先生的悉心指导下,笔者获得文化部举办的“文华艺术院校奖”琵琶B 组银奖, 是安徽师范大学建系以来第一次获得全国大奖。 “作为当代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潘亚伯先生在2011 年荣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最高奖——‘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2014 年获得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杰出贡献奖’”[1]。 现今潘老久居上海, 依然在为浦东派琵琶艺术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潘亚伯教学理念的特点

潘亚伯出身琵琶世家, 自小浸润在传统教育之中,1958 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在校勤奋努力,刻苦钻研。 参加工作后作为演奏家长期活跃在舞台上,技艺精湛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又长期兼顾琵琶教育工作, 教学经验丰富。 面对多元化文化的冲击,潘老并没有固执守旧,其教育方法也在不断的创新与改变,我们通过研究其教学理念,将会对高校的琵琶教育工作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系统科学

潘老强调在琵琶教学当中,不可一蹴而就,而是应该注重循序渐进。 教学不追求急于求成,应该由浅入深进行,通过由表及里的逐渐深入,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琵琶演奏艺术。 而潘老的教学科学系统又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规划

遇到初学者,首先从左右手的基本指法开始:右手弹、挑注重学生对关节的运用和训练;左手手指的压弦则要注意指尖立起,不同把位的手型。 基础的学习不能马虎, 保证学生熟练掌握后即可循序渐进地引入其他指法、相应的练习曲和乐曲。 遇到有一定演奏基础的学生, 潘老会迅速找出学生演奏时的主要问题,先矫正、再提高,有的放矢,补缺补差,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演奏水平。

潘老通过几十年的探索研究, 编写了一套完整有效的练习曲集,其中包含基础指法的练习、左右手指法的配合练习以及难点问题的专项练习, 所有的指法练习顺序环环相扣、 与各阶段教学内容紧密联系。 如在其编写的基础指法20 条中,第一条《弹挑按音练习》、第二条《换把练习》、第三条《一把位按音练习》、第四条《弹挑的规律练习》。 通过这四首练习曲的内容分析可见,其内容联系紧密,在前一首基础上加以合理延伸,既巩固前面所学又融入新内容,始终处于巩固和提升的过程,整个学习进程科学且有效。

2.训练方法

这里的训练专指基本功训练。 “练习曲不等于基本功! ”潘老一再强调。 全面的基本功练习应该包含纯功练习、音阶练习以及练习曲。 “纯功”是指快功和耐力功。 快功是指速度,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潘老发现左手活指和右手夹弹能达到208 的速度时, 演奏快速乐曲就不会有大的难度了。怎么能快?首先注意点要密集,即手腕和指关节动作幅度要小。 经过不断研究,潘亚伯总结了一套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 然而在教学中他又发现,从慢速提高到中快速比较容易,但要更快就难了。 另外有了速度,往往又不能坚持很久,所以耐力的训练也要有科学的方法。 此外,潘亚伯在《辅助练习在琵琶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创新性地提出分解练习、缩减法、组合练习的训练法,开展了速度与方法的关系研究。

知道了怎么练习,还要会科学地安排练习时间。潘老师提出了两个原则:第一、练琴不休息、换手休息。 即在纯基本功练习过程中左右手可轮换交替,避免某个手指过度疲劳造成受伤。 第二、根据状态科学的安排练习内容。 专业的学生练琴时间一般较长,无法保证几个小时都能高度集中, 所以当精力充沛时要先练速度快的、力度强的和难度大的。 另外还需结合当前的学习和任务来安排练习的内容,要有重点。

(二)灵活多变

教学上灵活多变则体现在:1.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灵活:潘老师一节课的内容分为课堂练功(实时掌握学生基本功水平,起到督促提高的作用)、回课(前一节课内容回顾,指出不足)以及新课学习。2.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学生水平不同,老师则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补缺补差,同时要发挥学生的长处,以此提高学生演奏水平。 3.选曲灵活:传统乐曲、民间乐曲、中外作品及新作品都要贯穿在教学中,使学生能全面掌握琵琶不同风格类型的乐曲。

(三)艺术表现和音乐素养的培养

乐感就是对音乐的感觉, 潘亚伯教导学生练习乐曲首先要找到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然后再去练习。“这是音乐表现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找到技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技术应该跟随音乐表现走,才能使音乐富有生气、富有活力、生机勃勃。 ”对于乐曲演奏的潘老师提出了三个要求,流畅是基础,再者要完整充分的表达乐曲内容,最后则是细致,演奏者需要注意音色、强弱变化,节奏灵活,音乐抑扬顿挫、跌宕起伏。

文化底蕴与音乐家的成长和成功有着紧密关系。 伟大的音乐家一般来说总是与渊博的知识结伴,而知识既从生活中取得又从书中学来。 潘老师常说:“文化底蕴是音乐的根基,是音乐的沃土。 一个人不读书只弹琴,那是到不了高境界的。 ”

对于学生的培养, 潘亚伯常教导学生要多读文学作品,多看各类书籍,多听各种风格的音乐。 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贪一日之功,要有耐心和长期的坚持。

四、潘亚伯琵琶教学理论的现实意义

潘亚伯的教学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以后琵琶教育工作提供了较多的参考, 其教育体系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琵琶是中国弹拨乐之王, 凝聚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是中国传统精神和美学的融合体。 在古代,琵琶就广受欢迎,无论是上层社会还是民间,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面对全球化发展的社会,琵琶教学也应该多元化发展,琵琶的教学模式从一开始的口传心授到现在规范化教学体系的形成,无疑是琵琶教学事业的一次跨越。 潘亚伯积极融合西方的音乐教育观念,结合长期从事琵琶演奏和教育工作的心得体会,将毕生精力投入其中,构建起了较为完善且有自我特色的专业教学体系。潘亚伯的教学体系通过不断的借鉴与发展以及众多琵琶教师的反复实践,使得这一体系日趋完善起来,为未来的专业教育多元化发展提供帮助。 潘老的弟子周显顺创办的显顺琵琶学校,其教学方法就是在潘老师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特别是基本功训练法的充分应用,从显顺琵琶学校出来的学生专业扎实、基本功好、速度快,所以每年都为音乐学院输送一批学生。“周显顺由于他在琵琶领域及教学上取得的成果,吉林省辽源市在2008 年9 月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从而获得‘中国琵琶之乡’的称号。2009 年3 月周显顺被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评为‘中国琵琶之乡杰出传承人’”[3]。

(二)教学理念紧随时代 不断创新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重视音乐艺术的发展,在教育上不惜余力, 其中琵琶教育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这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在教学方面不断探索,在教育道路上不断迈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潘亚伯一生致力于现代专业教育,他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借鉴新的理念,形成一套科学的教学思想,同时还借鉴了姐妹艺术的可取之处,寻找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个人独特的琵琶教育体系。 这是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专业性较强,相对较为系统。几十年来社会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化改变了许多传统的东西,对于琵琶教学来说同样如此。 无论是演奏家还是学生都受其影响,对于学术上的批判研究也应顺势而为,将多学科的内容融入其中,交叉研究会使人的视野更为开阔。 如对作曲技法的研究, 可以将民族音乐学的理论引入其中,借鉴其他方法才能更为深入的发展。 现代教育应是多学科综合知识运用的结果,其中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传授,同时也会涉及心理学的内容,与运动生理学密切相关,与美学相互融合。

五、结语

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人生中,潘亚伯的演奏、创作、教学理论研究,构成了其独特的艺术观念,并不断丰富和完善着他的琵琶教学思想及体系,对琵琶艺术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研究潘亚伯的教学理念和艺术成就, 对如何继承发展琵琶音乐艺术,提高琵琶教育和教学质量,都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亚伯琵琶基本功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GLOBAL WEAK SOLUTIONS TO THE α-MODEL REGULARIZATION FOR 3D COMPRESSIBLE EULER-POISSON EQUATIONS∗
琵琶老店琵琶声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
恐怖分子的自杀谜案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我的“反弹琵琶”
琵琶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