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同新闻评论的时代价值
——基于言论集《话一段》内容与形式分析

2022-03-17 20:13封宏砚谢明辉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封宏砚,谢明辉

(宁夏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王庆同祖籍浙江省嵊县(现嵊州市),1936年生于南京,抗日战争时期,随母亲辗转贵阳、重庆等地,历经磨难。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58年毕业时,他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自愿来到宁夏工作,在宁夏日报社任记者、编辑。1963年,因莫须有罪名,失去自由,遭到批斗,下放贺兰山下农场,后迁到盐池边外(古长城外)监督劳动、公社工作。1980年恢复公职和中共预备党员资格,并转正成为党龄连续计算的中共正式党员,任青山公社党委委员、副主任,中共盐池县委宣传部副部长。1983年,47岁的王庆同从盐池县调到宁夏大学中文系,成为宁夏大学新闻学专业始创者之一和教学带头人。

在宁夏大学执教期间,王庆同教授开设了《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等8门课程;撰写出版专业著作4本,公开发表专业论文13篇;在《银川晚报》《现代生活报》《宁夏法治报》(原《法治新报》)等报刊发表千余篇新闻评论。王庆同退休后出版散文随笔(包括回忆录、报刊言论)作品集7本。本文以其言论集《话一段》为研究对象,从作品选题、内容、立论、论证和文风等方面分析王庆同新闻评论特色及其现实意义与价值。

一、《话一段》内容与特色分析

2004 年,王庆同在《现代生活报》开辟个人专栏《话一段》,2004 年 1 月19 日至 2010 年9月间,王庆同在该专栏共发表508 篇小言论。2007 年,他选编了其中的 161 篇,同时选编了自己发表在《现代生活报·现代观点》和《宁夏日报》《宁夏煤炭报》(现《华夏能源报》)等报刊的新闻评论,共计183篇,结集为《话一段》,2008 年8月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话一段》的评论大都十分短小,稍长的千字左右,针对社会热点有感而发,针砭时弊,时效性和针对性强,体现着作者的价值观、生活观,给人以深刻启示。

(一)取材与标题

该书的183篇评论,取材于现实生活,选题广泛,涉及教育、政治、经济、体育、社会风尚、党的建设、工作作风、群众路线、传统文化、拨乱反正等各个方面。聚焦社会热点,透视萌芽苗头,富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对现实问题的针对性思考。其中,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学习方面的有17篇,如《“留守”问题不能留着》《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民主政治(廉政建设)方面的有22篇,如《百姓三怕》《监督几率不对称》;服务民生方面的有49篇,如《“点火就着”》《实招比什么都强》;社会公德(诚信、职业道德)方面的有19篇,如《惩治恶行》《望“金”兴叹》;城市管理方面的有8篇,如《以人为本是具体的》《哪壶不开》;企业经营方面的有5篇,如《精“干”之道》;医德建设方面的有6篇,如《高尚的人》;宣传报道方面的有6篇,如《幸运瓜农》;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有7篇,如《节约资源》;为人处事(心理健康、人生观)方面的有36篇,如《无须流泪》《把握自我》;文化艺术方面的有5篇,如《于丹蹿红》;科技、人才工作方面的有3篇,如《用人如器》。其中,关于民生问题的评论最多,占比26.78%,关于为人处事的评论次之,占比19.67%,可见作者持有“民间立场”,这种为底层老百姓不遗余力的“鼓”与“呼”,体现了深厚的人本情怀。

书中多数评论都是单独成篇,少数评论呈系列样式,如“小平百年话题”之一《人民生活》、之二《不搞争论》、之三《坚定不移》。相同主题的文章也排列在一起,如《皇甫晚成》《再说皇甫》,在发挥评论的强化引导功能之外,也体现了作者持续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评论的标题犹如人的眼睛,是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评论的论题范围和中心论点的概括。《话一段》的标题简洁凝练,精当贴切,鲜明醒目,不拘一格,动宾结构的居多,如《大跌眼镜》《服务要实》《深入一线》。这些标题开门见山,论点突出,直接揭示新闻评论的中心思想,表明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直抒胸臆,爱憎分明。

还有些标题是疑问句、反问句,如《谁嘲弄了厅局级》《限期何以不改》《哪壶不开》《人命关天否》《缘何冷漠》《为什么革命》,内容是关于官僚作风整改的问题,感情色彩鲜明,使得为人民服务的主题表现得更加有力、清晰,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引人思考。感叹句标题,如《药价啊!药价》《大体是如此吧》《小省也要注意呢》;祈使句标题,如《不要把灯泡放入口中》《别拿政策开涮》,都体现出作者的强烈感慨、中肯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颖的标题,如《“点火就着”》,一语双关,用百姓的煤气灶点火就着来比喻人民公仆更好地履职尽责,形象生动,令人过目不忘。《“落实”落空》,联合短语,一对反义词,对比体现“落实”的重要性。《“竟”的位置》一文,讲述的是大同博物馆文物被盗,媒体报道“作案者竟是几名初中生”,作者却独辟蹊径,就此提出“博物馆文物库竟开着‘天窗’更是咄咄怪事”“生活中把‘竟’的位置摆错,对某些管理者来说,正是他们转移公众注意力的方法”。立意新颖,说理有力,体现着作者冷静的思考力与求异思维。《连闯三关》《有点异味》《“投入”遐想》《“干拌面”好》等标题,一语双关,或讽刺,或赞扬,意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浮想联翩。

不管形式如何,多数标题都凝练简洁,生动准确,一目了然,直接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体现着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人本情怀,见微知著,为民发声。

(二)立论与论证

通览全书,很多评论都紧跟新闻动态,给人以新的启迪。立论高瞻远瞩、富有洞见。站在国家战略层面,对社会热点进行议论品评,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兼具,事实论据较多。在论证方法上,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等兼而有之;在推理形式上,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及类比推理也都有所运用。《精“干”之道》一文,作者用宁夏三家企业的节约人力、人尽其能的例子进行归纳推理,体现其智慧的经营策略,摆事实,讲道理,论据充分,说理有力;该文文末,还对一些机关单位人浮于事的恶劣影响进行了批评,一正一反的对比,使得精“干”的主题更加突出。《耳朵大学》一文,作者用黄永玉先生自学成才,通过倾听学知识、学人品的故事,告诫读者要善于“静听”,学会上“耳朵大学”。比喻论证的方式,使得文章生动耐读,所论述的道理浅显透彻,形象易懂。

作者在写作中总是引经据典,增强论证权威性、说服力、趣味性。在《无须流泪》一文中,引用泰戈尔的名言“如果你因为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么你将失去群星了”;在《良心无价》一文中,引用中国古语“施恩图报非君子”;在《父母之年》一文中,引用《论语·里仁第四》“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在这些丰富的论据背后,可见作者渊博的知识涵养。

此外,作者常常根据个人独特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给人以深刻启示。如《把握自我》一文,作者用自己收到诈骗电话与见到一位中年妇女蹬三轮车挣钱一正一反两个例子,在对比论证中,说明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性,令人在感同身受之余留下深刻印象。《诚信考验》一文,作者用自己给中小学生上培训课后应要求留下签名和电话后,被小朋友试探着打电话的故事,来说明“营造出诚实的成人环境,孩子的健康心理就会有良好的养成环境”。从这些文章可见作者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力。

作者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用辩证法、唯物论与实践论等佐证观点,叩击核心,直言不讳,鞭辟入里,振聋发聩。如《积累之道》一文,作者在列举浙江双童吸管公司节约用电,低耗能生产,日积月累,一年积攒起几百万元利润的故事后,用“量变与质变”的哲学概念进行总结,以小见大。《不要把灯泡放入口中》一文,列举了两个人含灯泡的例子,类比推理,得出“实践出真知”,不要以身试理、以身试法,可谓一针见血。《大智大勇听反馈》一文,讲述了北京放鞭炮的政策再三变化,是因为听从百姓反馈,作者据此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政府要善于倾听民意,他还巧妙地运用我国经济建设局部实践、传播学理论“前馈”的概念增强说服力。可见,作者将理论紧密结合实际,对人对事有自己独到的深刻思考。

(三)文风与语言特点

《话一段》全书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画龙点睛,诙谐幽默;视读者为朋友,善于站在读者角度进行思考,以平等的态度和读者交心、商量、讨论;很少说教,绝不颐指气使;没有板着面孔的大话、套话、空话、假话、废话,而是平心静气、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善用口语、俚语、俗语,吸收健康活泼的网络热词;一反言不由衷的“假、大、空”恶劣文风,用大实话摆出朴素事理,用小故事揭示大道理,一般都是在文末用总括句点明主旨,升华主题,意见性信息与观点性信息兼具;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生动形象,亲切平易,便于人理解。如《审计之剑》一文,作者借云南大姚地震后审计人员深入调查,查清灾民建筑补助问题,来论证审计的重要性,在该文文末,作者总结说“如果我们的审计之剑、监理之剑、药监之剑都能这样,老百姓就会哈、哈、哈”,由事入理,再由审计深入到监理、药监,以小见大,举一反三。值得注意的是“哈、哈、哈”,三个表示开怀大笑、重复的拟声词,用来指代百姓的满意度,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发人深省。在《精“干”之道》一文末尾,作者用“哈哈哈”指代机关单位人浮于事,不作为。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了不同的含义。这是作者独特的行文风格。

俚语、歇后语入文,增强说服力、趣味性。如《央视勇气》一文末尾,作者说“担心这种忘年恋会使天的一角塌下来,那真是吃饱了饭没事,在瞎掰啦”。《服务要实》一文,作者在文末总结说“服务对象心里明白,谁个实在、谁个虚套;你给他机会,他会给你打分,那是很公平的”。“瞎掰”“谁个实在、谁个虚套”都是方言俚语,听起来亲切自然,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增强了可读性。《风气不正》一文,用“穷汉子耍阔”“老太婆吃柿子——捡软的捏”形容某地欺软怕硬、奢靡浪费的不正之风。

在《大开眼界》一文中,作者针对某课题组提出的反腐建议——设立全国退赃账号,规定时间退赃者不给任何处分,深入进行分析,直言不讳,“一丁觉得,这个建议欠妥”,第一人称直接代入,感情色彩强烈;“极不公平,极其危险”“天知道”“这个‘人性化’,还不如一丁想出的另一个‘人性化’:天天给腐败分子烧香,对他们说,‘您别腐败。’一丁的这个‘人性化’建议,不用花‘课题费’,如何?”论述有理有据,诙谐幽默,在冷静的反讽中给人深刻的思考,语言的平和也体现出作者的理性。

作者在议论中善用修辞,如比喻、排比、反问,尤其是在文末,常用反问句增强语气,引人深思。如《百姓三怕》一文末尾:“如果当领导的根本不知道老百姓心里‘怕’什么,何来官民和谐、政治民主?”《洋教头的严厉》:“我们各行各业的‘老好人’,是否应该反思:该严厉的时候,你严厉了吗?”反问句的使用,增强了语气,深化了主题。《超越自我》一文用多个排比句增强气势,“超越自我者是面向未来的人”“超越自我者是脚踏实地的人”“超越自我者是善于学习的人”。善用联想,由远及近,在对历史事件、其他省份发生的热点事件进行剖析后,总会联想到宁夏土地的民生百态。如《“知错即改”是好官》,对安徽某地政府审批把关不严,导致生态破坏,很快做出整改这一热点事件进行赞扬后,由此及彼,联想到宁夏土地的一些事,升华了主题:“‘知错即改’就是解决问题”。这些评论中,灵活的修辞运用,使得文章耐读有味。

《话一段》一书近200篇评论,多为二三百字,短小精悍。说理与叙事结合,夹叙夹议,寓理于事,入木三分。往往从一件事、一个人、一本书、一句话谈起,看似散漫自由,实则逻辑严密,哲理深刻。可以看出,在对重大事件的评论中,作者费了不少心血。以《于丹蹿红》为例,这类长评的写作,作者用笔更有力度,多采用总分总的写法,首尾呼应,逻辑严密,引经据典,以于丹讲《论语》蹿红为开场,将原因归结为《论语》本身的魅力和现实的需要、于丹个人的魅力,在文末抛出观点:“文化快餐”终究代替不了正餐,但是二者是可以并存的——论据详实,说服有力。

在评论之外,这些文章还配有生动贴切、妙趣横生的漫画插图,图文并茂,趣味无穷,能让读者在哑然失笑中领悟反思,有可谓“含泪的微笑”之妙!

二、王庆同评论对当下新闻评论写作与传播的启示

(一)与时俱进,激浊扬清

王庆同教授作为宁夏新闻界首屈一指的新闻教育家,对于新闻事业的无比热爱与执着,使他在耄耋之年为宁夏新闻事业的发展不遗余力。他的新闻评论是时代变迁的缩影,对当时的社会热点、国计民生进行条分缕析,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具有极强的知识性和可读性,给人深刻启迪。用笔凝练精到,评论方法独到,使得这一段段短话成为了精品。《话一段》与时代紧密联系,重视“时代语境”和“社会语境”,文字有时代温度,篇篇辨析是非、洞世达明、疏导民意、激发民智,匡扶正义,引导风气,发人深思。

2018年3月,82岁的王庆同教授注册了个人微信公众号“王庆同文集”,将个人散文、随笔、评论等文章发布在公众号进行传播。时至今日,他依然坚持写作,笔耕不辍,活跃在微信朋友圈,经常将自己的评论文章分享给友人。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评论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打造评论矩阵,充分发挥新闻评论的政策解读、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力。

(二)以人为本,深入一线

王庆同教授的新闻评论,彰显着浓浓的人性关怀。他是真正的“社会活动家”,不只关注国家大事,也以平等的姿态,贴近群众,倾听群众的心声,注重选题的多元化、多样性,用敏锐的洞察力挖掘独特的评论视角,总是抨击时弊,立意新颖,一针见血。他的文字幽默生动,将书面语与口头语结合,灵活运用,无形中拉近了与受众的心理距离。他通过新闻评论写作为群众办实事、解决问题,发挥了“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在全媒体时代,评论工作者要守正创新,拓宽评论的表达空间,做到“三贴近”,与民众进行互动;要增强“四力”,深入一线,发扬扎实的工作作风;善于观察,不断增强自己的新闻敏感;力戒居高临下、说教死板的评论方式,多使用民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同时适当引用一些网络流行语,从而增强评论的传播力、感染力、公信力、影响力。

(三)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数百篇评论背后,蕴含着王庆同教授豁达的人生态度。如《无须流泪》《理性化解焦虑》《老是规律》《学习是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等文,单从题目就能体现作者的智慧、理性、境界、辩证。他的文字充满着生活气息,寓理于事,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巨大的逻辑力量,看似浅显通俗的文字令人深深触动。如何写作评论,作者用他简洁、干净、朴素、疏朗的文字做了最好的注解。在媒介融合的当下,新闻评论在评述上,要注意贴近读者心理需求,言简意赅,用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表达,增强说理性、可读性。评论写作者要向王庆同教授学习,将乐观、积极的价值观传递给读者,弘扬真善美的主旋律,真正发挥新闻评论在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的助推作用。

(四)勤于钻研,精雕细琢

王庆同教授的新闻评论短小精悍,遣词造句颇为讲究,每一篇都是精品佳作,读后令人过目不忘,久久陷入沉思。他的评论耐读的原因之一,就是他肯下功夫,不管是在标题上、语言风格上,还是标点符号的运用上,都用心钻研,精益求精。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新闻评论作为以传播意见性信息的文体,评论工作者切不可为了博人眼球,粗制滥造,也不可一味追求辞藻的华丽而忽略了评论本身的论说作用。新文科建设背景对当下的新闻评论写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评论工作者要学习王庆同教授精雕细琢的精神,在“术业专攻”的同时要掌握文学、哲学、社会学、历史、法律、教育等多方面的知识,在写作上要肯下苦功,保持严谨的态度,逐字逐句精心打磨。

(五)坚持党性,实事求是

作为一名有着近60年党龄的老党员,对党和国家的热爱让王庆同教授的评论写作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他有着极强的政治敏感和鉴别力,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坚决维护党的权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辩证、全面、客观看待问题,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勇于探索真理,用事实说话,这也是他的评论为何说服力强的原因。他的新闻评论,立意高远、论点新颖、鞭辟入里,善于从细微处发现不寻常。在社会思潮多元的当下,评论工作者要研习并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事物变化、运动的规律,学会全方位、多角度看待问题,保持科学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宽容胸怀、独立人格,在写作中寻找高品位立意,旧题新作,以小见大,多做“望远镜”,不做“近视眼”。

(六)扬长避短,形成特色

作为宁夏大学新闻专业教师,王庆同教授将新闻评论写作与教学紧密结合,使得他的评论专业性极强,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他不曲意逢迎,而是客观叙述、仗义执言,在理性评论之中,字里行间又透着浓浓的人本情怀,以其简洁凝练又生动深刻的文字风格成为新闻工作者学习效仿的榜样。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当下,新闻评论的传播主体多元化,从精英权威到平民百姓,皆利用互联网对社会热点进行发声、评点,这给专业的新闻评论从业者带来挑战。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观点表达的文体,要想引导舆论并独树一帜,评论写作者要有大量的积累,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媒介素养,拓宽写作覆盖面。写作者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抒情达意,发挥特长,形成独特的评论风格,在“众说纷纭”的舆论场抢占舆论话语权。

三、结语

透过《话一段》这本集子,可以窥见波澜壮阔的时代沉浮,窥见作者深厚的生活积淀、为人处事的人生智慧、独特的人格魅力。他的评论写作不势利,不功利,跟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潮流,不仅着眼大事件,也着墨小人物;不仅立足当下,及时评介时事热点,也着眼长远,取材于社会难点;既有对制度建设的建言献策,也体现对群众浓浓的人文关怀,他的评论文章有深度,更有温度,体现出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社会良知与责任担当。

走近王庆同教授其人其作,他的渊博学识,无私奉献,坦荡胸怀,知恩图报,坚韧坚毅,锲而不舍,坚守初心,担当使命,令人感佩。他把自己这滴水融入大江东去的时代洪流中,连同生生不息的隐忍、奋斗、专注、勤勉,化作源源不断的力量和学养,无论是在新闻编采一线,还是在新闻教学一线,抑或是退休后继续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他都用拓荒牛精神守望新闻事业、教育事业,用老黄牛精神恪守知识分子的良知与风骨,他在理想人格追寻和道义责任坚守的过程中的孺子牛精神,使他成为后人学习榜样。

针对当下新闻评论的一些弊病,王庆同教授的《话一段》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笔者认为,王庆同教授的人生理念、新闻观点、教育思想,部分地体现在他的新闻评论中。作为当代新闻人、新闻学子,要丰富思想、开拓眼界,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自己打造为复合型人才,研读王庆同教授的新闻评论,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