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系统理论视域下凤阳花鼓的对外译介与传播研究

2022-03-17 20:53
滁州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译介译者系统

刘 洋

凤阳花鼓是“凤阳三花”(凤阳花鼓、凤阳花鼓灯、凤阳花鼓戏)之一,起源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郊长淮卫乡,其曲调多为卫调。凤阳花鼓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滁州地方文化瑰宝,是中华传统艺术和安徽地方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灵活的舞台表演、婉转的音乐唱腔、通俗的唱词语言、蕴含的民间审美文化等优势,值得积极主动的对外译介与传播。本文以凤阳花鼓的海外传播与译介现实图景为基础,结合多元系统理论,探究新时代下凤阳花鼓对外译介与传播的具体路径。

一、凤阳花鼓对外译介与传播现状

自凤阳花鼓诞生于明正统年间以来,凤阳花鼓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成果丰硕。李小舒[1]以词曲和旋律为切入点,研究了凤阳花鼓的源起、演变和发展。王蓓蓓[2]结合音乐分析理论,探究了凤阳花鼓的调式音阶、曲式结构、音腔特征、节奏、节拍等音乐形态特征。周熙婷[3]基于实地调查,记录整理了140多首原生态凤阳花鼓曲谱和唱词。高静[4]以文化功能为切入点,分析了凤阳花鼓在艺术交流、保护地方民俗文化、娱乐、美育、健身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然而,新时代下,凤阳花鼓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十分有限。让世界了解、接受和欣赏凤阳花鼓,离不开对外译介。目前,英国、美国、日本和欧洲各国的作曲家和音乐家大力推动了凤阳花鼓的海外译介。但整体而言,凤阳花鼓的海外传播存在“重介轻译”的现象,国内对于凤阳花鼓的对外传播与译介研究还十分薄弱。1804年前后,凤阳花鼓传入英国,进而传入欧洲。其在英国和欧洲的译介主要集中于收录凤阳花鼓曲谱《茉莉花(鲜花调)》,相关英文介绍寥寥无几。Cooper[5]简单介绍了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但未对凤阳花鼓作品、主要表演艺术家、发展动态、历史传承等进行细致的介绍。德国作曲家Karl Kambra、英国管风琴家William Crotch、英国作曲家Sir Granville Bantock、德国钢琴家Carl Engel等在其曲谱集中收录了《茉莉花(鲜花调)》。值得一提的是,《茉莉花(鲜花调)》在意大利歌剧《图兰朵》中以女高音独唱、男高音独唱、童声齐唱等不同的形式出现了十次。

1818至1830年期间,我国音乐传至日本,被称为“清乐”。日本大量的清乐集收录了凤阳花鼓曲目《凤阳调》、《茉莉花(鲜花调)》、《双蝶翠》、《武鲜花》、《哈哈调》、《剪剪花》等的工尺谱或唱词[6]。其中,现存最早的清乐集是葛生斗远编篡的《花月琴谱》,最广为流传的曲目是《茉莉花》(冲绳称《打花鼓》、长崎称《抹莉花》)。冲绳《打花鼓》的乐曲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凤阳花鼓的唱词,但曲调和节奏进行了日本化的改编。长崎明清乐保存会中村女士演奏的《抹莉花》的旋律与我国凤阳花鼓曲谱《茉莉花(鲜花调)》的曲调基本相同[7]。

相对而言,凤阳花鼓在美国的传播渠道较为多元化,包括英译、译介、曲目收录、改编等。1943年,我国作曲理论家姚锦新(Chin-Hsin Yao Chen)和前夫陈世骧(Shih-Hsiang Chen)[8]详细介绍了凤阳花鼓,并收录和英译了两首凤阳花鼓民歌,在保留原调基础上配以钢琴伴奏曲。1949年,华裔美国作曲家周文中(Chou Wen-Chung)创作了音乐作品《山水》(Landscape),并将凤阳花鼓的旋律融入其中,这进一步提升了凤阳花鼓在美国的影响力。1957年,美国华籍作家黎锦扬(Chin Yang Lee)[9]发表小说TheFlowerDrumSong,凤阳花鼓是该小说中的一个文化意象,相关着墨较多,并且详细描述了两段凤阳花鼓表演(《新凤阳花鼓歌》和《锄头歌》)。该书于1957年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于1958年和2002年两度改编为百老汇音乐剧,并于1961年被环球电影公司翻拍为电影。可惜的是,在音乐剧和电影中,凤阳花鼓的唱词和曲调被完全改编,中式的唱词和表演形式已不见踪影。此外,根据现有资料,至今尚无凤阳花鼓的外文网站或双语网站,仅在China Daily官网、新华网英文网站、旅游网站、文化网站等检索到一些凤阳花鼓的英文简介网页或凤阳花鼓海外演出的英文报道。

二、多元系统理论对译介学思想的阐释

20世纪70年代,根据俄国的形式主义学派和捷克的结构主义学派,以色列学者Even-Zohar提出了多元系统理论。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岭南大学翻译系教授张南峰将该理论汉译并引入我国学术界后,多元系统理论才逐渐获得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该理论将语言、意识形态、文学、经济等各个社会符号视为一个由不同的子系统组成的多元系统。多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众多子系统之间交叉重合、相互影响。但各个子系统的地位不平等,一些系统处在中心位置,一些系统处在边缘位置[10]。此外,系统的动态层级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变化。这意味着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无休止的竞争关系,“处在中心的系统有可能被驱逐到边缘,而处在边缘的系统也有可能攻占中心位置”[11]。

虽然Even-Zohar仅将多元系统理论应用于文学领域,但随后学术界将多元系统理论拓展至译介学研究和译介实践之中。多元系统理论的主要思想和译介学的核心观点高度一致,都强调社会文化符号在海外传播和译介过程中的关键地位。基于多元系统理论的译介学思想认为,语言转换层面的文本翻译只是跨文化译介的起点。“在决定对文本进行译介之前,首先选择‘由谁来译’‘译什么’‘对谁译’,才能决定翻译过程中‘如何译’以及翻译之后‘如何传播’,其中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把关和操控,因为这些环节都会影响译作在异国文化场域的传播和接受效果”[12]。这也正是文化译介模式的五要素:“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译介效果”。随着多元系统理论在译介学领域的应用,译入语国家的意识形态、赞助人等翻译活动以外的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多元系统理论视域下的凤阳花鼓译介模式

凤阳花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但其对外译介却严重滞后,至今尚未建立起系统的对外译介与传播体系。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凤阳花鼓尚处于西方文化系统的边缘位置,海外受众较少,海外接受环境也尚未成熟。因此,推动凤阳花鼓走出国门,亟需结合多元系统理论的指导,帮助凤阳花鼓从西方文化系统的边缘位置逆势走向核心位置。

(一)译介主体

多元系统理论认为,译介主体是整个译介活动的灵魂,是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之间的桥梁。译介主体必须同时精通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否则跨文化译介活动难以有效推进。一般而言,译介主体大多可以分为中国译者、外国译者、外国汉学家、海外华人、中外合作译者等。就凤阳花鼓的译介现状而言,从译者身份来看,其译介主体主要是各国的作曲家和音乐家、海外华人周文中(Chou Wen-Chung)和黎锦扬(Chin Yang Lee)、中国译者姚锦新(Chin-Hsin Yao Chen)和陈世骧(Shih-Hsiang Chen),尚无汉学家或中外合作译者涉及凤阳花鼓的海外译介。从译介作品的发表时间来看,在19世纪和20世纪时期,译介主体的译介活动较为活跃。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翻译从业者数量激增,但凤阳花鼓的译介活动却寥寥可数。这可能是因为凤阳花鼓的对外译介对于译介主体的英汉语言功底、对凤阳花鼓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凤阳花鼓这一民间艺术的感悟力和理解力要求较高。目前国内外能从事凤阳花鼓译介的译者数量极少。筹建和培养凤阳花鼓的国内外译者队伍迫在眉睫。当前,凤阳花鼓的译介活动多数属于自发性行为,大多出于译介主体的个人兴趣,尚无有组织性的译介活动。因此,就国内译者而言,一方面,相关部门可招募对凤阳花鼓感兴趣的译者,邀请凤阳花鼓专家对其进行曲艺知识的培训,提高译者对凤阳花鼓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可联合地方高校针对性地培养译介人才,着重培养其英汉语言能力和凤阳花鼓的专业能力。就国外译者而言,相关部门可通过搭建凤阳花鼓外文网站、增加海外巡演和学术推介等活动提高凤阳花鼓的海外曝光率,进而吸引更多对凤阳花鼓有较大兴趣的海外人才,加强与此类人才的联系并为其提供访问交流的机会。此外,随着国内外译者的数量逐步增多,相关部门可全力搭建中外译者合作平台,促进中外译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译介内容

根据多元系统理论,经济、历史、社会制度、诗学规范、译入语国家的意识形态等翻译活动以外的因素既影响了译介主体对于译介原作的甄别和选择,也影响了译介作品在译入语国家文化系统的地位。因此,面对题材丰富的凤阳花鼓作品,选择既充分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又符合译入语国家文化需求和意识形态的作品,是保证和促进凤阳花鼓“走出去”的核心要素。这一点可从寒山诗在美国的成功译介中得到印证。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经由西方汉学家的译介,我国唐代诗人寒山的诗歌在美国本土广为流传,其原因是“寒山诗中隐居山林回归自然的极度满足和狂喜、困顿和孤寂的内心表白正符合垮掉的一代的思想状态”[13]。因此,为促进凤阳花鼓“走出去”,有必要深入探究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观众的期望,针对性地选择译介内容。

凤阳花鼓的作品众多,其曲调和唱词具有鲜明的叙事性和说唱性。目前,凤阳花鼓尚处于“边缘位置”,走出国门的凤阳花鼓作品须顺应目的语国家的时代背景和意识形态,并能从艺术感染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吸引海外受众。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音乐学院的研究生Talley[14]因姚锦新(Chin-Hsin Yao Chen)和陈世骧(Shih-Hsiang Chen)[8]的译介作品开始了解并喜爱凤阳花鼓这一艺术形式。因此,一方面,我们可以将凤阳花鼓的起源、曲调特征、唱词结构、艺术属性等内容制作成凤阳花鼓的宣传作品,通过手册、视频或者双语网站的形式展示给海外受众,为海外受众创造凤阳花鼓的文化背景。另一方面,结合《茉莉花(鲜花调)》的成功对外推介经验,我们可以根据本国的传统文化特色和目的语国家的意识形态选择一些经典曲目进行重点译介,并可在保留原调的基础上将曲谱改编成钢琴曲谱,以便西洋乐器的演奏。

(三)译介途径

传播媒介单一是凤阳花鼓海外译介的主要挑战之一。结合多元系统理论可知,赞助人是制约和影响各个子系统所处位置的关键因素之一。赞助人一般指发起翻译活动的个人、团体或机构,也包括向公众传播信息的载体和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赞助人通常通过操控和制约译介过程进而影响凤阳花鼓的译介效果。随着新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凤阳花鼓的对外译介必须与时俱进。本文将从出版社、国内外高校、大众媒介这三个维度探讨凤阳花鼓的对外译介途径。

凤阳花鼓“走出去”,即在海外地区,凤阳花鼓从“边缘位置”走向“中心位置”。首先,权威出版社是提高凤阳花鼓译介效果的重要保障。选择有影响力的、权威的本地和海外出版社,将有助于凤阳花鼓作品进入西方主流发行渠道,并扩大译介作品的受众群体。“寒山诗译介途径是美国本土出版社和杂志,这也是其能够得到传播的原因之一”[13]。自1962年以来,寒山诗经由纽约丛林出版社(New York: Grove Press)、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Warrent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铜谷出版社(Port Townsend: Copper Canyon Press)、灰狐狸出版社(San Francisco: Grey Fox Press)等先后收录并出版。考虑到凤阳花鼓处于“边缘位置”的现实情况,较难吸引海外权威出版社大量译介凤阳花鼓作品。因此,目前凤阳花鼓的海外译介应侧重于国内权威出版社,如黄山书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待时机成熟,再联合海外出版社与国内出版社共同对外推介凤阳花鼓。

其次,国内外高校平台是对外推介凤阳花鼓的关键环节。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内外高校之间的交流和访问日益频繁。地方高校可为外国留学生和交换生开设凤阳花鼓知识和表演选修课程、开展凤阳花鼓宣介体验活动或举办凤阳花鼓英文讲座,使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开始了解和喜欢凤阳花鼓这一民间艺术。此外,地方高校可利用高校之间的演出、交流和访问传播凤阳花鼓文化,如为凤阳花鼓海外巡演和赴外进行学术交流和推介提供更多的机会,也可邀请海外相关学院的教师赴皖考察,试图以高校教师为突破口,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教师对凤阳花鼓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相关作品或研究产生兴趣,进而促进凤阳花鼓走进海外的高校校园。

最后,新时代下,凤阳花鼓的走出国门离不开大众媒介的支持,需形成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相结合的全方位传播体系。除了传统媒介如专著、译著、期刊、报纸、新闻报道、电影、纪录片、碟片等,凤阳花鼓的海外传播还需广泛运用互联网技术,扩大凤阳花鼓的传播地域,从而提升凤阳花鼓的传播影响力。搭建凤阳花鼓的外文网站尤其是英文网站是首要任务。鉴于当前凤阳花鼓尚无外文网站,大多数对凤阳花鼓感兴趣的海外受众难以有机会进一步深入了解凤阳花鼓的艺术特点或起源,难以接触和欣赏更多的凤阳花鼓作品。除此之外,凤阳花鼓的专业人士或民间爱好者可通过Youtube、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凤阳花鼓的英文介绍或双语视频,在各种媒介平台上不断丰富凤阳花鼓译介的内容。

四、结语

凤阳花鼓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凤阳花鼓对外译介,既是其自身传承发展的需要,也是向世界展示安徽地方艺术文化的需要。结合多元系统理论可知,凤阳花鼓在海外尚处于“边缘位置”,其对外译介需突破对外传播渠道单一、外文译介匮乏等困难,逐步从“边缘位置”走向“核心位置”。新时代下,为进一步扩大凤阳花鼓在海外的影响力,我们要筹建和培养凤阳花鼓的国内外译者队伍,选择既充分体现我国优秀文化价值观,又符合目的语国家意识形态的作品,结合传统媒介和网络新媒体形成多元化的传播体系对外宣介凤阳花鼓文化。

猜你喜欢
译介译者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WJ-700无人机系统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英文摘要